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大学文学院

作者:南京大学文学院     日期:2020-10-14


总是以“花式作业”登上热搜的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苗怀明教授,这学期带领学生一道,开启了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回目的“花式背诵”新阶段。“红楼梦里序号尾号为'三’的章回都很重要,哪位同学来背一背?”“第二十一回到第三十回里,宝玉总共和黛玉吵了几次?”学生一边背书,苗怀明还一边提问,不少人笑言,回到了“被高中语文老师支配的时代。”为啥到了大学还需要疯狂背书?苗怀明表示,这么做可以弥补网络时代的不足,“文本细读必须是中文系学生的基本功。”

【课堂实况】“花式背书”不做功课真是“扛不住”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1010日下午16:00,记者来到了南大仙林校区仙二310教室,此时距离苗怀明的正式上课时间还有10分钟,学生们早已坐在教室,打开了手中的笔记或是《红楼梦》,小声记诵着第二十一回到第三十回的回目名称。

有学生告诉记者,“苗老师不光会让我们顺序背诵,还会倒着背,抽着背!”果然,苗怀明的背诵要求“不走寻常路”,一位女生被苗老师点到,要求从第三十回倒序背到第二十一回。背完后苗怀明还有追问:这十回中提到黛玉葬花的有几次?是否详细描写了黛玉葬花的过程?”很显然,被点到的女孩子不仅记诵了目录,还认真细读了原作,于是流利回答,“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七回提到了黛玉葬花,但都没有具体写葬花的步骤。”

“大家发现没有,很多画家都爱以黛玉葬花为题材来创作,但事实上,这个耳熟能详的片段在《红楼梦》中没有具体过程描写,我回头准备写篇文章,名字就叫'黛玉葬花的八种葬法’!”苗怀明逗乐全场,背书的紧张感顿时全消。

“还有个细节呢,红楼梦里序号含有'三’的回目都写了特别重要的事情,我来找个同学背一背第三回、第十三回和第二十三回的回目名称。”“这十回里宝钗出现了几次?哪位同学来背一背回目中提及宝钗的表达?”要是课前没有好好做功课,这些提问还真是“扛不住”。

【记者追访】“倒背如流”真有学生实现,文学院才女还上过“好诗词”

记者了解到,苗怀明的“花式背书”要求学生以每节课增加十回的节奏,逐渐记熟《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回目名称。来自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四女生吴限成为了能够“倒背如流”的种子选手之一。“如果不看每一回的内容,只是生硬的背诵回目名称,是记不下来的,所以背书的基础必须是熟悉情节。”吴限告诉记者,自己还发明了背书的“奇怪联想法”,“举个例子,第五十四回是'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班衣’,里面提到了'陈腐’,于是我就联想,五四运动不是打破陈腐么,于是,'五十四回’和'破陈腐’就联系上了。”

不仅是回目,吴限还熟记了《红楼梦》中写到的大量诗词,苗怀明在课上提到上句,吴限经常就能顺口接出下一句。

记忆有个“遗忘曲线”,吴限对抗“遗忘曲线”的最好法宝是热爱。“《红楼梦》的章回名字起的是真的美啊,对仗工整,作者煞费苦心。比如起二十七回,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美感油然而生,背完之后,你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小心思’,对书的脉络有了清晰的理解。”

作为文学院出名的“记忆达人”,吴限还曾经登上过《中华好诗词》的舞台,展现自己的古代文学功底。“古诗词有着自己的情绪表达,学会和诗句'共情’,背得就快了。”吴限还在在手机里下载了一个随机数字生成器,“设定到80以内,系统随机出一个数字,我自己就回忆一下《红楼梦》对应回目的名称。”在吴限看来,背诵已经成为了愉快的享受。

【网友热议:研究黛玉怎么葬花,真的很有必要么?】“背”出了问题,就有了研究的“苗头”

要背书,还得写论文作业,大学里这么辛苦的课程不算多见。但依然有不少对《红楼梦》情有独钟的学生坚持选修,大四女生胡钰就是其中之一。“苗老师的这门课的确需要花大量的功夫,但上课的目的不光是为了拿分。”胡钰说,“大学要多学几门折磨自己的、不好拿分的课,如果这门课是自己感兴趣的那就更好了。”

有人笑言,到了大学还需要在平时“疯狂背书”,这简直是回到了“被高中语文老师支配的时代”。还有网友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大部头的《红楼梦》,有必要弄清宝玉和黛玉到底吵了几次架,林黛玉葬花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吗?

胡钰表示,虽然本能性地对强制背诵内容都会有些抗拒,但是真正背下来会觉得受益匪浅。“作为学术研究型的课程,背回目和情节绝不是单纯为了折磨学生。研究的前提是对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而最基础的了解就是对文本的熟悉。连文本都不熟悉却大谈研究,无疑是空中起高楼,底子不实。”

胡钰以林黛玉、薛宝钗进贾府的顺序为例,“如果对回目情节了解甚微,一般的读者很可能认为林黛玉比薛宝钗早进贾府很多年,贾宝玉自己都说林黛玉比宝钗先来,他俩才是名副其实的青梅竹马。实际上黛玉第三回进贾府,宝钗第四回进贾府,青梅竹马的时间肯定是有问题的,有了问题就有了研究的苗头,从而在《红楼梦》里能读出和一般读者感受之外的学术问题。”

【老师有话说】倡导“文本细读”,把学问记到脑袋里

一位物理学院的大四学生告诉记者,自己也曾在上学期选修过苗怀明教授的《红楼梦研究》。“选这门课是慕名而来,但真正跟着苗老师的教学节奏,把回目背进去之后,我更深刻的领悟到,老师这是在督促我们守住文本,守住基本功。”

背书无疑是判断学生对文本熟悉程度的较好方法之一。不仅要背,还得掌握细节,苗怀明拿课堂上翻来覆去让学生花式记忆的第二十一回到第三十回为例,“这十回的关键词无疑是'吵架’,是对大观园众人青春时光的一个记录,从第三十一回开始,你会发现文本在描写重点上开始发生改变,写起了家族变化。再如宝黛一直以来被误认为的'青梅竹马’,只有熟悉了原著情节,你才会发现,其实青梅竹马不存在。”

记者了解到,在包括南京大学在内的不少高校,对“文本细读”的倡导,正逐渐成为新趋势。苗怀明表示,在课堂上倡导“文本细读”,可以弥补网络时代的不足。“很多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名著,遇到问题习惯性掏出手机'搜一下’,但是学问不记到脑袋里是没有用的。背书就是让学生返璞归真,打好'童子功’。

校对 苏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思豪:理解与慈悲——秋水堂主的《金瓶梅》学思论
陶都文学院学习简报第七期《红楼漫谈》——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nb...
强力推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设计及实践
让人震惊的《红楼梦》研究
【浅斟细语】湘云结局辩析
经典的价值在文本解读中重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