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水画的缘起与意境

山水画的缘起与意境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缘起

如果说,雕塑艺术在六朝和唐达到了它的高峰,那么绘画艺术的高峰则在宋元。这里讲的绘画,主要指山水画。中国山水画的成就远超其他艺术,它与相隔数千年的青铜艺术交相浑映,同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美的珍宝。

早在六朝,就有一些谈论山水的画论。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等摹本中的山树背景和敦煌壁画中的情况来看,当时所谓山水,无论是形象、技法、构图,水平都较低。不但非常笨拙,山峦若土堆,树木如拳臂,而且主要是作为人事背景、符合而存在。

《洛神赋图》局部

《女史箴图》局部

隋唐有所发展,但变化不是很大。情况有所不同在盛唐,所谓“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宗教画家吴道子开拓出“线的艺术”,这种重线条而不重色彩的基本倾向对后世的山水画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吴道子作品

山水画的真正独立,似在中唐前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山水不再作为陪衬,有了独立的审美。杜甫有诗曰:“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表明由盛唐而中唐,对自然景色、山水树石的趣味欣赏和美的观念已在走向画面的独立,有了自己的性格。

唐中期张璪作品

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也在发展变化。

北宋宫廷画院,在享有极度闲暇和优越条件下,把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发展到顶峰。这种逼真成了宫廷画院的重要审美标准。于是,柔细纤纤的工笔花鸟很自然成了艺坛冠冕。对山水画的影响亦是毋庸置疑。

与细节真实并行更值得重视的画院另一审美情趣,是对诗意的极力提倡。虽说王维已是“画中有诗”,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却要从这开始。中国诗素以含蓄为特征,山水景物如何既含蓄又准确,便成了画师们的不断追求。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为中国山水画自觉的重要要求。

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这幅画作者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真令人思之不尽。这种诗—般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在艺术上则是利用虚实结合而产生的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雄健浑厚 大壑无声 画家郭金服先生
气韵生动 意境深远---著名画家崔兆爱作品赏析
画家骆旭放作品欣赏
【近现代专题】马明宸:斯道未泯——陆俨少对中国山水画艺术传统的坚守与弘扬
「甘竹轩」签约画家——张东滨“山水意境”
以慧性记忆山水,以形神创造意境——速写画家游天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