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总是腰酸背痛,快测测你有没有这个问题
原创: DingXiangYiSheng  5天前
每天一课,健康养老
第 35 课
上了年纪,总是腰酸背痛,翻个身都痛,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缠上了你。骨质疏松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50 岁后,5 个人中就有 1 个是骨质疏松。
01 得了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
骨质疏松的发病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也被叫做「寂静的疾病」或「静悄悄的流行病」。
可是病情严重时,会腰酸背痛、驼背甚至骨折。常见的表现会有:
疼痛
有人翻身时疼,有人坐着起身时疼,也有人长时间走路后疼……一般晚上疼的厉害,或者负重干点活儿后疼的厉害。
驼背
驼背、身姿不再挺拔已让人伤心,更让人郁闷的是,伴随着驼背而来的还可能有便秘、腹胀、食欲减退等。
骨折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如果 100 天就能康复,那真谢天谢地,可这种病引起的骨折却是老人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髋骨骨折后 1 年内,约 20% 的患者会死于各种并发症,50% 的患者会致残。
更可怕的是,骨质疏松的情况下,日常简单的活动和姿势都有可能引起骨折。有时生活中的一点点小外力,比如端个水,弯个腰、打个喷嚏,那嘎嘣脆的骨头都可能会引起骨折。其中骨折最易发生的部分就是胸、腰椎和髋部。
02 骨质疏松如何风险自测?
骨质疏松发病初期通常没啥症状,可严重起来却能要人命。
在这里我们提供大家两个自测工具:FRAX®️ 骨折风险自评和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➊ FRAX®️ 骨折风险自评
如果你年龄大于 40 岁,就可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 )来测试一下,这是一个针对 40~90 岁的中老年人的测试。
测试地址 https://www.sheffield.ac.uk/FRAX/tool.aspx?lang=chs。
图片来源:测试网站截图
除了给自己测,也给年迈的父母们测一测,中老年女性尤其推荐测一测。
测出来的结果怎么看,简单给大家做个解释:
预测的髋部骨折概率 ≥3% 或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 ≥20% 时,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建议没测骨密度的赶紧测测骨密度,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预测的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为 10~20% 时,为骨质疏松性骨折中风险;
预测的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 <10%,为骨质疏松性骨折低风险。
就算测的骨折风险高,也不要过于害怕,这个测试是 10 年内骨折的风险,我们还有时间好好预防,另外做好预防摔倒的措施更重要。
➋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40 岁以下的朋友,骨质相对稳定,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基本不会高。推荐做一下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IOF )骨质疏松症风险的一分钟测试题就好,对于骨质疏松做初步的筛查。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
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因素
问题
不可控因素
1.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
2.父母中一人有驼背?
3.实际年龄超过 40 岁?
4.是否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
5.是否经常摔倒(去年超过一次),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6.40 岁后的身高是否减少超过 3 厘米以上?
7.是否体质量过轻? (BMI 值少于 19 kg/m2)
8.是否曾服用类固醇激素(例如可的松,泼尼松)连续超过 3 个月?  (可的松通常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某些炎性疾病)
9.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10.是否被诊断出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 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
女士回答:是否在 45 岁或以前就停经?
女士回答:除了怀孕、绝经或子宫切除外,是否曾停经超过 12 个月?
女士回答:是否在 50 岁前切除卵巢又没有服用雌 / 孕激素补充剂?
男性回答:是否出现过阳萎、性欲减退或其他雄激素过低的相关症状?
生活方式(可控因素)
1.是否经常大量饮酒( 每天饮用超过两单位的乙醇,相当于啤酒 I 斤、葡萄酒 3 两或烈性酒 1 两) ?
2.目前习惯吸烟,或曾经吸烟?
3.每天运动量少于 30 分钟? (包括做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4.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5.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 10 分钟,又没有服用维生素 D?
BMI 是体质指数,它是衡量人胖瘦的一个指标,计算方法为:
BMI = 体重(公斤)/ [身高(米)的平方]
如果图中的问题有任何一道题回答结果为「是」,就说明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建议去医院测测骨密度。
医院一般会用双能 X 线吸收检测法( DXA )测骨密度,这是目前通用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
另外,如果你吃的太咸和蛋白缺乏,最好也做一下骨密度的检测。因为吃的太咸时会增加钙的排出,而缺了蛋白补的钙就难以沉积下来,形成强健的骨骼。
03 骨质疏松可以预防吗?
得了骨质疏松虽然能治,但是遭罪啊。好在这病可预防,而且还可以孩童时期就开始预防。
因为从小到大,我们的骨质会一直积累,大概 30 左右骨质会达到峰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峰值」,之后到 45 岁之前骨质相对稳定,再之后就会逐渐降低。
「骨峰值」越高,老年时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程度也越轻。就跟存钱一样,年轻时存的越多,年老时花起来就不容易捉襟见肘。
所以,对于骨质疏松,要做的就是日常生活好好预防,出现图中高危因素,及时检查,确诊后,除了科学治疗外,还要更注意防护,预防迭代带来的骨折。
如何预防,我们下周五跟大家再来详细讲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质疏松性骨折,如何防?怎么治?看看国内外指南怎么说!
如何基于骨折风险预测制定干预阈值?
有一种无声的杀手叫「骨质疏松」,1分钟自测是否为高危人群?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年)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