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着手齐梁文化 放眼中华文明——记《齐梁文化研究丛书》出版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江南文明历史悠久,亦为前者重要源头之一。考古成果不断表明,早在十几万年以前,江南就是古人类的生存之地,这里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密集,遗物丰富多样;早在七千年以前,江南就有耜耕农业和采用榫卯技术之干栏式建筑,生产水平处在同时代亚洲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早在五千年以前,当华夏先民纷纷渡过横亘在野蛮与文明之间的界河之际,江南已经是屹立在界河彼岸的东方明珠。


经过夏、商、周三代的经营,华夏文化逐渐在黄河中下游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当华夏文明盛行的时候,江南文明依旧保持强劲的活力,令中原不能不予以尊重。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篇末写道:“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勾吴兄弟也。”这里说到的勾吴,就是春秋之际立足江南的古吴国。能够被文明发达的华夏视为平等的兄弟,原因就在于勾吴也有相当发达的文明。司马迁在上引世家中还热情赞扬一位江南贤达,为“闳览博物君子也!”这位贤达名曰季札,是勾吴的开国者太伯之后裔。季札曾经游历华夏诸国,与显赫一时的齐国晏婴、郑国子产、晋国叔向等政治家平等对话,他的言论受到高度重视,他对各国政治的分析后来竟然都成现实。


季札在《史记》中被称为延陵季子,因为他的封邑在延陵,故以地名为号。延陵的环境培育出一位闳览博物的君子,反映当地文化底蕴丰厚;也因为季札高雅广博而虚心进取,延陵才长久地广为人心向往,才被誉为古吴文化的中心和江南文明的发祥地。此后,延陵又有毗陵、毗坛、晋陵、南兰陵等名称,延续至今即常州市也。这里地处中吴,左携长江,右揽太湖,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乃是江南文化引以为豪的响亮名片。


南兰陵之得名,皆因西晋末年兰陵人萧整率族迁居晋陵的缘故。《南齐书·高帝纪上》记载:“侍中(萧)彪免官居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今山东省兰陵县)。晋元康元年(291),分东海为兰陵郡。中朝乱,淮阴令(萧)整字公齐,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今江苏省常州市西北孟河镇万绥街道和南兰陵街道)。寓居江左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于是为南兰陵人也。”由此可知,兰陵人侨置于晋陵,也即季札受封之延陵。


萧整率族南迁是当时北方汉族人民大规模南迁潮流中的一小支。随着大批士族与民众的南下,包括三代、秦汉、魏晋的礼、乐、政、刑等典章和文物在内的华夏文明被带到江南。而江南则显示了季札虚心学习外来文化的传统,充分地接纳和充足地吸收着华夏文明的精华。于是,秦汉时期一度沉寂的勾吴文化被激活了,经过与华夏文明的融合,而升华成为新型的江南文明。换而言之,新型江南文明之形成,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江南固有的悠久文明,外因是中原徙民带来的华夏文明。新型江南文明既然形成于南朝时代,在此不妨称为南朝文明。无疑,南朝文明的中心仍旧在季札旧封邑、中吴南兰陵。


中华文明长流不息,而齐梁文化始终熠熠发光,震古烁今。如今,季札遗风尚存,齐梁风流再现。常州市党政领导十分重视齐梁文化的传承弘扬,专门成立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已历多年,成果斐然不断,遂令学界瞩目。在众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专家学者大力支持下,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于 2009 年成功主办“中国常州·齐梁文化研讨会”,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会后,将与会七十多位专家提交的论文编辑成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随后,又编著《常州齐梁文化遗存》,真是令人喜出望外。


现在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与课题组再接再厉,又交付上海古籍出版社《齐梁文化研究丛书》。这不仅是常州市全面深入研究齐梁文化的丰硕成果,也是海内外探索南朝文明的崭新成就。感谢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对我的信赖,首先将其中各书的提纲与内容梗概寄示,随后又将书稿交我审读。作为吴地后裔,我既觉得荣幸,又深感不安,唯恐辜负江南父老的殷勤嘱托。


《齐梁文化研究丛书》共计八册。


其一为庄辉明教授著《南朝齐梁史》。是著立论新颖,发前人所未发,将齐、梁两朝近八十年历史合并撰述,以论证二者共同奠定江南在中国历史上突出地位的过程,以阐明二相辅相成方能高踞南朝文明之巅的因果,以肯定二者之文化成就为隋唐制度之重要源泉。是著可兼为本丛书之总纲。


其二为龚斌教授著《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是著将南兰陵萧氏视为一支息息相关之文化大族,专论其在经学、玄学、文学、史学、美学、宗教、艺术等文化方面的贡献,进而评论该家族文化之兴起、发展、隆盛、衰败的过程与意义。填补了研究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上的空白。


其三为陈蒲清、王晓卫、丁福林、李华年、杨旭辉、奚彤云等专家合著《南兰陵萧氏人物评传》。是著分别对齐梁文坛众萧氏人物之事迹与文学成就给予评述,单独成篇,合而成著,蔚为壮观地展示一个文化大族的历史贡献。


其四为刘志伟教授等著《齐梁萧氏文化概论》。是著围绕齐梁萧氏中的关键人物之文化活动与文学研究作系统的分析评价,以展示这支文化大姓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从而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


其五为曹旭教授等著《齐梁萧氏诗文选注》。是著精选三十三位齐梁文人三百余篇作品加以注释和笺说。所选诗文均系源自原始文献之佳作,所写注释均为独立研究成果,所作笺说不仅纪实而且探索心灵感应,以此让读者感受此期诗文之美学价值。


其六为张敏编审著《南兰陵萧氏著作综录》。是著以人物系书目,全面梳理南兰陵萧氏的著作。其功力在于详列各著作在文献中的著录及存佚状态,并通过校订而对作者、卷数、内容等项在诸文献中的记载差异进行辨析,此外还对版本以及后人的整理工作加以介绍,为翔实完备的工具书。


其七为常州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薛锋、储佩成方家主编《齐梁故里与文化论集》。是著在 2009 年《中国常州·齐梁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之基础上精选而成,经修订而编为两辑。第一辑编入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的长篇调查报告《南兰陵桑梓本乡武进王业所基——齐梁故里考》等论文,均为关于南兰陵萧氏故里的考据文章;第二辑编入二十余位专家研究齐梁文化的文章,是当代学者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的重点展示。


其八为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薛锋、储佩成主编《常州齐梁文化遗存》(修订本)。是著依常州及武进地区现存的物质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存、传说故事与轶事掌故划分为三大部分。其后,载有两项附录:一是建康和京畿具有代表性的物质遗存照片及台湾省的几帧齐梁文化遗存照片;二是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出版的一百四十多部相关著作之内容一览表。全书汇集大量珍贵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颇具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为研究齐梁文化和常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书。是著系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课题组多年通力合作的辛勤积累,也是常州人民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上述八部著作构成了一套完善的丛书,其间贯穿着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高瞻远瞩的宗旨,那就是立足南兰陵,着手齐梁文化,置身江南传统,放眼中华文明。在这样的宗旨指导之下,就能高屋建瓴地把握丛书的全局,曲径通幽地展示各书的章节。既做到

了选题角度新颖,又能涉及广泛内容;进而开创新的领域,填补学科空白;而且考据鞭辟入里,论证深刻精到,文字畅达而富有说服力。


《齐梁文化研究丛书》即将出版,可喜可贺!常州市《齐梁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嘱我写序,因为是故乡邻县之大事,虽然诚惶诚恐,却不敢推辞。我深信,延陵后裔闳览博物,必能发皇古义,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因此向读者呈献以上文字。





《齐梁文化研究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8 月出版:

《南朝齐梁史》定价: 76.00

《南兰陵萧氏家族文化史稿》定价 98.00

《南兰陵萧氏人物评传》定价: 98.00

《齐梁萧氏文化概论》定价: 88.00

《齐梁萧氏诗文选注》定价: 108.00

《南兰陵萧氏著作综录》定价: 72.00

《齐梁故里与文化论集》定价: 82.00

《常州齐梁文化遗存》(修订本)定价: 258.00


古籍新书报

ID:gujixinshuba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谈“齐梁文化”的历史地位
浅谈吴文化的源流及其影响
常州小驻——常州博物馆
齐梁文化|说说齐梁文化
《隋唐文明》再现隋唐三百年璀璨历史文化
渔文化研究丛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