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禅不在坐,戒贪瞋痴

  禅不在坐,戒贪瞋痴 


  —— 张东宝

  唐代开元年间,南岳怀让禅师在般若寺任住持时,常见一位青年在大雄宝殿打坐参禅,于是问道:“你坐禅想图个什么?”答曰:“想成佛”。一听此话,怀让便在地上捡起一块砖头在石块上磨了起来。青年见状甚奇,问道:“您这是干什么?”怀让说:“为了磨镜子”。青年有些讥讽地问:“砖头怎可能磨成镜子呢?”怀让便借机开导说:“既然砖头磨不成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这就好比人坐牛车。车不动,你应该打车呢还是打牛?再者,你是想学禅还是想学佛?如果学禅,禅并不在于是坐是卧;如果是学佛,佛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你一味执着在坐相上学佛,就等于扼杀佛”。怀让的一席话告诉我们,坐禅学佛不能一味追求外在的形式。诚然,形式并非不重要,但内在精神更不可或缺。因此,仅仅每天在佛像前恭敬地打坐,并不表明此人的内心在修行;而天天苦修,也并不表明他一定能成佛。佛门有一句话已被人说滥了,这就是:“平常心是道”。僧也好,俗也好,平时口口声声要“淡泊名利”,要有一颗“平常心”,可一遇到切身利益,则名利“淡”不了,“心”也“平常”不了;反而是越来越“浓”,越来越“复杂”。这就是典型的口是心非。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而中国禅宗,则是依据释迦牟尼佛教的心法,加上与中国道儒墨等思想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耀眼硕果,它在东方思想文化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一代高僧虚云和尚(1840~1959),以120岁的高龄在江西永修云居山真如寺圆寂。虚云和尚生前根据自己的禅悟体验指出,修行即是修心,并无奇特巧妙。所以,坐亦禅,立亦禅,卧亦禅。静坐虽是教人反观自性的一种方法,然而,“悟道不一定皆从静坐得来。古德在作务行动中悟道者,不可胜算”。而他本人也是疾病加剧而死去活来之后,因听茶怀一声破碎而顿断疑根的。故而他强调说:“佛性人人具足,但不是一步可即。古德几十年劳苦修行,于理虽已顿悟,还要渐除习气,因清净本性染了习气就不是佛,习气去了就是佛”。尽管如此,修身养性的静坐功效仍不可忽视,尤其是对普通人而言。以虚云和尚为例,他在五十六岁时因失足坠水,浮沉了一昼夜,后被渔夫救起,自此病倒多日,“血流不止,且小便滴精,以死为待,在禅堂中昼夜精勤(静坐),澄清一念,不知身是何物,经二十余日,众病顿愈”。功效不可谓不大。

  众所周知,所谓疾病,无非是身和心。而身病大都来源于心病,故药物只能治身病于一时,治心病才是根本。心病有“三毒”,即贪、瞋、痴。以贪为例,贪得、贪赢、贪色、贪吃等均可以招致疾病。因而去贪,就不会对非已所有的财物,进行不择手段的获取;去瞋,就不会生气发怒而产生各种矛盾与冲突;去痴,就不会有迷信泛滥,邪教流行。贪、瞋、痴不去,疾病就会不请自来,于身于心均有大害。所以除病,先须养性,养性莫如静坐。古德曾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可见,静坐能转迷成觉,得定开慧;静坐亦可精气内充,增强健康。但事物总是相对的。中医名家吉良晨在美国讲学时,有一寺院主持,不明白自己长年静坐吃素,为什么还会得高血压等富贵病,吉老以为是静得多,动得少,结果养人的营养变成了害人的毒物,故养生应动静相兼,不可偏废。日本的铃木大拙是20世纪最著名的禅宗大德,他的汉学根底并不在老一辈中国学者之下,这位对于中国思想文化表示出无限敬意的大师,亦有一套独特的养生之道。当他86岁时曾有弟子问其养生之术,铃木答曰:“据说我出母胎过早而身体弱小,大家都生怕我长不成。我并没有存心为了健康寿长而活,不过却有一点:我从不去想念过去,却只想到未来的计划”。再就是:“疲劳就睡,想睡就睡”。他的禅式坐睡颇有名气,不论在任何场合,他都能坐睡片刻,当场养精蓄锐。这也是他继承中国临济禅宗的最好表现。临济禅有云:“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愚人笑我,智乃知焉”。铃木的禅宗养生术,使他九十之后仍以读书、写作、讲学为乐。在他九十四岁那年还有精力参加檀岛举行的第四次东西哲学家会议,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当然,禅宗的养生是明心见性。而所谓的“禅”,本来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修禅,讲究入静,进入一种超然、空明的心理状态,使人无牵无挂,无我无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但这种修行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作为一个忙于工作、学习、生活的现代人,可借其方法为已所用,让自己的心身忙中偷闲地安静一下,抛开一切暂时解脱一下,然后能更好地去工作、学习和生活,达到休养身心的目的。

  下面介绍坐与站的二种习禅之法:先说坐。(1)习禅者可坐在高低适度的凳椅边沿上,大腿放平,小腿向下垂直,两脚踏地与肩同宽,腰背正直(但不要挺胸),两手掌心向下平放在两膝盖之上,整个坐姿要给人一种沉稳、静定、安祥的美感。两眼可闭上也可似闭非闭,呼吸要自然(指和平时呼吸一样,不搞人为的呼吸法),这种习禅法安全可靠,不出偏差,习之有效。

  (2)盘膝坐式:双膝自然散盘而坐,腰背正直,双手十指交叉贴放在肚脐上(或两手掌心向下平放在两膝盖之上也行),呼吸自然,排除杂念(对杂七杂八的念头,也可采取来不拒,去不留的顺其自然态度),两眼似闭非闭,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坐着。注意:有高血压者不可习练此法,但可习上述之自然坐式。

  再说站。(1)习禅者两脚平行而立,然后左右分开与肩同宽;站时身体重心落在脚掌与脚跟之间,以保持身体平衡,膝盖略有弯曲,以利于下肢产生弹力,臀部有如坐高凳之感,两手掌在胸前相合,双掌距胸部膻中略15厘米,指尖与下颏平齐(此式对消除心理障碍和精神压力有较好的疗效;对修心养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姿势同前,惟将双手十指交叉贴放在肚脐上就行了。

  刚开始习禅,一般人都较难入静,也显得枯躁乏味,此时可播放优美的古典音乐,音乐之声要小,如同从远处随风飘来一般,习禅者可似听非听。习袢时,室内空气不能污浊,而应该清新(冬天可先开窗换气再关闭)。在室外,则最好在鸟语花香,林木繁盛之地,应避免迎风而立而坐(俗话说“避风如避箭”),更不要站、坐在潮湿或有污染之处。再就是,习禅之前,应先活动活动筋骨,如踢踢腿,弯弯腰,左右旋转,散散步等;习禅之后,可搓热双手,按摩面部等处。习禅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可半小时或一小时左右,可循序渐进。总之,对于现代人来说,习禅是一种较好的休息方式,是调节心身健康的一种良好方法。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网情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原创死于山寨
证体启用百则(66-71)
《易经系辞》通讲(三十六)
先以定动,后以智拔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