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华夏---董氏---大全---宗祠---祠规---先祖---世代---迁徙---分布---初步---统计
董氏大宗祠祠规
http://dong.zupu.cn/mingren/index.jhtml
董氏大宗祠立宗子有年矣。祠有攸行,皆奉宗法。后开十四条,皆宗法中事也。兹复申明,共图遵守。举族彦一百二十余人,分为六班,照条按月轮流管事。合登诸梓,并悬祠壁,用诏将来。有不遵者,管事族彦查照议罚。
遵圣训:每季仲月朔、望日,悬高皇帝圣谕与孔子圣像于祠。合族老幼及六班管事,咸集祠下。赞礼者先唱,排班行五拜三叩头礼,复行四拜礼。毕唱,分班团揖宣“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六句。毕,又诵《大学》首章。毕,供茶。当班斯文,举经书一二条发明,次陈古人孝顺事实,为善阴骘一二段。又次陈各人身家日用修行何如,孝友何如,义利何如,伦理何如。虚心商订,务以德业相 劝,过失相规为事,庶圣训彰而圣修密矣。
供赋役:有田出租,有丁往役,为下奉上之分也。董氏丁粮,俱有定册,照册承纳粮差,彼此响应,不劳而赋易举矣。近来不知图甲之置所以代己之劳,既无以恤之,反从而负之。我既负人,人亦负我。贻貱之祸,已有明征。夫以一人而纳一人之粮差,虽贫贱之家,取之而可给;以一人而貱十甲之粮差,虽富贵之家,承之而不足。人何从输纳之轻便,而非赡貱之重祸乎?自今以后,各图十甲约限俱完,共守画一之规,以图久安之治。如有诡粮躲差,延捱拖负者,事闻值月班上,群力合攻。轻则究以宗法,重则惩以官法,以警将来。
崇礼教:先世以礼立教,冠婚祭葬,皆有旧章。行之虽不能尽者,然吾家传人习,颇有条理。惟婚礼一节,宗法独严。不肖子孙,贪利忍耻,将男女约婚小姓,辱身以辱祖宗多矣!除已往不究外,自今以后,合照本祠所开乡中世姓,与凡清白守礼之家,贫富各自为婚。敢于开列之外,乖乱成法,照旧规罚银拾两,仍追谱黜族。其行聘之时,有只受金环书纸,不较聘仪者为上。其次捌两、拾两,又次拾伍陆两,多至二十两而止,段疋茶果随宜。及成亲时,资装丰约,折俎厚薄,亦只随宜,乃为中道。吾董既不责备于人,谅四方亲戚亦不责于我,庶几乎尚义之风兴也。倘有行聘而索礼太多,毕姻而责望太过,稍不如意,二家成隙,迁怒礼夫,情疏义绝,诚为恶俗,班上议拟定罚。又祭礼一节,近尚繁盛。虽是从厚,不免过中。自大宗祠时祭以至小宗各祭,杀牲大多浪费无益。合酌量多寡,享神散胙之外,稍有赢余,积为义仓,以时给散。庶神人并受其福,而贫富各适其用。祭仪等物,各照旧规。祭时序立,不许参差。宗子与分献官立内堂中。有一命之贵者,立分献官左右。监生、生员皆然。敦睦堂上,以昭穆为序,有混立越次者共斥罚之。又葬礼一节,丘墓远近不一,合各竖碑,以垂永久。间有远祖附葬者,公议出田附之。敢有私自盗葬,如律迁改议罚。间有恃强谋占,弱宗风水,合力举迁重罚,以正薄俗。暴露不葬者,以不孝呈治。
敦俭朴:先世以俭朴起家,吉凶行礼,不致大费。初丧斋戒葬祭,称家有无。宾至探访,片纸通名。凡设席,一席五果五肴三汤,不加插,三人共之。宫室无雕绘,衣服无罗绮,饮食无异品,皆有古意。近来丧家设酒酣饮,宾至张宴,或数十汤数十插。请帖用大红,或一人一红帖。以是奉官府大宾可也,以是待乡里亲族朋友,侈矣!至居室,则金碧雕绘,衣服则绮罗,饮食则异品,皆侈也!且为僭、逾。自今以后,合加节缩。丧礼禁散帛,奉宾饼果蔬菜外,不用花饼煎果等。虚居室衣服,一还于朴。共敦俭约,以复古道。江右本瘠土之民,吾宗尤人稠地窄,饶益甚难。苟不加节,何以为生?念之!念之!
广储蓄:本祠原有新旧祭田,仅供俎豆,合加充拓。原有三百八十四岭山地,皆久荒废,合加口菉,取资以供祀费。先世有出祭田、祠基等项至十两者,皆入祀彰义堂。近来有乐助丁粮、基屋、田园、石狮者,寝门、神龛、铜香炉、花瓶、锡爵等物者,合亦议报。出仕者有分俸助祭,祭日合给胙存问。有冠带生日不作酒浪费,愿出银助祠者,男婚女聘出银三五分告庙者,班上仍照旧查收。原有银谷科罚,俱要登簿入匣,明其出纳之数。  《周礼》会计不嫌于繁,《大学》生财不厌于备,掌祠事者合各留心,毋视为末务乃可也。
息争竞:本族人繁,田土户婚不无争竞。若能虚心观理,持以谨让,则何事不息?迩来乃有倚恃富强,生事暴害。或一言激忿,亡身及亲。致以酒食相雄者有之,诋骂尊属者有之,动辄持凶互相殴拒者有之。一家起事,一房群起帮扶者有之。事因甲起,舍甲扯乙.概事凌害者有之。甚则小故厚诬,或捏造谤书,明投暗揭,以图中伤者有之。此皆蔑理贼义,终或杀身丧家,是国法所不容,祖宗之阴殛者也。可不惧哉?!可不戒哉?!今后族中有争竞者,许投逐月班上公处。是者直之,非者照条抽罚,不许紊烦官府。有凭势负气,不听中处,及捏词诬告者,族正、文会从公呈究,呜其是非之实。但近时中劝者,容有不量二家之贫富强弱,只以酒食之丰约为敬慢,遂令是非乒不白,徒尔弥费其间,殊为可鄙!自今各班,只令二家合银公费,计本班人数,一人一日,约费一二分。如十人,只一二钱为止,毋得浪费。即有作中不成,亦不许徇私唆帮,自同悔恶,违者重罚。
积阴德:夫阴德者,阴行善道而不使人知也。如日用行持,存好心,干好事。见人有善,若已出之,惟恐取之有不尽。虽取之不尽,亦称道之,不敢掩其善也。见人有恶,若己累之,惟恐改之有不尽。虽改之不尽,亦姑容之,不敢嫉其恶也。己之不欲,不敢施之于人;人之所欲,不敢夺之于己。救苦怜贫,厚施薄取。或人有水火盗贼之灾,因其危而救之,不利其有而取之。或贷借乡邻,不重其息而困之。即是患难相恤,疾病相扶持,皆阴德也。毋以此为小善而不为,苟积之又积,便是至善。故日:不积善不足成名。近有一种反复险诈,变乱是非。大则使人成讼斗,小则使人费酒食,以至伤财破家,冥不知省者。又有一种私使口银,哄骗客商。诱引愚蒙,吞谋产业。或大秤小斗,或多取寡放,或飞洒诡寄,皆非阴德也。毋以此为小恶而不改,苟积之又积,便成大恶。故日:不积恶不足以灭身。义利之间,舜跖之分,实在于此。从古圣贤,只在此处用功。尝稽吾先世,有能体此者,子孙皆昌;不能体此者,子孙皆亡。存亡之迹,历历有征;施报之验,昭昭不爽。可不戒哉!可不勉哉!
善贻谋:孟子日: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者,以其能积功累仁也。后世之习,则异于是。以买田筑室为创业之功,以扬威立势为垂统之仁。殊不知买田筑室者,或深磊算局骗之计,世俗以为功,君子以为大无功;扬威立势者,或成欺孤弱寡之风,世俗以为仁,君子以为甚不仁。上戕祖宗之脉络,下养子孙之祸胎。虽欲贻一时之谋且不可,况后世乎?顾吾党以古之君子为法,以今之恶俗为戒。不然,何万里长城仅传二世之业,一夫力穑乃启八百之祚?良由其贻谋之善不善耳。欲为子孙计者,盍亦以是为劝惩。
修武备:吾族自司徒公迁居流坑,世称乐土,而未尝有警。自藻公武试大魁,世有武烈,至今渐废,或亦作养之未尽欤?自今以始,合择子弟中有才智勇力者,教之习射。使步箭、马箭、论策三场闲熟,应期进取,以继先世之业。其次于每岁收成后,各房择子弟义勇者,公出力请教师,修戎器,习武艺,以为地方之防。迩者承平日久,闽广流寇长躯深入,如底无人之境,坐不知兵耳。今若使子弟知兵,大则卫国保民,小则宜家保族,又何患大盗之为害哉?中间或有小盗事发,班上随宜责罚,务令改过自新。又有子弟经年出外生理不归,或肆恶为非者,各房照十家牌法严查,峻其出入之防。若本房知而不举,事发与犯者同科。
勤职业:人生天地之间,未有不自食其力。故士民之业,各有所托以自给。舍是,则为蠹食游民,王法所必禁也。士以道德相先,故耕稼版筑鱼盐未尝废业,而亦未尝废作圣之功。故士为善士,民为良民,上下安而民志定。吾宗士民生而聪俊者,以读书业举为事;生而质鲁者,以稼穑版筑鱼盐为事。各求生理,不许游手坐食。其为胥、为隶、为牙绘、为娼优,有玷前人者,顽梗不悛,定行黜族。读书为生员者,或帮讼出入公门,有玷行止;游宦者或贪酷赃败,贻笑乡邦者,终身耻辱,不许人祠。
端蒙养:本祠外为楼,题日“育贤”。横列五楹,左设东塾,右设西塾,各号房四楹,无非端养蒙之地也。每岁延文义优长者为举业之师,行谊端方者为童蒙之师。择族中子弟之聪俊者,群而教之。未成材,教之歌诗习礼,以养其性情;已成材,每季仲朔候考校三场,以验其进修。庶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矣。
宗正学:学以孔子为宗。孔子晚年,以《大学》传曾子日:明德亲民止至善知止是入门,定静安虑事物先后是实地,致知格物是实功。修身立本,是致知格物实下手处也。明此而正心诚意,本立而德明矣。明此,齐家、治国、平天下,末治而民亲矣。明此而知本知至,明德亲民止至善矣。自天子以至庶人,一以是为宗,本末一贯,正学无余蕴矣。燧以此学讲员通、大成之问久矣,复申之于敦睦、道原、宗原三堂之上,期与宗彦共勖诸此。学明则十三规始着,董氏大宗祠尤大光矣。
禁邪巫:楚俗尚鬼,自古为然。妇女识见庸下,犹喜媚神徼福.不知人家之败,未有不由于此。盖鬼道胜,人道衰,理则然也。又况禁止师巫邪术,律有明条,敢故违耶?今后族中除禳火祈年、祷疾拔丧、费不甚重者,姑顺人情行之。此外如修炼超荐,颂经忏罪,咒咀等事,一切禁戒。僧道异流,无故不许至门。
禁仆佃:主仆良贱,分义昭然,岂容僭越!迩来风会潜移,为主者,或倚之为牙爪,任其凌轹亲族;为仆佃者,或听奸人鼓煽,敢于负租抗主,将为尾大不掉。终致首足倒持,非礼义之族所宜有也。吾宗仆佃颇多,各宜以礼禁谕,令其安分乐业为当。倘有越理生事,无礼于本宗,得罪于亲戚,及私相鼓煽,诬上罔下,如近日小约所为者,务须惩治。使之省改,毋得党护,以长乱阶,违者重罚。其有强奴悍仆,恣为跋扈,其主所不能制者,许首呈到祠,公同处治。
董氏大宗祠规后序
予董氏奉广川规训,以淑家族久矣。广川公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规训之大者也,上接尧舜孔子之脉,下续周程陆邵之传,不外是矣,岂直淑家族焉已哉?嗣是至宋,列祖有以科名节义显者,有以文章道德著者。至于今八百年,而其泽未艾,皆道义训规启之也。昔文正公序董氏家乘,以立言、立功、立德期勉,岂无稽而云然欤?今世远而风韵虽存,然习久而规训寝弛,不有以纲维之可乎?兹幸大宗祠重新,乃重立祠规,以诏族众。然惧非其人法不行矣,于是会族长、宗子、族宦、儒生,议推族之贤而秀者为家族正副,凡若干人,所以正家族之不正者也。立训规十四条,大意以尊圣训、明圣学为主。中间能奉顺规约者,嘉其善;违者照例议罚,期归于正而后已。所载条约,非一家之私也。远仿近采,酌古准今,皆合人情而宜事变。然有取于新安汪氏族规为多,大要实不越广川道谊之规云。议者日:以道谊为事,而不杂以功利之私,施之家族,亦小康尔矣。予日:家难而天下易,由小康而大同,王道其有兴乎!幸毋忽之。
万历二年甲戌岁秋八月吉二十二代孙燧顿首撰
董子先祖及董子后裔的迁播 董家人必看!
中国的“董”姓,是古代“百家姓”中排名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之一,据有关材料记载,全国的“董”姓人口约有793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61%。
董子先祖及董子后裔的迁播
综合董氏族谱可知,晋国史官董狐生董明,继父职为晋史官,后应邀赴越国任职。董明生二子,长子董宜,次子董像,董像为弘农国史官。四世董捷、董持。董持于洛阳为官。五世董真。六世董良、董京,董良为越国史官。
七世董费于圃山(今镇江)为官。八世董榆。九世董儒。十世董安,定居于广川。十一世董详、董瑞。十二世董顽,董士通。十三世董顺,生十四世董仲舒。由此可知,董仲舒为董狐十四世孙。到董仲舒时,董氏已居广川五世近百年之久。
据董氏通讯考证,董仲舒生有八子一女。其女名倩盼,被汉武帝誉为'天下第一才女',与汉武帝女乌梨雅并称为'汉宫双飞燕'。董仲舒八子中,留广川者为一、二、三子。二子名符起,因被误认为不孝逐出家门,投靠其父挚友王善友家,符起伺候老人一生。四子遵父嘱迁往陇西(今洮河渭河流域)。
五子、八子先后迁居于父董仲舒为官之江都(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胶西(治所在今山东高密县)。七子转迁蓝田(今山西蓝田县),部分后裔迁于陕西兴平茂陵。留居广川的裔孙先后迁居陇西、河东。明之后,董仲舒部分后裔又随移民迁回广川。根据董氏后裔家谱,董仲舒的八个儿子当中,有案可稽的是四子董禹、五子董简、八子董彰。
四子董禹生董胜、董藤。董胜生董勖,为董仲舒四世孙。五世董驷、董駘、董骥、董驿。
六世董敬、董敏、董陵。七世董忠,官至王莽时期大司马,因反对王莽篡政被杀,董忠后裔逃往他乡。据董氏族谱记载,元大德三年(1299)春,时任御史中丞的董世选,从平江北归,与隐居在富春的董宗本的后裔相遇,为董宗本的后裔族谱写序道:'本系先广川人,入居太原,始祖大司马董忠,亦自建康。
而本支董元为大司马董忠九世孙。'董宗本乃董仲舒裔孙,其先祖自河东徙山东,后又回河东,其后辈子孙又自河东迁居山东及真定涿州。董宗本历官后汉随州刺史、北宋朝奉大夫,夫人高氏乃北齐皇帝后裔、北宋开国大将高怀德之妹。
唐朝末年董晋的后裔董清然从安徽进入江西宜黄。南唐升元年间,其孙董合又由宜黄扩源率家迁居流坑。所以流坑建村之后,董姓人皆称'广川董氏'。
此后,杨筠松为董合夫妇、董桢夫妇相得吉穴四口。后来董氏兴旺,为感恩戴德,把杨氏入祀董氏大祠堂之报功堂,享受董氏子孙香火。这也是如今全球董杨宗亲总会成立的原因。
1994年秋,董杨宗亲总会秘书长董妈祚先生曾来景县参加董仲舒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并到景县大董故庄和江西流坑瞻仰先祖遗迹。
流坑董氏十分重视教育,倡导以诗书求闻达。自宋代董文广建书院,到明代中后期,全村书院、书屋等共达28处。书院大都集讲学、祭祀、敬贤、藏书为一体。对赴试子弟,各级祠堂都要给予盘费和资助。这种奖学族风使大批子弟走上科举之路。
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出现了五子联科,同中进士的盛事。仅宋、明两代,中进士者就达四十多人,其中文武状元各一人,其官职上至宰相、司徒、尚书、侍郎,下至知府、知县、主薄、教谕,共计三百余人。
他们多注重'立德、立功、立言',学术著作颇丰。仅明代董氏著作就达38种。如董燧的《圆通问答》,董威的《四书逢源》,董翔鹏的《理学续稿》,董润的《大明统一志略》等。当时的流坑董氏,仕途通达,声名远播,成为官宦士子、地方士绅敬慕的名门望族。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为流坑状元楼题写的匾额'状元楼',南宋宰相、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衣冠图'上题写的'世珍',明代吏部尚书聂豹所书《董氏重修祠堂记》,都说明流坑董氏的显赫地位。
宋代以后董宗本长子董遵训迁富阳,次子董遵谦迁临安,三子董遵海迁河东(环州)等地,四子董遵谋迁天水,五子董遵谟迁安吉。
南北朝另居董氏家谱记载,南北朝时,董仲舒三十一世孙董信道之玄孙迁至蔡州,隋唐之交时,三十五世孙董九思迁河东虞乡定居。三十七世孙董仁婉从京城徙河中,有儿子大礼,孙子伯良,伯良生董晋。从谱系看,董晋应为董仲舒四十一世裔孙。
董晋为唐德宗相。董晋生四子,长子董全道为殿中监,次子董溪为商州刺史,三子董全素为太子舍人,四子董解为太常祝。董晋后裔先后迁居于山西河中,江西德兴、婺源、宜黄、乐安,浙江富阳,安徽泾县、池州、卢陵等地。
五子董简生光国、光宗,光国生董英,董英的孙子是被东汉光武帝刘秀誉为'强项令'的董宣。此后,董宣擢江夏太守,后调洛阳令。董宣曾孙董承,为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汉献帝的舅父,官至车骑将军,后为曹操所杀。董太后是河间人,其兄董宠,董宠侄董重,官至卫尉,封条侯。
董宣五世孙董和,字幼宰,历官成都令、国都尉、益州太守、署理左将军大司马府事。董和之子董允,字休昭,历官太子舍人、黄门侍郎。董光国十一世孙董奉,后迁于建康吴宁。
董光宗生三子,董般、董集、董棨。董棨三世孙董黯,字叔达,徙慈溪。董黯孝敬母亲,邻居王寄污辱母亲,母亲死后,斩王寄首级祭母后报官自首。汉和帝深为感动,不但赦免了他的死罪,而且下诏表彰,拜为中郎将。他辞官不就,迁居孝昌隐居。
八子董彰,生董恭、董谦。董恭生六子,董严然、董思、董贤、董宽信、董仪、董伟。董严然曾孙董元桢生董君雅。董君雅生董擢、董卓、董昊。董擢,字伯颖,早夭。董卓,字仲颖,东汉大乱的奸雄。
董卓生二女。董昊,字叔颖,官至左将军,鄂侯。董昊子董璜,官至侍中、中军校尉。董彰八世孙董昭,字公仁,官至司徒,封乐平侯,谥曰'定侯',汉献帝时拜为议事郎。董昭子董胄,袭父爵为侯。董谦五世孙董壼,生董延庆、董延年、董延寿,其后谱系中断。
建国后出土武周董琮墓志。墓志称,董琮先祖广川人,后迁居相州安阳。广川即今河北景县所属之广川镇;相州为北魏年间置,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邺镇。董琮当为汉儒董仲舒居于安阳一带的后裔。
据志文可知,其曾祖董呼,北齐华州刺史、陇西王;祖董某,隋代官封博望侯;父董纲,隋行台录事。但据《北齐书》,陇西王并非董氏其人。《南齐书》亦无董呼为陇西王的记载。不知墓志所云是否真实。但也不能认定这是董氏故意伪造。
据史家称,南北朝时,由于战乱连年不断,国家馆藏历史资料多有损毁。在诸多国史中,《北齐书》撰写就比较粗糙。《北齐书》编纂于唐初,但到唐代中叶以后就逐渐残缺。
到了北宋只有十七卷属于原作,其余部分是后人以《北史》和唐人史抄中相关纪传补全。墓志虽多溢美之词,但科名荐辟的记载一般还是真实的;但不出土则不为世人所知,更不会写进正史和地方志书,看来这种历史的残缺只能由后人弥补了。
墓主死于天授三年即公元692年,在世六十一年,当生于公元631年即唐贞观五年。墓主与二夫人合葬于天册万岁元年,即公元695年。
董氏出自姬姓,黄帝裔孙有飂叔安,飂叔安生殳,舜赐姓董氏。董殳裔孙辛有。春秋时,辛有子孙先后到达晋国。晋国有董狐,董狐裔孙董翳,为项羽封为翟王。董翳建都于高奴(治所在今陕西延安东北延河北岸),子孙遂居于陇西。墓志所称其祖为滑州刺史、陇西王,可能是项羽所封'翟王'而居于陇西之误。
现如今在董氏后裔中,江西乐安流坑董氏应是较为繁盛的一脉。流坑村位于江西乐安县牛田镇,北距县城38公里。全村占地面积3. 61平方公里,有800余户,近5000人,都是董姓人家。
一脉清水环绕村落,一棵棵高大的樟树枝繁叶茂。村里 是青一色的典型的江南古代风格建筑群。黛瓦青砖,大方朴实。马头墙仰天而起,凝聚着灿烂的古代文化。流坑村现有民居500余栋。其中,明、清建筑309栋,也有为数不多的宋代建筑。
村外建有高大宽厚的护村墙。街巷按'横七竖一'的棋盘式格局设计。每条街巷两端都有巷门、望楼,自成一个防御体系。这种集生活、生产、防御于一体的建筑形式,是唐宋时期村落规划建筑模式的典范。
村西有一条人工挖掘的长湖,称之为龙湖,把全村的天然雨水和生活用水从东向西引入湖中,再将湖水自村南经村东、绕过村北与向西北方向流去的乌江相贯通,使整个村庄为水所包围,形成山环水绕的佳境和攻守兼备的有利地形。
这也是流坑村近千年来较少受到兵灾匪祸侵扰,使大批古建筑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流坑村的古宅群,多为集数栋建筑为一体,既前后相连,又 左右相通。每栋都是一个完整、宏大的艺术群体,其中很多是价值颇高的历史文物。匾额、木雕、石雕、砖雕、彩绘、名人书画等美不胜收。
董子先祖及董子后裔的迁播
董家人必看!
董氏历代十大先祖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传黄帝的己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叔安。
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 豢龙氏 ,封之于鬷川(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主要以第一种为主。
1、
董父《左传》晋太史蔡墨曰: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甚好龙,能求其嗜欲,饮食之,龙多旧焉。乃扰蓄龙以服事帝舜。帝赐姓董氏,使豢龙。
《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为豢龙氏。”封诸鬷川”鬷川就在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一说闻喜县境内,蜿蜒四十华里,在凤凰垣和峨嵋岺之间形成一条天然的大湖泊。此处烟波浩淼,水域辽阔,正是豢龙的理想之所。我们知道,“龙乃圣洁之物,非甘泉不饮,非灵水不憩。”于是,董父便依灵水而居,从此,鬷川改名为董泽湖。古籍传说舜赐董父姓豢龙,为豢龙氏,后来夏朝刘累跟豢龙氏学习养龙。
2、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3、
董德卿(784~852),龙游县立德乡人,唐元和年间进士,官任金紫光禄大夫兼少保。
传至第四世董舜祖,唐昭宗时官剡县令。义军蜂起,天下大乱,听说剡县东部山谷里是个避乱隐居的好地方,他就溯着剡溪而行,在上游龟溪边一个叫石壁的地方住了下来。龟溪边石壁因为最早有董氏居住,就名为“董村”,村边的一座山,名为“董家山”。
4、
董和(生卒年不详),字幼宰。南郡枝江县(今湖北枝江)人。东汉末期刘备手下官员。
东汉末年,董和率家族西迁。在刘璋手下相继担任牛鞞、江原县长及成都县令,任内以身作则,改善了崇尚奢华的风气。后迁任益州太守,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深得他们的爱戴。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取益州,命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共同主持自己府内的事务。
5、
董允(?-246年),字休昭,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
东汉末年,其父董和跟随刘璋,担任益州太守。刘备册立太子刘禅,以为太子洗马,后为黄门侍郎。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加辅国将军。延熙七年(公元244年),以侍中守尚书令,担任大将祎的副手。延熙九年(公元246年),去世。
当时,蜀人称诸葛亮、蒋琬、费祎及董允为“四相”。
6、
董奉(220年—280年),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
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带行医。有一次到交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恰遇交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3日。董奉把3粒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灌下。稍后,病人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日后即能坐起,4日后能说话,不久病愈。显然这是民间传说,士燮死于公元226年,此时董奉才6、7岁。
由于医术高明,人们把董奉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董奉住士燮府中,后士燮阴谋反叛朝廷,担心董奉泄漏其密谋,欲害之。董奉利用气功装死,骗过士燮后逃走。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吴天纪四年(280年),董奉逝世。
7、
董槐(?----1262)南宋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字庭植,号榘堂。嘉定进士。淳祐间,为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整肃军政、训练士卒。后为广西运判兼提刑,上守御七策;又与交耻约无犯边,还侵地、通贸易等事。历签书枢密院事、同知院事、参知政事。蒙古攻四川,他率重兵扼守夔门,对朝政边备多有建明。宝祐三年(1255),进右相兼枢密使,整顿法纪,旋为丁大全所逐。
8、
董诰(1740~1818年),清代官员、书画家。字雅伦,一字,号蔗林,一号柘林,浙江富阳(今杭州市富阳区)人。工部尚书董邦达长子,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
乾隆二十九年(1764)中举,隔年会试,名列一甲第三,得中探花,乾隆皇帝将其改为二甲第一,作金殿传胪,形降实升。嘉庆四年(1799),董诰六十岁,已从庶吉士、编修、工部侍郎、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擢为文华殿大学士(即宰相),钦赐“紫禁城骑马”。直军机先后四十年。董诰精书法,善绘画,更通晓军事。他五次归还故里,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从不倨傲,深为邻里称道。董诰卒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终年七十九岁。
董诰死后六天,嘉庆皇帝亲临祭奠,所写哀诗中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之句,并亲自拨款建立“董公祠”
9、
董邦达(1696-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存、争存,号东山、非闻,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终礼部尚书,谥文恪。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东、虞山派之间。与董源、董其昌并称“三董”。
10、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亦称史狐。周太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董氏十三位名人
董 狐:被当时的孔子誉为良史的史官,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董姓名人。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以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提出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五常说。
董 贤:字圣卿,云阳(今陕西淳化)人,西汉大司马。他22岁时就被汉哀帝宠幸,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家族在当朝显赫一时。
董 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今河南杞县),董仲舒五代孙,东汉著名良吏,光武帝时为洛阳令,敢于搏击豪犟,为民作主,京师震栗,光武称其为'强项令’,豪犟贵戚莫不畏惧,号其为“卧虎”,民间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七十四岁死于任上,只一床旧被覆盖遗体,家中尚存大麦数斛,破车一辆。光武闻知十分伤感,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下诏以大夫之礼葬之。
董 和:(?-220)字幼宰、枝江董市人蜀汉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共事多年,许多建议被诸葛亮采纳,为官二十余年,外牧殊域,内干机衡,清正廉明,深受人民信任和爱戴,与少数民族交往,'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诸葛亮对董和的高风亮节称赞不移:“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董 允:(?—246)字休昭,董和之子。秉承了董和的高风亮节,是时人所称的蜀中四英之一(诸葛亮、董允、蒋琬、费祎)。对董允的忠诚与才干,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给予了肯定,并力推董允主持“宫中之事”,董允受命,忠勤不懈,对后主言行,极尽诤湅之责。
董允官至侍中、辅国将军、尚书令、大将军附贰等,文官武职集于一身,地位显赫,但他一身正气,正直不阿,治理蜀国业绩显著,深得民心。
董 奉:董允之孙,建康董氏之祖,游闽中,后居庐山,为一代名医,治病不取利,使之种杏,久成杏林。为今医界称为杏林由耒。
董遵诲:(926—981)涿洲范阳人(今河北涿县)。武艺绝人,能挽强命中。后汉时随父宗本从契丹南奔投刘知远。后周时从世宗攻北汉、后蜀、南唐,以功至骁武指挥使。
宋初太祖重用,从慕容延钊平李筠,乾德六年(968)授通远军使,太宗时兼领灵州巡捡,在环州(斤即通远军,治今甘肃环县)十四年,团结各族酋长,使各守封疆,无所攻扰。
董 源:(?—962)一作董元,字叔达,钟陵人(今江西进贤),一说江南人。五代南唐画家,南唐中宗时曾任北苑副使,世称董北苑。工山水,尤擅溪桥、渔浦、洲渚交相掩映的江南景色。
用披麻皴法画山水,平淡天真,后又巨然承其风格,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亦善画牛、虎、人物,传冯延巳曾将其所作古代美人画屏误为挡道宫娥而不敢入谒中主。
董 槐:(?—1262)宋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字庭植,嘉定十六年进士。嘉熙间历提点湖北刑狱、知江州、潭州,平息常德兵变,救济南来江北流民,甚著政绩,整肃军纪,加强训练。六年(1246)任权广西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协和西南少数民族,与交趾建立友好贸易关系。
宝佑三年(1255)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以整顿纲记为急务,为改革旧制,报效国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而得罪了许多大臣,因此嫉之者甚众。
次年罢相,为佞臣丁大全派兵廹逐,避居湖州南浔。旋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隐居富阳北郊阳波湖董家弄。其子董丽,为宋驸马,在元乱中尽节。今其后裔大多定居浙江富阳北部山区。部分定居江苏丹阳。
董俊 (1185—1233)字用章,金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元朝大将。出身农家,长大习读史书,尤善骑射。金帧格初年,王室衰微,边事紧急。县令设靶招募兵士,以最佳射中者为将。众人盖莫能弓,唯独董俊一矢中的,于是派董俊带兵前去迎敌。
1219年,董俊升任中山府(治今河北定县)事,佩金虎符。他与金真定守将武仙对峙,在曲阳大败武仙。1220年八月,武仙穷蹙而降。木华黎授董俊龙虎上将军、行元帅府事,驻藁城,不久升左副元帅,其部众号为匡国军。他曾对木华黎进言:"武仙黠不可测,请加以防备。"
1225年二月,武仙果然杀史天倪反叛蒙古,再投金朝。一时间,藁城近旁州县大多改变旗帜,董俊"险夷一节",孤军坚守,后更拥护史天泽为主帅攻克真定,帮助史天泽稳定了河北局势。1232年,他参与围攻汴京之役。
1233年,金帝逃奔归德,他又追击围攻,死于战阵。董俊去世时,已为蒙古立下汗马功劳。临阵作战,他总是身先士卒,勇气慑众;且器度弘远,善战而不妄杀,南下伐金时,收归为奴者,都纵放为民。作为汉人世侯,他不是势大权重者,但以忠孝著称当世。攻克汴京时,他将儒士侍其轴延归藁城,教授诸子。他曾说:"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元史·董俊传》)子有九人: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毅、文振、文进、文忠、文义。文炳、文用与文忠,事功亦显。
董文炳(1217-1278) 元初大臣。藁城(今河北省藁城县,位石家庄市东)人。字彦明,为元初大臣。董文炳是大将董俊的长子。十六岁时丧父,少年老成。1235年,十七岁以父荫任藁城令,虽年纪尚轻,但明于听断,以恩济威,为属下折服。
1253年秋,董文炳率部下四十六人赶赴大理从征,备尝艰辛,受到忽必烈的表彰。从此追随忽必烈,"有任使皆称旨,由是日亲贵用事"(《元史·董文炳传》)。
1259年,随忽必烈中路军伐宋,他率弟文用、文忠及敢死士兵在阳逻堡抢渡长江。1260年,忽必烈即位,他受命宣慰燕南诸道,第二年擢任山东东路宣抚使。忽必烈组建侍卫亲军,他被任命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佩金虎符。
1262年,参与平定李璮之乱,围困济南时招得李璮爱将田都统缒城投降;接着任山东东路经略,率亲军靖平山东乱局。后来,忽必烈剥夺世侯权力,唯董氏不予触动。
至元三年(1266),董文炳代史氏两万户为邓州光化行军万户、河南等路统军副使,奏准始颁将校俸钱。七年,改任山东路统军副使。九年,迁枢密院判官,行院事于淮西,筑正阳两城(今安徽颍上东南、霍丘东北),夹淮相望,作捣宋腹心之势。
十年,拜参知政事。这年,元军大举伐宋,他先在正阳挡住宋将夏贵的猛攻,九月自正阳南下安庆(治今安徽潜山)。十一年正月,他与伯颜在安庆会师,迫使宋守将范文虎归降,又随大军顺江而下,攻克当涂、采石。
在十二年(1275)三月打下建康(今江苏南京)后,他进驻镇江。在镇江战役中,他又大败张世杰、孙虎臣的水军,获战船七百艘,宋军力从此穷蹙。
这年十月,元军分三路进趋临安(今浙江杭州),董文炳居于左路。他下江阴(今属江苏),招张暄,顺江出海,进取澉浦,第二年(1276)正月已占有盐官(今属浙江)。这时伯颜中军已抵临安城北,张世杰企图使宋帝逃往海上,但董文炳军绕出临安城南,堵住了宋帝的入海之路。不久,宋帝赵?遣使上表投降。二月,董文炳等人进入临安城,"罢宋官府,散其诸军,封库藏,收礼乐器及诸图籍,取皇帝诸玺符上之丞相"。
三月,伯颜班师,诏令董文炳留守治事,他使李璮将宋史及注记五千余册北送国史院。伯颜奏称,平宋时,怀徕安集之功,董文炳居多。七月,以董文炳为中书左丞。这时,他与阿剌罕经略浙、闽,并恪遵敕令,"所过禁士马无敢履田麦",一路攻取台州、温州、漳州、泉州、建宁、邵武等地。泉州蒲寿庚降,他以蒲氏素主市舶,宜重其事权,解所佩金虎符相予。此事虽有专擅之罪,但事后忽必烈不仅免予追究,而且再赐他金虎符。
十四年,忽必烈在上都召见董文炳,派他到大都视事,"中书省、枢密院事无大小,咨即而行"。董文炳留其子士选在上都宿卫,本人即赴大都,但不到中书省办公,唯以平素威望抑制阿合马的专权用事。他说:"主上所托者,在根本之重,非文移之细。且吾少徇则济奸,不徇则致谗,谗行则身危,而深失付托本意。吾是以预其大政,而略其细务也。"
十五年夏,董文炳已有病,但仍加任佥书枢密院事。不久他病笃而卒。后赠平章政事,谥忠献。子士元、士选,均有事功。
董文用(1223~1297),字彦材,元代名将董俊三子。年10岁亡父,受兄长董文炳之教,学问早成。20岁词赋考试中选,侍世祖于潜邸。蒙古太宗乃马真后二年(1243),从宪宗征云南大理,后教授皇子经典。
元宪宗九年(1259),跟随兄长文炳伐宋。翌年,世祖忽必烈即皇帝位,耀文用为左右司郎中。
中统二年(126),以兵部郎中参与都元帅府事。后从元帅阔阔平山东济南李擅叛乱。至元元年(1264),召文用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时请王只必铁水儿部将贪赂横行,文用依法惩治,当面指责只必铁木儿袒护部下。又于西夏开渠灌田,供给百姓种子、农具,发展农业。
至元八年,授文用为山东东西道巡行劝农使,为政5年,主张少扰百姓,让其致力耕织,其政绩为全国劝农使之最。十二年,改任工部侍郎。十九年,调任兵部尚书。时江淮省臣欲专权独行,提出要消弱御史台。阿合玛执政时,商贾贱役,告行贿人官,以结私党,百姓怨愤。文用力主加强御史台,以振朝纲,并劾去阿党,使官吏有所惧,民怨有处诉。又转官礼部尚书,迁翰林、集贤二院学士,知秘书监。
中书有丞卢士荣提出"立法治财",搜刮百姓以增国赋。文用痛斥其法如同天天剪羊毛进献,取悦上主,坚持据理力争,替百姓说话,他说:"民财亦有限,取之以时,犹惧其伤残也。今尽刻剥无遗,犹有百姓平!"(《元史》)二十二年,拜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继迁御史中丞、大司农,开资德大夫,知制诏,兼修国史。大德元年(1297),告老还家。六月病死,赠银青光禄大夫、少保、赵国公,溢"忠穆"。
董文忠(1231~1281),字彦诚,藁城人,元朝名将董俊第八子。元世祖忽必烈时,官居中书省符郎,为官正直,清廉自爱,为人所尊重。董文忠勇敢善战,敢于进谏,更加突出的是,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一次,元世祖听说一个汉人杀了一个蒙古人,太府监属卢甲偷剪了一块官布,勃然大怒,诏令速将两人处死,以儆众人。
在当时官员损公肥私、监守自盗也是不轻的罪名。这两个案子虽有不少破绽,但侍臣们见皇上盛怒之下,无人敢提出不同意见。但是,董文忠认为证据不足,即犯颜进谏说:“今刑曹于囚罪当死者,已有服辞,犹必详谳,是岂可因人一言,遽加之重典!宜付有司阅实,以俟后命。”
于是,元世祖派董文忠和近臣突满分头去调查核实,结果证实,这两桩案子都属冤案,董文忠建议将无辜者释放。事情处理完毕后,元世祖斥责侍臣们“方朕怒时,卿曹皆不敢言。非董文忠开悟朕心,则杀无辜之人,必取议中外矣。”为此,他赐给董文忠一只金尊,以示奖励。
太府监属卢甲得救后,非常感谢董文忠的救命之恩,于是带着一份厚礼去答谢。他感激涕零地说:“鄙人赖公复生。”一定要董文忠收下礼物,董文忠却说:“吾素非知子,所以相救于危急者,尽为国平刑,岂望子见报哉!”他为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敢于犯颜进谏,不怕招引杀身之祸,但当受害者前来报答救命之恩时,却坚辞不受。这种居官清廉的作风为百姓所称颂。
十八年冬天上早朝时,突然发病仆倒。皇帝即令宫中御医带着药去抢救,因来不及而逝去。皇帝深切悼念且非常痛惜,花钱数十万厚葬以表圣意。后制赠光禄大夫、司徒,封寿国公,谥号“忠贞”。
探讨华夏董姓字辈
自从2008年8月3日我的博客"华夏董氏大家族"及网上,发起对"华夏董氏各地世系的字辈"进行搜集。将近七年的时间,通过董氏的博客和网站收集到全国董氏字辈2658条,筛选不重复全国1546条董氏字辈,说明董姓至少存在1436支,至少分布28个直辖市、自治区和省。
董姓相传,颛顼的己姓之后裔飂叔安有个儿子叫董父,他在山西古鬷川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而山西鬷川汇四周山水,此地泽中多香蒲,古为董草。祝融火神之后裔,用蒲叶搓为长绳,以存火种,解决钻木取火不易保存难题。舜帝就封董父为鬷川侯,建立董国,并于公元前2178年赐以董为姓。封官为豢龙氏。公元前1720年豢龙氏被孔甲杀,董国封地被其他姓氏所代替。公元前651年董狐出生,经过1069年,才出现辛有后裔在古董国,《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记载:“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这两个董督的后代世袭晋国史官,一直担当晋国的太史令,世代世袭为官在董国,也融入董姓部落。为董姓的复出又掀起新的篇章。
凡天下之人者必有名。有名则有姓。姓是名之纲,是有血统关系族群的代表。远古姓是母系社会的标志,氏是父系社会的产物,是姓的分支。而氏只有名门贵族才有,卑民则无。“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在秦汉时,姓氏则合二为一了。
有关姓氏的家谱,据说在春秋战国时以前就有了。那时只有皇室宫庭、王公贵族才有家谱,而到唐宋时才逐渐形成民间百姓都能建家谱,明时大力提倡,清时大力发展,而普遍使用字派,以明世系、别尊卑。
字辈,名字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其意均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在明、清时,各姓氏才普遍启用,主要是别宗支、明世系、辨尊卑。字派一般由本族文人、名人执笔拟定,概述本氏之起源、名人历史、及传承启后、子孙发达、名贤辈出之意。有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句派,并有韵律,至少四十字以上,如果现世最高辈与最低辈相差十代的话,至少也可使用八百年以上。如江西婺源县游山董氏字辈:从川述祖,继起成行;尚崇先德,孝友一堂;宗兴祚焕,鼎盛传芳;世承广远,树本荣昌;振家华国,道谊文章;高明正大,绳武贤良;嘉猷永绍,长发其祥。现在,董氏子弟最长辈为荣字辈,属三十一世;中间为昌字辈(三十二世)、振字辈(三十三世)、家字辈(三十四世)、华字辈(三十五世)、国字辈(三十六世)、道字辈(三十七世)、谊字辈(三十八世)、文字辈(三十九世);最小辈为章字辈,属四十世。
四言句派比较常见的,其广泛被各大家族使用。譬如江夏江都堂董氏家谱字辈是:“文思启胜,士应宏光;醇儒治世,良善魁邦;荣华永庆,福禄咸康;辉宗耀绪,万代遐昌;先哲贻振,安定守常;承佑宁远,长发其祥。”这套字辈以四言的形式,叙述了对子孙后世的祝福与期望。再如董俊以下开始确定了48字排辈,其辈谱为:“文士守敬,武尉秉承。祖肇中山,荣发元廷。风云际会,景胤繁隆。职列将相,位及公卿。台各垂勋,青史标名。流芳百代,华表可宗。”等等,要么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要么就是后世子孙对祖宗前辈的尊敬、赞美与歌颂,要么就是祖宗前辈对后世子孙的鼓励、期望与祝福。
通常情况下五言的读起来更通畅,记起来更容易。五言句派如山东滨海董氏20字辈份诗:“敦厚以崇礼,文章可立心;本支百世远,征长万古新。”再如 1914年董贻玖纂修《董氏族谱》,湖南湘潭董姓一支字辈谱为:“名初贻世业,继序振家声,祖泽由来远,诗书裕后昆。”。五言句派字辈,当然其内容无非还是关于修身治国之类的。
除四言和五言之外,还有七言、八言的。七言句派的像四川乐山的(从湖南迁入)董氏一支字辈:“朝春学酉允汝朋;知世再兴德玉洪;寿星贤士登亭启;正大光明开国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龙堰乡(原白落乡)李营村董氏字辈是:“国守思凤瑞自克,文向德三堂龄延,宏法汉朝增芳泽,仁义志信立绪先,林清华秀生敏新,晋钦育洁万世传。”
以外还有以对联形式出现的字辈。但是这种形式的不是太常见。仙游兴泰里董姓从十五代始一致为:“永行仁义遵宗祖,多读经书绍甲科。”2000年重建董氏祠堂时,经族人共商,第二十九代始,续为: “文章道德传家宝,真理和平处世纲。”
一般情况下字辈就这两种形式,但是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以木火土金水的形式往复,如山东胶南的五行排字〈排辈〉:五行相生排字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相对应的字是〈木→桂、荣〉、〈火→焕、炳、照〉、〈土→培、增〉、〈金→金、锡〉、〈水→洪〉。
字派别宗支、辨尊卑,因只有明确同一家族世系才可使用同一字派,因字派明确分出了字序辈次,在不知你我辈次、血缘关系如何类派使用?有了字派次序,就知你我前晚之尊卑,就知你我是否同宗同族、有亲缘关系。特别是现今外流居住、工作、商务、旅行,偶尔同姓相遇,显得格外亲热,但不知是否同宗同支,前晚之分!或是若干年后,远居天涯海外,只知字派也许好寻根访祖、归宗入族。现今谱牒尚无,寻根者不都是以字派在寻访同宗同族吗?如湖北潜江、荆门、洪湖、房县、襄樊等地有“为国其昌或魏国其昌;世学伦尚或士学能上;家正振纲或家存尊光;崇辉俊烈或重光俊聂;兰桂毓芳或梅兰菊芳” ……,均有相近相同之处,可以断定为董氏同一家族,同一开基祖,只不过是人们口头传误,近音别字也!如一方有完整谱史,则另一方失谱者可以寻访找回根基。根据字意应可更正为“维国其昌、士学伦尚、家声振纲、崇辉俊烈、阑桂毓芳……”
字辈应该说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其实字辈也算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文学形式,它的随意性体现在,虽然有一定的格式但是不像律诗那样讲究严格的押韵,不像词曲那样必须套用现有的牌名。通过字辈可以把两个不认识的人团结到一块儿,可以使陌生人之间产生突如其来的亲切感。更能够增强各群体间的凝聚力,字辈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将它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董氏祠堂
董氏宗祠地处安徽省肥西县丰乐镇董家湾,濒临丰乐河畔北岸,董氏祠堂丰乐河南岸是董家圩,祠堂东与三河古镇相邻。宗祠始建康熙二十八年,乾隆年间进行了维修,光续年间进行了重建与维修,后改建学校用。1986年被肥西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8月肥西县人民政府从保护地方文物的角度出发,投入部分资金对董氏宗祠正房大厅10间房屋进行恢复、维修,基本再现了董氏宗祠独特的建造风格。董氏宗祠在合肥南部所有宗祠中算保存较好的文物建筑之一,2013年已被列为合肥市级文物保护,在江淮地区很具有代表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造型独特,是清代时期皖中地区宗族祠堂建筑的缩影。由于经费原因年久失修,需要亟待修缮和保护。
中文名
董氏祠堂
地    址
丰乐镇董家湾
前    后
3进
房    屋
40余间
董氏祠堂,肥西县古建筑,坐落丰乐镇董家湾,前后3进,两侧包厢,砖木结构。重桁斗拱鱼梁木,雕花亮阁,大小房屋40余间。祠内存有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重修祠碑石一块。1942年,国民党时期废除私塾建立小学,经当地三大家族彭氏、董氏、段氏的集体商议,决定把祠堂改为学校,取名三义小学。文化大革命后,根据当时属地管理原则,董氏祠堂属于五四大队管辖,故更名为五四小学,一直沿用至2005年撤校,学校的墙壁上还有“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口号,这是时代的烙印,这个历尽沧桑的宗祠在不同时期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祠堂一角,有一块名为“董氏碑记”的碑石,碑文上记载了董氏家族的发展史以及祠堂建造史,时间的冲拭带走了许多当初的痕迹,但碑文上的字依稀可辨。史料记载:董大义、董履高叔侄俩,二人均为淮军高级将领,董大义战功卓越,慈禧太后亲自赐匾“福禄寿”予董氏祠堂。侄子董履高同样骁勇善战、功勋卓著,李鸿章亲自题写赠匾“栋国干家、懋超世德”予董氏祠堂。董氏祖谱记载有:除实授总兵董履高,记名提督董大义外,还有董大义三哥记名总兵两江补用副将董大鉴、董大义二哥两江补用副将董大铨(董大铨、董大鉴、董大义为亲兄弟)、尽先补用游击董履泰、副将董履贞、江苏抚标亲兵水师营两江补用游府董大勋、两江尽先补用千总董道贤、即补守备董履郊等等。董氏字辈为:维汝存正大,履道必思先,学士明其本,永为万世延。那年那时,董家的将领们为家族带来了无限荣耀,祠堂前竖有两个大旗杆,这是两名武将显赫身份的标志,门前摆放的两头大狮子更显威严和气派。
董氏一门可谓英才倍出,作为将门之后董寅初先生曾任国家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主席等。董寅初(董必旭)先生不平凡的一幕幕人生故事激励着新一代青年奋发图强,爱我中华。可谓是将门之后逞英豪,南洋办报抗日枭,实业宏图救国梦,丹心一片献侨胞。
董氏祠堂是合肥地区保存最早的砖木结构建筑之一,在江淮地区具有代表性。董家祠堂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造型独特,是清代时期皖中地区宗族祠堂建筑的缩影,特别是在沿河流两岸而建的古代宗族建筑,有着明显的水乡特色,其房架木结构样式和木雕装饰多与水和水族有关,这不仅代表了宗族的兴旺,同时也反映了其宗族依水而发达的渊源。
《董氏宗祠》
琅岐董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琅岐镇,董氏宗祠是岛上范围最大,装饰最美的宗庙宗祠,位于下岐村牛屿山之麓,坐南朝北。董纯永又称万十一公,于南宋绍兴年间由河北范阳迁闽海琅山(即今琅岐镇),居下岐环牛屿山一带,迄今已近千载,传四十一世,有后裔七千余人,由本岛迁居国内其他地方的有五千多人,移居国外的也有九百多人。
【闽台宗祠】琅歧董氏宗祠
大型文化节目
闽台宗祠
为您找寻思念与乡愁
琅歧董氏宗祠
讲述宗祠往事,探寻家族传承”,今天的闽台宗祠带您探访福州琅岐的董氏宗祠。
福州琅岐岛位于闽江的入海处,人杰地灵, “董氏宗祠”是琅岐岛上规模最大,装饰最精美的祠堂。董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约1522年),重修于1921年,1997年又捐资重建,于1999底竣工。
董氏宗祠
董氏宗祠占地1300多平方米。整个宗祠融古今建筑为一体,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建筑工艺十分精湛,雕栏玉砌,富丽堂皇。
琅岐董氏的先祖董纯永
琅岐董氏的先祖董纯永,是宋太祖钦赐朝奉大夫董宗本的九世孙,他在南宋绍兴年间来到琅岐,繁衍至今有40多代了。在董氏宗祠一间陈列室的墙上,挂着董氏祖先的画像,记载了琅歧董氏一族的发源、繁衍与发展的历史。
一世祖董宗本
二世祖董遵诲
在这里,琅岐的文史专家杨东汉老先生给我们讲述了一段琅岐董姓一世祖董宗本、二世祖董遵诲与赵匡胤的故事。
“董家的祖宗是赵匡胤的部将。这是我们琅岐姓董的祖宗,第二代,叫遵诲,就是赵匡胤的部下。跟赵匡胤有缘份的。”
琅岐董氏的始祖是董宗本。董宗本,后汉时期随州刺史,是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老朋友。 赵弘殷出身将门,然而十几年里,朝代更迭,赵家逐渐衰落,到了赵匡胤21岁时,连生活也变得十分艰难。赵匡胤眼见不能依靠父亲谋取前程,便辞别父母离家闯荡,受尽世人的冷眼。他先是投奔父亲的好友王彦超,在被王彦超打发之后,赵匡胤只好来到随州,投奔父亲的另一个朋友随州刺史董宗本。董宗本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他见同僚的儿子精通武艺,而且谈吐不凡,相貌堂堂,就对赵匡胤多了几分好感,不仅收留了他,还安排他一官半职,赵匡胤自然十分感激。 但是赵匡胤在随州董府逗留期间,尽管受董宗本器重,儿子董遵诲却瞧不起他。赵匡胤自知此地不宜久留,就离开了董府。不想几年后,赵匡胤成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他召见董遵诲之时,董遵诲只能主动请死。原以为难逃一死的董遵诲没有想到,赵匡胤不但免了他的死罪,还费了不少心思,帮助他将失散多年的母亲从辽国接回来,送到他的防地。赵匡胤即位后,董遵诲受到重用,被授为通远军使。宋太祖不杀之恩 成就了董家几百年的名门后代,他们之间的故事也被董家人代代相传。
从今天的董氏族谱中,可寻查的有一到三世的记载 ,以及从九世祖董纯永衍传至今的族人世系。可惜的是,从四世到八世,却因为种种原因,成为断代,已无迹可寻了。
北宋靖康元年,金兵铁骑南下,攻占开封, 掳走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史称“靖康之难”。随后宋室南迁,衣冠南渡,其中就有琅岐董氏九世祖董纯永,他于南宋绍兴年间从河北范阳南下避难入闽。杨老先生介绍说:
“董纯永是琅岐董氏的开基祖。南宋的时候衣冠南渡,董纯永从北方迁到琅岐。”
“帝世豢龙氏、江都旋马家”被董家人视为门第联
董家在琅岐算是名门望族,明朝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黄道周为之撰写楹联:“衣冠清节传三世,词赋声名著两都。”董家人喜欢用“帝世豢龙氏、江都旋马家”的名号暗示自己是名宦世家。“帝世豢龙氏、江都旋马家”被董家人视为门第联,频频出现在董氏厅堂之上。
董家人介绍说,“帝世豢龙氏”指的是董氏的祖先董父,他侍奉舜朝皇帝,帮助皇家养龙,因为养得很好,皇帝很欢喜,所以封董父为豢龙氏。“江都旋马家” 指的是董仲舒,董仲舒当时在江都被汉武帝委任为江都相。但是他为官清廉,他的府邸很狭小,马进去后都没有办法转身,人要下马,就要牵着马到里面兜一个圈,旋转一下,所以叫“旋马家”。
琅岐董氏先祖文风极盛,涌现出许多享有盛名的人物,被誉为“世进士”,“文学世家”等等,名人辈出,精彩纷呈。
董氏第十二世祖董烨,是宋理宗绍定年间进士,官至湖南观察判官。他的儿子董璜,是宋理宗淳佑年间进士,父子同为进士,被传为佳话,荣称“父子世进士”。
宗祠的功名牌匾
董家人对于文人儒士的崇仰是一目了然的,这一点从董氏宗祠的功名牌匾、以及遍布祠宇的书香笔墨就能窥见一斑。厅里悬挂有“朝奉大夫”、“殿直”“布政史”、“进士”、“文魁”、“武魁”、“优贡”、“博士”等名贤牌匾,琅岐董氏先祖功名显赫可见一斑。
董氏为官,以明朝时期最盛,所有登第揭榜的董家人中,以董廷钦一家最为出名,宗祠中有一幅祠联“祖孙五经博士,父子两广大夫”,讲的是董延钦和他的儿子董养河、孙子董谦吉三代联科的典故。
董廷钦,是明万历年间在江西省金溪(就是今天的抚州县)任教谕一职,因为政绩显著,后来被调往南京任国子监博士。在他任职期间,因为平反一起冤案,得罪了当地权贵,被陷计调到钦州。董廷钦在那里建平南浮桥,繁荣商业,招集流亡,发展生产,创办社学,初一、十五日还亲自到社学讲课,学风为之一变。三年后,因政绩卓著,被升为韶州府司马,却因多次仗义执言、秉公执法,得罪了当地的镇守太监,被降职调任湖南岳阳司漕运。
“帝座纶音”的牌匾是崇祯皇帝赐给董养河的
宗祠正厅悬挂着一幅“帝座纶音”的牌匾,这是明代崇祯皇帝赐给董廷钦的儿子,进士董养河的,是文物精品。
进士董养河
杨老先生给记者讲述了流传于董氏后人间崇祯皇帝与董养河之间的故事:
“这个“帝座纶音”讲的是董养河误了考试,流落在京城。巧遇崇祯皇帝微服私访,跟祟祯皇帝一起吃饭,祟祯皇帝见董养河愁眉苦脸,便问他何事烦恼。他说误了考机,祟祯皇帝便与他谈论诗词、军国大事,董养河对答如流,很有才华。祟祯皇帝就让他补考,补考以后就中了进士,做了大官。皇帝赐他“帝座纶音”匾,意思是皇帝与董养河一起谈论文章文学,军国大计,他都能够对如流很有见解,皇帝很欣赏他,就赐他牌匾。”
董文驹故居
董家最后一个进士是董文驹,史书记载董文驹“年少即有才华,赋诗气概不凡”,乾隆年间进士,后来任台湾府教授。根据《台湾历史人物小传》记载,董文驹是个品行端庄、工于字画、坦荡正直之人。他所监管的海东书院,位于台湾台南,是当时台湾规模最大的书院,有“全台文教领袖”之称。
琅岐文史专家杨东汉老先生
董氏宗祠雕栏玉砌,建筑工艺精湛
如今,董氏宗祠成为琅岐岛观光旅游的一个景点。平日里,董氏家族的人也经常在这里聚会聊天。董氏宗祠成为联系家族感情的纽带,20年前,董氏宗祠得以重建,来源于宗亲的慷慨捐赠,而宗祠日常维护的费用,也来源于董氏宗亲的捐赠,每逢重阳节,董事家族的老人们欢聚一堂,享受着老人节的宴席,有什么困难,宗亲们也会商量着帮助解决。
董氏宗祠正厅旁边的天井有一口井,井沿上刻着“董公泉”三个字,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杨老先生:
明朝嘉靖年间建的。目的是为了子孙喝水。琅岐岛旁边都是咸水,所以开个井,水是生命之源啊。子孙繁衍那么多,要喝水。
董家后裔告诉记者,“董公泉”的水泡茶很甜的。饮水思源,“董公泉”寄托着后人对先祖的忆念及敬仰。
董氏后裔和董公泉
董公泉碑文
董氏宗祠记录了琅岐董家的家族荣耀,杨老先生说,董氏家族的后人散布各地,但是每逢清明节、重阳节,董氏后裔包括在台湾的后裔便会来到这里寻根问祖。
乐安董氏大宗祠
乐安董氏大宗祠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流坑村,是为祀奉流坑董氏的开基祖董合所建。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董合因其第八代孙、状元董德元官至参知政事,并代天子祭南郊礼成而特旨追赠为大司徒,故祠的全称为“宋赠大司徒董公大宗祠”。
大宗祠始建于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地处杏林之墟(具体位置失考)。而到嘉靖三年(1524年)董氏商定,改地重建于村北开阔幽静的陌兰洲上,建成后,规定由董合之嫡长孙作为宗子,主持其祭祀。嘉靖十一年,时为南京国子监司业的江西泰和人欧阳德为之作有《董氏立宗子记》。
嘉靖四十年,大宗祠被闽广钟凌秀农民军焚毁。嘉靖四十二年,61岁的南京刑部郎中董燧辞官归里不久,即与董极等官绅一起,倡集族人,在原址上重建大宗祠,其规模更大,占地7000平方米。明万历十年(1582年)《流坑董氏族谱》上清楚地绘制了它的构图,这是流坑董氏最后一次建大宗祠。
董氏最后一次重建的大宗祠,朝村背江、离村北沿约200米,为前带大场院的三进重檐式建筑。其院正前方辟有大门坊,场院内设置墨池,院的东西两侧均辟有门坊,东为“累朝师保”坊,西为“文武状元”坊。入院前门,跨墨池达主体建筑的正门,上书“德厚流光”四字,其两侧分立巨大的圆雕红石狮睢雄一对。从东西两道房穿庭而进,第一进为“贤育楼”,上署“宋赠大司徒董公大宗祠”、“文献世族”。第二进为“敦睦堂”。
第三进正中为“孝敬堂”,两侧分设“彰义堂”、“报功堂”、“宗原堂”和“道原堂”。江西吉水状元罗洪先撰书有《董氏新祠孝敬堂记》,董燧和董极分别撰有《宗原、道原两堂簿引》、《报功堂记》。大宗祠除主祀开基祖董合等列祖列宗外,还将族中官宦、乡贤等附祀其内,以使上可报祖先庇佑之功,下可激励子孙发奋努力,登科入仕,见贤思齐。为铭记和报答“地仙”杨筠松、曾文囗的卜宅卜葬之功,董氏家族特在大宗祠内辟“报功堂”以祀奉之,把他们提到“成我者之恩与生我者等耳”的高处来对待。“彰义堂”特为祀奉助族义士所设,用来表彰、激励有助族义举的人;“道原堂”为祀奉远祖西汉大儒董仲舒,以作为溯其道学之源;“宗原堂”为祀奉宜黄扩源始祖,即流坑董氏开基祖董合之曾祖父董清然。
大宗祠为流坑董氏宗族所立,从遗址和构图可知,其场面宽广,构架宏大,典雅壮观。族谱对大宗祠有这样的描述:“标坊坦道,重门翼庑,幽室崇堂,叠库层楼,肃斋净庐,绕垣绳巷,诸无弗称。”可谓流坑古建之最,足以体现董氏家族往昔的辉煌。矗立了360余年的大宗祠惜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被北洋军阀孙传芳残部邢玉堂兵所焚毁。
祠堂主体建筑现仅留一片残垣断壁,“敦睦堂”上残留的五根直径0.7米,高8米的花岗岩石柱巍然肃立,傲视苍穹,似乎在诉说它往昔的辉煌和不平的遭遇;幸存的一对红石巨狮,仍然挺立于遗址之上,昂首相视,雄风犹存,经历风雨沧桑,阅尽人间春秋。在场院东西两侧所遗存的“理学名贤”坊和“三策流馨”坊,至今仍在向人们显示其昔日的风采。
站在大宗祠遗址之上,使人有一种苍凉、古老、深沉的感觉。斑驳的墙垣、肃立的石柱、雄强的石狮,诱发着人们对往昔流坑董氏的兴盛、大宗祠的壮观之赞叹,同时又对军阀罪行深深的痛恨,对大宗祠的焚毁深为惋惜,故后人将大宗祠遗址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董族走向世界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纵览她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晰看到炎黄子孙的发生、发育、发展进程。山西古代称“晋”,始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史书・晋世家>>记载:晋国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周成王之弟“虞”的封国)。建都于唐(翼城西)。又据史载,春秋时晋国曾五都五迁,最后落籍新田(侯马)。晋之地(主要指晋南)森林草木茂密,气候温暖湿润,其生态自然环境是古老的华夏大地任何一方难以比拟的。晋地不但是全国当时最富饶的宝地,而且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查史料获悉,当时晋之地北不过介休,西可跨越黄河,东可达太行山东麓以东。处于这个地区的郡国城邑有翼、沃、襄、稷、绛、夏、闻(喜)、万荣、运、临、蒲等…这些郡国城邑,经济繁荣,人才辈出。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为人们演绎一段段古老而深邃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董族就是在这个得天独厚地人文宝地发生发展,从这里走向祖国各地。
根据史料分析,董仲舒先祖系晋赵重臣,世居晋之汾阴古封邑。其祖宗渊源可汇集如下:
1、(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禹建立夏王朝,其子启继位后封世子于辛国(陕西合阳东南)。辛氏世代为史官。商末“三仁人”辛甲(辛尹.辛公甲)为原殷臣,曾事纣王。谏言七十五,纣不听。闻周文王昌贤乃归之。文王任以公卿,封于长子(山西上党)。成为周朝开国太史。其后裔辛](计然)字文子,越国重臣,范蠡之师,曾协助越王勾践复国,打败吴国。辛甲裔孙辛有继承周朝太史。周平王东迁时在位。他派遣他的儿子辛董去晋国任首届太史,辛董到位后易辛为董,从此以后晋之董正式列入史书(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对晋国副史籍谈说:“叔氏你忘记了?叔氏先祖唐叔(虞),是成王的同母弟弟。他难道没有封赏吗?…以前你的高祖孙伯d掌管晋国的典籍,参与国家大政,所以称为籍氏。直到辛有的二儿子董到了晋国,于是才有了姓董的史官。你是司典后代,为啥忘了这些呢?--”(见左传鲁昭公十五年周景王诘晋不献彝鼎)。公元前651年,辛有六世裔孙董狐(史书偶称辛狐史狐)在翼城良狐村诞生。董狐在世七十六年,在太史位凡五十年。晋灵公十四年,他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成就一代良史。狐公元前575年逝世。董狐就职时官邸在新田,他的后裔分居于董氏两个封国和两个封村(秦代前,河东有两个董氏封国。一个是历史久远的董泽湖地区(名董泊)。它位于闻喜县方东镇与礼元乡之间的广阔湖泊地带,是董父豢养汾河鳄之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魏献子问于蔡墨…对曰:昔有f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帝赐之姓曰董…是豢龙氏的家乡与根据地。<<地理志>>记载:董泽湖南有苍底村,存有董父庙遗址;湖西有营里村 --原名豢龙村…这个封国周边有多大?有多少董氏后裔?实乃探讨研究的新课题。董氏另一个封国在汾阴(万荣)。<<左传>>说:晋襄公七年,晋L于夷。因太傅阳处父干预而改于董。夷与董皆为河东地名,L之夷为军事演习,是赵宣子政变的一个前奏曲…文中提到的董,就是董封国 --现在的荣河镇一带。万荣是董族族裔发生发展渊源。直到现在,万荣、临猗、运城、夏县、闻喜、曲沃…仍然生息着数以十万之众的董族后裔。其中有许多族裔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跋山涉水,千难万险重返万荣的。这里的深厚文化底蕴,培养着董族子孙后代德隆望尊…董族采邑十分广泛。从陇西望郡到河西河东,从燕之涿州到河间石邑,从古黄陵翟地到古辛国A阳…古老的封邑均发生在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晋赵(国)相对应的历史背景下,从而印证着董氏一族忠于晋赵社稷的世袭传统…
2、董狐长子董明从父亲就职地新田(侯马)迁居汾阴。后受越国诚邀赴越国任职迁徙歙州,铜陵。董明生二子,长子董宜次子董像。董像受嘱回迁函谷关为弘农国史官。三世董像生董捷董持,董持受命徙洛阳履职。董狐六世孙董良徙越地清溪(现淳安)任史官,董良之次子董京生七世董费徙圃山(镇江)。约公元前275年董狐十世孙董圣生三子 : 董宁、董康、董泰。他们分别分徙长安、关中、开封履职为官…董狐次子谱系断代失传严重,从断谱残系中可理出如下概要:董狐五世孙董安于,又名阙于。为赵简子鞅家臣,理晋阳宫。公元前517年任石邑(石家庄)郡守,公元前497年任赵国太史。晋定公十五年筑太原城。董安于之子董景仲为赵简子无恤臣,于公元前457年迁徙邯郸…
公元前229年秦国兵分两路,开始了灭赵战争。赵幽缪王自毁长城,次年八月王翦攻陷邯郸,俘获赵王。公元前222年,秦军王贲进军代城,代王嘉降秦,赵国灭亡。无论是秦始皇还是刘邦,他们在取得政权之后,为了巩固已取得的胜利成果,毫无例外的颁发了一系列诏令。其中包括对旧贵族勋臣官僚的赏赐恩抚政策。并对旧六国强族豪杰多次进行迁徙。骄横者集中于关中管制,贤良者敕封郡国发展经济稳定局势。
董氏一族被秦汉两代朝廷誉为“族富贵显,忠贞贤良,堪为绅士官吏”。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董狐次子十世孙董昭,十一世孙董欣奉遣王剪(儿子王贲)灭赵遣耕于阳城。后又履职宦游至广川。狐十二世孙董士通生董顺(仁),董顺生董仲舒。斯时广川聚集了董氏家族四代人口,仲舒为董狐十四世孙。
3、董狐十代孙董圣三子(康泰宁)分徙长安关中开封时间,约在董狐后250 - 300年(25 - 30 年/代)。相当于575年以后300年,即275年。这一年代稍后些时候,有两个董狐后裔名人“董翳”。“董渫”。董翳原为秦将,降楚后被霸王项羽封为翟王(古黄陵县秦汉时为翟道县),都城在高奴(延安延河县)。董翳曾参与“三秦分割”,“楚汉战争”,最后归降刘邦为将。其子孙后代除留居延河部分族裔外,全部迁徙陇西郡。与“辛有董氏”留居陇西者汇合,成为董氏望郡与繁衍基地。董翳卒于任上,其陵墓在今陕西省韩城市。“成敬侯董渫,初起以舍人从击秦,为都尉入汉,定三秦出关,以将军定诸侯比厌次侯,六年正月丙午封七年薨。孝惠元年廪侯赤嗣,四十四年有罪,免。孝景中五年,赤复封。八年薨。建元四年共侯罢军嗣,五年薨。元光三年侯朝嗣,元狩三年坐为济南太守,与成阳王女通。耐为鬼薪。元康四年,渫玄孙平陵公乘诎复家。”这是<<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中的记载。董渫,山东单县人,跟随吕雉兄弟吕泽参与楚汉战争。董渫先祖为董狐十世孙董儒分徙到开封的子孙董泰的后裔。其中董赤曾为内史,掌管京畿地区军政大权。为前将军,军中高级将领,位仅次于大将骑将军,董渫封邑在其家乡泰山郡。西汉还有一个高昌侯董忠,据汉<<建元以来诸侯年表>>记载:“董忠,父故颖川阳翟人。以习书诣长安。忠有才力。能射骑。用短兵。给事期门”。<<汉书・功臣表>>记载:“高昌侯董忠,以期门受张章言霍禹谋反,告左曹杨恽。侯。再坐法。削户千一百,定七十九户。始封地节四年,十九年薨。元初二年,炀侯董宏嗣。建平元年,坐佞邪免。二年,复封故国。三年薨。孙。元寿元年,侯武嗣。二年,坐父宏前佞邪免。曾孙,建武二年,侯永绍封”。这位董永先祖,宣帝时期的高昌侯董忠,乃董狐十世孙董圣的后裔(董圣也是董仲舒五世祖)。公元前275年祖系分流,董忠先祖迁徙至颖川阳翟(登封,禹州一带)。董仲舒先祖迁徙至广川。他们的祖籍均为晋之河东地也。(董仲舒后裔也有一个董忠,即西汉末大司马董忠(后叙)。
董氏分布
董氏是一个典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九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七百二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5%左右。
董氏主源出自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氏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运城、山东平原县三个地方。
今日董氏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冀、豫、晋这三省就占董氏总人口的31%,滇、鲁、辽、浙、川、鄂这六省又占38%,而冀州地区居住了董氏总人口的10%,为董氏第一大省.
董氏族裔分布
海外董氏一族源于祖国大陆,但外徙口岸只有福建和广东两地。据台湾史载:台湾同胞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000年前在固始。福建曾有过四次人口大交流(西汉一次,西晋一次,唐朝两次)。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唐末黄巢起义时遂之鹊起的王审知兄弟的势力东迁。他们经皖浙战事最后在福建建立闽国。王审知称王,成为五代十国之一,统治(活动)闽地50余年。王审知从河南固始入闽时曾协27姓大族从军随行,嗣后均落籍闽地成为开山祖。董姓始祖是王审知的母亲董氏,和他的族裔董章一族军旅。董母深明大义,她和支持自己三个儿子参与战事,甚至引起义军领袖王绪嫉恨,要杀掉这位巾帼英雄。后来王绪被王审知三弟兄杀死自立为王……董母逝世后葬于福建三明莲花峰,被朝廷授予“累赠鲁国内明夫人”。董章之子董思安,后任晋江和漳州刺使,其家族随之壮大。进入宋代,有董思安后裔入金祖彭台落籍。据考证,董思安一族源于山东琅琊 - 现在的鲁南地区,是董仲舒后裔。王审知曾祖父任职固始县令时董氏跟随迁徙至固始落籍。
又据福建“董杨研究会”资料,福建原有董氏族裔十支,现在有八支。大支为董思安后裔和董尊诲后裔。其他如董应举,董d,董世兴,董连和郑成功夫人董酉姑之父董(YONG)先。他们的先祖皆来自江浙赣皖,其谱系均有昭穆记载(略)。董氏后裔去粤一族大致是沿着浙南和赣东,通过五岭隘口(如梅关)到达珠玑巷,再一路迁徙四方。如粤东潮汕地区的两万多董氏族裔,他们是从闽诏安和赣地迁入澄海。他们的族谱记载着:渊源出自弘农……宋室南迁时,董氏后裔跟随皇室与数十万军民浮海南下,到南康越大庾岭,经珠玑下浈水沿江北进入珠江三角腹地,占据粤东沿海落籍。进入崖山的二十万军民,大战后损失惨重,余部匿入东莞,新会,番禺诸县。这也是广东沿海董族后裔迁徙的历史背景…
浙皖赣三省董族多与唐中期宰相董晋和宋朝将军董尊诲相关。其中就包括名震中外的“流坑”。他们是董仲舒的后裔。(当然也不排除董仲舒早期去陇西后裔的先驱者)。这部分董族后裔,史料清晰,谱牒完整,全国各大图书馆均有藏书供索。
北方晋冀鲁豫和黄本淮一带的董氏后裔,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群居趋向。山西汾河流域居住着董仲舒的后裔,比较典型的村落是汾阳的董家庄。那里董族聚集着5000多人口。山东胶济铁路两侧聚集着二十余万董氏后裔。江苏睢宁一带有元朝董俊第八个儿子董文忠的后代,只一个柳园村就聚集着两万多单一董姓人口。赣榆,(一个连云港边上的小县)有一位耄耋老人董自俊,花费八年时光完成董仲舒后裔董雄等一系列族源调研工作。查清了赣榆地区近七万董族渊源。河北是董仲舒的出生地,除了枣强河间等地居住着仲舒原籍子孙后代外,平原一带的涿州真定密云等地董氏后裔多数为董俊后代。还有董宗本的后代。他们经过千年沧桑事变,象一棵棵傲然巍峨的青松,吸取日月的精华,还大地一片生机。
董氏分迁派志
河涧派 自董仲舒公迁居
临川派 自董晋公扩源始迁居
湖溪派 自董仲三(金)公始迁居
董坊派 自董亮公裔孙徙居
临湘派 自董旭一公始徙居
官溪派 自董益和公廖坊始徙居
安仁派 自董温其公始徙居
泉州派 自董思安公始徙居
云南派 自董旭二公始徙居
汀州派 自董居谊公裔孙分徙居
广昌派 自董谋公始徙居
光泽派 自董荀公分横南始徙居
漳州派 自董兴公裔孙分徙等处居
福建派 自董振公始裔今广东是也分迁
宁化派 自董旭三公始徙居
浙 自董思敬公富阳始徙居
贵溪派 自董温其公裔孙分徙等到处居焉
万年派 自董明公P田始迁移 金公后裔
恩乐派 自董旭四公始徙居
上饶派 自董泽三公董源始迁居
广东派 自董言公始徙居
杭州派 自董旭九公始徙居
建宁派 自董仲三公裔孙分居
城都派 自董旭八公始徙居
南康派 自董振公裔孙S广东分庆公徙居
光泽派 自董道会公始徙居
乐平派 自董清一公始徙南港居焉
江夏派 自董招公始徙居
嘉应派 自董文公始徙居
黄梅派 自董万一公始徙居
德兴派 自董仲一(全)公海口始迁居
宜黄派 自董仲二(含)公裔孙分徙北源居焉
婺源派 自董伯公城北始迁居
浮梁派 自董知义公始徙茶潭居焉
婺源派 自董兴公通公寺前始徙桂潭是也
乐安派 自董仲五(合)公流坑始迁居焉
南雄派 自董玮公始迁居焉松溪分等处
瑞昌派 自董子京公牛田徙黄沙始迁居焉
崇安派 自董仲达公曹墩始徙居
亳州派 自董传公始徙居
瑞金派 自董林高公及再上少云公迁居焉
石城派 自董文肇公裔孙元明公始徙居
麻城派 自董正一郎商寓光州奉母归至麻城阻因店焉遂以科甲著显
监利派 自董克渊公及万遂公徙雷家墩之流沙里徙居矣,其文┯钟蟹钟诎蚕纭⑹首、渭川、华容、确山、应山、信阳、桐柏等处皆徙居焉
德兴派 自董申公海口始徙居焉
婺源派 自董万洪公始迁凤[山居焉
乐平派 自董云三公乌头始徙居焉
婺源派 自董全托公裔孙分董村梅田居焉
乐平派 自董云五公 董坂始徙居焉
婺源派 自董成祖公城东始徙居焉
绩溪派 自董婀之裔志华公始徙居焉
旌德派 自董嗣江公始徙居焉
泾县派 自董廿五公中村始徙居焉
乐平派 自董伯仁公始徙居焉
泾县派 即是芟兀自泾县鄱阳海口分序徙居焉
广昌派 自董龙波公白水镇始迁居焉
雩都派 自董崇湖公始迁居焉
湖广派 自董玮公七世孙惠谦、正中、直中居焉
雷州派 自董玮公裔马通、马金始徙居焉
景镇派 自董知礼公始徙居焉
武宁派 自董熹公泉溪始迁居焉
宁州派 自董熹公裔分徙梁口等处居焉
德安派 自董琦公黄田始徙居焉
南丰派 自董贵显公董家田始徙居焉
上饶派 自董汝高公尤村始徙居焉
宜黄派 自董满二公黄陂始徙居焉
兴国派 自董熹公裔孙分徙等处居焉
太平派 自董源保公鼓岭始徙各处居焉
德兴派 自董申公海口始徙居焉
董氏迁徙回归
迁徙和回归不仅仅是一种承诺,它反映着后人对祖先的崇拜.我董氏先祖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全以成体,不可一点也.<<春秋繁露.立元神>>.更进一步阐明了古代人对"天地人"敬仰之情.
对先祖的顶礼膜拜,是中国宗法社会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社会心态,意在光宗耀祖,扬名显亲.当然,也反映着人们对祖先的传统发扬,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孔子说:慎终追远,明德归厚.就是这个意识.
查阅诸多史料获悉,我董氏族裔似乎毫无例外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回归河东陇西.这种归根认祖的行为,一直延续到近代.随着时光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人类思维方式的进步,归根意识也逐渐淡薄,以至消失.今天的陇西由于自然环境的改观,那里,我董氏族裔已经少的很少了.纵览陇西,临洮,临夏,定西,天水一带我董氏人口也不过万人.可是在古代的陇西,到处都聚集着一批又一批迁徙来这里的"董家人".
回顾历史长河,在2000多年中,我祖先是如何回归故里的?怀着对先祖的敬仰之情,我们踏上了寻觅"广川 - 陇西"的迁徙之路...经过几度周折,在太行山东麓,在晋之川道,在古丝绸之路的秦驰(直)道,我们清晰地窥视到先祖们的足履行踪.古广川和从古广川扩散到河间,冀北,正定等地的董氏望郡,距离河东千余里.其间又有太行山横亘于黄土高原之始,先祖们必需沿着太行山八隘口的井陉 - 娘子关进入太原或者沿滏口陉西去长平.因为这两个隘口都设有古驿道,井陉还是秦直道的一部分.进入河东,迁徙者们首先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族裔交流,继而要瞻仰峨眉塬上古老的董国遗址,拜谒后土祠,董永墓,董狐新田故居...流连忘返于这片自己先祖繁衍生息的福地...初春,数百人的西行队伍来到吴王渡口.这里是黄河南行最窄的渡口之一,是魏国大本营与河西领地军事要道.羊皮筏子一趟又一趟的将人们渡过浑浊激荡着的黄河,进入A阳洽川地区.经过宽广的十里芦荡沼泽,登上了董氏先祖辛有氏的封国辛塬.公元前21世纪夏启封支子于辛建立辛国.后周文王曾娶洽川女太一为妃,生周武王.相传,禹母尚汤妃和周文王母是辛国人,人们称四圣母...在辛塬,董氏迁徙者一行祭拜了辛氏先祖与宗亲.之后,沿着汉武帝祭祀后土的秦汉驰道西去长安.长长的行列日行宵宿,到达朝思暮想的长安城阁老门外的董氏官邸 - 董家村.这里,为迎接族裔西迁曾一度留有一部分熟知人文地理的同宗,指导礼乐,晓示路线,联谊亲友,咨询谱牒,补发川资...这些族人大部分是当地府衙致仕家族,具有一定的人文地理知识...小s后,又沿着秦直道直奔茂陵皇族村 - 刘家庄(策村).策村位于茂陵边缘,整个村庄被高大的围墙护卫.南门有石碑,上书"三策九计".村里建有宏伟的董氏宗祠,世代供奉先祖董仲舒仙位,悬挂着巨大的董氏族谱牌位...策村东南半里有董仲舒墓(首位墓),沿着董子墓一字摆开有卫青墓,霍去病墓,霍光及金日殚等墓...先祖仲舒墓列诸侯之首乃汉武帝的有意选择.董仲舒的"三策"方略对大汉王朝的振兴具有奠基定鼎之功...西行迁徙者的到来,使寂静的策村一下子沸腾了,来自策村,时下村,渭店村,段村,索村等仲舒后裔近万人站在秦直道两旁,热烈迎接来自先祖故土的亲人.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百年盛事.迁徙者将在这里寄住到来年开春,嗣后再汇总策村等数村拟参与西行陇西的族人,共同踏上祀祖归宗之路.滞留在策村的广川族裔们,在策村族长们的带领下拜祀董氏宗祠,祭奠先祖董子墓,到周边董氏村落访贤阅谱...翌年春,已经扩大了的迁徙队伍在庄严隆重的礼乐声中,在欢快热烈的鞭炮声中,踏上了村前直通甘泉宫的直道.然后转向西北永寿,走上了丝绸之路第一站.由于秦驰道修筑在子午岭之巅,迁徙人群必须沿子午岭侧翼转上董志塬,再辗转良塬下平凉走甘谷.在这里,队伍分徙成两路.一路北上狄道(陇西);一支则南下临洮(岷县).完成他们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迁徙活动.在以后漫长岁月里,所有董氏后裔忠诚于这段古邑驰道,缕缕行行地走在太行山 - 峨眉岭 - 辛塬 - 子午岭 - 董志塬 - 陇西...年复一年忠贞不渝地走了几千年.由于种种原因,在迁徙中有的族裔曾将自己的子孙后代撒在了这片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生根开花结果成为那里一棵棵种子...今天当我们抚摸着这具有生命气息地古邑驰道时,怎能不感慨万千,怀念先祖们的丰功伟绩,和他们那种挚着于祖宗地承诺与自觉行为...
董氏世代迁徙
唐德宗宰相董晋之孙,于是安家江南。董谦迁徙江西乐安流坑,董让迁居扩源。后董谦迁徙泉溪,而后裔董熹的儿子及侄子也有迁徙到江西乐安流坑。董让支系董清然的孙子董合迁居德兴海口后再迁居乐安流坑。至于有的推测董清然是最早居住在乐安流坑的,我认为在各系谱中说法不一而已。
据有关史料记载:董氏先人从发祥地董国(今山西运城)向四方藩衍播迁,北京之尚义、魏县,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湖北之监利,广西之桂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董氏族人分布。实际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董氏族人在神州大地以及世界上分布不尽相同。诚如枣庄“江都堂”董族家谱所说董氏一族“始于虞,显于汉,盛于蜀,而大于元。”
早在先秦时期,董氏族人已经向西和向南迁移,散布于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到秦、汉时期,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氏族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氏迁徙而来者。同时向西南的云南、贵州迁移;隋唐时期,是董氏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湖南、云南等地均有董氏迁居者。唐代董氏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唐朝宰相董晋;并大批移民东南。唐末,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氏加入。唐末“南诏宰辅”董成原籍金陵,流落至滇,仕南诏为布燮,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是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迄于宋时,董氏大批迁居东南地区,同时进一步向西南地区发展。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氏南迁。元明时期董氏族裔宦游全国各地,近及于大理,远达漠北及岭北(包括今外蒙及俄罗斯一带)。其中董俊族裔g缨世族,望重朝野,以“四世八公一翰林”著称于世,先后有上千族裔宦游于大江南北;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其中浙江东阳(古称吴宁)、肖(萧)山、富阳、浦江、临安、安吉、绍兴、杭州等地的董氏许多是从唐观初迁入浙江的婺州判司董元的后裔。今江西宜黄、乐安、婺源、赣州、崇安、新干、以及长汀、监利、华容、石首、芟氐鹊氐亩氏是唐末入赣的董连(唐宰相董晋之后)的后裔,许多董氏名人均出于此宗,如董淳、董敦逸、董德元、董全祯、董杰、董邦达、董诰,今江西省乐安县牛田乡流坑村(古属庐陵)有四千余人董氏后裔聚居,被誉为“千古第一村”。
而据广西贺州回龙镇桥背村的宗谱记载:吾始祖董姓陇西人氏,世居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钱塘村……于唐朝肃宗元年董采公合一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徙于山东青州乐安县。居住未久,立业未多,上司举立董采公室之派,谱牒所载:为居杭州钱塘,因遭丙丁,历代谱系已不可考。迁居青州乐安县,前人书录一脉宗谱,犹可考焉。
这需要先从董晋说起:董晋,唐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生于开元十一年 (723年),死于贞元十五年(799年),仕唐,官至宰相。董晋在唐玄宗后期中明经,唐肃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供职翰林。之后,还任过汾州司马、淮南节度使崔圆的判官,及主客员外郎等职。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董晋曾随同李涵护送崇徽公主嫁回纥,因不辱使命,回朝后拜司勋郎中,后迁转秘书少监、左金吾将军等职。唐德宗即位后,董晋先在朝廷太府卿、御史中丞,后外任华州刺史。四镇之乱后,唐德宗返回京师,董晋迁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尚书左丞。贞元五年(789年),董晋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曾祖仁琬,皇任梁州博士。祖大礼,皇赠右散骑常侍。父伯良,皇赠尚书左仆射。伯良(统豕)生子三:晋、申、三。长子晋,生四子:全道、溪、全素、省H道、全素皆皇上赐名。全道为殿中监、秘书省著作郎,溪为秘书省秘书郎、商州刺史、河北营运粮使,全素为大理评事、太子舍人,饰太常寺太祝。溪生四子:清然(非全素后裔董让的孙子,承重之子申,字清然。该清然的孙子董尚三又名董合,后裔称流坑开基之祖。)、居中、从直、居敬。次子申,字洛成,吏部侍郎,因官睦州清溪始居海口下市井头,生子三:全福、全g、全祯。幼子三,从许旌阳真人,斩蛟有功,追封白马将军,至大宋,江边万里,崇祀庙享。公讳溪,字惟深,丞相赠太师陇西恭惠公第二子。(陇西公,董晋也。生四子:全道、全 全素、全铭。溪,即全 也。)溪凡再娶,皆郑氏女。生六子:四男,二女。长曰全正,惠而早死;次曰居中,好学,善为诗,张籍称之;次曰从直,(下或有次字。)曰居敬,尚小。长女嫁吴郡陆畅;其季女后夫人之子。公之母弟全素,孝慈友弟,公坐事,弃同官令归,公殁比葬三年,哭泣如始丧者。大臣高其行,白为太子舍人。
而据广西贺州回龙镇桥背村的宗谱记载于唐朝肃宗元年董采公合一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徙于山东青州乐安县。事实是董晋在唐玄宗后期中明经,唐肃宗即位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供职翰林。而其后裔迁徙到江西乐安。所以,山东青州乐安应该是编修宗谱的人误认为的乐安,应该是董晋后裔在江西乐安。是董槐的祖先从江西乐安迁徙到安徽定远。
其次是查看董槐的历史记载:董槐历史记载为董槐:(?―1262)宋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字庭植,嘉定十六年进士。嘉熙间历提点湖北刑狱、六年(1246)任权广西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宝v三年(1255)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因整顿纲记、改革旧制,得罪了许多大臣,嫉之者甚众。次年罢相,为佞臣丁大全派兵g逐。
泉溪的宗谱曾经记载“南宋董槐撰写”的泉溪《董氏原谱序》,该序文列明董晋到董熹的孙子共十六世(到董槐仅仅尚有五世便完整)。述生炎和熹,炎生[(字朝珍,徙九江,生文清)和_。而查看董晋到董槐之间的世代系谱,却有多支系谱不同?贺州钟山的族谱中有董朝珍,然却是董熹的哥哥董炎的另一支系?董炎支系也有董士选的名字(但不是元朝左丞即董俊的孙子)。董槐的后裔在正史记载:董槐被丁大全迫逐,避居湖州南浔。旋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隐居富阳北郊阳波湖董家弄。其子董丽,为宋驸马,在元乱中尽节。今其后裔大多定居浙江富阳北部山区。部分定居江苏丹阳。各地宗谱记载也不相同并出现较大的差异?
修谱从宋代开始在民间流行,过去只有皇家贵族才有谱牒。但唐末五代的战乱,使原有魏晋以砑窃厥孔迕诺诟呦碌钠纂憾蓟为灰烬,私人自行修谱盛行盛行,家谱从官府从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而唐宋之世系甚为混乱。而董槐淳v六年(公元1246年),董槐为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时,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董槐任右丞相时,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五月去世。董槐在广西期间,留下后裔也就是董氏的支系也就有可能?那为什么和他赐进士第累官右丞相兼签书枢密院事的熹公八世孙槐谨撰泉溪《董氏原谱序》记载不同呢?我认为出现的原因有:一是董槐被丁大全所,后裔可能为了躲避而丢失宗谱?二是在江西的宗谱没有带到广西,形成宗谱的空白。没有宗谱的原始的资料,后裔进行平时记忆的整理?三是为了避免株连九族,故意改动宗谱,而真正的宗谱从此没有存在,并一直传与后世?因此就出现和泉溪《董氏原谱》记载不同呢?特别是董晋到董槐的宗谱?这方面有许多地方的宗谱有出入。而很多在唐以前的宗谱就出现断层现象或是十分混乱。
这样董晋到董槐之间的宗谱,也就是唐宋两朝代的宗谱,各地都有不同甚至差异极大,也就自然了。在元朝后期,才基本固定宗谱,并保存下来。这也就情有可原。太原董有田宗亲分析江西泉溪及湖南株洲的董晋后裔系谱,认为广西的与这些比较相近。
再次是考察该宗谱中的董士选,《元史・董俊传》记载文炳为董俊的儿子,而《元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赵国董忠宣公(士选)神道碑 (吴澄)》记载:董士选,字舜卿,文炳的二儿子。由于钟山宗谱在批注中注解为:“元朝英宗三年癸亥拜左丞”,而元朝官至左丞只有董俊的孙子,而不是董槐的孙子。董俊和董槐基本是同时代的人。就像董熹的哥哥董炎的后裔也有董士选一样,应该是同名同姓而已。再从年代来看,就算董士选在英宗3年拜左丞,那英宗只是在位3年,英宗3年为公元1323年,可是,钟山的宗谱记载董士选――董芝蓝――董文坤――董斌――董馀――董俊庸,经过5代才到董俊庸,起码也在65年至100年之间。可是,董俊庸在元顺帝二十五年迁徙钟山,也就是在1358年,与英宗3年1323年仅仅相距35年,最多也是相隔两代?所以,不可能是元朝的左丞董士选。后裔认为董士选在广西过,误认为是同一人?也就是修谱的失误,不该这样标注。
再次看桂林董家巷:董家巷至少有千年的历史。北宋崇宁三年(1100年),平南大将军狄青率部南征,从江西强征了大批烧窑工匠,过从湘江过灵渠沿漓江南下,最初留在董家巷一带开荒毁林屯住,平南大军留下了众多的官兵和移民,屯戍岭南,繁衍至今。有董、莫、龚三大姓。可是,董槐是1246年在广西。相距146年。那迁徙到桂林董家巷的就不是仅仅在“狄青南征”时期了。
董芝蓝公合伯叔于元顺帝二十五年自桂林临桂县董家里东乡村(后为灵川县大河乡董家巷,2011年前归为桂林市叠彩区大河乡董家巷),徙居富川县(原富川县衙门在今日广西钟山县城厢街,后迁往当今的富川县城)三宝山,再徙居富川县回龙镇(后划为钟山县管辖)的董家洞。
董姓迁徒分布
董姓出于同一宗源,均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平原县一带三个地方。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这一时期,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今甘肃临洮);西汉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后人又迁往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
隋唐时期,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又唐代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
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
明清之际,台湾、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均分布有董姓居住者,董姓这一时期可谓遍布海内外了。
现今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冀、豫、晋三省,占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滇、鲁、辽、浙、川、鄂、六省又占百分之三十八,而冀居住了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为董姓第一大省。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一。
董姓主要源流
董(Dǒng)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己姓,出自帝舜赐予颛顼后裔f之子的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相传,颛顼的己姓后裔中有个人叫f叔安,史书上亦称廖叔安。f叔安有个儿子叫董父,他对龙(马)的习性很有研究,于是舜帝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董父为i川侯(今山东定陶),还赐他以董为姓氏,他的后代就是董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董氏正宗。
董氏族人大多尊奉董父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周朝大夫辛有的儿子,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春秋时期,周王朝有个大夫叫辛有,辛有的两个儿子都在晋国任太史,负责董督(考察并收藏之意)晋国的典籍史册,以官名称为董督。在史籍《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记载:“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籍d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
这两个董督的后代世袭晋国史官,一直担当晋国的太史令,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的官称为姓氏,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其中一个叫董狐的,时为晋侯史官,其后代则世代为侯氏。
源流三
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之孙子吴回的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传说重黎是一位氏族首领以谆耀敦大,光明四海。颛顼任命其为火正,专门管理火。颛顼逝世后,其侄子高辛(玄嚣的孙子)继位,即帝喾(帝俊),帝喾任命重黎为“祝融”之官称。后来共工氏作乱,帝喾派遣重黎前去,重黎多次而不成功,帝喾大怒,将重黎召回论罪处斩,然后以重黎的弟弟吴回接替重黎的官位,继续为祝融之官。
吴回有个儿子名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所以叫陆终。陆终有个儿子叫参胡,因住董地(今山东濮城),其后裔子孙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董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董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湖泊的名称。在史籍《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泽。”古籍中所指的“文喜邑”,就是汉朝时期的“河东闻喜”,即今山西省运城地区,是“千古山西二雄”之一关羽的家乡,其时有一巨大的湿地地貌,因水中盛产“董蕖”因而称“董泽”。“董蕖”,就是古人对莲藕的一种称谓,在今天山西、陕西地区,菜市场上仍有称莲藕为“董菜”者。传说,董泽曾“浩淼数百里”,后被人类破坏,逐渐成为盐湖,最后干涸,消失得无影无踪,今只留得一个“运城市盐湖区”的行政名称。
在董泽周围生活的住民,很早就有以其居住地名为姓氏者,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汉朝时期南匈奴族屠各部奥矣・毛都氏部落,属于文化上汉化改汉字姓为氏。蒙古族呼勒都古德氏,源出汉朝时期南匈奴屠各部奥矣・毛都氏部落,其实是古肃慎民族的一个分支,在东汉时期曾一度改汉姓为胡氏。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奥矣・毛都氏部落的一个分支,逐渐北迁居于大青山一带原始林区(今蒙古肯特山区),因此被称为“林中之民”,辽国的契丹族人和后来西夏国的党项族人则称其为“蒂奇斯族”,金国时期的女真族人称其为“呼勒都古德”。与古语“奥矣・毛都”的意思一样,古女真语“呼勒都古德”也是“林木、林中人、森林猎人”之义,后因以为部落名称和姓氏。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的历史过程中,奥矣・毛都氏部落以及呼勒都古德氏部落皆成为蒙古兀良哈部落下属诸部,逐渐成为蒙古族。
明朝初期,蒙古族呼勒都古德氏即有取汉姓为董氏、胡氏者,至清朝中叶以后,大多数族人冠汉姓为董氏,少部分人称胡氏,世代相传至今。
加入董姓群体中的北方外族、西南、南方和主要出现的事件有:西汉初期的匈奴族、三国时吴国的山越族、晋朝时的氐族、南北朝北魏时的羌族、唐朝吐蕃人的董部落、五代后梁时羌人、宋朝时的高句丽人等均有董姓人融入汉人之中,清朝时满洲八旗姓董鄂氏、栋鄂氏、佟佳氏、珠赫勒氏等全体族人的改汉字姓董。致使北方地区多董姓,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文化上同化而成为当地的董姓汉族。自汉至唐,云贵地区的董姓已成为大姓,云贵地区的土著董姓后来逐渐同化为西南地区的汉族。
源流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董鄂氏,亦称栋鄂氏,满语为Donggo Hala,世居董鄂(今辽宁桓仁、宽甸一带),是满族著姓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董氏、栋氏等。
⑵.满族栋佳氏,亦称董家氏、董佳氏,满语为D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董佳城(今辽宁新宾)、嘉木湖(今辽宁新宾)、嘉哈(今辽宁新宾夹河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董氏、邓氏、陈氏等。
⑶.满族珠格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术虎部,以部为氏,满语为Juge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内布列亚河流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董氏。
⑷.满族珠赫`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术虎部,满语为Juhere Hala,汉义“冰冻”,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董氏、术氏等。
⑸.满族朱胡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海通猛安朱胡氏族,满语为Juhu Hala,在明朝时期的汉姓即为董氏。
得姓各支始祖
得姓始祖:董父、参胡、董督、董承宣、董印宣.
各支始祖:
董仲舒、董伯庄:西汉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其裔有一支于宋淳佑间迁鄞,再迁慈溪。传至五十二世董伯庄,永乐间人赘鄞城西北隅芳嘉桥为始迁祖。是为四明儒林董氏始祖。
董元山、董伯清、董仲纲:西汉董仲舒七世孙董元山徙家溧阳;三十五世董伯清别居邑之前川;董伯清之子董仲纲入赘旧县基本氏。是为江苏溧阳旧县董氏始祖。
董德卿、董 宁:唐朝时期衢州龙游立德乡人,四世孙董舜祖,唐乾宁年间官嵊县令,退隐邑之龟溪石壁,董舜祖之孙董宁,后梁乾化间再迁新昌雪溪。是为浙江绍兴董氏始祖。
董 赋:唐文宗执政事情官御史中丞,世居龙游立德乡。其子董桂,始徙奉化连溪。是为大董董氏始祖。
董 成:原籍金陵。唐朝末期流落至滇,仕南诏为布燮,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是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
董 元、董 达:原籍山东,唐咸通间迁居东阳安坑。董元九世孙董荣在北宋乾兴中徙萧山,二十四世董达,元至元间迁居浦阳东溪。是为浦阳董氏始祖。
董继鸣、董宗良:南宋时迁金华铁岭头。小宗始祖;董宗良,继鸣十四世孙,明清之交后徙湖海塘下董宅。是为西睦董氏始祖。
董官一、董其昌、董传策、董宜阳:元初居华亭竹冈。明董其昌、董传策、董宜阳皆出此族。是为华亭董氏始祖。
董廷圭:明洪武初自石首迁居华容鼎壹乡。是为华容董氏始祖。
董胜一:明代自江西迁湖北大冶宋皇堡。是为湖北大冶董氏始祖。
董佚名:明万历年间自鄞县西十三桥迁镇海鹞莺湾。是为浙江镇海鹞莺湾董氏始祖。
董氏家谱文献
族谱名称
编纂者
编撰方式
藏地
备注
【河北丰润】董氏家谱二十四卷
(民国)董嘏忱 董庭敬等修
民国十五年(1926)天津市华西书庄排印本
群众大学 南开大学
注:创修於清康熙半百二年,此为四修。
【河北青龙】董氏家谱四卷
(清)董塽纂
清道光十六年(1836)董镇钞本
河北青龙县官场乡文子村
【江苏】钢山董氏分谱二卷
(民国)董士恩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北平刻本 二册
北图
【江苏赣榆】董氏宗谱八卷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木刻本
江苏赣榆县档
【江苏赣榆】董氏宗谱八卷
(清)董杏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
江苏赣榆县档
【江苏武进】毗陵董氏家乘二卷
民国间钞本 二册
吉林大学
【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卷
(清)董春亭 董元吉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苍梧草堂刻本 十四册
历史所
【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卷
(清)董耀庭等修
清光绪二10月1日年(1895)苍梧堂刻本 二十册
吉林大学
【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二卷
(清)董庭序修
清光绪间苍梧草堂刻本 二十二册
中央民院
【江苏】宜兴胥井武进前街董氏合修家乘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董秉清 董康等修
民国十六年(1927)木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浙江馀杭】董氏家谱不分卷
清咸丰10月1日年(1861)写本 一册
美国
【浙江馀杭】尚义董氏家乘四卷
(民国)董凯等修
民国八年(1919)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作《禹航尚义董氏宗谱》。
【浙江】馀杭董氏宗谱
民国木活字本 八册
杭州大学
【浙江富阳】富春董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刻本
浙江富阳县春江乡友谊村
【浙江】馀姚云楼董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民国十七年(1928)正谊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浙江鄞县】四明儒林董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清)董秉纯纂修
清钞本 七册
北图(存卷5-17、20、卷末,又一部存卷3、8、10、12-17)
【浙江鄞县】鄞城儒林董氏元二房支谱□□卷
清崇本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11)
【浙江鄞县】四明儒林董氏宗谱二十卷首二卷末二卷
(民国)柴永祺纂修
民国七年(1918)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册
天一阁
【浙江鄞县】董氏宗谱二卷
民国十一年(1922)木刻本
浙江鄞县古林乡文化站
【浙江鄞县】鄞西湖泊董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董承脯 董敦修纂修
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
天一阔(存卷首、卷一、2、5-8)
【浙江鄞县】鄞高塘董氏家谱十四卷
(民国)张琴总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德堂刊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浙江图 天一阁
注:谱始修於明天顺间,此为十修。
【浙江鄞县】四明五都董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董纯芳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孝友堂钞本 二册
天一阁
【浙江】慈溪董氏宗谱三十四卷
(清)董懋文纂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刻本 二十八册
河北大学
【浙江】慈溪董氏宗谱三十四卷首一卷
(民国)袁汉卿 董兰如等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刊本
南开大学 天一阁(存三卷)
【浙江奉化】雪溪董氏宗谱十六卷
(清)舒帷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浙江奉化】董氏宗谱四卷
(民国)樊东华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徐伴始修於清爱新觉罗弘历三十五年。
【浙江奉化】中间奥董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董乃武 董梦昌同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存卷首、卷1)
注:梅汝祥始修於明宣德五年。
【浙江宁波】镇海大通宣庐府董氏宗谱四卷
(清)陈继聪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木活字本 四册
天一阁
【浙江泰顺】平溪董氏宗谱三卷
清同治四年(1865)刊本
浙江泰顺县文博
【浙江泰顺】章源董氏族谱□□卷
(清)张彦清撰
清同治十年(1871)钞本 一册
浙江泰顺县文博
【浙江泰顺】章源董氏家乘□□卷
民国三十八年(1949)钞本
浙江泰顺县文博(存卷3)
【浙江嘉兴】董氏家谱十二卷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刻 清康熙间增修本十二册
浙江图 浙江嘉兴市图
【浙江绍兴】会稽小江董氏家谱二卷
(明)董豫纂修
明弘治间刻本
浙江萧山县图
【浙江绍兴】稽山董氏宗谱八卷
(清)董光绶等辑
清爱新觉罗弘历二十年(1755)三策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浙江绍兴】董氏宗谱八卷
(清)董悦龙等纂修
清道光十八年(1838)三策堂活字本 八册
吉林大学
【浙江绍兴】雪溪董氏宗谱六卷
(清)董士烈等重修
清光绪七年(1881)三策堂木活字本 七册
日本美国
注:页心作《会稽董氏宗谱》。
【浙江绍兴】会稽董氏宗谱十二卷
(清)童树琪监修 董树珊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策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浙江图
【浙江绍兴】会稽旗收岭董氏族谱二卷
(清)董耀庭纂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广东中山图 日本 美国
注:一名《董氏家谱》。
【浙江绍兴】会稽渔渡董氏宗谱□□卷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钞本
天一阁(存一卷)
【浙江兰溪】董氏宗谱四卷
(民国)董桓林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黄店乡八角茴香井村
【浙江兰溪】陇西郡董氏宗谱一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飞腾乡
【浙江兰溪】董氏宗谱□□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官塘乡(缺四册)
【浙江东阳】陇西董氏宗谱六卷
(民国)杜叶湑纂
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巍屏乡
【浙江遂昌】董氏宗谱四卷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安徽泾县】广川董氏宗谱五卷
(民国)董德庵编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八册
北图 历史所
注:卷端作《泾川城北董氏重修宗谱》。
【安徽石台】广阳董氏宗谱四卷
(清)董庭辉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四册
安徽图
【安徽】桐城董氏宗谱二十卷
(清)董治勋等辑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安徽太湖】皖江大湖董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董思臻等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47)正谊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山东昌邑】董氏家谱老六支一卷
清道光十二年(1832)钞本
山东昌邑县东家乡西董村
【山东栖霞】莱阳董氏谱书八卷
(民国)董文范 董化南等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山东栖霞县不雅里镇郭格庄
【山东乐陵】董氏族谱不分卷
(清)董书云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谊堂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湖北新洲】董氏族谱八卷首二卷
(民国)董正启 董自元等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三店镇大塘村
注:董正鹏等创修於清光绪二十九年。
【湖南】湘潭董氏五修族谱十六卷首四卷末一卷
(民国)董贻玖纂修
民国三十年(1941)三策堂活字本 二10月1日册
历史所
注:董士日始修於清爱新觉罗弘历三十四年。
【湖南湘乡】上湘董氏续修族谱十三卷
(清)董绣裳纂
清同治元年(1862)醇儒堂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1-3,又一部存卷1)
【云南】大理史城董氏族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董沛川 董澄农等续修
民国11年(1922)马市口开明书局石版本11册
中央民院 哈尔滨师大 云南大理市图
注:此为白族族谱。董仁始修於明嘉靖六年。
董氏族谱四卷附一卷
(清)董体元等修
清道光十四年(1834)梦花堂刻本 四册
群众大学
山村董氏续修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五年(1879)陇西堂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图
董家庄董氏族谱九卷
(民国)董云岩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
天津市档
董氏族谱六卷
(民国)董传统主任 滕海清裁定
民国间刊本
湖北枝江县档(缺卷2)
江西董氏三大庭之一泉溪派熹公后裔迁徙陕西初步统计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江西三大庭之一泉溪派熹公后裔主要迁徙至陕西的记载在:镇安、石泉、平利、商洛山阳、商州、安康(白河)、洛南、略阳、汉中、云昔、西乡(牛羊河)、南郑、凤县等地。陕西镇安的族谱记载:“熹公----珪公-----山广-----有林-----孝均------汝楫------艺俊-----硕”这一熹公的谱系,该熹公字德昭属于后唐天成时(926—929)为武宁令(不是南宋董德元的兄弟董德昭);柞水的谱与泉溪谱完全一致。从迁徙的记载与分布,我在《熹公后裔清朝时期迁徙集中在鄂西北与陕西的原因分析》一文,间接否定那些想当然的错误连宗的逆流,也在多篇文章对数典忘祖行为加以鞭挞;也为陕西等地的宗亲,用事实纠偏,给予明晰的思路。对数典忘祖者,若能够细心下来探讨研究,就会发现,江西泉溪派,虽在清朝一段时间,被错误统谱,但其迁徙记载,以及后裔的时间则给于有力的驳斥。
泉溪派熹公后裔从五代十国开始迁徙、宋明时期迁徙至安徽太湖、江西瓦家坝、丰城,河南、江苏、湖北等地再迁徙。一些不去研究的人,仅凭后唐董熹公字德昭与南宋的名德昭相同,就把南宋德昭之前的世系列在后唐天成时(926—929)为武宁令的董熹公字德昭之前,岂不让人耻笑,那些信誓旦旦以《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再论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某些网站也大张旗鼓因投其所好而一边倒,封杀不同的研究分析。然而,这些封杀,终究被事实戳穿其荒诞的行为。若以南宋董槐修谱世系世代间隔否定,却不知其先祖原本使用几百年的董槐谱,只因为自明朝万历不同修谱,不同主张,攀附以居士为居中,就忘却历史,忘却修谱修改的历史,甚至把嘉靖的修谱想当然理解为错误而没有出现在后修谱的谱序中?《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不去验证是否可信,董槐与德元同为南宋朝廷任职,若德元的兄弟名德昭是泉溪的字德昭,董槐是董熹字德昭公8世裔孙,本是南宋右丞相的董槐,宋史明确记载,把泉溪后唐的字德昭变成南宋名德昭,南宋董槐岂不是变成元朝的人,那岂不荒谬可笑?一个后唐的字德昭,其后裔都在五代、北宋,却变成是南宋人的后裔。这样的逻辑思维,该收敛了。
然也有把历代的老字辈有意删除者,想当然认为错误,却不知先辈改谱的错误;把什么郎与某地时间接近,就不考证时间,时间、记载内容,就列入自己的派系的做法,不值得效仿,
依据湖北阳新《豢龙董氏宗谱.醇儒堂》记载:司孟公(孟户肇迁祖,P59,第28世)生胜宗、胜全,生洪武六年1373,殁宣德十年1435,先祖迁徙麻城,后自麻城黄土坎迁大冶洋湖象鼻地转洪滨桥上董家硚,复迁山上垴下。司孟公派下迁居江夏、保安、罗田、西蜀(四川)、陕西、浠水等地。……本文,主要以记载的进行统计,不包括失考后迁徙以及分谱记载的迁徙。
(1)俭公(P251,第31世)同世代有生于正统己巳1449,董鑑垸外迁陕西董家铺;
(2)兴湛公(P,第33世,法名之子)葬象鼻地,子孙迁居陕西省立业。兴隆、兴贵、兴虎、兴柏兴灿葬洋湖象鼻地;
(3)第36世有记载生于万历癸丑1613年。兴谟公(P317,第36世,太通之子)迁徙陕西;
(4)第37世有记载正德丙子1516年生。朝升(P131,第37世,继宏之子)、朝安(P131,第37世,继瑚之子)俱迁居陕西石泉土门亚;瑞鹤(P305,第37世,生荣之子)、启瑞(P306,第37世,生知之子)、祥瑞(P306,第37世,生纯之子)、瑞岐(P306,第37世,生广之子)俱迁陕西;瑞仙(P312,第37世,汉仲之子)迁陕西白河宣化里杨树垅;之朝(P387,第37世,大恕之子)、之雁(P387,第37世,大佳之子)俱迁陕西平利县;
(5)第38世有记载嘉靖甲寅1554生。志贞公(第38世)由太湖迁陕西;日珍公(第38世,朝周长子)日珍公生于康熙甲寅1674,殁乾隆庚午,生四子:用梅、用柏、用相、用棋。柏公迁徙陕西;日珪公(第38世,朝周次子)生子五:用柱、用松、用材、用喜、用恒。迁徙陕西石泉县王家河,P131记载迁居石泉土亚门;日熙公(P175,第38世,朝绣之子)迁徙陕西山阳县;焕用公、焕龙公、焕朋公(P252,第38世)于1801年俱从董鑑垸外迁迁陕西省洛南县;守相公(P303,第38世,瑞欧之子)迁陕西汉中兴州城外儒学脑,今汉中略阳县;相文公、相宽公(P306,第38世)、成恒公(P357,第38世)俱迁陕西。成恒公之孙有象迁河南周口,有兴迁自和;成教(P314,第38世,元苾长子)、成政(P314,第38世,元苾次子)、成道(P314,第38世,元华之子)俱迁陕西白河;成樑公、成柱公(P315,第38世,元诚之长次子)俱迁陕西安康;
(6)39世有记载生于万历己亥1599年。国依公(P110,第39世,启龙之子)生子维本,用加公、用进公、用兴公(日安公之三子,P174,南豪庄迁出),至黑公(P250,第39世,字家会)、至五公(P254,第39世)、至端公(P254,第39世,字宏开)、至鳌公(P254,第39世,字胜鳌,生于乾隆壬午)俱迁陕西;用柏公(P160,第39世,日珍之子)用柏公与学华公(39世)迁陕西平利县岚域田乡何家铺。财天公(P304,第39世,相乾之子)迁陕西平利湖板房沟;用周公(P174,第39世,日兴之子)、用绣(P131,第39世,日铃之子)、用繍(P127,第39世)俱迁陕西石泉县;至礼公(P250,第39世)生子七:锡阳、锡雍、锡荣、锡实、锡贵、锡青、锡畅,迁徙陕西镇安;天源公(P303,第39世)陕西商洛山阳,又记迁陕西西安府山军县小河口。天佑公(P305,第39世,相仁公之子)迁徙陕西山阳;成家公子二祥云公、祥佑公(P314,第39世)、祥瑶公(P314,第39世,成佐之子)迁徙陕西白河;祥瑞公(P314,第39世,成倜之子)迁陕西安康;
(7)第40世。国将公(P120,第40世,字大猷,应璇公长子,生一子道龙),生于乾隆丁巳1737,殁于乾隆乙卯1795,迁陕西汉中西乡浹口州;维本(P110,第40世,国依之子)、锡普公(P253,第40世)俱迁陕西;学义公(P175,第40世,用权公之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兴安府石泉县毛家河,学成公(P175,第40世,用柱公长子)、学德公(P175,第40世,用柱公次子)两兄弟从古楼庄迁至石泉县毛家河、学蕃公(P175,第40世,用恒公之子)古楼庄迁至石泉县土门沟,俱迁陕西石泉县;学华公(P175,第40世,用柏公长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平利县岚河域田乡何家铺;学富公(P175,第40世,用柏公次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汉中府凤县刘氏株沟;学乾公(P175,第40世,用湖公之子)、果喜公(应该是国喜公的笔误,P175,第40世,用江公之子)俱迁陕西商洛山阳县;象如公(应该是相如公的笔误,P250,第40世)嘉庆庚申五年迁徙陕西云昔县后坝沟;有冈公(P314,第40世,祥瑢之子)迁陕西安康、有域公(P314,第40世,祥禹之子)迁陕西白河、有枬公(P357,第40世,祥琉之子)迁陕西、有化公(P357,第40世,祥瑁公之子)迁陕西白河柳树沟,四人皆从平地畈庄外迁【白河估计为陕西安康县内】
(8)永贵公、永伍公、永细公(P251,第41世,)兄弟三人随父迁居陕西。洪大(P412,第40世,字连义)随二子迁徙陕西;锡名(名锡应该是锡名的笔误,P405,第40世,字席尝)生于嘉庆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亥时,迁陕西平利县冻子沟;锡雅公(P412,第40世,字三学)生于嘉庆十三年,带四子迁陕西平利县四季河;洪儒公(P412,第40世,字连珠)带子迁陕西汉中府平利县四季河;
(9)第41世。天祥公(P250,第41世,生于乾隆戊辰年)、永兆公(第41世)、永学公(P253,第41世)、自雄(P357,第41世,有仙之子)、永国公与永邦公两兄弟(P252,第41世)迁徙陕西五郎沟,锡明公(P250,第41世)生五子:永、贵、嘉、庆、?,俱迁陕西;应高公(P303,第41世,子常之子)迁徙陕西镇安县;
(10)            第42世。长礼公(P108,第42世,道祯之子)、道顺生六子:长智(P108,第42世,生二子:朝寿、朝华)、长文(P108,第42世,生子三:朝宁、朝康、朝富)、长信(P108,第42世)、长全(P108,第42世)、长元(P108,第42世)、长清(P108,第42世)俱迁陕西商州;长富公(P109,第42世,道通之子)迁徙陕西南郑;生举公(P222,第42世,其升之子)迁徙陕西平利;来斯公、来既公两兄弟(P252,第42世),来五公(P253,第42世)、佳文公(P405,第42,生于乾隆十一年)俱迁居陕西;
(11)            43世。长智生子二:朝寿、朝华(第43世)、长文生子三:朝宁、朝康、朝富(P108\124,第43世)俱迁陕西商州;美迈(P175,第43世,时明之子)、本汉(P219,第43世,生仲之子)、本道(P219,第43世)、本荣(P223,第43世,生凤之子,迁居陕西牛羊河桃园沟,汉中府西乡县牛羊河)、惟理(P250、第43世)、钊朝(P142,第43世,生子五)、钊美(P142,第43世,生子二)俱迁陕西;生纪公生子二:本琦公(P194,第43世,乾隆戊午1738生,生子二:世海、世权)、本王喜公(P194,第43世)俱迁陕西山阳县长沟街道村;生珍生子二:本高、本明(P222,第43世)上董庄仁麒公后裔迁居陕西平利县石牛河;本高公(另一同名,P222,第43世,生余之子)迁居陕西石泉县桃源沟;本贵公(P224,第43世,生成之子)先迁居四川,复迁陕西汉中府西乡县牛羊河桃园沟;
(12)            第44世。世春公(P222,第44世,本玉之子)迁居陕西平利县蒋家关;世权公(P223,第44世,本大之子)迁徙陕西商州龙渠寨;
(13)            第45世。代钦公(P219,第45世,世庆长子)迁徙陕西;代镐公(P219,第45世,世庆次子)迁陕西平利县五柯树黄石板;
(14)            第46世。定常公(P222,第46世,代贤之子)迁居陕西平利县;
其余待补充完善。
2019年7月7日15:46荷香月暖草创于广西
江西董氏三大庭之一泉溪派熹公后裔迁徙陕西初步统计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江西三大庭之一泉溪派熹公后裔主要迁徙至陕西的记载在:镇安、石泉、平利、商洛山阳、商州、安康(白河)、洛南、略阳、汉中、云昔、西乡(牛羊河)、南郑、凤县等地。陕西镇安的族谱记载:“熹公----珪公-----山广-----有林-----孝均------汝楫------艺俊-----硕”这一熹公的谱系,该熹公字德昭属于后唐天成时(926—929)为武宁令(不是南宋董德元的兄弟董德昭);柞水的谱与泉溪谱完全一致。从迁徙的记载与分布,我在《熹公后裔清朝时期迁徙集中在鄂西北与陕西的原因分析》一文,间接否定那些想当然的错误连宗的逆流,也在多篇文章对数典忘祖行为加以鞭挞;也为陕西等地的宗亲,用事实纠偏,给予明晰的思路。对数典忘祖者,若能够细心下来探讨研究,就会发现,江西泉溪派,虽在清朝一段时间,被错误统谱,但其迁徙记载,以及后裔的时间则给于有力的驳斥。
泉溪派熹公后裔从五代十国开始迁徙、宋明时期迁徙至安徽太湖、江西瓦家坝、丰城,河南、江苏、湖北等地再迁徙。一些不去研究的人,仅凭后唐董熹公字德昭与南宋的名德昭相同,就把南宋德昭之前的世系列在后唐天成时(926—929)为武宁令的董熹公字德昭之前,岂不让人耻笑,那些信誓旦旦以《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再论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某些网站也大张旗鼓因投其所好而一边倒,封杀不同的研究分析。然而,这些封杀,终究被事实戳穿其荒诞的行为。若以南宋董槐修谱世系世代间隔否定,却不知其先祖原本使用几百年的董槐谱,只因为自明朝万历不同修谱,不同主张,攀附以居士为居中,就忘却历史,忘却修谱修改的历史,甚至把嘉靖的修谱想当然理解为错误而没有出现在后修谱的谱序中?《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不去验证是否可信,董槐与德元同为南宋朝廷任职,若德元的兄弟名德昭是泉溪的字德昭,董槐是董熹字德昭公8世裔孙,本是南宋右丞相的董槐,宋史明确记载,把泉溪后唐的字德昭变成南宋名德昭,南宋董槐岂不是变成元朝的人,那岂不荒谬可笑?一个后唐的字德昭,其后裔都在五代、北宋,却变成是南宋人的后裔。这样的逻辑思维,该收敛了。
然也有把历代的老字辈有意删除者,想当然认为错误,却不知先辈改谱的错误;把什么郎与某地时间接近,就不考证时间,时间、记载内容,就列入自己的派系的做法,不值得效仿,
依据湖北阳新《豢龙董氏宗谱.醇儒堂》记载:司孟公(孟户肇迁祖,P59,第28世)生胜宗、胜全,生洪武六年1373,殁宣德十年1435,先祖迁徙麻城,后自麻城黄土坎迁大冶洋湖象鼻地转洪滨桥上董家硚,复迁山上垴下。司孟公派下迁居江夏、保安、罗田、西蜀(四川)、陕西、浠水等地。……本文,主要以记载的进行统计,不包括失考后迁徙以及分谱记载的迁徙。
(1)俭公(P251,第31世)同世代有生于正统己巳1449,董鑑垸外迁陕西董家铺;
(2)兴湛公(P,第33世,法名之子)葬象鼻地,子孙迁居陕西省立业。兴隆、兴贵、兴虎、兴柏兴灿葬洋湖象鼻地;
(3)第36世有记载生于万历癸丑1613年。兴谟公(P317,第36世,太通之子)迁徙陕西;
(4)第37世有记载正德丙子1516年生。朝升(P131,第37世,继宏之子)、朝安(P131,第37世,继瑚之子)俱迁居陕西石泉土门亚;瑞鹤(P305,第37世,生荣之子)、启瑞(P306,第37世,生知之子)、祥瑞(P306,第37世,生纯之子)、瑞岐(P306,第37世,生广之子)俱迁陕西;瑞仙(P312,第37世,汉仲之子)迁陕西白河宣化里杨树垅;之朝(P387,第37世,大恕之子)、之雁(P387,第37世,大佳之子)俱迁陕西平利县;
(5)第38世有记载嘉靖甲寅1554生。志贞公(第38世)由太湖迁陕西;日珍公(第38世,朝周长子)日珍公生于康熙甲寅1674,殁乾隆庚午,生四子:用梅、用柏、用相、用棋。柏公迁徙陕西;日珪公(第38世,朝周次子)生子五:用柱、用松、用材、用喜、用恒。迁徙陕西石泉县王家河,P131记载迁居石泉土亚门;日熙公(P175,第38世,朝绣之子)迁徙陕西山阳县;焕用公、焕龙公、焕朋公(P252,第38世)于1801年俱从董鑑垸外迁迁陕西省洛南县;守相公(P303,第38世,瑞欧之子)迁陕西汉中兴州城外儒学脑,今汉中略阳县;相文公、相宽公(P306,第38世)、成恒公(P357,第38世)俱迁陕西。成恒公之孙有象迁河南周口,有兴迁自和;成教(P314,第38世,元苾长子)、成政(P314,第38世,元苾次子)、成道(P314,第38世,元华之子)俱迁陕西白河;成樑公、成柱公(P315,第38世,元诚之长次子)俱迁陕西安康;
(6)39世有记载生于万历己亥1599年。国依公(P110,第39世,启龙之子)生子维本,用加公、用进公、用兴公(日安公之三子,P174,南豪庄迁出),至黑公(P250,第39世,字家会)、至五公(P254,第39世)、至端公(P254,第39世,字宏开)、至鳌公(P254,第39世,字胜鳌,生于乾隆壬午)俱迁陕西;用柏公(P160,第39世,日珍之子)用柏公与学华公(39世)迁陕西平利县岚域田乡何家铺。财天公(P304,第39世,相乾之子)迁陕西平利湖板房沟;用周公(P174,第39世,日兴之子)、用绣(P131,第39世,日铃之子)、用繍(P127,第39世)俱迁陕西石泉县;至礼公(P250,第39世)生子七:锡阳、锡雍、锡荣、锡实、锡贵、锡青、锡畅,迁徙陕西镇安;天源公(P303,第39世)陕西商洛山阳,又记迁陕西西安府山军县小河口。天佑公(P305,第39世,相仁公之子)迁徙陕西山阳;成家公子二祥云公、祥佑公(P314,第39世)、祥瑶公(P314,第39世,成佐之子)迁徙陕西白河;祥瑞公(P314,第39世,成倜之子)迁陕西安康;
(7)第40世。国将公(P120,第40世,字大猷,应璇公长子,生一子道龙),生于乾隆丁巳1737,殁于乾隆乙卯1795,迁陕西汉中西乡浹口州;维本(P110,第40世,国依之子)、锡普公(P253,第40世)俱迁陕西;学义公(P175,第40世,用权公之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兴安府石泉县毛家河,学成公(P175,第40世,用柱公长子)、学德公(P175,第40世,用柱公次子)两兄弟从古楼庄迁至石泉县毛家河、学蕃公(P175,第40世,用恒公之子)古楼庄迁至石泉县土门沟,俱迁陕西石泉县;学华公(P175,第40世,用柏公长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平利县岚河域田乡何家铺;学富公(P175,第40世,用柏公次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汉中府凤县刘氏株沟;学乾公(P175,第40世,用湖公之子)、果喜公(应该是国喜公的笔误,P175,第40世,用江公之子)俱迁陕西商洛山阳县;象如公(应该是相如公的笔误,P250,第40世)嘉庆庚申五年迁徙陕西云昔县后坝沟;有冈公(P314,第40世,祥瑢之子)迁陕西安康、有域公(P314,第40世,祥禹之子)迁陕西白河、有枬公(P357,第40世,祥琉之子)迁陕西、有化公(P357,第40世,祥瑁公之子)迁陕西白河柳树沟,四人皆从平地畈庄外迁【白河估计为陕西安康县内】
(8)永贵公、永伍公、永细公(P251,第41世,)兄弟三人随父迁居陕西。洪大(P412,第40世,字连义)随二子迁徙陕西;锡名(名锡应该是锡名的笔误,P405,第40世,字席尝)生于嘉庆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亥时,迁陕西平利县冻子沟;锡雅公(P412,第40世,字三学)生于嘉庆十三年,带四子迁陕西平利县四季河;洪儒公(P412,第40世,字连珠)带子迁陕西汉中府平利县四季河;
(9)第41世。天祥公(P250,第41世,生于乾隆戊辰年)、永兆公(第41世)、永学公(P253,第41世)、自雄(P357,第41世,有仙之子)、永国公与永邦公两兄弟(P252,第41世)迁徙陕西五郎沟,锡明公(P250,第41世)生五子:永、贵、嘉、庆、?,俱迁陕西;应高公(P303,第41世,子常之子)迁徙陕西镇安县;
(10)            第42世。长礼公(P108,第42世,道祯之子)、道顺生六子:长智(P108,第42世,生二子:朝寿、朝华)、长文(P108,第42世,生子三:朝宁、朝康、朝富)、长信(P108,第42世)、长全(P108,第42世)、长元(P108,第42世)、长清(P108,第42世)俱迁陕西商州;长富公(P109,第42世,道通之子)迁徙陕西南郑;生举公(P222,第42世,其升之子)迁徙陕西平利;来斯公、来既公两兄弟(P252,第42世),来五公(P253,第42世)、佳文公(P405,第42,生于乾隆十一年)俱迁居陕西;
(11)            43世。长智生子二:朝寿、朝华(第43世)、长文生子三:朝宁、朝康、朝富(P108\124,第43世)俱迁陕西商州;美迈(P175,第43世,时明之子)、本汉(P219,第43世,生仲之子)、本道(P219,第43世)、本荣(P223,第43世,生凤之子,迁居陕西牛羊河桃园沟,汉中府西乡县牛羊河)、惟理(P250、第43世)、钊朝(P142,第43世,生子五)、钊美(P142,第43世,生子二)俱迁陕西;生纪公生子二:本琦公(P194,第43世,乾隆戊午1738生,生子二:世海、世权)、本王喜公(P194,第43世)俱迁陕西山阳县长沟街道村;生珍生子二:本高、本明(P222,第43世)上董庄仁麒公后裔迁居陕西平利县石牛河;本高公(另一同名,P222,第43世,生余之子)迁居陕西石泉县桃源沟;本贵公(P224,第43世,生成之子)先迁居四川,复迁陕西汉中府西乡县牛羊河桃园沟;
(12)            第44世。世春公(P222,第44世,本玉之子)迁居陕西平利县蒋家关;世权公(P223,第44世,本大之子)迁徙陕西商州龙渠寨;
(13)            第45世。代钦公(P219,第45世,世庆长子)迁徙陕西;代镐公(P219,第45世,世庆次子)迁陕西平利县五柯树黄石板;
(14)            第46世。定常公(P222,第46世,代贤之子)迁居陕西平利县;
其余待补充完善。
2019年7月7日15:46荷香月暖草创于广西
江西董氏三大庭之一泉溪派熹公后裔迁徙陕西初步统计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江西三大庭之一泉溪派熹公后裔主要迁徙至陕西的记载在:镇安、石泉、平利、商洛山阳、商州、安康(白河)、洛南、略阳、汉中、云昔、西乡(牛羊河)、南郑、凤县等地。陕西镇安的族谱记载:“熹公----珪公-----山广-----有林-----孝均------汝楫------艺俊-----硕”这一熹公的谱系,该熹公字德昭属于后唐天成时(926—929)为武宁令(不是南宋董德元的兄弟董德昭);柞水的谱与泉溪谱完全一致。从迁徙的记载与分布,我在《熹公后裔清朝时期迁徙集中在鄂西北与陕西的原因分析》一文,间接否定那些想当然的错误连宗的逆流,也在多篇文章对数典忘祖行为加以鞭挞;也为陕西等地的宗亲,用事实纠偏,给予明晰的思路。对数典忘祖者,若能够细心下来探讨研究,就会发现,江西泉溪派,虽在清朝一段时间,被错误统谱,但其迁徙记载,以及后裔的时间则给于有力的驳斥。
泉溪派熹公后裔从五代十国开始迁徙、宋明时期迁徙至安徽太湖、江西瓦家坝、丰城,河南、江苏、湖北等地再迁徙。一些不去研究的人,仅凭后唐董熹公字德昭与南宋的名德昭相同,就把南宋德昭之前的世系列在后唐天成时(926—929)为武宁令的董熹公字德昭之前,岂不让人耻笑,那些信誓旦旦以《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再论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某些网站也大张旗鼓因投其所好而一边倒,封杀不同的研究分析。然而,这些封杀,终究被事实戳穿其荒诞的行为。若以南宋董槐修谱世系世代间隔否定,却不知其先祖原本使用几百年的董槐谱,只因为自明朝万历不同修谱,不同主张,攀附以居士为居中,就忘却历史,忘却修谱修改的历史,甚至把嘉靖的修谱想当然理解为错误而没有出现在后修谱的谱序中?《泉溪熹公即流坑德昭公确定无疑》不去验证是否可信,董槐与德元同为南宋朝廷任职,若德元的兄弟名德昭是泉溪的字德昭,董槐是董熹字德昭公8世裔孙,本是南宋右丞相的董槐,宋史明确记载,把泉溪后唐的字德昭变成南宋名德昭,南宋董槐岂不是变成元朝的人,那岂不荒谬可笑?一个后唐的字德昭,其后裔都在五代、北宋,却变成是南宋人的后裔。这样的逻辑思维,该收敛了。
然也有把历代的老字辈有意删除者,想当然认为错误,却不知先辈改谱的错误;把什么郎与某地时间接近,就不考证时间,时间、记载内容,就列入自己的派系的做法,不值得效仿,
依据湖北阳新《豢龙董氏宗谱.醇儒堂》记载:司孟公(孟户肇迁祖,P59,第28世)生胜宗、胜全,生洪武六年1373,殁宣德十年1435,先祖迁徙麻城,后自麻城黄土坎迁大冶洋湖象鼻地转洪滨桥上董家硚,复迁山上垴下。司孟公派下迁居江夏、保安、罗田、西蜀(四川)、陕西、浠水等地。……本文,主要以记载的进行统计,不包括失考后迁徙以及分谱记载的迁徙。
(1)俭公(P251,第31世)同世代有生于正统己巳1449,董鑑垸外迁陕西董家铺;
(2)兴湛公(P,第33世,法名之子)葬象鼻地,子孙迁居陕西省立业。兴隆、兴贵、兴虎、兴柏兴灿葬洋湖象鼻地;
(3)第36世有记载生于万历癸丑1613年。兴谟公(P317,第36世,太通之子)迁徙陕西;
(4)第37世有记载正德丙子1516年生。朝升(P131,第37世,继宏之子)、朝安(P131,第37世,继瑚之子)俱迁居陕西石泉土门亚;瑞鹤(P305,第37世,生荣之子)、启瑞(P306,第37世,生知之子)、祥瑞(P306,第37世,生纯之子)、瑞岐(P306,第37世,生广之子)俱迁陕西;瑞仙(P312,第37世,汉仲之子)迁陕西白河宣化里杨树垅;之朝(P387,第37世,大恕之子)、之雁(P387,第37世,大佳之子)俱迁陕西平利县;
(5)第38世有记载嘉靖甲寅1554生。志贞公(第38世)由太湖迁陕西;日珍公(第38世,朝周长子)日珍公生于康熙甲寅1674,殁乾隆庚午,生四子:用梅、用柏、用相、用棋。柏公迁徙陕西;日珪公(第38世,朝周次子)生子五:用柱、用松、用材、用喜、用恒。迁徙陕西石泉县王家河,P131记载迁居石泉土亚门;日熙公(P175,第38世,朝绣之子)迁徙陕西山阳县;焕用公、焕龙公、焕朋公(P252,第38世)于1801年俱从董鑑垸外迁迁陕西省洛南县;守相公(P303,第38世,瑞欧之子)迁陕西汉中兴州城外儒学脑,今汉中略阳县;相文公、相宽公(P306,第38世)、成恒公(P357,第38世)俱迁陕西。成恒公之孙有象迁河南周口,有兴迁自和;成教(P314,第38世,元苾长子)、成政(P314,第38世,元苾次子)、成道(P314,第38世,元华之子)俱迁陕西白河;成樑公、成柱公(P315,第38世,元诚之长次子)俱迁陕西安康;
(6)39世有记载生于万历己亥1599年。国依公(P110,第39世,启龙之子)生子维本,用加公、用进公、用兴公(日安公之三子,P174,南豪庄迁出),至黑公(P250,第39世,字家会)、至五公(P254,第39世)、至端公(P254,第39世,字宏开)、至鳌公(P254,第39世,字胜鳌,生于乾隆壬午)俱迁陕西;用柏公(P160,第39世,日珍之子)用柏公与学华公(39世)迁陕西平利县岚域田乡何家铺。财天公(P304,第39世,相乾之子)迁陕西平利湖板房沟;用周公(P174,第39世,日兴之子)、用绣(P131,第39世,日铃之子)、用繍(P127,第39世)俱迁陕西石泉县;至礼公(P250,第39世)生子七:锡阳、锡雍、锡荣、锡实、锡贵、锡青、锡畅,迁徙陕西镇安;天源公(P303,第39世)陕西商洛山阳,又记迁陕西西安府山军县小河口。天佑公(P305,第39世,相仁公之子)迁徙陕西山阳;成家公子二祥云公、祥佑公(P314,第39世)、祥瑶公(P314,第39世,成佐之子)迁徙陕西白河;祥瑞公(P314,第39世,成倜之子)迁陕西安康;
(7)第40世。国将公(P120,第40世,字大猷,应璇公长子,生一子道龙),生于乾隆丁巳1737,殁于乾隆乙卯1795,迁陕西汉中西乡浹口州;维本(P110,第40世,国依之子)、锡普公(P253,第40世)俱迁陕西;学义公(P175,第40世,用权公之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兴安府石泉县毛家河,学成公(P175,第40世,用柱公长子)、学德公(P175,第40世,用柱公次子)两兄弟从古楼庄迁至石泉县毛家河、学蕃公(P175,第40世,用恒公之子)古楼庄迁至石泉县土门沟,俱迁陕西石泉县;学华公(P175,第40世,用柏公长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平利县岚河域田乡何家铺;学富公(P175,第40世,用柏公次子)从古楼庄迁至陕西汉中府凤县刘氏株沟;学乾公(P175,第40世,用湖公之子)、果喜公(应该是国喜公的笔误,P175,第40世,用江公之子)俱迁陕西商洛山阳县;象如公(应该是相如公的笔误,P250,第40世)嘉庆庚申五年迁徙陕西云昔县后坝沟;有冈公(P314,第40世,祥瑢之子)迁陕西安康、有域公(P314,第40世,祥禹之子)迁陕西白河、有枬公(P357,第40世,祥琉之子)迁陕西、有化公(P357,第40世,祥瑁公之子)迁陕西白河柳树沟,四人皆从平地畈庄外迁【白河估计为陕西安康县内】
(8)永贵公、永伍公、永细公(P251,第41世,)兄弟三人随父迁居陕西。洪大(P412,第40世,字连义)随二子迁徙陕西;锡名(名锡应该是锡名的笔误,P405,第40世,字席尝)生于嘉庆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亥时,迁陕西平利县冻子沟;锡雅公(P412,第40世,字三学)生于嘉庆十三年,带四子迁陕西平利县四季河;洪儒公(P412,第40世,字连珠)带子迁陕西汉中府平利县四季河;
(9)第41世。天祥公(P250,第41世,生于乾隆戊辰年)、永兆公(第41世)、永学公(P253,第41世)、自雄(P357,第41世,有仙之子)、永国公与永邦公两兄弟(P252,第41世)迁徙陕西五郎沟,锡明公(P250,第41世)生五子:永、贵、嘉、庆、?,俱迁陕西;应高公(P303,第41世,子常之子)迁徙陕西镇安县;
(10)            第42世。长礼公(P108,第42世,道祯之子)、道顺生六子:长智(P108,第42世,生二子:朝寿、朝华)、长文(P108,第42世,生子三:朝宁、朝康、朝富)、长信(P108,第42世)、长全(P108,第42世)、长元(P108,第42世)、长清(P108,第42世)俱迁陕西商州;长富公(P109,第42世,道通之子)迁徙陕西南郑;生举公(P222,第42世,其升之子)迁徙陕西平利;来斯公、来既公两兄弟(P252,第42世),来五公(P253,第42世)、佳文公(P405,第42,生于乾隆十一年)俱迁居陕西;
(11)            43世。长智生子二:朝寿、朝华(第43世)、长文生子三:朝宁、朝康、朝富(P108\124,第43世)俱迁陕西商州;美迈(P175,第43世,时明之子)、本汉(P219,第43世,生仲之子)、本道(P219,第43世)、本荣(P223,第43世,生凤之子,迁居陕西牛羊河桃园沟,汉中府西乡县牛羊河)、惟理(P250、第43世)、钊朝(P142,第43世,生子五)、钊美(P142,第43世,生子二)俱迁陕西;生纪公生子二:本琦公(P194,第43世,乾隆戊午1738生,生子二:世海、世权)、本王喜公(P194,第43世)俱迁陕西山阳县长沟街道村;生珍生子二:本高、本明(P222,第43世)上董庄仁麒公后裔迁居陕西平利县石牛河;本高公(另一同名,P222,第43世,生余之子)迁居陕西石泉县桃源沟;本贵公(P224,第43世,生成之子)先迁居四川,复迁陕西汉中府西乡县牛羊河桃园沟;
(12)            第44世。世春公(P222,第44世,本玉之子)迁居陕西平利县蒋家关;世权公(P223,第44世,本大之子)迁徙陕西商州龙渠寨;
(13)            第45世。代钦公(P219,第45世,世庆长子)迁徙陕西;代镐公(P219,第45世,世庆次子)迁陕西平利县五柯树黄石板;
(14)            第46世。定常公(P222,第46世,代贤之子)迁居陕西平利县;
其余待补充完善。
2019年7月7日15:46荷香月暖草创于广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种疾病的必用药,参考如下
赵孟頫行书《乐志论》( 附题跋+释文)
夫妻之间,不可明说的20个“秘密”
想要快速高效地学会篆书,这套字帖不可缺少,篆楷5000字对照表
摄影:火炬姜开花(稀有拍图)
十大宇宙规律|掌握宇宙规律是我们成功的基础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