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功杂感

  1、练了八卦掌,突然之间明白了心意拳的猴势。由于八卦掌的练习太综合,全身的拉筋,所以我在每次练之前,分解成几个动作,先热身,等筋抻的差不多了,再开始练转圈。蹲猴势是个基础的热身动作。现在每天早上练功前,先蹲猴势300下,把脊柱练的软一些,然后再开始转圈。在这之中,发觉蹲猴势真的是个很好的锻炼方法,每天刚练完的时候非常舒服,原来一直不知道,脊柱一旦软一些了身体会这么舒服!简直轻松极了。

  但蹲猴势有个地方锻炼不到,就是差不多骨盆的那个位置的脊柱,我很尽力的每次吸气找命门,下蹲,收臀,虽然可以触及到那个位置,但还是不能充分的拉伸。后来感觉只有在上述动作的基础上,同时扭身向后,似乎才能拉伸到那个部位的筋。而且,八卦掌的转圈是动态的,我在不走的时候拉开的地方,在动态之中未必能够保持。

  现在八卦掌的转圈,我根本还谈不到什么气在走的阶段,形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我现在腰可以在转圈中保持170度左右,但是腿脚总是受到影响,我自己感觉身体,是腰和骨盆结合的部分特别的死,如果这个部位的筋拉开了,应该拧腰的动作不会影响到腿脚了。但这只是现在估计而已。问题是骨盆和腰结合部位的筋很不好练,我一直琢磨什么姿势合适,至今没想出来。觉得所有练法都是挠痒痒,确实锻炼到了,但又没练痛快。结果搞的一天到晚都是腰胯酸酸的,真是苦恼。

  2、经外奇穴。老头和我说后背的发力点,我忆起孙思邈说过这地方是两个穴位。这件事其实很值得探索,孙思邈称为经外奇穴,肯定是因为这类穴位不属于任何经络。但它们又是很重要的发力的地方,孙思邈也强调这个穴位对于治病很重要,虽然我试过之后觉得没什么用,但这也可能是我的方法或者取穴不准的原因。但这件事让我很别扭,不由得怀疑到底现在的经络图是不是完整的?为什么这么重要的穴位不能归属任何一条经络?

  3、那天在网上看戴氏心意拳的视频,突然觉得那个拳师(据说是王映海的孙子)的正面样子很眼熟,那个神态越看越眼熟,那副样子肯定是在哪见过。回忆了半天,忽然想起来,很多年前逛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时候,看到几个雕像,怪怪的就是那副样子。我当时特别受触动,知道这神态绝不是现代人能捏造的,就问卖的人是仿造的什么?卖的人说是仿造的红山文化的雕像。当时那一批有好几个样子,可惜没谈拢价钱,我没买。当时也不练拳,不知道这里面的含义。

  我想起来之后在网上使劲搜索红山文化的玉雕像,可惜没有找到。当时卖的人说,那雕像的原型博物馆没有,是他们私下仿造的民间私自挖出来的雕像,我当时以为他在吹牛,现在想起来,没准是真的。

  我记得当时那个雕像身上很轻松的蜷着,好像在休息,但脑袋故意做的很大,而且一副向前看的样子。王映海的孙子练拳时候的样子特别的像那几个雕像,尤其是表情神态,惟妙惟肖。红山文化水很深啊,雕像不是随便做的,虽然乍一看很夸张,实际上古人是在说明某个状态。

补充:刚才偶然之间看到高论,说什么自然步取代趟水步是个很大进步之类。真想问:当年董海川练的时候,难道不觉得自然步容易?随便一个初学者,都觉得自然步容易,因为人每天都在这么走自然步啊!!当然自然步容易啊!难道董海川是傻子??变态??非得发明个怪步法?来证明自己有本事??再说了,趟水步是气下去后自然的结果,又不是故意扭捏出来的。现代人啊,真是觉得自己聪明。好像古人都是傻子似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拔经筋、正骨盆、调脊椎,一个动作锻炼三
六面整体浑圆力科学速成秘法
正脊柱、调骨盆、拉筋经,只需3个动作,一气呵成!
一气呵成3个动作,能正脊柱、调骨盆、拉筋经
如何拯救你的腰椎侧弯?
从腰痛的治疗来看中医的学习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