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识的表述:我不是东西

意识的表述:我不是东西


  按照五行理论的说法,东属木,西属金,东西一词可以泛指有固定形状的物体。有人说“意识是一个东西”,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它指出了意识是一种存在,是一种物质运动形式,因此这句话把意识的根本属性说对了。但意识不是一种有固定形状的存在,即意识不是一个东西,因此这句话把意识的存在形式说错了。

  意识是什么?如果还是按照五行的思路来看意识,那么它不是东西,而是南北。南属火,北属水,水火无常势,遇物而变形,这跟意识活动的随意性很相近,佛家就把意识的体用比喻为水和波。

  佛家禅宗把意识比喻为水和波,要比一些西方哲学家把精神看作是大脑的分泌物高明,也比神学家把精神归于上帝来得实在。把精神看作是大脑的分泌物,是把物质的存在形式简单化和庸俗化;把精神归于上帝,是要用天堂之门来屏蔽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意识如水,活动似波。禅宗认为水与波本是一家,浪静是水,波涌还是水,说波浪是水不对,说波浪不是水也不对。它点出了意识活动的整体性,当意识回归意识本身的时候,水即是波,波即是水。禅宗研究意识活动是从人的主体入手的,它比现代心理学从客体入手研究意识活动深刻。

  道家经典《道德经》也经常把道比喻为水,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还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由此可见,老子认为道是一种非实体性物质,它无形无象而又真实存在。

  意识与道有相似性,它们都具备全息和兼容的特性,但它们都不是实体性物质,因此都不是东西。从宇宙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意识的出现是道上升了一个螺旋,意识与道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意识有了主动性。道生万物是自然的,而意识认识和变化事物是主动的。人的意识活动的内容源自万物,而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却有待于摆脱有形物质对意识活动的桎梏,使人的思维模式从局部走向整体,变自然的生命活动为自觉的生命活动,使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对立走向和谐。(老平2009-9-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有的鸡还是先有的蛋?这个问题实则上升到量子力学和神的意念
宇宙本源
无形是高级的存在,有形是低级的存在
生命,死亡,意识和灵魂及科学
2018
宇宙的一切物质最初是怎么产生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