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大棋局——东吴与蜀汉的结盟、破裂、再结盟

三国魏蜀吴,为了各自利益,或盟或攻,上演一出出精彩的历史大戏。

魏最强,现实逼迫吴蜀必须共同抗魏。但为了各自利益,吴蜀之间没少算计,甚至大打出手,彻底翻脸。孙刘两家的分合史,约分为五个阶段:

208年,曹操入荆州,孙刘联合。

211年,刘备入蜀,孙权窥视荆州。

215年,刘备被迫割让三郡给东吴,双方嫌隙增加。

219年,孙权袭荆州,杀关羽,双方彻底翻脸。

221年,刘备举国攻吴,惨败。

223年,迫于魏强,吴与蜀和好。前四次蜀国与吴关系,由刘备主导。最后一次由诸葛亮主导。

赤壁之战前,刘备和孙权还没扯上关系,之后,刘备为自保,派诸葛亮与吴联合。孙权自然不想听那帮文臣的,降了曹操,自己一毛钱也不值,鲁肃的“肃可降,将军不可降”的逻辑打动了孙权。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能促进孙刘联合的,鲁肃的作用要大于诸葛亮(说服孙权)。但诸葛亮是从战略上说服孙权的,而周瑜则从战术上指明曹操弱点,孙权最终决定和刘备玩一票大的。

孙刘的蜜月期不长。也就是赤壁之战前后还算可以,之后就互相算计。刘备占了荆州,为了江东利益,孙权还是承认了刘备。孙权的算盘打的较多,他并不愿意刘备占荆州,荆州之于江东的战略保护具有天大的意义。即使是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平时也没少算计刘备。最让刘备失惊的,是孙权竟企图跨过他控制的荆州,去灭掉益州刘璋。若是孙权灭蜀,自己夹在中间,不死何待。刘备警告孙权不要耍小心眼,孙权最终也放弃入蜀,但双方已经暗中不合,只是公开场合,还称兄道弟。孙权不动刘备之荆州,是不想让曹操有可乘之机。但当刘备入蜀后,孙权必须对荆州下手了。否则刘备坐大,自己依然有被灭的可能。孙权本人并不想在当时把荆州“借”给刘备,还是鲁肃从双方大局观入手,苦劝孙权,孙权这才勉强接受。可刘备占了益州,压根就没打算“还”荆州,孙权当然不干了。

刘备初入蜀,形势不稳,很难承受来自孙权的战略压力。所以,为了避免孙权来犯,刘备几乎是咬牙割让三郡给东吴。

长沙、桂阳、零陵,之于吴蜀的意义不同。对刘备来说,割让三郡,双方旧账扯平,孙权再无资格索要荆州其他郡。但对孙权来说,三郡本就该“归还”他,但荆州其他郡也必须尽快“归还”。

只是因为鲁肃力劝,孙权强压怒火就等着鲁肃死了。217年,鲁肃一死,也意味孙权无法再忍耐了,必须对荆州动手。

曹操势大,孙权还得在等机会。直到关羽仓促从荆州北伐,曹操承受巨大压力。由此,罕见的魏吴联合共同抗蜀的形势已成,孙权再无必要维护本就虚假的吴蜀友好了。之后的时间不多做介绍,吕子明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走麦城,为吴所杀。孙权夺回对江东至关重要的西方屏障,而刘备则失去了北伐的基础。至此,吴蜀维护十年的脆弱的和平彻底破裂,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孙权不在乎这些,因为魏吴联合,魏国可以转嫁刘备之于东吴的战略压力。

丢掉荆州,意味着诸葛亮《隆中对》的从荆州出兵北伐已无可能。主要责任人,还是关羽。关羽瞧不起孙权,甚至辱骂孙权,孙权不恨关羽才怪。刘备志在统一,无法接受失去荆州的现实,不惜代价也要夺回来。夷陵之战,刘备几乎倾蜀之后杀向东吴,可惜遇到陆逊。一把火,把刘备的精锐,以久刘备复汉室的梦想,烧了个精光。刘备很快带着遗恨,死在了白帝城。

但这场吴蜀之间的夷陵之战,反而烧出了吴蜀之间新的合作机会。曹操已死,曹丕继位,对东吴有野心。之前勉强存在的魏吴合作早不复存在,孙权再次面临来自魏国强大的压力。孙权要想生存,只能联合虽被他打败,却依然保持相当实力的蜀汉。对于这个新局面,刘备也看了出来。白帝城休养时,他就给陆逊写信,说要再次伐吴。蜀国已无本钱再伐吴,刘备这么做,未必不可以看是刘备主动与吴结盟的暗示。只是新败,刘备不可能主动求联合,面子上过不去。孙权也明白刘备的意思,反正孙权占稳荆州,与蜀再联合,不会让孙吴利益受损。

刘备死后,诸葛亮全面掌控蜀政。刘备留给诸葛亮的遗产之一,就是与东吴再度联合的可能性。

但孙权是个唯利是图的君主,他不会和你讲道义,他只乎利益,类似俄罗斯(外东北类吴占荆州,华似蜀,魏似美)。

诸葛亮初政,蜀汉内部混乱不堪,叛乱迭起,孙权就干过不少浑水摸鱼的事。比如接纳雍闿,意图占蜀汉的便宜,至少捞几条鱼吃。对于吴蜀再度联合,孙权是渴望的,他需要蜀汉分担东吴的战略压力。可他是吴蜀之战的胜利者,低三下四求人拉不下面子。而且蜀汉要与他联合,前提是必须承认东吴对荆州的所有权,否则只能再打。

对于东吴,蜀汉内部是非常反感的,毕竟夷陵惨败让蜀汉的气氛非常压抑,谁会喜欢苦主。诸葛亮看的长远,他要北伐,只能走汉中,而东吴这一侧必须保持和平状态。否则,与孙权为敌,蜀汉就没多少兵可分了。至于约和东吴,诸葛亮派的是邓芝。邓芝的任务是说服东吴与蜀联合,因为诸葛亮明显能感觉孙权对二国再合还是有些犹豫的。虽然蜀汉新败,但实力还在,一旦魏国再攻东吴,蜀汉东伐,东吴危矣。顾着这一层,孙权考虑较多,邓芝就给孙权分析:你不联蜀,你将无路可走。魏蜀合攻,你还想当吴主么?邓芝给孙权交的底线是:蜀不攻吴,换取吴与蜀的合作。

孙权是个精明的人物,他明显蜀汉有求于他,他就与邓芝讨价还价,跟菜市场买肉一样。虽然孙权在内心是渴望与蜀联合的,至于孙权“默然良久”才答应邓芝,无非是讨价还价拼演技。

公元223年的十月,历经腥风血雨后,蜀汉和东汉再成盟友,一如现在的两个近邻大国。结盟,可不是结拜当兄弟,无非是有利则来,平时也少暗地算计。反正邓芝说的清楚:“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孙权说什么魏亡后,二国共享太平的鬼话,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因为双方都知道魏国在短期间难以消灭,这也决定了吴蜀联盟将是长期性的,双方都需要抱团取暖。暗中小算计可以,但直接翻脸的蠢事不能干。当初要不是曹丕死读书,不趁吴蜀之战时攻吴,东吴早没了。

吴与蜀在223年正式联合,但真正书面上的盟约,是229年四月,也就是孙权称帝时。

诸葛亮说明国内反吴舆论,从大局着眼,派卫尉陈震赴吴恭贺孙权称帝,正式承认吴的帝位。

孙权与陈震登坛结盟,颁布那份著名的吴蜀盟约。除了假大空的话,盟约中最有价值的是“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救危恤患,分灾共庆,好恶齐之,无或携贰。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规定双方在魏国攻一方时,另一方必须出兵侧应。至于盟约中所谓“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邓艾已经和孙权说清楚了:先灭魏,然后咱们再决一死战。

魏国是难以灭掉的,所以,吴蜀联盟一直延续到蜀亡的263年。蜀在西,吴在东,双方协同作战,效果良好。

三国时代,魏吴也有战争,但三国的战争主线一直是魏蜀,吴国起到的更多是牵制作用。蜀汉志在灭魏复国,所以与魏只有死战。孙权已无意灭魏,他也知道压根也灭不了,只是在吃与蜀联合的战略红利。孙权是聪明之主,他知道吴国的对外战略基石就是吴蜀友好,绝不能破坏。终孙权之世,包括迄蜀的11年里(孙权死于252年,蜀亡于263年)里,东吴基本上在维持盟约的。至于诸葛亮死后,东吴在荆州增兵,引来蜀汉质问。

孙权说他这么做是防止魏国袭蜀,这话大致是可信的。诸葛亮虽死,蜀国甚坚,凭东吴之力还灭不了蜀。

直到蜀汉灭亡时,大势已去,东吴这才动了心思,要趁乱灭蜀。可没想到却碰到罗宪这个硬头子,坐镇永安城,把吴军拒之门外。东吴破坏盟约,但他们也没什么顾忌了,反正蜀汉已亡,不趁机多捞几笔,那是傻子。如果不是罗宪死守,不放吴军,吴军是有可能杀到成都的。如果站在东吴角度,灭蜀无疑是正确的。否则,如果让司马昭控制蜀汉地区,魏则对吴起到战略合围之势,吴国已无战略伸展可能。可蜀汉还是晋朝的,这就对东吴的西线战略起到致命性的影响。晋军最终多路东下,其中就包括从蜀地沿长江西下。

最终,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孙皓仓皇出降,三国结束。

《凭栏观史》特约撰稿人:独行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爷兵败麦城被杀,皇叔举国攻吴,报仇是假,立威是真!
夷陵之战
刘备伐吴的精彩战略构想,不谋天下者,不足谋一国
刘备孙权分分合合,究竟谁算计谁?又便宜了谁?
【人文历史】鲁肃:诸葛亮在东吴的知己 借荆州是污点还是亮点?[5P]
面对影响深远的门阀士族,曹魏、蜀汉、东吴的应对之策有何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