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宝钗才是《红楼梦》最大的悲剧人物?
userphoto

2022.07.26 北京

关注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红楼梦赏析持续征稿中……


来源:《哲学的石头》


少年读红楼,眼里只容得下一个林妹妹。

她的如仙美貌、才华气质、婉转风流,不知道撩拨起多少次心动;她寄人篱下的伤痛,燃尽最后一篇诗稿的决绝,流尽最后一滴泪的爱情,又不知在多少个深夜令人痛入骨髓。

至于她的耍小性子,刻薄、敏感、爱哭、爱吃醋等毛病,全都被归于真性情,被宽容地接纳。一个只为诗词和爱情存在的林妹妹,成为少年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女神。

至于宝姐姐,虽然也貌美如花、才华横溢,可就是喜欢不起来。

谁叫她对每一个人都好,永远在照顾和迁就别人呢?妙龄少女不就应该我行我素、个性张扬吗?

谁叫她成天劝导宝玉专心读书,留意仕途经济呢?少年的世界不应该是诗和远方吗?

谁让她对金钏儿之死毫不动容,在撞破小红私会时金蝉脱壳,没有一点女孩子应有的同情心?

谁让她年纪轻轻就清心寡欲得无趣,住“雪洞”、穿旧衣、不爱花儿粉儿。正值青春年少的女孩不该明艳动人,青春飞扬吗?

最令人讨厌的是,她居然是宝黛爱情的第三者,在无耻的“调包计”中令宝痴黛死,充当了直接的帮凶。

然而,当我们逐渐长大,慢慢品味到更多的人生甘苦后,再读红楼梦,才发现那个讨厌的宝姐姐,原来并非我们少年时的模样。她的好,她的优秀,她的可爱,她的种种不得已,原来我们一直没有读懂。


宝钗出身于四大家族的皇商薛家,是一个典型的豪门贵女。可她如黛玉一样,早早品尝了亲人离丧、家道中落的切肤之痛。她甚至比黛玉更可怜。

黛玉虽少小离家,可有外祖母疼爱,将她保护在象牙塔内,因而可以时不时耍点小性子,闹点小脾气。

宝钗却不行!

她虽有母亲和哥哥,可母亲懦弱没主见,只会一味溺爱儿子;哥哥花天酒地,不学无术,常常惹是生非。宝钗无人能靠、无人能说,她得是母亲的小棉袄、主心骨,哥哥出了事还得她上下奔波,处理善后。

她何尝不想像黛玉一样撒撒娇、耍耍小性子?可残酷的生活不允许她这样,她必须变得成熟、懂事、“世故”。这是她应对生活的唯一办法。

于是,我们看到,在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的贾府,宝钗秉持“蓄而不张”的行事风格,“安分随时”,“罕言寡语”,又知书达理,乖巧随和。

她会在自己过生日点戏,点的全是贾母喜欢的戏文;在金钏儿跳井,王夫人为其丧服犯愁时,她没有任何忌讳地拿出自己的衣裳。她对贾府上下每一个人几乎都一视同仁,和他们聊天送礼物,帮忙解决难题,就连人人厌弃的赵姨娘,她也从不拜高踩低。

黛玉小心眼,对她多有敌意,宝钗一笑置之,不但避其锋芒,还极尽包容。薛蟠带来的土特产,她给黛玉的比别人多一倍。黛玉看杂书,被宝钗察觉,私底下教导,如亲妹妹般贴心。雨夜送燕窝,她劝说黛玉保养身体:“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能替你解一日。”情真意切的一番话,彻底打动了黛玉,两人结为了金兰契。


湘云开诗社,她帮她操持螃蟹宴;在袭人烦湘云帮忙做针线活时,她悄悄地告诉袭人,湘云在家里做不得主,不要让她为难。这样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宝钗,贾府上下自然人人交口称赞。

其实,黛玉和宝钗在贾府面临相似的处境,同样都是寄人篱下,但她们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黛玉深居简出,我行我素,几乎和每个人都保持距离。宝钗却热心快肠,为人随和,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黛玉选择用任性与世界对抗,宝钗则选择主动适应环境,与世界和解。

宝钗虽然性格随和,事事替他人着想,但她并不是没有自我、没有情感、枯燥乏味的人。她有她的个性、情感和可爱之处。

在十二钗里,宝钗的博学连最有才华的黛玉有时也望尘莫及。因为她是全才,经史子集知之甚广,诗词歌赋样样皆能,甚至于理财、书画、医学、戏曲、参禅悟机等方面也颇有见识。

宝钗的诗是写的很好的,虽比不上黛玉,但首首清新别致,高出众人一等。但她从不把才情当饭吃,有一次她告诉黛玉说:“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

宝钗不仅有才还长得美。书中用群芳之首来比喻宝钗,又有“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来形容她的国色天香。可美只是别人眼中的,宝钗自己对容貌毫不在意。连她的亲妈都说:“宝丫头古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宝钗住的房间也是一样:“一同进了衡芜苑,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色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连贾母都看不过眼,嚷着要给她添妆加物。可她却坚持着自己的极简主义。

正值豆蔻年华,宝钗为什么让自己的物质如此苍白?这是因为她早已对身外之物失去了兴趣,认为那不过是自矜身份的“富丽闲妆”,“没用的东西”,没必要在意,更无须靠这些来攀比。


宝钗与大观园里许多女子的不同,还表现在她冷静、理性甚至透着无情。

宝钗明知道宝玉最不喜读书,却偏要当恶人,三番五次地劝宝玉“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是因为她是一个冷静的现实主义者,她是真正在为宝玉的人生着想。只可惜在女儿堆里滚大的宝玉,不可能理解她的良苦用心。

宝钗在能帮助别人时,她不吝惜一己之力;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她不会同情心泛滥,在她眼中,解决问题远比无谓慨叹重要得多。

比如金钏跳井一事,宝玉是源头,他在金钏死后特意拜祭、悲痛不已,却在事情发生时一逃了之、无能为力。与他不同,宝钗对金钏之死虽没有过多同情,却主动愿意拿出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以解王夫人之急。

同样,宝钗没有教香菱学诗,却会在香菱面对被卖的危险时,毫不犹豫地施以援手,使其免于更悲惨的命运。

滴翠亭事件,以前认定是宝钗故意陷害黛玉,长大后才想到:宝钗若真想陷害,黛玉拌嘴哭闹看西厢,多少小辫子她不够抓?滴翠亭事件不过是她为避免麻烦顺嘴一说,因为她知道:小红不对黛玉构成威胁。仅此而已,岂可上纲上线过于苛责宝钗?

爱情,可能是宝钗最不能掌控的东西,也是她内心最深的痛。宝钗爱宝玉吗?我觉得刚开始是不爱的,或者也没有心情去爱。

宝钗是为待选入宫而进京借居贾府的,那时的她一心只想如元春一样,岂有其它的心思?后来入宫失败、元春省亲,独赐给宝玉宝钗一样的东西,她的视线才开始逐渐到宝玉身上。可此时,黛玉已抢了先机。聪明的宝钗心知肚明,所以她尽量远着宝玉,还时不时打趣宝黛的儿女小心思。

然而,偌大一个贾府,也只有宝玉一个人能入她的眼,风乍起,依然吹动了宝钗内心的一池春水。那么宝钗争过吗?其实是争过的,只是不自知地争。


且看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那一次,宝钗“托药而进,低头弄衣带”,情急之下说出:“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说话时“亲切稠密,面红娇羞。”分明是动了情。这是宝钗最难得最大胆的一次真情流露。

可是,在一个宁静的夏日午后,宝钗正给宝玉绣鸳鸯肚时,却忽闻宝玉在梦中痛斥“金玉良缘”:“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怔住了。那一刻,怔住的宝钗也了悟:既然求之不得,不如让还未泛滥的这腔柔情化作春水东流!

此前,宝钗经常去怡红院走动,连晴雯都忍不住抱怨:“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得不得睡觉!”但此后,却少有见到宝钗单独和宝玉玩。

这就是我们读懂了的宝钗,对任何事、任何人都不强求,哪怕对于爱情,也顺其自然。相比黛玉为爱弃命的执拗,宝钗的舍与取,更透着冷静、理性和隐忍。

可叹的是,一切终逃不过命运。宝钗不幸遇见了宝玉,宝玉从来都不是她的良配,但却是红楼里唯一可供她选择的人。

宝钗终究做了宝黛爱情的第三者,被家长们如木偶般操控着披上骗婚者的嫁衣,成就了“金玉良缘”,却也步入了婚姻的悲凉地,清醒地品味着得之亦不幸的痛楚。

我们死死捍卫着宝黛的爱情,把泪水洒向黛玉,可曾想过,作为红楼梦里真正享受过爱情的女孩,黛玉其实是幸运的、幸福的,虽死而无憾。

而真正可悲的是宝钗,她空有好容貌、好才情、好性格,却从头到尾都未品尝过爱情的味道,最后只落得丈夫出走,独守空房的悲剧结局。

从这个意义上说,宝钗才是红楼梦最大的悲剧人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读后感
蒙诟最重的红楼女性(3??-2)
春衫薄:邂逅最美的红楼女儿
红楼梦时间表
《红楼梦》暴露的人性潜规则,我劝你越早知道越好
大夏读书会回顾 |“最‘艺’江南”·文化十讲第七讲 :詹丹讲述《红楼梦》与江南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