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买菜的学问?/新平常心

买菜的学问?/新平常心

 

买菜的学问?(一)

  一次有亲戚来家玩,到了吃晚饭的时候,由于是经常来,也就随便了些,就一些家常菜就招呼一起吃饭,这位亲戚在吃了葱炒日本南瓜后,大为赞赏,说我买的南瓜好,很粉很好吃(北方人说是很面的),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粉的南瓜,他喜欢吃南瓜,但买来的南瓜都不粉,不粉的南瓜就吃口差。晚饭后他就请教我如何挑选南瓜,我说南瓜都烧掉吃了肚子里,叫我凭空用语言表达来说如何挑选南瓜似乎有点难,最好有实物,再用语言来表达就方便了。

  当然我还是尽量用语言来和他说明如何来挑选南瓜,但是他不是家里的买菜人,和他说了半天也没有用,没有买菜的实践经验,说如何来挑选南瓜等于是“对牛弹琴”,他转述给他老婆肯定是说不清楚的。

  上海人讲“买、汰、烧,买是第一位,买菜也是一门学问,而且买菜的学问大了去啦!买和烧二者有时候要结合起来,要懂的配菜,否则胡乱买来的菜,张冠李戴如何搭配烧菜。其二要知道季节,什么季节吃什么菜,反季节的菜价格贵,而且吃口也差,所以要尽量买当季菜。其三就是同样的菜也有不同的品种,吃口也不一样,这里是大有学问和讲究的,也不是一时三刻说的清楚。其四如买肉,要知道猪的各个部位价格都不一样,烧法也不一样,根据自己要烧菜的需要买,一般超市里分割的比较清爽,在集贸市场就会以次充好,颈排冒充小排是经常有的。同样是大排,也有雌、雄之分,一边骨头大,一边骨头小,一条大排还有前后之分;买腿肉也有头刀肉和二刀肉之分,一般头刀肉外部筋和白色的包衣较多,吃起来要嵌牙缝,所以要用刀披掉,这是费工费力的事,所以尽量不要买头刀肉。买菜的学问多,晕菜、素菜品种太多了,每一样都要知道,没有若干年的买菜经验是不可能学会,而且还要肯学,肯问才能学会。

  一般的时令菜都是买嫩的,冬笋和竹笋要买嫩的,越嫩越好;也有买老的,如南瓜、崇明金瓜要买老的;也有根据烧菜的需要,如藕,藕有七孔藕和九孔藕之分,炒藕一般买九孔藕,九孔藕脆嫩香甜,水分足,买小一点,嫩一点,白白嫩嫩,炒着吃好吃。而烧汤,七孔藕和九分藕没有的多大的区别,都适宜做汤,可以买中档大小。如果是糯米塞藕,藕最好是七孔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要买短、粗,粉,糯米塞起来也方便,老一点也没有关系;如买小的菠菜可以放汤,待汤要好了的时候最后放小菠菜,碧绿生清。炒菠菜可以买大菠菜,炒出来好吃有味,大菠菜的根部有点甜滋滋;清炒长缸头要买嫩的,如果是烤长缸头则要买老的,老的长缸头米粒都弹出来,经过烤后放入酱油、糖和醋十分入味好吃。

 

买菜的学问?(二)

  买菜里面学问太多,但是买菜也有口诀:鸭摸屁股鸡摸胸,前脚爪后蹄膀。

  鸭摸屁股,就是买活的鸭子肥与不肥摸屁股就可以了。

  鸡摸胸,买活鸡则应该摸胸部的一根骨,骨头硬则是老鸡,瘦与不瘦,骨头旁边的肉也可以反映出来。

  前脚爪,买猪的爪子要买前脚爪,猪的前爪都撑着,而且笔直,前爪粗、壮、直有力。

  后蹄膀,买蹄膀要买猪的后蹄膀,前蹄膀骨头在中间,去掉骨头肉就没有多少,后蹄膀骨头在外,里面都是肉。

  上海人喜欢买活鸡吃,凡是在外面卖鸡的小贩,都是说自己的鸡是草鸡,明明是养鸡场里的鸡,也说成是草鸡,是散养的草鸡,以洋鸡冒充草鸡的李鬼不在少数,上当的人还是不少。其实你注意一点,认真观察一下就可以分辨出来:

  1)草鸡与饲料鸡的外形区别:

  草鸡体形一般小巧玲珑,外观清秀,身躯狭长,腿短脚细,因为在户外自己找食吃,鸡冠形状呈现多样,头冠色泽鲜艳。

  饲料鸡鸡头和躯体较大且肥,样子笨拙,饲料鸡为圈养,活动空间少,羽毛无光泽,松,鸡冠无血色。

  2)鸡冠

  草鸡食物丰富多样,且公鸡母鸡生活在一起,有感情交流,鸡冠成年后就非常红,鲜艳,尤其要下蛋时,红得如欲滴鲜血。

  饲料鸡食物固定,故鸡冠为淡红无血色,或公或母,无感情交流,且多在未性成熟时就出售了。

  3)嘴

  草鸡为放养,不用断嘴,所以草鸡嘴就比较尖锐且磨出光泽。

  饲料鸡为密集饲养,一般需要断嘴(把嘴巴前的尖锐部分截掉),防止小鸡互相伤害以及进食方便。

  4)脚

  草鸡为放养状态,在外到处跑,经常使用爪子刨食,脚底磨出老茧,脚皮粗糙。

  饲料鸡为圈养,活动空间有限,脚上无老茧,且皮肤光滑,细嫩,相对比较白。

  5)神态区别

  草鸡行动灵活,精神充足, 几个人都很难捉住,怕生人,抓到手中一般会用力挣扎和大叫。

  饲料鸡无需找食,非常木、笨、行动迟缓,因为圈养,随便一抓就逮到了。

  掌握这几点,你就可以买到真正的草鸡。

 

买菜的学问?(三)

  “清明螺,胜似鹅”, 江南一带人的喜欢“吮螺蛳”,冬天,螺蛳要潜伏到泥土里冬眠,等到春天再爬出来。刚爬出土的螺蛳泥腥气小,而且养了一个冬天,肉质肥美。更关键的是,这时候的螺蛳还没有产子,壳里没有小螺蛳,不会一口吸下去,满嘴小螺蛳壳。所以,清明前的螺蛳,是一年里最鲜最美的时候,比“肥鹅”还要鲜美。

  如何挑选好的螺蛳是一个关键,螺蛳都是野生的,没有人工养殖。买的时候注意要挑青壳螺蛳,一些河道里可能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在那里长大的螺蛳,壳硬,肉也不是很好吃。最好是买池塘里的螺蛳,干净,壳薄一些,味道也更好。螺蛳新鲜不新鲜只要看螺蛳的盖子就可以了,新鲜的螺蛳只要静置一会儿,螺蛳就会爬动;第二天的螺蛳爬动的就少了,有部分螺蛳就紧闭盖子;到第三天大部分螺蛳都紧闭盖子缩在里面。第三天的螺蛳是不能买的,其中就有死螺蛳或臭螺蛳,就是炒好后味道也不是很好。

  俗话说:“姜是老的辣”。“生姜”从五月份种下去,到十月份收割,像仙人掌一样,从下面长到上面,下面的“姜”就老。老的“姜”一般长的难看,不光滑,有的长的开裂,有明显的折断搓口,(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切开后有一根一根丝,这是“老姜”。 反之长在上面的“姜”个头大、饱满、光滑的生姜,这种“姜”不老。

  烧菜要买“老姜”,“老姜”性味辣,去腥效果好,药性足,药用的生姜一定要选用“老姜”。生姜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日常我们在吃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症和衰老。

  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

  冬瓜是家常的菜肴,冬瓜因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利尿的功效,是餐桌上的宠儿。一般都是很大的冬瓜,摊贩用刀切成片片状来卖。冬瓜有青皮、黑皮、白皮三个类型。 黑皮冬瓜肉厚,可食率高;白皮冬瓜肉薄,质松,易入味;青皮冬瓜则介于之间。市民选购以黑皮冬瓜为佳。捡肉质致密的买,因为这种冬瓜吃口好;肉质松软的煮熟后会发水,口感差。 七~八月是吃冬瓜的最佳季节。

  无论那一种类型的冬瓜,冬瓜看瓜瓤可分嫩、中间、老三种,第一种是瓜瓤长的紧实,没有空隙,说明还在生长阶段,则比较嫩,烧汤的话一泡水。第二种是籽和瓜瓤看了很清楚,但空隙不大的冬瓜,肉质致密,这种最好。第三种是中间瓜瓤部分已经长空,老了,吃口就差。

  现在玉米正是当令,是吃玉米的季节性,目前上海市场上供应的玉米基本上都是糯性的,粳性的基本不种了,就象籼米上海没有买是一样的,但就是糯性的玉米也有老、嫩之分,太嫩水渣渣也不好吃。一般来讲 挑选玉米,以玉米米粒大,长的饱满,剥开有光泽,看上去玉白色的为好,如果看上去变黄白色,说明老了。还有彩色玉米,红色、黄色、白色比例差不多,而深紫红颗粒少为颜色淡最好;深紫红颗粒多了,颜色深说明老了;深紫红颗粒颜色太少,颜色很淡说明嫩,这个要说明白比较困难,看实物一说就明白。

 

买菜的学问?(四)

  买菜也要与时俱进,这几年新的品种的菜也多了起来,象秋葵、冰菜等一些新面孔不断出现,虽然一直在买菜也有会失误的时候。

  几年前的一次买老姜,看到摊位前老姜很是诱人,个头壮、表皮金黄、饱满、没有新长的芽头,而且价格和平时是一样,但货色好,根据我平时挑选老姜的经验,这批老姜很好,就买了一些回家。想不到在家放了一个星期都不到,就发现烂姜了,烂的姜是不能吃,会产生毒素,只好扔了。这怎么会事呢?百思不得其解,正好电视台在播放不法商贩用硫磺薰老姜,整袋老姜,用一只搪瓷碗里放上硫磺,点燃后扎紧口袋,五分钟就可以了。我一看就明白了,我买的是硫磺薰过的老姜。经过硫磺薰过的老姜,“卖相“好,不会长新芽,表皮金黄,诱人,容易出手。不法商贩可不管你吃了对身体好不好,否则也不叫不法商贩。

  之后我再也不会买这种“卖相“好的老姜,经过硫磺薰过的老姜是不会长新芽的,整个摊位上的老姜没有一个老姜长出新芽,就要当心。当然老姜新芽长了太多也不好,里面组织结构松了,口味也差了。老姜批发来的时候是没有长新芽的,放置一段时间就会长出新芽来,因为老姜是”活“的,所以要买整个摊位的老姜有长新芽的,但你可以挑选没有长新芽的老姜。

  现在可能不会买到硫磺薰过的老姜,听说上海蔬菜批发市场抓了很紧,一旦发现有商贩用硫磺薰老姜,就取消商贩在沪蔬菜批发的资格,“敲掉“在沪批发蔬菜的饭碗,这样一来一些商贩就不敢了。

  还有一次想买一点韭芽炒炒蛋,看到有一个摊位有卖,价格也不贵,就称了半斤,看也没有看,付好钱就回家。回到家里在洗“韭芽”的时候感觉不对,心里嘀咕,怎么有一股大蒜味,“韭芽”炒蛋端上桌,老婆一吃就说了:“你怎么买了大蒜炒蛋,你自己吃吃看。”我一吃是大蒜味道,我明明买的是韭芽,怎么会是大蒜呢?第二天特别到昨天买韭芽的摊位去仔细观察起来,以前大蒜可没有蒜黄的,这也是这几年搞出来的“新品种”,大蒜价格便宜,韭菜价格高,蒜黄冒充韭黄,中间利润很大,但口味一吃就知道不一样了,骗不了嘴巴。

  韭芽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就会变成黄色。同理韭菜可以加工成韭芽,大蒜也可以加工成大蒜芽,但是仔细看两者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是黄颜色的,韭芽和韭菜一样是扁平叶子,大蒜芽和大蒜一样,叶子比韭芽大,根部的地方是圆柱形的,呵呵!上过一次当,就再也不会上第二次当了。

  所谓买菜的学问,就是一次次上当受骗后的经验总结。

要买物美价廉的菜,就要学习和研究买菜的技巧,无论荤菜、蔬菜,每一样菜都能说出许多,不是文字都能来表达,需要到市场上去实践,经常去买菜,实践中学会,而且不是一天二天能够学会。买回来的菜好与坏、嫩与老、品种之分不一样,吃口也就不一样,会买的人钱还化了少,东西还好,不会买的人钱化了多,东西不一定好,这里面大有学问。要写的菜的品种实在太多,先写四篇告一段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杭州24节气美食,对着表吃起来
水乡特色菜----------豆腐螺蛳羹
岁时的轨迹(49)冬至节,谁说冬至大于年
宁式蟮丝的做法
美善品之韭芽炒鸡蛋、香菇炒青菜、炒盘菜
这道沂蒙炒鸡年售七万多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