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尚书》注译《禹贡》

《禹贡》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

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榦、栝、柏,砺、砥、砮、丹,惟箘、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陂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

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题解】

《夏书》:《尚书》为虞、夏、商、周四代之书。其纪夏后氏之书,曰《夏书》,自《禹贡》至《胤征》凡四篇。夏:朝代名。禹治水有功,受舜禅,国号夏,亦称夏后氏,都安邑(今山西解县)。奄有黄河、扬子江两流域及河北省,传位于启,为传子之始,凡十七主,四百二十二年,为商所灭。

禹贡》:《尚书·夏书》篇名。禹制九州贡法,而详其山川道里之远近,物产之所宜,故曰《禹贡》。禹制贡法,故以“禹贡”名篇。贡赋之法其来久矣,治水之后更复改新,言此篇贡法是禹所制,非禹始为贡也。


  《尚书正义》“此篇史述为文,发首‘奠高山大川’,言禹治九州之水,水害既除,定山川次秩,与诸州为引序。

‘导岍’至‘嶓冢’,条说所治之山,言其首尾相及也;

‘导弱水’至‘导洛’,条说所治之水,言其发源注海也;

‘九州攸同’至‘成赋中邦’,总言水土既平,贡赋得常之事也;

‘锡土姓’三句,论天子与土地布行德教之事也;

‘五百里甸服’至‘二百里流’,总言四海之内,量其远近,分为五服之事也;

‘东渐于海’以下,总结禹功成受锡之事也。”

《禹贡》堪称我国最早、最权威的地理志,除了详述九州贡赋之外,对山川地理的勘定以及地域方物的阐述可谓周详而准确,充分体现了“帝王之书”的权威及价值,为各级官员提供了最直接、最便捷的了解国情的宝贵资料。在中国古代地理文献中,史料价值极高,远非他书可以仿佛。


【书序】

禹别九州1,随山2,任土作贡3

【注释】

1.别:辨别。九州:古分天下为九州,而制各不同。《尚书·禹贡》称九州为“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此为夏制。另有商制、周制。创制九州,或以为人皇氏,或以为颛顼。禹治洪水,足迹遍九州,故称九州为禹迹。《左传》“茫茫禹迹,画为九州。”

2.随:循也。浚(jùn)川:谓疏浚河川。浚,深也。

3.任土:谓随土地之宜,使出田赋也。《周礼》“载师,掌任土之法。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chán)二十而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作:造也,创造曰作。《礼》“作者之谓圣”。贡:田赋名。《孟子》“夏后氏五十而贡”。

【译文】

大禹辨别九州,循山开道,以疏浚江河,随土地之宜,分别制定出了不同的田赋标准。史录其事,作《禹贡》。

【原文】

禹敷土1,随山刊木2,奠高山大川3

【注释】

    1.敷土:致国土富饶。敷,饶足也。

    2.随山刊木:言依山而行,斩木以通道路。随,循也。刊,斫也。

3.奠高山大川:厘定高山大川之次第。奠,定也。高山,谓“五岳”。大川,谓“四渎”。

【译文】

大禹治水以致国土富饶;他依山而行,斫木以通道路;勘定高山大川,以定其尊秩。

【原文】

冀州1。既载壶口2,治梁及岐3。既修太原4,至于岳阳5。覃怀厎绩6,至于衡漳7。厥土惟白壤8,厥赋惟上上错9,厥田惟中中10。恒、卫既从12,大陆既作12。岛夷皮服13,夹右碣石14,入于河15

【注释】

1.冀州:古九州之一,今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黄河以北,奉天辽河以西之地。《释名》“冀州地有险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也。”今河北省别称冀。冀州现在是河北省衡水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滏阳河流经本市。北距北京300公里,西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110公里,辖区总面积918平方公里。冀州在古代是上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到汉朝时,正式成为行政区划地名,是“十三刺史部”之一。

2.既:事毕曰既。载:事也。《尚书·舜典》“有能奋庸熙帝之载”。壶口:在今山西省临汾市吉县西南,河势北来,至此全倾于西崖,奔放而下,约五六百尺,悬注瀠(yíng)旋,有若壶然,故曰壶口。

3.梁:吕梁,山名。在今山西省离石县东北,禹治洪水,凿吕梁。《水经注》“善无水历吕梁之山而为吕梁洪”。岐:岐山,在今山西省介休县。

4.既:已也。修:整治。后文“六府孔修”。太原:古地名,即今山西旧太原、汾州二府之地。亦作大卤、大夏、夏墟。

5.岳阳:地名,凡太岳山南直至南河皆是。今山西安泽、赵城二县及其以南之地。阳,山南也。

6.覃:及也,延也。《诗》“覃及鬼方”。怀:近河地名。《地理志》“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厎(zhǐ):定也。《尚书·皋陶谟》“朕言惠,可厎行。”绩:功业,事也。

7.衡漳:即降水,在今河北省曲周、肥乡二县之间。衡即古横字,漳水横流入河,故云横漳。

8.厥:其。白壤:色白而壤。雍州色黄而壤,豫州直言其壤。壤,柔土,无块曰壤。

9.赋:敛也,田赋也。上上错:列为第一。上上,第一也。错,安也,置也。《楚辞》“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易》“苟错诸地而可矣”。今通作“措”。

10.田:土地之泛称。中中:第五。

11.恒、卫既从:言恒水、卫水已治理完毕。既:已也;尽也。从,治也。如从政、从事。

12.大陆既作:大陆泽之地尽皆治及,言可以用于耕种。大陆,泽名。作,及也。《尚书·无逸》“作其即位”。

13.岛夷:言海岛之夷也。《魏书》有《岛夷传》,指宋、齐、梁三朝。此诋毁之词,犹南朝称北魏为索虏。皮服:以兽皮为衣服。服,衣服。《诗》“彼其之子,不称其服。”《尚书·旅獒》“明王慎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天下万国无有远近,尽贡其方土所生之物,惟可以供服食器用者。言不为耳目华侈。)”

14.夹:近也。《尚书·梓材》“怀为夹”。孔传“夹”音xié “夹行此山之右”。碣石:山名。《清·一统志》“古言碣石者不一”。孔安国《书传》但云海畔山,不祥在何郡县。《汉志》“在骊城县西南”。今骊城亦无的所。其言在卢龙者,后魏《隋志》、《括地志》、《通典》、《通考》,诸说相承,似乎可据。然卢龙南不滨海,今县志亦无此山。其言在累县即今昌黎境者,始自文颖。郭璞注《山海经》谓在临渝南水中,盖因累县已废入临渝,亦即文颖之说也。《水经注》宗文颖,兼引《汉志》,又采王横之言,以为沦于海中。至《濡水注》,则又曰枕海。《明·一统志》则曰在昌黎西北五十里。《府志》又以为即今县北十里之仙人台,皆言在昌黎境,而又不同如此。

15.入:自外而至内。河:黄河。

【译文】

冀州。治罢壶口,向东再治理吕梁与岐山。太原整治完毕之后,又至于岳阳。再向东延及于怀地,事功确定之后,又至于降水。冀州一带为色白而无块的柔土,其贡赋置为九等中的第一等,其田土为九等中的第五等。恒水、卫水先后治理完毕,大陆泽通过治理后的土地都可以用于耕种。岛上的夷民以兽皮为衣服,人们沿右碣石山东行,可以由此入黄河进贡。

【原文】

济、河惟兖州1。九河既道2,雷夏既泽3,灉、沮会同4。桑土既蚕5,是降丘宅土6。厥土黑坟7,厥草惟繇8,厥木惟条9。厥田惟中下,厥赋贞10,作十有三载乃同11。厥贡漆丝,厥篚织文12。浮于济、漯13,达于河14

【注释】

1.济:济水,亦称沇(yǎn)水,源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南流为猪龙河,入黄河。其故道本过黄河而南,东流至山东,与黄河平行入海。今下游为黄河大清河、小清河所占,惟河北发源处尚存。河:黄河,中国第二大川,古时只称河,后人以其多沙而色黄,谓之黄河。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之格拉丹东雪峰,东流潴为扎陵、鄂陵二海。曲折东入甘肃境,又东北出长城,循贺兰山东麓,阴山南麓,至内蒙之托克托县,西折而南,成一大曲,是为河套。又南入长城,经壶口龙门诸山,为山西、陕西之界,折东流入河南境。始由高地流行平地,折东北,经河北、山东,至利津县,夺大清河故道入海。长8,800馀里,下游自河南以下,常有水患,上游水性重浊湍急,不利行舟,惟河套一带,颇资灌溉之利,且通舟楫。入河大川,著者为山西之汾水、陕西之渭水、河南之洛水。此河下游,屡有变迁,其经行之道,有六。惟:是也。兖(yǎn)州:古九州之一。李巡曰:“济河间其气专质,厥性信谨,故曰兖。”兖,信也。《释名》“兖州取兖水为名,兖水即沇水,山东旧东昌府及兖州、济南、青州之西北境,河北旧大名府及正定、河间之东南境,皆右兖州之地。

2.九河:古时黄河,自孟津而北,分为九道。《尔雅》“徒骇、太史、马颊、覆鬴、胡苏、简、絜、钩盘、鬲津,九河。”河北旧河间、天津二府,山东旧定武府等处,皆为九河故道。既道:尽顺也。既,已也;尽也。《左传》“日有食之既”。道,顺也。

3.雷夏既泽:雷泽也。在山东濮县东南,接菏泽县界。《周礼注》“雷泽,兖州泽,今属济阴。”《汉书·地理志》“济阴郡成阳,雷泽在西北。”《水经注》“雷泽在成阳故城西北”。今淤。既:已也。泽,水所汇也。后文“九泽既陂”。

4.灉(yōng):水名,俗称赵王河,出山东曹县西北境,东北流至菏泽县,与沮水合。又东北至寿张县南入黄河。沮(jù):为灉河之支津,亦曰清水河。自山东菏泽县东境东南流为北渠河,折东北经钜野为潴水河,岐流为二,一东经嘉祥为澹台河,入于南阳湖;一北流为济水,经郓城入于运河。会同:河名,即今河北之大清河。会,集合也。《易》“享者,嘉之会也。”

5.桑土:宜桑之土也。蚕:饲蚕也。《诗》“蚕月条桑”。

6.是:于是。降丘宅土:[传]“大水去、民下丘、居平土。”就桑蚕也。降,下也。丘,土阜。丘陵。《尚书·尧典》“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宅土,居土功,谓得益于治水之工事也。《尚书·益稷》“谓荒度土功”。

7.坟:土膏肥。

8.繇(yáo):茂也。

9.条:长也。

10.贞:精诚也。《太玄经》“斋不以其贞”。

11.作:兴也,言兴治水之功。乃:然后。

12.篚(fěi):竹器。方曰筐,园曰篚。《孟子疏》“篚以竹为之,长三尺,广一尺,深六寸,足高三寸,上有盖也。”织:作布帛之总名。以丝缕分经纬,错综交贯,而缔结成幅者。文:错画也,谓会集众綵以成锦绣也。《礼》“五色成文而不乱”。

13.浮:顺流曰浮。济、漯(tà):二水名。漯水,源出山西代县之累头山(在雁门废县西北)。由山西东流,经河北东入海,即今之桑干河,又名永定河。

14.达:至也,从入曰达。

【译文】

济水与黄河之间是兖州。古黄河的九条河道经过疏导,皆已顺畅,雷夏之水汇聚一处,成为雷泽,灉水与沮水会合成为大清河。适宜桑树生长的土地皆种桑养蚕,于是,洪水退去,老百姓纷纷走下山丘,皆得益于治水之功。这里的土地色黑而膏肥,这里水草丰茂,林木高大。其田土为第六等,其贡赋皆精诚,兴治水之工十三年之后,其贡赋的水平才与他州相同。这里进贡的物品有漆和丝,人们用竹篚盛上五彩斑斓的丝织品作为贡物。顺着济水、漯水而至于黄河。

【原文】

   海、岱惟青州1。嵎夷既略2,濰、淄其道3。厥土白坟,海滨广斥4。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5,海物惟错6。岱畎丝、枲、铅、松、怪石7。莱夷作牧8。厥篚檿丝9。浮于汶10,达于济。

【注释】

1.海:指东海。岱:指泰山。惟:是也。青州:古九州之一。说者谓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名。今山东之胶东、济南东境皆是,兼有奉天辽河以东之地。

2.嵎(yú)夷:东表之地曰嵎夷。《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既略:治理完毕。事毕曰既。略,治也。《左传》“天子经略”。谓经营天下,略有四海。

3.潍(wéi):潍河,水名。源出山东莒(jǔ)县西北之箕屋山,东北流经诸城、高密、安邱,纳浯水、汶水,又经潍县昌邑,入于海。淄:淄水。源出山东莱芜,东北流至寿光,汇清水泊,又北出合小清河,由淄河口入海,其支津由羊角沟入海。其:乃也。道:顺也。前文“九河既道”。

4.海滨:海际也。海,百川之所会归也,近陆曰海,远陆曰洋。滨,水际也。广斥:广阔之咸地。言东方之斥,西方之卤。海边迥阔,地皆斥卤,故云。地咸曰斥。咸地可煮为盐而不能耕种者曰斥卤。

5.絺(chī):细葛布。

6.海物惟错:海错,谓海中产物,种类复杂,故通称海产为海错。

7.岱畎(quǎn):谓泰山之山谷。畎,山谷通水处。后文“羽畎夏翟”。枲(xǐ):牡麻也,大麻之不结实者。《尔雅翼》“有实为苴,无实为枲。”怪石:似玉之石。

8.莱夷作牧:言莱夷水退,始放牧也。莱夷,地名。作,始也。牧,牧地(畜牧之地)。

9.篚:园竹篚。檿(yǎn)丝:蚕食山桑所吐丝也。丝韧,中琴瑟絃(xián)。檿,山桑也,其材可以为弓。

10.浮:顺流。汶:汶河,在山东,为运河上源。正流曰大汶河,出莱芜东北原山,西南流经泰安东。石汶水自泰山东麓东南流来会;牟汶水自莱芜东山合浯汶、嬴汶诸水西流来会;小汶河即柴汶水,自新泰县东北龙堂山合诸流来会。汇以西流,界旧泰安、兖州二府间,至东平县,与入黄河之大清河、小清河合流相会。又西至汶上县,西南入运河。

【译文】

    东至于大海,西达于泰山的地方是青州。东表之地嵎夷治理完毕以后,潍河、淄河于是顺流入海。这里的土地色白而膏肥,其海域宽广,咸地迥阔。这里的田土为第三等,贡赋为第四等。贡品有海盐和细葛布,有种类纷繁的海产品。泰山的山谷盛产丝、麻、铅、松木和奇石。莱夷一带的洪水退去后,人们就开始放牧。用竹篚盛上蚕丝进贡。人们顺着汶河进入济水。

【原文】

海、岱及淮惟徐州1。淮、沂其乂2,蒙、羽其艺3,大野既猪4,东原厎平5。厥土赤埴坟6,草木渐包7。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8,羽畎夏翟9,峄阳孤桐10,泗滨浮磬11,淮夷蠙珠暨鱼12。厥篚玄纤缟13。浮于淮、泗,达于河14

【注释】

1.海、岱及淮: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淮,即淮水,古四渎之一。源出河南省之桐柏山,东流入安徽境,潴于江苏、安徽间之洪泽湖。其下游本由江苏涟水入海。金、元以来,黄河自淮阴西南清江入淮,淮水下流,遂为黄河所占。清咸丰初,黄河北徙,淮水下游亦淤,其干流遂自淮阴合于运河。徐州:古九州之一。《尔雅》“济东曰徐州”。李巡曰:“淮海间其气宽舒,秉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周合其地于青州,今江苏旧徐州府及邳县,山东旧兖州府及安徽之宿县、泗县皆其地。

2.沂:沂河,亦曰沂水。有四,(一)出山东蒙阴县北,又名大沂河。东南流经沂水,折南经兰山入江苏邳县,注于运河。(二)出沂水县,又名小沂河,入于大沂河。(三)出山东滕县,亦名小沂河。东流入费县,至颛臾村之东北注于浚河,又东南入于大沂河。(四)出山东邹县西北,又名西沂河,西流经曲阜合洙水,入于泗。《论语》“浴乎沂”即此。其:乃也。乂:治也。《尚书·尧典》“有能俾乂”。

3.蒙:蒙山,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清·一统志》“蒙山高峰数处,俗以在西者为龟蒙,中央者为云蒙,在东者为东蒙。其实一山,未尝中断。龟山自在新泰县境……”旧志,蒙山绵亘百二十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古刹七十馀所。羽:羽山,在山东郯城县东北,接江苏赣榆县界。郭璞《山海经注》谓即舜殛鲧处。上有二泉,会为羽潭,即《左传》所谓其神化为黄熊入于羽渊也。《一统志》及孙星衍《尚书疏》皆从此说。胡渭谓《舜典》传云,羽山东裔,徐州之地太近,非荒服放流之宅。蓬莱县东南有羽山。《寰宇记》云,即殛鲧处,与孔《传》合,当从《寰宇记》说。其:乃也。艺:种也。《孟子》“树艺五谷”。

4.大野:春秋地名,鲁人获麟于此。《元和志》“大野泽,一名钜野。”今山东嘉祥县有获麟堆,嘉祥,本钜野分置。既:已也。猪:与“潴”通。水所停也。

5.东原:地名。[蔡传]“东原,汉之东平国,今之郓州也。”《地理今释》“东原今山东兖州府东平州,及济南府泰安州之西南境也。”即今山东东平、泰安二县地。厎平:言平治之功已定,可以耕作。厎(zhǐ),致也;定也。

6.赤埴:红壤。埴,黏土。坟:膏肥。

7.草木渐包:草木生长,徐而不速。渐,物有变移,徐而不速谓之渐。包,苞也,草木丛生。

8.惟:为。土五色:谓土地所生之各色、各类物产。徐州地界自古以来皆为鱼米之乡,物产丰富,此地钟灵毓秀、物产品类之多,琳琅满目。五色,谓青、黄、赤、白、黑也。旧盖以此五者为主要之色,故凡众彩焕烂,皆曰五色。

9.羽畎(quǎn):羽山之山谷。畎,山谷通水处。夏翟(dí):五色雉也。

10.峄(yì)阳:峄山之南。峄,峄山,即邹山也。在山东邹县东南。《水经注》“山东西二十里,高秀独出,积石相临,殆无土壤,石多孔穴,洞达相通。秦始皇上峄山,刻石颂秦德。”阳,山南也。南面亦曰阳。《左传》“天子当阳”。孤桐:特异之桐。孤,特也。桐,落叶乔木,分白桐、紫桐,其材可为琴瑟。

11.泗滨:泗河之滨。泗,泗水,即泗河。出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四源并发故名。胡渭曰:“泗水自泗水县历曲阜、滋阳、济宁、邹县、鱼台、滕县、沛县、徐州、邳州、宿迁、桃源,至清河县入淮。此禹迹也。今其故道自徐州以南,悉为黄河所占。”今之泗河,历泗水、曲阜、滋阳、济宁,东流入运河,乃古泗水之上游也。滨,地近水曰滨。《史记》“邹鲁滨洙泗”。浮磬:顺流之地出产磬玉。浮,顺流也。磬,玉石之可为乐器者。

12.淮夷:淮南北近海之夷,西周时屡征之。蠙(pín)珠:蚌珠之别名。蠙,蚌之别名。暨:及。

13.玄:黑色。纤:细也,缯帛之细者曰纤。缟:白色生绢。

【译文】

东至大海、北达泰山、南及淮水的地方是徐州。淮水、沂水通过治理,蒙山、羽山就可以耕种了,水汇聚于大野之泽,东原境内的平治之功得以确定。这里的黏土色红而膏肥,草木茂盛且生长缓慢。这里的田土为第二等,贡赋为第五等。其贡品为土地所生的各色各类丰富的物产,还有羽山山谷的五色雉,峄山之南出产特异之桐,泗水之滨顺流之地出产磬玉,淮水南北近海之地的夷民进贡蚌珠及鱼。人们将黑色的缯帛和白色的生绢盛于竹篚进贡。顺着淮水和泗水,可至于黄河。

【原文】

淮、海惟扬州1。彭蠡既猪2,阳鸟攸居3。三江既入4,震泽厎定5。筱簜既敷6,厥草惟夭7,厥木惟乔8。厥土惟涂泥9。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10。厥贡惟金三品11,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12。岛夷卉服13。厥篚织贝14,厥包桔、柚15,锡贡16。沿于江、海17,达于淮、泗。

【注释】

1.扬州:古九州之一。《尔雅》“江南曰扬州”。[李巡注]“江南其气躁劲,厥性轻扬。”今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之地,周汉皆置扬州。

2.彭蠡(lǐ):湖名,即今江西鄱阳湖。既:已也。

3.阳鸟攸居:言阳鸟用此地安居也。后文“漆沮既从,沣水攸同。”、“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义并同也。阳鸟,随阳之鸟,候鸟也。如杜鹃、家燕、鸿雁之属。[皇甫冉诗]“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攸,犹用也。

4.三江:水名,即吴淞江、娄江、东江。皆太湖之支流。《吴地记》、庾仲初《扬都赋注》、《水经注》皆同。

5.震泽:湖名,即今太湖。厎定:言太湖经过治理已确保其安。厎,定也。

6.筱(xiǎo):小竹。亦称细竹、箭竹。簜(dàng):大竹。敷:布。

7.夭:草盛貌。

8.乔:高也。《诗》“南有乔木”。

9.涂泥:湿润之土。言扬州地多沮洳,厥土涂泥也。犹今言湿地。《诗》“彼汾沮洳”。涂,泥也。泥,水和土也。

10.错:通措,置也。

11.金:凡黄金之属皆称金,古言五色金,谓金黄、银白、铜赤、铅青、铁黑。举五色以概其馀也,今言金属,以别于黄金之称金。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金属有五十馀种。三品:金、银、铜。

12.瑶、琨:均为美玉。齿、革、羽、毛:分别指象牙、犀牛皮、鸟羽、兽毛。惟:与也,及也。木:木材。

13.岛夷:海岛之夷也。卉服:以草为衣。[柳宗元文]“柳州古为南夷,椎髻卉裳。”

14.织:作布帛之总名。以丝缕分经纬,错综交贯,而缔结成幅者。贝:锦名。《诗》“成是贝锦“。

15.包:包裹之物。桔:橘之俗字。常见者有红桔、蜜桔。主产于南方。柚:常绿灌木,主产于闽、广及南方诸地。今福建漳州之文旦、广西容县之沙田、四川安岳之通贤柚,尤著名。

16.锡贡:奉赐命进贡。锡,赐也。《易》“王三锡命”。古有九锡之典,以宠诸侯。

17.沿:缘水而下。

【译文】

北及淮水,东濒大海的地方是扬州。众水汇聚而形成鄱阳湖,因此这里是候鸟栖息的好地方。太湖通过吴淞江、娄江、东江注入大海,经过治理之后的太湖已确保其平安。这里竹子广布,水草茂盛,林木高大。这里的土壤湿润,有肥沃的湿地。这里的田为第九等,其贡赋置为第六等和第七等。其贡品有金、银、铜三种,还有美玉(瑶、琨)、竹子(筱、簜)、象牙、犀牛皮、鸟羽、兽毛及木材。岛上的夷民以草为衣。人们用竹篚盛上贝锦,还有经过包装的桔、柚进贡。缘着长江和海岸,人们可以进入淮水和泗水。

【原文】

荆及衡阳惟荆州1。江、汉朝宗于海2,九江孔殷3,沱、潜既道4,云、梦作乂5。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柘、栝、柏6,砺、砥、砮、丹7,惟箘、簵、楛8,三邦厎贡厥名9,包匦菁茅10。厥篚玄纁玑组11,九江纳锡大龟12。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13,至于南河14

【注释】

1.荆: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西,漳水所出,古豫州在荆山北,荆州在荆山南。后文“荆河惟豫州”。卞和得玉于楚荆山,即此。衡阳:衡山之阳。衡山,五岳之一,在湖南衡山县西北三十里。舜南巡狩至于南岳,汉武帝移南岳之名于霍山,隋文帝始复以衡山为南岳。山有七十二峰,跨旧长沙、衡州二府境。回雁峰为首,岳麓为足,宇内之名山也。惟:为也。荆州:古九州之一。《尔雅》“汉南曰荆州”。李巡曰:“汉南其气躁刚,秉性强梁,故曰荆。荆,强也。《释名》以为取荆山之名。今湖南、湖北及四川、旧遵义、重庆二府,贵州旧思南、铜仁、思州、石阡等府,及广西之全县,广东之连县皆其地。

2.江:长江,亚洲第一大川。北岭以南,南岭以北诸水,靡不会此。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之南,山阴即黄河源。上游曰木鲁乌苏,曲折东南流,经云岭山脉纵谷中,至云南丽江,过丽江,俗名金沙江,屈曲东流,界四川、云南二省间,成一大曲,东入四川境,至宜宾。岷江自北来会,东经瞿塘峡、巫峡,至湖北宜昌西之西陵峡,即古称三峡,巴山之脉束缚而成也,峡中滩多水急。至西陵峡以下,始漫为平流,东经江西、安徽、江苏至吴淞口入海。长9,960里,江口有崇明岛,口外为黄海、东海交界处。入江大水甚多,其著名者在四川曰雅砻江,在重庆曰嘉陵江,在湖北曰汉水。又有入江之巨浸二,湖南之洞庭与江西之鄱阳。汉:汉水,亦曰东汉水,流贯旧汉中、兴安、郧阳、襄阳、安陆、汉阳六府之境,入江之大川也。源出陕西宁羌县北嶓冢山,初名漾水,东南经沔县为沔水,受沮水,东流经褒城受褒水,始为汉水。东经南郑城固洋县,又东南经西乡受牧马河,东入石泉,又东南经汉阴紫阳,东流折东北经安康、洵阳受洵河。东南经白河,又东入湖北郧县受堵水,东南经均县受均水,又东南经光化、谷城、襄阳折东北受淯水,又东南经宜城、钟祥、京山至潜江。分津右出为东荆河,又东经天门、沔阳折东北至汉川受涢水、澴水,又东南由汉阳入于江。东荆河自潜江、监利南流折东经沔阳,又东北至汉阳为沌水,亦入于江。朝宗:谓水之归海,犹诸侯之朝见天子。《诗》“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3.九江:江名。江于荆州界分而为九,见《尚书·孔传》。应劭注《汉书·地理志》亦言江自浔阳分为九道,盖言大江分而为九,故曰九江。孔殷:言甚得地势之中。孔,甚也。殷,中也,正也。

4.沱:沱江,水名,在四川境,岷江之支流,一称外江,又名雒江,自灌县南分岷江东流。经崇宁、郫县、新繁、成都、新都、金堂、简阳、资阳、资中、内江、富顺、各市县,至泸县入江,即后言梁州之沱也。为今湖北江陵之夏水。潜:潜江,汉水别流,即今之芦洑河,在湖北潜江县,分流至沔阳县,合东荆河入江。《尔雅》“水自河出为灉……汉为潜。”既道:尽顺也。

5.云梦:泽名,在今湖北安陆县南,本二泽,云在江北,梦在江南,方八九百里。华容以北,安陆以南,枝江以东,皆其地也。后悉为邑居聚落,因并称之曰云梦。《周礼·职方氏》“荆州,其泽薮曰云瞢。”瞢与梦同。作:始。言云梦始治也。乂:治。

6.杶(chūn):杶木,可以为琴。柘(zhè):落叶乔木,干疏直,木里有纹,叶厚而尖,可饲蚕,柘叶所饲之蚕曰柘蚕。见《本草纲目》。栝(guā):即桧也。《本草》“松叶有二针、三针、五针之别,三针者为栝子松,五针者为松子松,其子大如柏子。”柏:木名,有扁柏、侧柏、桧柏、罗汉柏之别。《本草》“柏叶可以服食,元旦以之浸酒,辟邪。”[孟浩然诗]“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7.砺、砥:磨石,磨刀琢玉所用,粗者为砺,细者为砥。其原料为砂岩、凝灰岩、黏板岩等。砮(nǔ):石可为矢镞者。丹:丹砂,即朱砂。

8.箘(jùn):美竹。簵(lù):美竹也,可作箭。楛(hù):木名,似荆而赤,茎似蓍(shī),可为矢干。

9.三邦:谓菌、簵、楛三邦也,各以所产得名,即以之贡。一说,三邦即三苗,与冀州、扬州之岛夷、青州之莱夷、徐州之淮夷、梁州之和夷,正同。谓荆州之苗,在唐虞时,三种最著,为三邦也。厎:定也。贡:献也,献其土物。厥:其。名:可以称美于世的东西。《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10.包匦(guǐ)菁茅:谓精美的包装。包,包裹。匦,匣也。菁茅,草名,古用以为包装。蔡沈《尚书集传》“管子云:‘江淮之间,一茅而三脊,是为菁茅。’”

11.玄:黑色。纁(xūn):浅红色。玑组:即璎珞(缨络)之类的佩饰,以丝穿珠成串者。玑,珠类,生于水。组,绶类(即丝絛,以承受印环者)。《礼》“天子朱组缨,大夫丹组缨,士綦组缨。”

12.纳锡:奉赐命献纳。纳,献纳也。锡,赐也。

13.逾:越也。洛:洛谷水,为汉水支流。

14.南河 :发源于神农架,位于武当山脉东南麓、襄樊谷城县南河镇境内,属于汉水水系。

【译文】

湖北荆山到湖南衡山之南的地方是荆州。长江、汉水奔流入海,长江在此地界分为九道,甚得地势之中,沱江、潜江治理之后水道皆已顺畅,云、梦二泽亦开始进行治理。这里为湿润之土,有大面积的湿地,其田为第八等,其贡赋为第三等。这里的贡品有鸟羽、兽毛、象牙、犀牛皮,及金、银、铜三种金属。还有杶、柘、桧、柏四种木材,和粗细磨石、镞石、朱砂,以及造箭的美竹、楛木,三个邦国都将世人称美的特产定为贡品,再加上精美的包装。人们用竹篚盛上黑色和浅红色的缨络佩饰进贡朝廷,九江一带的人们还要奉命献纳大龟。顺着长江、沱江、潜江、汉水,越过洛谷水,可以到达南河。

【原文】

荆河惟豫州1。伊、洛、瀍、涧既入于河2,荥波既猪3。导菏泽4,陂孟猪5。厥土惟壤6,下土坟垆7。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8,厥篚纤、纩9,锡贡磬错10。浮于洛,达于河11 

【注释】

1.荆、河:荆山及黄河。豫州:古九州之一,《尔雅》“河南曰豫州”。李巡曰“河南其气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豫,舒也,即今河南省。晋南渡后,侨置豫州,所治不常,后魏置豫州于汝南,唐改蔡州,今河南汝南市。

2.伊:伊河,出河南卢氏县东南闷顿岭,东北流,经嵩县、伊阳、洛阳、偃师,入于洛。贾让言,禹凿龙门,辟伊阙,当时伊水为害必甚,故禹治四水,以伊为先。洛:洛河,出陕西雒南县西北冢岭山,东流入河南,经卢氏、永宁,又东北经宜阳、洛阳、偃师、巩县,纳涧、瀍、伊诸水,至洛口入于河。《周礼》“豫州其川熒雒是也”。裴松之注《三国志》引《魏略》,谓汉以火德忌水,故洛去水为雒,其实伊雒之雒,与渭洛之洛,本是二字,魏黄初时始改伊雒之雒为洛。诏以汉德忌水为辞,颇似汉改而魏复古者,其实非也。段玉裁有伊雒字古不作洛考。见《经韵楼集》。瀍(chán):瀍河,源出河南孟津西北任家岭,南流经阳阴县,东入于洛。《尚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即此。:水名,源出河南渑池县东北白石山,曰涧水。南流合谷水,是为涧河,东流经新安、洛阳,入于洛。既:事毕也;尽也。

3.荥yīng)波:泽名,荥泽也,后文“导沇(yǎn)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是也。郑玄曰:“自平帝以后,荥泽塞为平地,荥阳民犹以其处为荥泽,在今荥泽县治南。猪:水所停曰潴。

4.导:引之也。大禹治水,因其势而利导之。菏泽:泽名,盖济水所经,至是潴为泽也。在今山东定陶县北。

5.陂(bēi):泽鄣也,畜水曰陂。孟猪:泽名,又名孟诸。《尔雅》“十薮宋有孟诸”。今河南商丘东北有孟诸泽,亦曰望诸,又作盟诸。

6.壤:柔土也,无块曰壤。

7.下土:犹言大地。《诗》“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坟:膏肥。垆:黑刚土。

8.厥:其。枲(xǐ):牡麻。絺(chī):细葛布。纻(zhù):麻属,可织为布。

9.纤:缯帛之细者。纩(kuàng:絮也。

10.磬:磬玉,可为乐器。其形如矩,博而短之一端为股,狭而长之一端为鼓。错:厉石也,治玉石用之。《诗》“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译文】

荆山与黄河之间是豫州。伊、洛、瀍、涧经过治理之后,四水尽皆会入黄河,济河之水溢为荥泽。引济河之水为菏泽,又畜其水形成诸泽。这里的土地是无块的柔土,大地膏肥,土质刚黑。这里的田是第四等,其贡赋是第二等。贡品还有漆、牡麻、细葛布、纻麻,人们用竹篚盛上缯帛、丝絮进贡。奉赐命进贡磬玉及厉石。由洛水顺流而下,可以到达黄河。

【原文】

    华阳、黑水惟梁州1。岷、嶓既艺2,沱、潜既道3。蔡、蒙旅平4,和夷厎绩5。厥土青黎6,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7。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8,西倾因桓是来9,浮于潜,逾于沔10,入于渭11,乱于河12

【注释】

1.华阳:地名。胡渭曰“华阳今商州之地也,《山海经》有华阳之山,即华阳。秦宣太后弟芈戎封华阳君,昭王立太子爱姬为华阳夫人,皆此地。其地有华阳川,即古阳华薮。盖薮因山得名,山薮并在华山之阳。”(华山,五岳之一,西岳曰华山,在今陕西华阴,以其西有少华山,故又名太华。)黑水:即今怒江,其上游曰哈喇乌苏河,哈喇,黑也,乌苏,水也。梁州:古九州之一,今陕西之汉中及四川省是。曰梁州者,应劭曰:“西方金刚,其气强梁。一说,汉中有梁山,州以此名,蜀汉以后,置梁州于汉中,隋废。”

2.岷:岷山,一作汶山,亦名沃焦山,在今四川省松潘县北,自巴颜喀拉山脉东北分出。北与西倾山止隔洮河之谷,其跗曰羊膊岭,岷江所出。后文“岷山导江”之“岷山”即指此山。山之干脉,分为二支。一支夹岷江南下,曰岷山山脉,中间起顶为大雪山,其南端有峨嵋之秀峰;一支东行者曰巴山之脉,其南端有巫山十二峰,约束大江成三峡之险,所谓巫峡也。嶓bō):嶓冢山,在陕西宁羌县北,汉水所出。《水经注·汉中记》曰“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俗以嶓冢为分水岭。”既:已也。艺:种也。

3.沱:沱江,即前言荆州之沱也。潜:潜水,又名龙门水,在四川省广元市东北,龙门山亦名蔥岭山,龙门水源出其中,为嘉陵江支源。

4.蔡:蔡山,在今四川雅安市城东五里。蒙:蒙山,在今四川雅安市、名山、芦山三地界。汉蜀郡青衣县有《禹贡》蒙山。见《汉书·地理志》。)旅平:俱已平治。旅,序也;俱也。《礼》“进旅退旅”。平,平治也。《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

5.和夷:和地之夷。夷,东方曰夷,此言梁州之东地。治水由西至东,言夷即平治之功毕。此言和夷,前有冀州、扬州之岛夷、青州之莱夷、徐州之淮夷,正同。(zhǐ)绩:确定其平治之功。

6.青:五色之一。《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黎:黑也。

7.三错:三置也。错,即措,置也。

8.璆(qiú):与球同,玉之美者,可以为磬。《汉书》“璆磬金鼓”。镂:刚铁,可以刻镂者。熊、罴:皆猛兽。狐、狸:皆野兽,其皮甚美。织皮:指织皮毛布。

.西倾:山名。《汉书·地理志》作西顷,即今青海鲁察布拉山,又曰强山。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延袤千里,外跨诸羌。《清·一统志》“西倾山,番名罗插普喇山,近黄河自东折西北之东岸,亘千馀里,凡黄河以南诸山,无大于此山者。山南即垫江源,山东即洮水源。因:由也,声之转也。桓(huán):桓水,一名白水,西倾山一名嵹台山,洮水出其东,桓水出其南,在今甘肃岷县。是来:言梁州之贡,因桓水南行而达也。来,至也。《论语》”近者说,远者来。”

10.逾:越也。沔(miǎn):水名

11.渭:指渭河,源出甘肃渭源县西北鸟鼠山,东南流至清水县,入陕西境,经凤翔纳雍水,东流经省治南,纳黑水、涝河及丰滻、潏灞诸水,北纳泾水、漆沮水,东北流至朝邑,纳洛水,东流至潼关,入黄河。

12.乱:绝流而济曰乱。《诗》“涉渭为乱”。

【译文】

华山之南至于黑水之间是梁州。岷山、嶓冢山经治理之后已可耕种,沱江、潜水皆已顺畅。蔡山、蒙山俱已得到平治,和夷一带也已确定其平治之功。这里的土为青黑色,其田为第七等,其贡赋置为第七、第八、第九三等。这里的贡品有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和织皮毛布,西倾山一带梁州的贡品,因桓水南行而达。顺着潜水,越过沔水,进入渭河,再渡过黄河进贡。

【原文】

黑水、西河惟雍州1。弱水既西2,泾属渭汭3,漆沮既从4,沣水攸同5。荆、岐既旅6,终南、惇物7,至于鸟鼠8。原隰厎绩9,至于猪野10。三危既宅11,三苗丕叙12。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13。浮于积石14,至于龙门、西河15,会于渭汭16。织皮、昆仑、析支、渠搜17,西戎即叙18

【注释】

1.西河:地名,即今陕西旧同州府地,在黄河西,此地黄河即西河,地因此名。春秋时子夏居西河,战国时吴起为西河守,皆即此。雍州:古九州之一。应劭曰:“雍,壅也,四面有山壅塞为固也。又为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气壅阏也。”今陕西、甘肃二省,及青海额济纳之地皆是,惟陕西之旧汉中、兴安、商州,甘肃之旧阶州,为古梁州域。东晋南朝尝侨置雍州于湖北襄阳,西魏改为襄州。

2.弱水:即今甘肃之张掖河。有二源,一曰山丹河,一曰张掖河。山丹河出甘肃山丹县西南祁连山,北流折西北,洪水河出县西南穷石山,西北流来注之,又西北至张掖。张掖河出县西南,曲折北流来注之,其下通名张掖河,俗称黑河,番名额济纳河,西北流经抚夷高台,出边墙,至毛目,与白河(即洮赉河)相会,仍称黑河,番名昆都伦河,北流入蒙古额济纳旗,折东北,岐为二,分入于二泊,皆古居延海也。既:尽;已也。

3.泾:泾河,关中八川之一。源出甘肃化平县西南大关山麓,东流至泾川县,入陕西,东南流经长武、邠县、醴泉、泾阳、高陵,入于渭。属:注也。《仪礼》“三注于尊”。渭汭(ruì):即渭河。汭,水之隈曲处。如淮汭、洛汭,等皆是。泾、渭二水泾清渭浊,故以为清浊之喻。如谓清浊不分者,曰不分泾渭。[苏轼诗]“胸中泾渭分”。

4.漆沮:本为二水名,合流称石州河,又曰漆沮水。漆水源出陕西同官县东北大神山,西南流至耀县。沮水一名宜君水,出县北分水岭,东南流来会,是为石州河。又东南流经富平、临潼,折西南会清峪水注于渭。[按]漆沮旧与洛水合流入渭,故亦谓之洛河,自郑渠湮废,二水隔绝,漆沮遂无洛河之名矣。既:尽也;事毕也。从:治也。

5.沣水:一作丰水,又作酆水。源出陕西宁陕县东北秦岭,西北流经长安,纳潏水,又西北分流,并往渭河。[按]沣水为关中八川之一,自历代建都渭南,凿引诸川为津渠,离合不常,丰镐诸水故道尽失。《诗》云丰水东注,而《汉书》已云北过,此其证也。攸同:同也,攸,语助。

6.荆:指荆山,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岐:岐山,山名。在岐山县西北,颜师古曰“其山两岐,俗呼箭括岭。”《寰宇记》“时人亦谓为凤凰堆,或云其峰高峻,状若天柱,因又名天柱山。”[按]《清·一统志》谓岐山在县东北,今从《清会典图》。既旅:尽皆得以序治。既,尽也。旅,俱也;序也。

7.终南:山名,即南山也。又名中南、地肺、秦山、秦岭。《雍录》“终南山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徹蓝田。凡雍、岐、郿、鄠、长安、万年,相去八百里,连绵峙踞其南者,皆此一山。[柳宗元文]”终南西至于陇首,以临于戎,东至于太华,以距于关。“惇(dūn)[孔传]“惇物,山名。《汉书》云垂山也。”[疏]“在武功县东”。

8.鸟鼠:山名。在甘肃渭源县西。后文“导渭自鸟鼠同穴”。[孔传]鸟鼠共为雌雄,同穴处此山,遂名山曰鸟鼠。《尔雅》“鸟鼠同穴,其鸟名鵌,其鼠名鼹。”[按]鸟鼠同穴山,或以为一山,或以为二山,仍以一山为是。

9.原隰(xí):豳地。《诗》“度其隰原”。即此。隰,《尔雅》“下湿曰隰”。谓低下之地也。厎绩:定其平治之功。

10.猪野:泽名,一曰都野泽。《水经》“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注云,即休屠泽也。《古文》以为猪野。[按]唐时曰白亭海,今曰鱼海子,在甘肃镇番县东北蒙古阿拉善旗境内。

11.三危:山名,在今甘肃敦煌县南。三峰耸峙,如危欲坠,故名。舜放三苗于此。既宅:皆定也。既,已也;尽也。宅,定也。《尚书·康诰》“亦惟助王宅天命”。

12.三苗:古国名。《史记注》“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当即湖南溪峒诸苗,种族不一。自唐虞时即号三苗,三者约数之辞,非必仅三种也。禹“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丕:承上之词,犹言三苗乃叙。《辞源》注“丕”为“大”。叙:定也。《尚书·舜典》“百揆时叙”。

13.球、琳:美玉也。琅、玕:石而似玉、石而似珠。《山海经》“昆仑山有琅玕树”。

14.浮:顺流。积石:山名,有二。一曰大积石,即今大雪山,在青海南境,番名阿木尼玛勒占木逊山,蒙古语曰木素鄂拉。禹导河自此。一曰小积石,在今甘肃导河县西北,古唐述山也。

15.龙门:在山西河津、陕西韩城之间,大禹所凿。或云龙门即吕梁。西河:即今陕西旧同州府地,在黄河西,黄河即《禹贡》雍州之西河。地因此名,春秋时子夏居西河,战国时吴起为西河守,皆即此。

16.会:集合;会合。会集也。渭汭:言渭水之曲。

17.织皮:《水经·桓水注》引郑注,谓织皮,西戎之国也。昆仑:即昆夷,古西戎国。《孟子》“文王事昆夷”。析支:古国名,亦作赐支。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东北流,迳于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羌。”应劭曰 :“《禹贡》析支属雍州,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馀里,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后汉书》曰:“羌地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胡渭曰:“汉人谓积石为河首,北音读析如赐,故云。其地后为党项所居。”《通典》“党项羌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北连吐谷浑也。今自青海大积石山,至甘肃贵德县界,皆其地。渠搜:古西戎之国。《凉土异物志》“古渠搜国,在大宛北界。”《隋书·西域传》“䥽汗国,都葱岭之西,古渠搜国也。”[按]即今俄领中亚细亚之地。

18.西戎:总称西方边裔之国。[疏]引郑玄云:“衣皮之民,居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王肃云:“西戎,西域也。”即:承上起下之词。叙:定也。

【译文】

黑水、西河之间是雍州。弱水已导向西流,泾水皆注于渭河之曲,漆沮水经治理之后亦入于渭,沣水也同样注入渭河。荆山、岐山一带尽皆得以序治,从终南山、惇物山一直到鸟鼠山。原隰一带的平治之功已定,一直到都野泽(甘肃镇番县东北,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内)。三危山皆已确定其平治之功,三苗的百姓也已安定。这里的土是色黄无块的柔土,田为第一等,贡赋为第六等。其贡品还有球、琳、琅、玕等玉石。人们沿积石山顺流而下,至于龙门、西河,会集于渭水之曲,进入黄河进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这些西戎之国的百姓皆已安定。

【原文】

导岍及岐1,至于荆山2,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3。厎柱、析城至于王屋4。太行、恒山至于碣石5,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6。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7

导嶓冢至于荆山8,内方至于大别9。岷山之阳至于衡山10,过九江,至于敷浅原11 

【注释】

1.导:引之也。《孟子》“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岍(qiān):陕西有岍山,即古之吴岳。在陕西陇县西南,亦曰岳山。东邻岐岫,西接陇冈。即《禹贡》岍山,古之西镇也,亦作幵山。《清·一统志》“[按]《两汉志》皆谓吴山,即岍山。《通典》、《元和志》、《寰宇记》则分吴山与岍山为二,然脉络相连,在古只有一山也。”岐:岐山,在今山西介休县。

2.荆山: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

3.壶口:在今山西吉县西南。雷首:山名,凡有九名。即首阳山、首山、独头山、襄山、尧山、薄山、中条山、陑山,并雷首为九也。《通典》云“雷首凡有八名,即历山、首阳山、薄山、襄山、甘枣山、中条山、渠猪山、独头山也,又名吴山、蒲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括地志》“此山西起雷首,东至吴坂,长数百里,随地异名。”是也。吴坂即吴山。太岳:即山西之霍山。在山西霍县东南,递高三十里,主峰高百丈有奇,盘踞二百里。南接赵城、洪洞二县,即古太岳也,亦曰霍太山,今谓之中镇。《尔雅》云“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指此。

4.厎柱:山名,在今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流,其形如柱,亦名三门山。析城:山名,在山西阳城县西南,一名析金山。《通志》“山峰四面如城,大而峻,迴出诸山,幅员四十里。”王屋:山名,在山西阳城县西南,南跨河南济源县,西跨垣曲县界。《寰宇记》“山高八千丈,广数百里,三十六洞,小有为群洞之尊。四十九山,王屋为众山之最。”一名天坛山,济水所出。

5.太行:山名,亦曰五行山,连亘河南、河北、山西、冀宁及河北界。山以百数,随地异名,实皆古太行也。《述征记》“太行山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括地志》“太行连亘河北诸州,凡数千里,始于怀而终于幽,为天下之脊。”[按]今地学家,以汾河以东,碣石以西,长城、黄河之间诸山,为太行山脉。山西晋城南,有太行山,乃山脉之主峰也。恒山:山名,在河北曲阳县西北,亦曰常山,亦曰北岳。亘旧保定府西境及山西旧大同府东境。[按]自汉以来,皆祀恒山于曲阳,明人乃定山西浑源之玄岳为恒山,清始改岳祭于浑源。碣石:山名。为古代名山之一,在五岳之外,曾被称为“神山”,古今闻名。位于河北省昌黎县城北,距避暑胜地北戴河30公里,为观光胜地,今人多从此说。《清·一统志》“古言碣石者不一”。孔安国《书传》但云海畔山,不祥在何郡县。《汉志》“在骊城县西南”。今骊城亦无的所。其言在卢龙者,后魏《隋志》、《括地志》、《通典》、《通考》,诸说相承,似乎可据。然卢龙南不滨海,今县志亦无此山。其言在累县即今昌黎境者,始自文颖。郭璞注《山海经》谓在临渝南水中,盖因累县已废入临渝,亦即文颖之说也。《水经注》宗文颖,兼引《汉志》,又采王横之言,以为沦于海中。至《濡水注》,则又曰枕海。《明·一统志》则曰在昌黎西北五十里。《府志》又以为即今县北十里之仙人台,皆言在昌黎境,而又不同如此。海:渤海。

6.西倾:西倾山。朱圉:朱圉山,在甘肃伏羌县西南。《一统志》曰“大抵朱圉山连峰叠嶂,绵亘于县西南者,皆可以朱圉名之,其锦镜石鼓木梅天门,固随地异名也。”鸟鼠:山名。太华:山名,即华山,五岳之一,西岳曰华山,在今陕西华阴,以其西有少华山,故又名太华。

7.熊耳:熊耳山,在今河南卢氏县南,大禹导洛所自。旧说双峦兢举,状同熊耳,故名。外方:山名,即嵩高。中岳嵩山为五岳之一,在河南登封县北,古曰外方,亦曰太室,其西曰少室。《史记》“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白虎通》“中央之岳,加嵩高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戴廷之《西征记》“东曰太室,西曰少室,相去七十里,嵩高其总名也。”《元和志》“嵩高山高二十里,周一百三十里,少室山高十六里,周三十里。”桐柏:山名,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南,东南接湖北随县,西接枣阳界,淮水所出。后文“导淮自桐柏”。陪尾:陪尾山,在今山东泗水县东,泗水发源于此。《史记》作负尾。《汉书》作横尾,谓横尾在江夏、安陆东北。[按]横尾山一作横山,在湖北安陆县北。胡渭《<禹贡>锥指》仍主陪尾在泗水县之说,今从之。

8.导:引之。嶓冢:即嶓冢山,在陕西宁羌县北,汉水所出。《水经注·汉中记》曰“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俗以嶓冢为分水岭。”一说,嶓冢山,在甘肃天水西南,西汉水所自出。《汉书·地理志》谓即《禹贡》之嶓冢。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西,漳水所出,古豫州在荆山北,荆州在荆山南。前文“荆河惟豫州”。卞和得玉于楚荆山,即此。

9.内方:山名,在湖北钟祥县西南,今名章山。[孔传]内方大别,二山名,在荆州,汉所经。《汉书·地理志》“竟陵,章山在东北,古文以为内方山。”大别:在今湖北汉阳东北,一名鲁山。《左传》“吴伐楚,子常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

10.岷山:见前注。衡山:五岳之一,在湖南衡山县西北三十里。舜南巡狩至于南岳,汉武帝移南岳之名于霍山,隋文帝始复以衡山为南岳。山有七十二峰,跨旧长沙、衡州二府境。回雁峰为首,岳麓为足,宇内之名山也。

11.九江:江名。江于荆州界分而为九,见《尚书·孔传》。应劭注《汉书·地理志》亦言江自浔阳分为九道,盖言大江分而为九,故曰九江。敷浅原:旧说以江西德安县之博阳山,为《禹贡》之敷浅原。朱子《九江彭蠡辨》以南康、九江间之庐山当之。

【译文】

引岍山、岐山的水流,至于荆山,越过黄河向东。然后从壶口、雷首山至于太岳。从厎柱山、析城山至于王屋山。又经太行山、恒山至于碣石山,最后进入渤海。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至于太华山。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至于陪尾山。

引嶓冢山的水流至于荆山,再从内方山至于大别山。从岷山之南至于衡山,经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入海。

【原文】

导弱水至于合黎1,馀波入于流沙2

导黑水3,至于三危,入于南海4

导河积石5,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6,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7,东过洛汭8,至于大伾9,北过降水10,至于大陆11。又北,播为九河12,同为逆河13,入于海。

嶓冢导漾14,东流为汉15,又东为沧浪之水16,过三澨至于大别17,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18,东为北江19,入于海。

【注释】

1.弱水:即今甘肃之张掖河。合黎:山名,在今甘肃张掖、山丹、高台、酒泉四县市之北,延长三百馀里,以产茶有名。其侧有合黎水,即张掖河也,亦作合离。

2.馀波:犹言末流也。此言弱水末流。流沙:沙漠之古称。《楚辞》“流沙千里”。[王逸注]“流沙,沙流如水也。”[按]流沙,泛指西北方之沙漠而言,原不能定指一处,惟《禹贡》之流沙,系专指弱水所入者而言。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之地,在甘肃毛目县附近。《淮南子》“弱水……馀波入于流沙,南至南海(居延泽)。”

3.黑水:即今怒江,其上游曰哈喇乌苏河,哈喇,黑也,乌苏,水也。

4.南海:湖名,居延泽。《汉书》“居延县,居延泽在东北,亦曰居延海。”[按]海在额济纳旗东北镜,分东西二泊,东曰朔博泊,西曰朔博克泊。《水经注》“居延海形如月生五日,盖古本一湖,其后中段淤塞,遂成二泊耳。”《汉书》、《水经注》皆谓流沙即居延泽。胡渭则以流沙为沙碛,谓弱水时遇衍溢,则分泄于流沙,其正流自入居延泽云。

5.导:引之。河:黄河。积石:积石山。

6.华阴:华山地界。言华山北面。今陕西华阴,旧属同州府。

7.孟津:津名,在河南孟县南,今曰河阳渡。周武王伐纣,会诸侯于此。

8.过:经也。洛汭:洛水之曲。

9.大伾(pī):山名,亦曰黎山,又名青坛山,即黎阳石山也。在今河南濬县东南,高四十丈,周五里。禹导河至此,乃釃(shī分其流也)为二渠。旧说大伾在今汜水县。亦作大岯。

10.降水:水名,即漳水,以合绛水,故亦名降水。《<禹贡>锥指》“河之经流,自大伾西南折而北,为宿胥口,又东北合漳水,是为北过降水,其地在今湖北曲周、肥乡二县之间。

11.大陆:泽名。

12.播:分散。九河:古时黄河,自孟津而北,分为九道。

13.同:合会也。逆河:郑玄云“下尾合,名为逆河,言相向迎受。”逆,迎也。《尚书·吕刑》“尔尚敬逆天命”。

14.嶓冢:嶓冢山。导:引之。漾:漾水,水名。在陕西宁羌县,即汉水之源。

15.汉:汉水。

16.沧浪之水:水名,即汉水。《史记》作苍浪之水。

17.三澨(shì)水名。《<史记>索引》“三澨,孔安国、郑玄以为水名,今竟陵有三参水,俗云是三澨水。”[按]今澨水,源出湖北京山县之潼泉山,为司马河,西流折南流至天门县,名汉水,又东流至汉川县入汉。大别:大别山。

18.汇:迴也,言水流之回旋也。《前汉·地理志注》师古曰“汇,迴也。言沧浪之水入江,又东迴而为彭蠡泽也。”彭蠡:湖名,即鄱阳湖,在江西省之北镜。隋时始曰鄱阳。广二三十里至五百里不等,长约二百五十里。新建、馀干、鄱阳、都昌、星子各市县环之。庾岭以北,仙霞、黟山二山脉以南之水皆潴焉。湖形似葫芦,中为细腰,南曰宫亭湖,北曰落星湖,在星子县境者,古称甖子口。南湖与长江交通之要道也,湖中有数小屿,鞵山、康山尤有名。

19.北江:即今长江之正干。古以南江、北江、中江,为三江。见《汉书·地理志》。司马贞以毗陵之北江,芜湖之中江,吴县之南江。当之。见《<史记>索引》。海:东海。

【译文】

引张掖河水至于合黎山,其末流注入内蒙古额济纳旗附近的沙漠。

引黑水,至于三危山,然后入于居延泽。

导黄河水出积石山,至于龙门,向南至于华山之北,再向东至于厎柱山,又往东至于河南孟津(河阳渡),向东过洛水之曲,至于大岯山,再向北过降水,至于大陆泽。由孟津向北,黄河分流为九道,会合后相向前行,一起入于渤海。

从嶓冢山导漾水,向东流形成汉水,又向东成为沧浪之水,过三澨水至于大别山,向南入于长江。向东在江西境汇聚成为鄱阳湖,再往东成为北江,入于东海。

【原文】

岷山导江1,东别为沱2,又东至于澧3,过九江,至于东陵4,东迆北5,会于汇6;东为中江7,入于海。

导沇水8,东流为济9,入于河,溢为荥10。东出于陶丘北11,又东至于菏12,又东北会于汶13,又北,东入于海。

【注释】

1.岷山:一作汶山,岷江所出。导:引之。江:长江,此段为岷江,在四川境,一曰都江,亦曰外水,又曰汶江。源出岷山北,南流经松潘、茂县、汶川、灌县、成都、双流、彭山、眉山、青神、乐山、犍为,至宜宾入江。禹导江始此,故古来以此为大江正源,实江之东源也。

2.别:支流。沱:沱江,水名,在四川境,岷江之支流,一称外江,又名雒江,自灌县南分岷江东流。经崇宁、郫县、新繁、成都、新都、金堂、简阳、资阳、资中、内江、富顺、各市县,至泸县入江。

3.澧(lǐ):澧河,水名。源出湖南桑植县西北栗山,东南流至大庸,改东北流,经慈利、石门、临澧、澧县,纳溇水、渫水、涔水,东南流至安乡,由南洲入洞庭出长江。

4.九江:此九江为洞庭湖之别称。谓沅、渐、元、辰、叙、酉、澧、资、湘皆合于洞庭也。见蔡沈《书传》。[按]此说始于宋初胡旦,曾彦和继之。朱子《九江辨》,去元、澧二水,而易以潇、蒸。盖据《导江文》,江先合澧而后通九江,故不数澧,元字为无字之误。朱子以无是水,故置之也。说本《<禹贡>锥指》,近世多主此说。东陵:地名,巴陵有道士洑。《地志》“即古之东陵”。在今湖南岳阳。

5.东迆(yǐ)北:即东北方向。迆:邪行也。

6.会:集合也。汇:迴也。即前言沧浪之水入江,又东迴而为鄱阳湖。

7.中江:江名,在安徽芜湖南,亦名芜湖水。《汉书·地理志》“芜湖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清·一统志》“中江水,本自芜湖东经高淳、溧水,至宜兴入海。自五坝筑而其水乃不复东,宣歙诸水,皆由此达江。”

8.沇(yǎn)水:即济源。[按]《清·会典图说》“河南怀庆府猪龙河,即沇水。上流为济水,出济源县西北天坛太乙池,伏流复出,东流经河内县为猪龙河,入于黄河。是今日以沇为济,而以济为沇矣。”

9.济:济水也。亦称沇(yǎn)水,源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南流为猪龙河,入黄河。其故道本过黄河而南,东流至山东,与黄河平行入海。今下游为黄河大清河、小清河所占,惟河北发源处尚存。

10.溢:凡过度皆曰溢。《庄子》“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荥(yīng):荥泽也。

11.陶丘:地名,当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

12.菏:菏泽之水。

13.汶:汶河,在山东,为运河上源。

【译文】

从岷山疏导长江,岷江向东容纳支流沱江,江水向东至于澧水,过洞庭湖至于东陵(湖南岳阳),然后往东北方向继续前行,会于鄱阳湖。向东为中江,然后东流入海。

引导沇水,向东流形成济水,入于黄河,度过荥泽。再东出陶丘向北流,又东至于菏泽,再往东北会于汶河,又向北流,再向东入于大海。

【原文】

导淮自桐柏1,东会于泗、沂2,东入于海。

导渭自鸟鼠同穴3,东会于沣4,又东会于泾5,又东过漆沮6,入于河。

导洛自熊耳7,东北会于涧、瀍8,又东会于伊9,又东北入于河。

【注释】

1.导:引之。淮:淮水。桐柏:桐柏山。

2.泗、沂:泗水、沂水。

3.渭:渭水。鸟鼠同穴:山名。在甘肃渭源县西。前文“终南、惇物,至于鸟鼠。” [孔传]鸟鼠共为雌雄,同穴处此山,遂名山曰鸟鼠。《尔雅》“鸟鼠同穴,其鸟名鵌,其鼠名鼹。”[按]鸟鼠同穴山,或以为一山,或以为二山,仍以一山为是。

4.沣:沣水。

5.泾:泾水。

6.漆沮:漆沮水。

7.洛:洛水。熊耳:山名。

8.涧:水名,源出河南渑池县东北白石山,曰涧水。南流合谷水,是为涧河,东流经新安、洛阳,入于洛。瀍:瀍河,源出河南孟津西北任家岭,南流经阳阴县,东入于洛。《尚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即此。

9.伊:伊水。河:黄河。

【译文】

疏导淮水自桐柏山麓,向东与泗水、沂水相会合,东流入于海。

疏导渭水自鸟鼠同穴山,向东会于沣水,又向东会于泾水,再向东经过漆沮水,之后进入黄河。

疏导洛水自熊耳山,向东北与涧河、瀍河相会,又向东与伊河相会,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原文】

九州攸同1,四隩既宅2,九山刊旅3,九川涤源4,九泽既陂5,四海会同6。六府孔修7,庶土交正8,厎慎财赋9,咸则三壤10,成赋中邦11

锡土姓12,祗台德先13,不距朕行14

【注释】

1.九州:古分天下为九州,而制各不同。《尚书·禹贡》称九州为“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此为夏制。另有商制、周制。创制九州,或以为人皇氏,或以为颛顼。禹治洪水,足迹遍九州,故称九州为禹迹。《左传》“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义同“九土”,《国语》“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攸同:同也。和也。《礼》“是谓大同”。攸,语助。

2.四隩yù):四方土可居者。既宅:言平治之功已定也。既,已也。宅,定也。

3.九山:《淮南子》“何谓九山,会稽、泰山、王屋、首山、太华、岐山、太行、羊肠、孟门。”或曰九州之山。刊旅:谓随山伐木以通道路。刊,斫也。前文“随山刊木”。旅,道也。

4.九川:九州之川也。涤源:涤除淤塞、正本清源。涤,扫也,除垢曰涤。源,水泉本也。《礼》“为民祈祀山川百源”。[朱熹诗]“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韩诗外传》“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5.九泽:九州之泽。既陂(bēi):已筑堤畜水。陂,泽鄣也,畜水曰陂。

6.四海:犹言天下。《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会同:古者诸侯以事来朝天子曰会,众见曰同。《诗》“会同有绎”。

7.六府:水、火、金、木、土、谷也。《尚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孔修:得以全面整治。孔,甚也。《诗》“德音孔昭”。修,整治。

8.庶土:谓广袤之国土。庶,众也。土,谓田土。泛指土地。交正:进贡的方物得以确定。交,此与而彼受之也。此言向朝廷进贡方物。正,定也。《后汉书》“蔡邕奏求正定六经文字”。

9.厎慎财赋:确定其严谨的财物、贡赋的标准。厎(zhǐ),定也。慎,谨也。财,指进贡之财货。赋,田赋,贡赋也。

10.咸:皆也,悉也。《尚书·咸有一德》“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则:等也。《说文》“等画物也”。谓定其等差而画界之也。田赋有上则、中则、下则之别。三壤:因土地之肥瘦,按上中下三分壤地,(共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11.成赋:计算其缴纳贡赋的标准。成,计要也。《礼》“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中邦:中国也,我国自称之名。上古之时,建国于黄河流域,其四方均蛮夷狄戎,以己国在中,故称中国,亦曰中华。(古代华夏之君,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后世因称其地曰中华,亦曰中原,亦曰华夏。《三国志》“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

12.锡:赐也。土姓:有二说,一曰,郑玄谓“胙(zuò赐予)之土而赐之姓”。即《左传》众仲所云“天子建国,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是也;一曰,[孔传]“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谓有德之人,生此地,以此地名赐之姓以显之。”

13.祗(zhī):敬也。《尚书·大禹谟》“祗承于帝”。台(yí):天子自称,我也,予也。《尚书·汤誓》“非台小子”。德先:感恩前辈之勋烈。德,感恩也。《左传》“然则德我乎”。先,先世也。[司马迁文]“太上不辱先”。

14.距:违也,抗也。《诗》“敢距大邦”。朕:我,与“台”互文。行:德行也。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易》“君子以果行育德”。

【译文】

于是九州大同,四方之土可居,平治之功皆定,九州之山皆斫木通道,九州之川皆涤除淤塞、正本清源,九州之泽皆已筑堤蓄水,天下诸侯尽皆朝觐于天子。水、火、金、木、土、谷“六府”之事得以全面整治。地方政府向朝廷进贡的方物也得以确定,还制定了严谨的财物、贡赋的标准。根据土地的肥瘠状况,皆按上中下(九等)三分壤地,这样中国就根据自己的国情计算并实施其缴纳财货贡赋的各种制度和标准。

天子论功行赏,有德之士皆受土赐姓,我辈当恭敬地感恩于先人之勋烈,不违天命而努力践行德政。

【原文】

    五百里甸服1:百里赋纳总2,二百里纳铚3,三百里纳秸4,四百里粟5,五百里米6
    五百里侯服7:百里采8,二百里男邦9,三百里诸侯10
    五百里绥服11:三百里揆文教12,二百里奋武卫13
    五百里要服14:三百里夷15,二百里蔡16
    五百里荒服17:三百里蛮18,二百里流19

【注释】

1.五百里甸服:去王城外周围五百里以内的地方为甸服。甸,畿内区域之名。服,天子威德所服之地。言“五服”者,谓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而有甸、侯、绥、要、荒之五等也。谓之服者,皆以服事天子也。

2.百里赋纳总:言甸服内一百里范围,其贡赋是缴纳禾藁。总,聚禾藁成束。

3.二百里纳铚:言甸服内二百里范围,缴纳禾穗。铚(zhì),截取禾穗曰铚。谓用铚以刈者,以铚表禾穗也。

4.三百里纳秸:言甸服内三百里范围,缴纳去皮的禾藁。秸(jiē),禾藁去皮也。

5.四百里粟:言甸服内四百里范围,缴纳谷类作物。粟(sù),即梁也,俗呼小米。

6.五百里米:言甸服内五百里范围,缴纳净米。米,谷去皮者。

7.五百里侯服:去甸服外周围五百里以内的地方为侯服。(离王畿五百里至一千里之地,为斥侯而服事者也。侯,为五等爵之第二等。)

8.百里采:言侯服内一百里范围,供王事而已。采,事也。《尚书·尧典》“畴咨若予采”。《论语》“事(侍奉)君敬其事(职务)而后其食”。

9.二百里男邦:言侯服内二百里范围,供男邦之事而已。男,为五等爵之第五等。邦,封国曰邦。

10.三百里诸侯。言侯服内三百里范围,供诸侯之事而已。诸侯,封建时代之君王也。《易》“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11.五百里绥服:去侯服外周围五百里以内的地方为绥服。(去王畿一千里至千五百里以外之地,安服王者之政教者。绥,安也。《诗》“福履绥之”。)

12.三百里揆文教:言绥服内三百里范围,实施文教,移风易俗。揆,事也。《尚书·说命中》“惟事(为)事乃其有备”。文教,以礼乐法度,化民成俗。

13.二百里奋武卫。言绥服内二百里范围,发扬武威,捍卫王权。奋,发扬。《礼》“奋至德之光”。武,凡以威力服人皆曰武。《尚书·大禹谟》“乃武乃文”。

14.五百里要服:去绥服外周围五百里以内的地方为要服。(去王畿千五百里至二千里之地,要束以文教者也。要者,约束之义。《论语》“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15.三百里夷:言要服内三百里范围,实施诛灭之法。夷,诛灭也。

16.二百里蔡:言要服内二百里范围,实施放黜之法。蔡,放也。《左传》“周公杀管叔而蔡蔡叔。”

17.五百里荒服:去要服外周围五百里以内的地方为荒服。(离王畿二千里至二千五百里之地。古五服最远之处也。荒,边裔也。《史记》“吞并八荒”。)

18.三百里蛮:言荒服内三百里范围,不守法律者,则修以文德。蛮,不守法律。《论语》“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9.二百里流:言荒服内二百里范围,流放者终身不得返还。流,五刑之一。安置远方,终身不返也。分远近为三等。

【译文】

五百里甸服:去王城外周围五百里以内的地方为甸服。甸服内一百里范围,其贡赋是缴纳禾藁。甸服内二百里范围,缴纳禾穗。甸服内三百里范围,缴纳去皮的禾藁。甸服内四百里范围,缴纳谷类作物。甸服内五百里范围,缴纳净米。

五百里侯服:去甸服外周围五百里以内(离王畿五百里至一千里)的地方为侯服。侯服内一百里范围,供王事而已。侯服内二百里范围,供男邦之事而已。侯服内三百里范围,供诸侯之事而已。

五百里绥服:去侯服外周围五百里以内(去王畿一千里一至千五百里)的地方为绥服。绥服内三百里范围,实施文教,移风易俗。绥服内二百里范围,发扬武威,捍卫王权。

五百里要服:去绥服外周围五百里以内(去王畿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的地方为要服。要服内三百里范围,实施诛灭之法。要服内二百里范围,实施放黜之法。

五百里荒服:去要服外周围五百里以内(离王畿二千里至二千五百里)的地方为荒服。荒服内三百里范围,对于不遵守法律者,则修以文德。荒服内二百里范围,流放者终身不得返还。

【原文】

东渐于海1,西被于流沙2,朔南暨3声教讫于四海4。禹锡玄圭5,告厥成功!

【注释】

1.渐:流入也。

2.被:及也。

3.朔:北方。暨:至也。

4.声教:谓天子之声威、文教也。讫:与“迄”同,至也。

5.禹:大禹。锡:赐也。玄圭:黑色之圭。天玄色,禹功尽加于四海,故尧赐玄圭以彰显之。告:报也,谓事成上闻也。今称事竣曰告成。厥:其。成功:天工毕,言事业成就也。《论语》“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译文】

    中国的江河,向东流入大海,向西至于大漠,人们南来北往,天子的声威、朝廷的文教也因大禹的治水之功而闻达于四海。尧帝为彰显大禹的历史功绩,为他颁赐玄色之圭,宣告大工告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尚书·夏书·禹贡
禹贡说断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 卷四十四
十二本记之夏本纪第二
帝舜、《禹贡》与玄女——尧舜及其族群续考 - 非常论文网
002-【《史记》夏本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