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望亭镇志】第七章 商业

 

望亭镇商业向来比较发达,据历史考证,汉代望亭处于第一繁荣期,握有权势的贵族首先在这里定居,这为望亭古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宋代望亭出现第二个繁荣期。由于望亭地处京杭大运河畔,水上交通发达,望亭成为农副产品、手工业品、草席和刺绣、蚕茧等物的集散之地。尤其是古南桥两侧,沿运河两岸形成闹市区,镇上商铺云集,其中富商巨贾,实力雄厚,经营规模较大,为邻近诸镇之冠。清末民初,望亭已成为苏州阊门外颇有名声的商业集镇。1921年,商人陆续来望亭开设米行和席行。望亭米行有潘恒升、吴聚兴、万大升、裕和、协盛等十余家。席行有德丰、锦华、协记、泰丰、恒隆等十多家。外地客商也逐渐直接到望亭采购粮食和草席及其他农产品,望亭镇成了吴县粮食和草席的出口中心之一,在沪宁线上颇负盛名。1929年,全镇有大小行号商店100多家。到1949年增加到218家,其中茶楼、理发店、酒馆、面店、糕店、药店居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私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全镇形成以供销社为主体,集体商业为辅助,并有国营药店、食品站、水产站等专业经营部门的商业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经济得到发展,个体商贩和单位办商业逐渐兴起,市场更趋繁荣。2000年,望亭镇有各类商业网点1000多个,城乡商品交易十分活跃。1985年,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工业品商场、新旺商场、望亭商场、小商品市场、家具商场、粮油市场等一批商贸中心市场,新建了个体商贸一条街,有力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第一节 体  制

 

一、私营商业

(一)粮食业

望亭四周盛产稻米,粮食行业素来发达。民国初期,镇上有潘恒升、吴聚兴、万大升、裕和、协盛、公新、宝大、仁裕、大成、仁大、裕丰等10余家米行,都是当地富户出.资经营,年收糙米145000石(75公斤为一石)和小麦50000包(25公斤为一包),其中糯米2万~3万石。夏熟收购油菜子和小麦。其中潘恒升、吴聚兴和裕和三家都有电动碾米和磨粉设备,糙米十之八九加工成白米,运销苏、沪等地。油菜子、小麦收购后大部分晒干入仓贮存,到下半年销售给榨油坊及面粉坊,赚取季节价格差额。糯米主要供给糕团店和制酒作坊。每家米行年底存米都在3千石左右。镇上还有规模较小的米店(俗称米勃楼)10多家,升、斗零售供应居民食用,并兼营豆饼等杂粮。

在抗日战争期间,时局不稳,米市萎缩。1942年到1943年,日本侵略军搜括粮食以充军用,沿途设卡检查,禁止粮食出境,米业一度衰落,各米行时开时关。抗日战争胜利后,经济混乱,物价一日数涨,民众将粮食代货币在市场上流通。部分商贾又囤积粮食,哄抬物价,进行投机倒把,米市畸形发展,使镇上米行和米贩子多达30多家,

(二)草席业

著名浒关席已有1200多年历史,浒关名席盛产于望亭,望亭草席闻名全国,望亭是全国四大草席产区之一。民国初期,望亭先后开设的席行有德丰、锦华、协记、泰丰、瑞裕、永源、竟诚、兴昌、永昌、合兴等十多家,都由望亭富商经营,每年销出100万筒(每筒4条),畅销京沪一带。解放前,望亭农民除种植稻、麦、油菜之外,农闲期间农家织席,成为传统副业,是农民生活主要经济来源。席行老板低价收、高价出,盈利丰厚。有些席行老板将收购的草席运到浒关出售,后来客商直接到望亭采购,靠京杭大运河远销江南各省及山东、河北、安徽等地,望亭逐渐成为草席出口中心。解放后,草席由供销社农副产品收购站收购,私人席行萎缩歇业。

(三)中西药业

民国初期,望亭中药业有允洁堂、永生堂、永康堂、天生堂、卫生堂、德寿堂等6爿药店。允洁堂药店创立于清光绪27年(1901),由无锡县硕放顾仲英开设。1934年,顾仲英之子顾福生继承父业。继而,允洁堂学徒顾石华开设永生堂,几年后永生堂学徒吴金生在人民街34号开设永康堂中药店。一条人民街上,就有祖孙三代所开的3爿药材店。各药铺都是前店后坊,在后院开设工场,中药材都经浸、切、炒、灸等炮制而成饮片,并按处方制作成各种丸、散、膏、丹、露等中成药。1943年,各中药店已开始经销西药,如药膏、药水、药片之类。1956年公私合营时,各中西药店合并成国药店,店址在人民街45号,时有职工10多人。1988年,国药店由人民街45号迁至新旺路9号,现有职工15人。

(四)茶楼业

解放前,望亭镇上有吴阿六福生楼茶馆、王小三双龙茶馆、沈培根泉久茶馆等17家,还有龙泉浴室也兼营茶水业。生意最大、历史最长的要数沈培根泉久茶馆,光绪二十六年(1900)沈培根之父就开设茶馆。一般茶馆分早市、中市二朝,天亮之前为早茶,茶客以镇上手工业、商店职工为主。中市为农村市镇有钱人的世界。农忙期间茶业生意清淡,农闲季节全镇17家茶馆家家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旧望亭茶楼既是赌场又是烟馆,有搓麻将、挖花、摊牌九、打罗宋等。

解放后,望亭茶楼进行改造,先后合并成下塘茶楼、运河茶楼、弄里茶楼和良友书场共四家。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成立全镇茶馆服务组,属集体商业。业务除泡茶外,还供泡开水。至2000年,菜场有茶室供老人活动,和平街40号沈培根后代继续经营茶业生意。

(五)理发业

解放前,全镇有89家理发店,门面小,独门独户,上午开业,下午拿了理发工具包穿街走巷跑乡下,上门服务。理发款式简单,平顶头、和尚头。解放后,镇上有8家理发店,最有名气的是蕾新理发店,创办于1946年,店主虞光义从上海到望亭开业,地址位于现和平街40号,门面大,玻璃门,有转椅,理发款式新颖,男的有西式包头,妇女可根据头形做各种式样发型,并且涂脂抹粉进行化妆。在当时,青年男女结婚都到蕾新理发店理发做头化妆,逢年过节,蕾新理发店顾客盈门,昼夜服务。至2000年,全镇有理发店32家,从业人员43人。

(六)饮食业

解放前,望亭镇地处苏州、无锡两市之间交通要道,众多过路客商前来采购粮食、草席、蚕茧、农副产品,促进了饮食行业发展。全镇有大小饭馆、酒馆、面店、糕团店30余家。酒菜馆有乐源馆、赵振兴饭店、小花园和湖滨饭店四家,名气较大。乐源馆于1933年开业,门面1间,后院大间,楼上小间设雅座,可容100多人用餐。赵振兴饭店创始人赵阿竹,又名庆云,1936年开业,门面两大间,楼上设雅座,可容100人用餐。都有名师掌勺,菜谱新颖,炒、爆、炸、冷热盆菜花色多,各道点心齐全,深得顾客青睐。过去的菜馆、饭店都是厨房炉灶设在沿街,内设(或楼上)餐厅和雅座,各种生熟菜肴都用盘放在梯状货架上(俗称山头),食客进门时可看货点菜,现配现炒。菜馆所经营的菜肴以冷盆、热炒为主,具有太湖水乡风味的响油鳝糊、清炒虾仁、面拖蟹和红烧划水等都有一定的规格特色,除堂吃外,还可以特约送菜上门。

点心行业分汤面、馄饨、大饼、油条、糕团、海棠糕、绞力棒、麻团等类型。馄饨、大饼油条是大众早点,各店清晨就开门营业,除门市供应外,还雇人手托小匾到集市、茶馆里去叫卖,购买非常方便。此外还有麻花、油墩、面饼、馒头等花色品种,部分大饼店还兼营粉丝汤业务。望亭糕团店主要经营以糯米为原料的各式糕点,品种有猪油蜜糕、大方糕、定胜糕、寿桃糕、桂花条糕等,应时食品有青团子、重阳糕、熟藕等。

解放前,望亭较有名气的食品加工作坊是采香斋,由无锡人王荣良在1936年开业。1941年,杨梧才和弟杨相才从苏州到望亭镇开设味香村食品店,工场设在劳动街豆腐店后园。食品工艺是传统苏州采芝斋款式,品种最有名气的是芙蓉酥、麻酥糖、寸金糖、麻饼、枇杷梗、杏仁酥、云片糕、百蒸糕,季节性糕点有苏式月饼、酒酿饼、麻糕等。每个月用面粉3000公斤,米粉500公斤。1956年公私合营,店工场设在人民街53号后园,60年代并入供销社三友里。临近乡镇后宅、硕放、通安、金市等地商贩都来望亭批发经销。所制芙蓉酥闻名江南,远销上海;提糖云片糕,片片能卷得拢,摊得开,酥软适口,久存不坏;玫瑰酒酿饼,皮酥馅松,食后留香口齿,是茶食中上品,销路颇广。

流动食品摊有豆腐花、猪血粉丝汤、时令甜酒酿等。此外,镇上部分酒酱店亦兼营卤菜、五香豆、豆腐干、花生米、猪头肉等下酒菜。

(七)银匠、铜匠店

解放前,望亭吴根元银匠和王振明银器店较有名,主要加工金、银首饰。其次是周瑞裕(绰号铜匠和尚)开的铜匠店,创办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1925年,周瑞裕长子“周大和尚”继承父业,学铸锡器制品,产品有锡茶壶、酒壶、蜡签、香炉,同时焊接维修各类金属器具和配制各种钥匙,制作各种灯具(煤油灯)等。并在锡皿上用手工镌刻云纹、花卉、虫鸟等图案,工艺奇巧,玲珑剔透。1935年,周瑞裕次子“小和尚”跟兄长学艺。1956年公私合营,各类手工业合并于人民街41号门面,由皮匠、铜匠、修伞、磨剪刀等联合经营到现在。2000年,小和尚之子周学治也继承祖业开设铜匠修理店,于人民街54号南桥堍旁,同时增设修理各类小型农用除虫机。祖孙三代创建的百年老店,闻名全镇。

(八)绸布业

望亭镇上有7家绸布店,较早开设的有国泰布店、吴昌生布店、刘仲富布店、潘继生恒昌绸缎布店、协大第二布店和德大布店。潘继生恒昌绸缎布店在南桥堍,门面较大。德大布店在现人民街39号,房子新,门面轩敞,生意盛极一时,成为镇上一大行业。

解放初,由于供销社经济日益发展,私营商业退居为辅助地位。粮食、生产资料等主要商品实行计划供应后,米行、席行、豆饼及迷信等行业相继淘汰。流通渠道从原来自然经济区域改为行政区域划分,望亭庞大的零售市场生意清淡,很多商店无法维持,面临歇业。为了恢复市场经济,政府多次组织私营商店参加各种物资交流会,组织联购联销,拓宽进货销售渠道,积极经营,共同维持企业。19551月,对摊贩采取“加强、管理、整顿”的方针,重新换发营业执照。19561月,实行公私合营,建立合作商店,加入合营的企业经济清产核资、折价入股,发给股票,按期向国家领取定息(定息按生产资料价值的5%,年限共10年)。参加合营的资本家或业主及代理人,仍在企业中安排适当职务并参加劳动。国家委派公方参加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合营人员企业经营纳入国家计划。19566月,望亭镇参加合作商店共有53户,分五个单位:地货、南杂、点心、理发、茶水服务业。从业人员92人,资本额合计为人民币13029元,其中固定资产6459元,流动资金6570元,销售额143131元(全年安排额345063元,毛利率为1505%,盈余27148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商品生产迅速发展,镇上闲散劳力和部分农民参与商业和从事第三产业的日益增多,个体经营蓬勃发展。到1988年止,登记发证的个体商贩达604户。其中经营服装、百货、干鲜果、卷烟、鲜肉、水产、豆制品占60%左右,经营面饭点心、熟食品占20%左右,从事理发、照相、白铁、电器修理占10%左右,从业人员达1114人。2000年,全镇大小商店达1000多家,其中个体零售业452家,从业人员619人;个体服务业177家,从业人员399人。

二、国营商业

(一)粮食管理所

解放初,吴县粮食公司委托望亭供销社设点代购粮食。1953年,吴县中粮公司在望亭建粮食营业所。19579月,建立望亭乡粮食管理所,所址设在和平街33号,工作人员20多人,担负市镇及农村粮食、食用油脂、饲料的统销和议购议销业务。1985年,始设收购站、粮库、粮油食品商店(原称粮油供应站)、饲料供应站、粮油交易所、农村管理组等部门。粮管所有固定资产5546万元,有库房128间,总面积5488平方米,总仓容16464立方米,最高贮存粮食达1400万公斤稻谷。另有露天囤13个,每个露天囤可贮粮125万公斤。2000年,全所干部职工60多人,拥有固定资产60多万元,有仓储128间,总面积为5488平方米,总仓容量16464立方米,最高可储量1400万公斤(以稻谷计算),另外常备露天囤13个,平均每个露天囤可储粮食1250万公斤。

(二)望亭食品站

吴县食品公司望亭食品站于1956820日成立,职工仅5人。1958年“大跃进”时并入望亭供销社。19634月,又从供销社分出成立浒关食品站望亭组,有职工8人。19671月,再度并入供销社,成为望亭供销社的食品门市部。1978年,再次从供销社分出划入浒关食品站望亭食品组。19851月,从浒关站划出成立望亭食品站至今。食品站属吴县食品公司,由当地镇政府管理,经营自负盈亏。望亭食品站负责全镇生猪的收购、销售、调出调进工作。食品站每年除收购全镇近万头猪之外,还须从外地调进10万多头生猪以确保市场供应。

(三)望亭水产收购站

1954年,成立望亭水产收购站,由吴县水产公司领导。1956并人望亭供销社,1979年重新从供销社分出,属望亭食品站的一个部门。19803月,从食品站分出,改由吴县多种经营管理所属水产公司领导,负责水产收购和渔需物资供应工作,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83年下半年起,水产品取消派购任务,价格放开,渔民自由上市,1987年水产收购站撤销。

(四)望亭国药商店

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镇上允洁堂、永生堂、永康堂、天生堂、卫生堂等药店合并组成望亭公私合营国药商店,实行中西结合一个门市部,统一经营、统一核算。1958年并入望亭供销社,19599月重新划出。“文化大革命”期间,望亭国药店受供销社和县医药公司双重领导,供销社分管政工,医药公司分管业务,此后中药材收购和代客汤煎泡制业务停止。80年代,望亭卫生院自设中药房后,望亭国药店主要销售医生处方药和滋补保健品及客户自选药品。2000年有职工15人。

三、供销合作社

望亭供销合作社创建于195161日,初建时有职工6名。社址位于镇下塘南桥堍原晋泰南货店内,借用三间门面房,设立综合零售门市部,经营南杂和麦皮、豆饼之类。售货方式是先买筹再取货,入股社员购货可享89折优惠,并优先供应麦皮、豆饼等。筹建2个月后发展到供应布匹、收购草席和废旧物资。195110月,开始代粮食公司收购稻谷。1952年实行代购代销,并开始少量供应化肥。195241日和1025日,分别成立通安供销站和金墅供销站,隶属于望亭供销社领导。1953年,供销社增设了生产资料门市部,供应以铁、木、竹为主的小农具,并经营农药、化肥和各种农药械。1953年冬,开设了百货商店。1953年,供销社职工从6人增加到50人,每人每月工资18元。1955年,供销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门市部增加到9个,工作人员109人。是年春,实行以区建社,望亭供销社并入浒关供销社,改名为望亭供销站。供销社派出人员担任棉布、南货、茶叶、酒酱、国药5个公私合营的公方代表,并建立对私改造小组,加强对合作商店的领导。195710月,以乡建社,又恢复望亭供销社名称。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以后,镇上公私合营商业、合作商店、小商贩统统并入供销社,纳入公社体制,成立公社供销管理委员会。此时,全社拥有25个门市部,有179名职工。同时,在农村18个村设立了18个下伸店。1958年,供销社销售总额为100万元左右。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市场商品紧缺,供销社对猪、羊、禽蛋、水产品实行派养派购,促进副食品生产。同时增设换购门市部,以烟、酒等工业品换购副食品,增加收购量,支援城镇市场供应,缓解供需矛盾。1964年,市场全面好转,紧俏商品逐步敞开供应,票证逐渐取消。

1965年建立苗猪服务、调剂市场,每年成交量在40006000头,为生产队引进约克夏、苏白、梅山等优良猪种。供销社到浙江组织安吉苗鸡、苗鸭如白腊克、三黄鸡、北京鸭等新品种禽,发展养禽副业。从苗种供应到产品收购,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70年代,为开辟农村副业项目,先后组织养蚌珠,种桑养蚕,养地鳖虫,采购席草、果树、苗木、毛竹、大麻纺绳、山芋苗,发展养蘑菇、养地平菇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供销社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经营管理实行定销售、定资金、定费用、定利润、定劳动效率的“五定”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1982年销售总金额为415万元。1983716日,召开中断了20年之久的第四届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37人,讨论和确定了供销社的体制改革和整顿任务,选举产生了新的理事会、监事会,全面落实经营承包责任制。1983年,望亭供销社组织氮肥3900吨、磷肥680吨,各种农药113吨,并在7个边远村设立了肥药代销点,1984年代销点增加到15个,1985年这些代销点代销各类化肥13062吨,农药计103853元,送肥送药下乡104次。

1984年,望亭供销社经营商品已达7874种,其中工业商品4124种,副食品270种,日用杂品680种,医药商品1280种。生活条线和国药店共8个门市部、一个批发部,时有职工122人。1985年销售总额达6325万元,利润264万元,分别比1982年增长527%474%,步入全县供销系统先进行列。

71    2000年望亭镇生猪、家禽和羊饲养情况统计表 单位:只、头

 
续表

注:上述数字不包括规模养殖专业户。

 

72   19522000年望亭供销社财产资金情况表(选年) 单位:万元


续表

四、集体商业

19561月,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组织合并。除建立全行业公私合营商店外,还有合作商业和合作小组。加入合作商店的是集中固定的小商贩,使他们联合起来,进行联购联销,共负盈亏;加入合作小组的是分散、流动的摊贩,按照他们的经营特点组成小组。参加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的小商小贩共92户,入股金额21782元,其中有的商贩固定资产2千元,流动资金近2万元。19566月底,望亭镇参加合作商店的共53户,分地货、南杂、点心、理发、茶水业五个单位。从业人员92人,资本额合计为13029元,其中固定资金6459元,流动资金6570元,销售额143131元,盈余27148元。职工工资形式为纯拆账、基本工资加拆账、手续费等三种形式。19566月,部分业主分散经营,自负盈亏。

73        1956年望亭集体商业基本情况表     单位:元


1957年年底,望亭合作商店市镇门市部24个,农村下伸店3个(属于供销社),职工179人,全年营业额为504508元,利润14450元。

1958913,望亭人民公社成立。公私合营、合作商店、合作小组以及分散经营的个体商贩全部和基层供销社合并,成立望亭人民公社供销部,望亭合作商店所属门市部大部分合并在供销部的副食品部。

195910月,望亭合作商店从公社供销部分出,成立望亭合作总店。农村市场的合作商店、合作小组由供销社负责管理,供销社派专职干部进行具体领导和管理合作总店日常工作,一直到1984年改革管理体制时撤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合作商店按“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分配”的原则,建立集体商业综合公司。到1985年底,望亭集体商业共安置知识青年123人(包括退休顶替),全公司有在职职工227人。

1985年底,望亭集体商业综合公司固定资产为172800元,流动资金为210833元。年底入股225人,占职工人数的9911%,共入股金114135元,股份金额占公司自有资金的541%。全公司共有52家商店,其中农村下伸店和双代店各8家,分成15个核算单位。农村下伸店分布在项路、新埂、堰头、华阳、太湖、吴泗泾、新杭、华兴等村,双代店分布在迎湖、牡丹、宅基、孟河、泥图湾、巨庄、长房等村,共有营业员31人,全年营业额85万元,利润15万元。

74     19571985年望亭集体商业情况表(选年)   单位:元


1988年,望亭集体商业在吴县第一个突破千万元销售额,人均创利1200元,全年创净利超40万元。从1993年至1996年,连续四年创综合经济实力吴县第一,各项经济效益全县第一。1991年,获苏州市和吴县市“商业排头兵”光荣称号,是年参加江苏省供销系统先进会议,获“江苏省商业排头兵”称号。

五、农村商业

解放前,望亭农村没有固定商店,仅有老人手提藤篮走村闯户做小买卖,有小吃雪饼、橄榄、粽子糖、芝麻糖、长生果(花生)等可以用鸡蛋串换。

解放后,农村办商店逐年增多。195710月,望亭合作商店在项路桥、雨端桥、包兴镇、华阳庙、长房里等开了5处农村中心商店。5家商店全年营业额为504508元,利润14450元,共计从业人员11人。19657月,合作商店又在现迎湖村、太湖村增设2家下伸店。1985年,望亭集体商业综合公司在堰头、华阳、太湖、吴泗泾、新杭、华兴等村设下伸店6家,在姚家浜、新埂、迎湖、牡丹、宅基、孟河(两家)、巨庄、长房、泥图湾等村设双代店。1985年,农村16家商店全年营业额85万元,净利润15万元,从业人员31人。1992年开始,双代店和下伸店逐步转制为个体私营商店。

改革开放后,各村都有个人兴办的烟酒杂货店,其中新埂村11家、长房村9家、华兴村10家、新杭村12家、何家角村15家、四旺村7家、奚家村11家、宅基村13家、牡丹村9家、太湖村12家、迎湖村10家、孟河村12家、华阳村12家、堰头村15家、泥图湾村17家,共计214家。

六、部门办商业

1983年,望亭工业公司成立供销经理部,主要经营建材、木材、钢材、煤炭和农机,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1985年,农业服务公司开办农药、种子门市部,供应农业作物病虫防治农药和农副业生产种子。是年,多种经营服务公司开办生活用品代销店,镇劳动服务公司开办蓝天大酒店。1985年,镇粮食管理所开办了食品、粮油商店及饭店,交通管理所开办了交通饭店。1993年,镇政府在312国道旁开设了望亭宾馆、望亭加油站,中小学各校也在校内开设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商店。


第二节 商品流通

 

一、粮油购销

解放前,粮食和油料均由私营粮商经营,每年上市的糙米约14500石(每石75公斤),小麦1666石,油菜子8000余石。每年米、麦、油菜子登场之际,米行除现进销外,还大批囤积粮食,利用季节差价,赚取利润。收购的糙米绝大部分经加工成白米后运销苏州、上海等地。市镇居民口粮由米店供应。望亭镇上油坊有成大、恒丰等几家代客加工,又收购菜子榨油,每年榨菜子600012000余石,镇上居民食油由酒酱店供应。

解放初,除政府征收公粮外,余粮仍有上市。1951年,吴县中粮公司委托供销社代购粮食,私营米行业务萎缩。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粮食、食油计划收购及计划供应的办法(即粮、油统购统销)。1954年起,市镇居民实行食油定量供应,每人每月4两,1955年对农村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在市镇实行定量供应,发行粮票、油票。

1957年到1962年,国家下达给望亭公社的年粮食征购任务为650750万公斤。1962年开始,以工业品给农民换购粮食,如布票、棉花票等。1965年到1966年,粮食年收购数都在1000万公斤左右,农民的人均口粮也达到了300公斤以上。

80年代,开放粮油市场,以调剂余缺、互通有无,开展了议购议销业务,以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打破了长期以来单一的统购统销局面。

食油的供应,1980年增加到5两,国庆、春节等节日临时增加定量。农业人口除了按人口由粮食管理所按食油计划返回外,另有生产队超购部分(每万斤油菜子奖励油票3公斤)奖励油票,故生产队之间食油供应水平参差不齐。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油菜子敞开收购,农户食油根据自报,在出售油菜子中扣除。1985年起,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19857月起,对渔民的口粮供应由市镇定量转为定销统销,实行比例价。1987年起,对定购粮食实行化肥、柴油等物资奖励,并预付定金。1988年,全镇粮食收购达59750吨,超卖795吨。90年代后,粮油市场进一步放开,市镇居民取消定粮,按市场价购买。

1957年建所到2000年,粮管所累计出售粮食3272745万公斤,平均每年出售粮食7438万公斤,最高1984年,出售100085万公斤。44年共计收购油菜子达178655万公斤,平均每年出售406万公斤,最高1999年,出售87万公斤。由于全镇工业发展快,农田逐年减少,每年粮食、油料收购量也逐年减少。

75   19572000年望亭粮食管理所油、粮收购统计表 单位:万公斤

 
续表

二、农副产品购销

解放初期,农副产品收购由各国营企业委托供销社经营,按系统上调产品,并负责安排市场。1953年,望亭供销社农副产品采购站成立后,最初仅收购废旧物资、草包、席草、柴片等。后为造纸厂代收稻麦草。随着多种经营的不断发展,收购品种不断增加。自60年代起,增加收购的土产品有红花籽、蜂蜜、草席,畜产品有家兔、兔毛、兔皮、牛皮、猪皮、羊毛、羊皮、黄鼠狼皮等。

76   19591994年望亭供销社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统计表 单位:万元

 
续表

(一)猪、禽

解放前,望亭每年生猪上市千余头。解放后,20世纪60年代,收购生猪、禽、蛋采取派购、综合换购等措施,并委托农村双代店收购,食品站定点、定时到包兴镇、华阳庙、孟河陈家桥、太湖双代店设点收购生猪、肉兔、禽类等。

77     19671985年望亭食品站生猪购销调情况表   单位:头

(二)草制织品

1951年开始,供销合作社采购站大量收购草席、草包、草片(稻草织成)等,仅供销社一家一年收购草席10万~70万条,草包30万~40万只,草片30万片。60年代后,草包和草片停止收购。1985年后,草席大批进入自由市场进行议卖议买。

60年代,供销社除了收购草席外,还收购麻绳、麦草、红花(紫云英)籽等。麦草收购是代苏州红叶、华盛造纸厂收购,每年收购500多担。70年代后,农村用麦草作燃料的土砖窑增多,收购量逐年减少。红花籽收购用于外贸出口,一般年份收购3万~4万公斤,丰收年份超过5万公斤,1973年创最高纪录,收购总量达7万公斤以上。随着双季稻面积的扩大,红花籽收购逐年减少。

78   19591985年望亭供销社草席收购情况表(选年) 单位:万条

(三)蚕茧

1969年起,望亭发展种桑养蚕业,全镇种植桑树247亩。1970年始养春蚕,当年收购蚕茧643950公斤,收购总金额30909元,到1975年收购进入盛期,收购蚕茧超过25万公斤。至2000年,望亭已无养蚕业。

(四)蘑菇

1972年,红卫大队试种蘑菇成功;至1975年全镇18个村有90多个生产队种植蘑菇,种植面积40000平方尺,收购鲜菇达14100公斤,最高年份收购超过21000公斤。

(五)蜂蜜

1960年,开始收购蜂蜜。1969年到望亭放蜂户渐多,根据当地采蜜当地销售的原则,当年收购蜂蜜3860公斤。90年代,养蜂专业户已有20多户,外地来望亭放蜂户也有10多家。1982年到1988年,平均年收购量超过10万公斤。

(六)畜产品

1953年至1976年,猪毛、兔毛、羽毛、羊皮、猪皮、牛皮、黄鼠狼皮等畜产品收购额一直在6000元上下。1980年,收购额超过万元以上。到1988年骤增到56万元,以后每年收购额在3万元左右。

(七)废品收购

解放初,货郎担串街走乡,用饴糖或小商品换取鸡毛、肉骨头、破布、废橡胶、废金属等,收集起来经整理销售到供销社废旧收购站,由收购站销售至苏、锡、沪等地。收购品有废旧钢铁、铜、锡、铝、铅等金属制品及废塑料、橡胶、破旧鞋、破布、废棉、旧书、旧报纸等50多种。1991年,废品回收额创最高水平,达33390万元。

1980年,开始回收废旧物资,以废钢铁为主,年平均收购量300500吨。90年代后,个体户收购废旧钢铁增多,收购站收购量逐年减少。

79   19591991年望亭供销社废旧品收购总额统计表  单位:万元

注:1991年后,全镇私人收废旧物开放,无法统计。

 

三、生产、生活资料销售

(一)生产资料销售

解放后,生产资料由专业公司经营。1951年起,由供销社归口管理,主要经营品种有化肥、农药、木材、毛竹、桐油、农药机械、农用薄膜、柴油、煤炭、小农具、农机配件等。90年代后,由于市场开放,生产资料以及农机具经营门类增多,而且昼夜服务。

望亭供销社从50年代起,即在苏州、上海开辟黄粪和杂肥码头,派专人负责调度,发动生产队按期装运,并组织城市送肥下乡,从1961年到1973年共组织运送黄粪、氨水等各种杂肥240万担。按时按季做好积肥工具、农船、脱粒工具的整修和物资的供应。1976年,由于竹木原材料紧张,就增设胶接修理门市部,经营胶接船橹、扁担、竹柄,加工铁鎝柄脑头、修理喷雾机。

710    19581993年望亭供销社化肥、农药供应情况表

(二)生活资料销售

解放后,随着生产力的解放,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望亭的经济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开始向新型的结构发展,生活资料品种及数量不断增加。1984年,望亭供销社经营商品达7874种,其中工业品4124种,副食品270种,日用杂品680种,医药1280种,组织计划外货源27487万元。19851月至10月,共调入缝纫机198架、手表2050块、自行车457辆、半导体收音机679台、电视机103台、录音机73台、各种电扇1330台、洗衣机115台、电冰箱2台、各种服装11547件、毛线5851公斤、棉布366368米、呢绒37034米、卷烟2904箱、糖果30340斤、酒2777740斤、带鱼10000斤。90年代,望亭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消费从“老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发展到“新六电”(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收录机、空调)以及轻骑、摩托车。食品货源丰富,市场商品全部敞开供应。

711  19631985年望亭供销社生活资料零售总额统计表 单位:万元

注:1963年之前无完整统计,1985年后,实行个人承包制后未统计。

 

第三节 商品仓库

 

一、粮食仓库

明隆庆二年(1568)冬,苏州知府蔡国熙立“苏州府社仓事宜碑”于望亭华阳庙(当时属五都十五图)内,社仓历来为国家征收粮食贮存和运输的中转站,用于荒年赈济、施粥、平粜之用,后为苏州义仓代储粮食。

解放初期,国家主要利用已歇业米行的仓库贮存公粮,位于大运河旁米行老板周隆仁的仓库成为望亭主要存储仓库,收储、发运和管理均十分方便。至1975年已有廒仓128间,总面积5488平方米,总仓容量16464立方米,最高储粮量可达1400万公斤。另有露天囤13个,每个露天囤可贮125万公斤粮食。至1982年,为确保粮食安全储藏,经上级拨款,除对老的仓房加以整修、改造外,又陆续新建标准粮库,把原来用砻糠、竹席铺设的软仓垫,全部改为用沥青、石蜡等防潮隔热材料。1988年,128间仓库全部合格达标。仓储设备,初时较简陋,测温度及含水量等,都用简单仪表人工操作。70年代后,逐步采用电子测温,电子水分化验仪等较精密仪器。保管方法上,初时用人工出场翻晒,降低水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1971年起建造烘干设备,每小时烘干量可达10000公斤。同时先后添置了平面输送机18台和堆高机4台,替代了人工运送。消灭粮食病虫,过去是用过风、过筛、高温等物理机械处理,1976年改用化学药物薰蒸,后进一步采用塑料薄膜密封,用轴流风机机械降温,制造小气候,使仓库保持低温、低氧、低水分,提高除虫灭菌效率。望亭粮库粮食储存损耗率在1‰左右,年年被评为苏州市、吴县粮食局“四无”仓库。

二、化肥农药仓库

该仓库属望亭供销系统,1950年仅有简易仓库10240平方米。80年代有库房100多间,仓容面积达2500平方米,仓容量7500多立方米,1989年贮存化肥2500吨,销售值达500万元。

三、农副产品储存仓库

该仓库属望亭供销系统,在望亭仕莫泾桥旁,仓库有120多间,仓容面积2600平方米,仓容量7800立方米,1960年时最多可储席草20万公斤,红花籽5万公斤。还有废旧物资储存仓库,可储废钢铁300多吨。

四、食品烟酒仓库

该仓库属望亭供销系统,20世纪50年代在下塘新合街三友里,60年代迁入和平街沿运河边,有库房5间,150平方米,90年代后又迁入原柿莫泾席草仓库。

五、中国石化望亭加油站

1992年,望亭镇政府在312国道奚家4组建造加油站,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4个卧式储油库,一次储存120吨,全年供油达4000吨。同年,望亭电厂在望亭加油站旁设厂部用油油库,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3个卧式油罐,一次能储油90吨。1994年,宅基村在5312国道边建造第二个加油城,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1997年更名为金球加油城,3个卧式油罐,一次能储油120吨。1998年,在华阳村童家桥建造全球通加油城,占地面积达2664平方米,2个卧式50吨油罐,一次能储油100吨。1999年,在华阳村7组建造正大加油城,占地面积9990平方米,5个卧式油罐,每个50吨位,一次能储油250吨。在京杭大运河旁有供销社立式加油罐,农水站在双白桥堍旁设加油站,另外还有个体加油船2条,专为运河中轮队和挂机运输船供油。各油库设备先进,消防设施配套齐全,管理严格,安全无事故。

 

第四节 集市贸易

 

一、望亭农贸市场

解放前,望亭集市是每月农历初四、十四、廿四(俗称四朗),农民家中饲养苗猪、小羊羔、小兔子上市出售。平时,农民将自产的禽、蛋、蔬菜、瓜果上市销售。或担或篮,在沿街或茶馆、酒店门口临时设摊出售。渔民和外地商贩摇船叫卖,除鱼虾水产外,一般都是时令货,如蔬菜、田螺、鲜菱、鲜藕、荸荠(马蹄)等,群众购买方便。解放以后,仍保持这样的交易方式。

1930年,望亭镇商会筹资,在问渡桥西堍上塘街沿运河边建吴县第四区望亭镇小菜场,房屋15间。

三年困难时期,市场物资紧缺,集市贸易萎缩。1962年起,有领导有组织地开放自由市场,恢复集市贸易,农民可将自己生产的副食品在指定地点上市出售。“文化大革命”时期,集市贸易加以限止,只允许少量蔬菜上市。

1979年起,集市贸易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1984101日,集市贸易市场搬迁到望新街医院后面,到19873月,望亭集贸市场搬迁至新旺路,由工商行政管理所抽调一部分退休职工协助做好集市管理工作。

二、望亭集贸市场

1987年,望亭乡政府投资150万元,在新旺路建望亭集贸市场,占地面积8882平方米,建筑面积10339平方米。由14座海鸥式长亭的集贸市场和128间营业房的小商品市场组成。设有市场管理办公室、市场服务所和广播室。市场有按行业设立的35块铝合金框、茶色玻璃的分类牌和100块标价牌。市场内筑有磨光石子面、白瓷砖壁的售货台452米、肉案摊位80米、鲜鱼水池81个、家禽笼72只,全部达到了货上台、肉上案、鱼入池、鸡入笼的规范要求。场内饮食、糕点行业卫生设施配套,统一灶具、统一服装、统一消毒,入场交易的经营者,实行划行归市、分类设摊、亮照经营、明码标价。此外,市场设有公平秤、咨询服务台、物品寄存处和公共卫生间等服务设施。1987年,望亭工商所组织集贸市场开展争创“文明市场”活动,是年,参加苏州市“十大市场百日优质服务规范管理竞赛”活动,获第五名。

望亭集贸市场2000年有摊位100多个,年成交额9000多万元。望亭集贸市场19871989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市场”、“苏州市文明市场”;1990年被国家工商局授予19891990年度“全国文明市场”称号,成为吴县首家“国家级文明市场”;19911992年,蝉联“全国文明市场”,并获得中共吴县县委、吴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兴吴杯”奖。19902000年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市场”、“苏州市文明市场”、“苏州市样板市场”。

三、草席市场

1982年,望亭镇在望新街开辟草席市场,交易日为农历每月初四、十四、廿四3个赶集日,每逢赶集日,有望亭及保安、通安、东桥等乡镇农民200多人上市推销自制草席,客商主要来自安徽、河南、湖北、江西及江苏苏北等地,平均每天成交量达4000条左右。198215月,草席销量达63万条,全年共销售草席达1208万条。1987年,草席市场迁至菜场后面停车场内,1995年搬迁到东市街。1983年出现草席运销专业户,有278人,他们把草席销往苏南、苏北、安徽、山东、浙江、天津,还有东北三省。19855月,成交额94380元,计草席39900条,被《吴县报》及江苏《工商行政管理》杂志称为“江南最大的草席市场”。

四、苗猪市场

解放初,苗猪市场设在劳动街,1958年搬迁到中心小学操场西南角,1966年搬迁到电厂一村北首,1975年又搬迁到双白桥北。1980年,苗猪市场搬到312国道西侧四旺村3组和奚家村5组交界处,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交易室、过磅处。市场面积1200平方米,交易日为每月农历初四、十四、廿四3个赶集日,日上市人数400多人,苗猪摊位150多个,人员流动量2500人以上。平均日成交额27000元。19855月,苗猪成交1667头,成交金额达50955元,至2000年,日交易苗猪300余头,交易额6万余元。镇兽医站也派专职兽医做好苗猪防疫工作,同时加强督促检查,防止病猪混入市场。

五、旧木市场

望亭旧木市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地址在望新街街梢,占地面积600平方米。营业日期为农历每月初四、十四、廿四3个赶集日。每次上市6001300根杉木桁条,货源来自于上海、无锡、苏州等大城市拆迁房料,日成交额26600元。1987年,旧木市场搬迁到韩家桥312国道两侧,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摊位130个,日流动人员500人以上,平均日成交额15万元左右。进销范围已从无锡、苏州、上海扩展到浙江、安徽等地。1987年,原市场每月3个赶集日改为天天正常营业。1995年开始,旧木市场新办新木市场,新木、旧木市场年交易额超过5000万元,已成为苏南最大的木材市场之一。

六、村农贸市场

1985年,四旺村办起了停车场和旅社、饭店。90年代,迎湖村农贸市场逐渐形成,供应蔬菜、鲜鱼、鲜肉、豆制品、水果、点心等。1995年以后,先后有4家饭店、6家百货店、5家超市、4家理发店、2家布店、3家服装店、3家饮食店、1家浴场开业。全天市场流动人员3000多人。1995年,项路村农贸市场形成,有菜场、百货店、点心店、饭店、超市、理发店、浴场、桌球房、服装店、皮鞋店等25家,每天人流量达2500多人。1996年,华阳、堰头、奚家、何家角等村农贸市场也相继形成。


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

 

一、饮食业

解放后,1956年起将饭店、大饼店、点心店共计13家组织起来成立面饭、点心合作商店,分散经营后,点心合作商店改为合作小组。1958年后,饮食行业几经分合,网点不断减少。1960年成立饮食合作商店,全镇仅2爿饭店、2爿点心店。当时副食品供应紧张,业务清淡,仅能维持。1963年后市场情况好转,恢复正常供应。1980年后市场繁荣,带来饮食行业兴旺,望亭饭店、舒乐酒家生意红火,饭店内外装饰新颖,楼上还设雅座,除门市供应外,还承办喜庆筵席。点心店生意格外兴旺,全镇主要街道到处有点心店。90年代后,望亭有名气的饭店有蓝天酒家、万事发酒家、天发酒家、老蔡大酒店、百乐饭店,还有1993年镇政府开设的望亭宾馆,四旺村在312国道旁开设鹤云饭店。这些酒家、饭店装饰豪华,内设空调、雅座,还有音响舞厅。烧菜由经过专业院校培训,有职称、有专长的烹饪师傅掌勺,不论冷盆、热炒、大菜都上规格。

712         2000年望亭镇饮食业一览表


续表

 
续表

二、服务业

1956年,望亭镇有茶馆2家、理发店1家、浴室1家、旅社2家、照相馆1家。合作化高潮中组成茶水、理发合作商店,后又改为合作小组。1960年合并为服务合作商店。2000年,全镇有30多家理发店,10多家美容店;有龙泉浴室、红卫浴室、迎湖浴场、千禧龙浴场和舒逸浴室,以及望亭宾馆高档浴室等10多家。1993年,镇政府在312国道望亭大街口建造了现代化高级宾馆。2000年,全镇旅社服务业10多家。照相服务业有丽达、华艺和佳丽3家摄影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二章 商贸服务业
游埠商业概况
盛泽茶馆业的兴衰(三)
川沙县集体商业体制的五次变革
合作商店往事
山刃 | 何村琐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