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昭隆恭录恩师郑子太极拳干啸洲大师论技击

谢昭隆恭录恩师郑子太极拳干啸洲大师论技击

干啸洲大师论劲文本文件

太极拳全尚巧劲,而不尚拙力;对方劲愈大,我劲愈巧愈速。略述如下:

1、沾黏劲:即不丢之劲,主前进,为太极拳推手最重要之内劲。练习推手始能产生感觉反应灵敏;非推之,口授不为功也。

2、聴劲:皮肤反应及外围之反映变化。奈推手定要以黏与听,并须由二人切磋,深究实练而获。先将自己呆力俗气散尽,加以全身松浄,方言聴劲。

3、懂劲:能听然后能懂,此乃固定之理。懂劲之哲理尤深,非由名师口授,虽毕生苦练,绝无法获此劲也。且真懂后,动静开合化发之运用即可随心所欲耳。

4、走劲:即不顶之意,主后退,由懂劲而来。如不懂,如何能走?例如对方推或按有些重意,即变实为虚。阴阳变化无穷,皆因懂劲先知,故对懂劲宜慎之。

5、化劲:由化黏劲而成,化之要点全在我顺人背,若能达此境界,则彼虽有千斤之力亦无所用。化劲中略含掤劲,如无掤劲又不能化,所谓柔�有刚之理。

6、发劲:欲胜人,非发不可;不知发人,焉能服人。太极拳虽言养身,如无防身,如何言养?欲养则非发劲不可,而学者对发劲一节,需积极求探之。

7、借劲:是拳艺中奥妙上乘功夫,但非艺高者,难以应用。借劲之发劲,无引无拿,其间稍含化劲,随到随发,应手奏效,亦就是杨家之心传耳。

谢昭隆师父恭录师爷郑曼青先生推手练习攻守基本观念

  阴阳妙用,须于拳架推手上求之;先采攻守进程之阶,不可越体用二法。

  攻者为阳,守者为阴;攻不可强取,守不可紧张;必须手必固,攻必取,皆从自然而能得者为上也。譬如:采、牵、走、化,能知虚实之用者,乃守之为阴;拨、击、发、放,可得心应手之用者,乃攻之为阳,须要分清。

  强者先采守势,弱者取攻为势;守者使左右落空,略带牵采者得也;攻者拨、靠、发、放,必须如法,不可自落虚空为得也。

  太极拳须知一阴一阳之为道,守势为第一。譬如:谓一阳一阴,便成天地否;地天为泰,能守方能言攻。现在要求进步,必从守方面着手,等于水火既得。

 

谢昭隆师父分享干啸洲大师「推手主要关键」

  1990年5月17日干大师手谕)

  接敌后,最要紧确保中定,而能应变,但要有良好黏劲。

  黏劲后自然能产生强力的听劲,而达懂劲,就能随心所欲,收放裕如。

  可是于应变,敌欲前欲后,或左或右,均制动得势,在我不在彼。

  所以劲与力不同,力是死的、局部的、浮的没有弹性。劲是活的、整体的、沉的有弹性,能转弯抹角而灵敏反映,这就是太极拳的反应,所谓四两拨千斤,全靠太极拳的精华所致。

  故我们练功必须在基本上如:功架、站功、基本推手等去下苦功。那么以上所言皆能自然而成也。

谢昭隆恭录恩师郑子太极拳干啸洲大师「推手之道」

  一、接敌之际,即与敌手相黏,不可脱落或抗、顶、偏、丢,均应顺势借力打人,亦即牵动四两拨千斤也。

  二、先求稳固,次求变化,除沉着松净外,最主要的是拈听对方来劲的大小、前后、左右,并要「舍己从人」,如此,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矣。

  三、全身松透,全神贯注于找出敌人焦点时,要耐心以待,专注一方,虚灵发劲,顺其方向而发出,无有不跌也。

  四、但发劲手要短、要轻、要随、要长、要坠肘沈肩,唯后腿不能动,分清阴阳,右手与左脚、右脚与左手要相贯成一线之劲,这就是生理上之交叉神经。然后乃可身立不败之地。

  五、结论:练内功、于个人的修为、心得而获,可是要按部就班,不可舍本逐末,好高骛远。总言之,太极拳最主要的是拈、黏、听、懂四字。待火候娴熟,对方力愈大,则我收效愈大。它抱元守一,以不变应万变,非一般拳术见招破招耳,所以太极拳功夫可以达到极微,而一般拳术见招破招是无穷尽的学不完的。希望学者必须由学理着手,渐而进入奥秘。功夫到了上乘修养则愈高,进而与世无争矣,延年益寿何足云乎?然拳论有云:「本是舍己从人,吾人多误舍近求远,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也。」学者不可不慎辨焉。

谢昭隆恭录恩师干啸洲大师「推手求精三步曲」

  一、姿势正确,腰身灵活,而求轻柔裕如,动作与呼吸相配合。相搭之处,不即不离,如胶似漆;使每处肌肉松灵,自然获得听觉。无论攻守皆须从一定之方针合理行之,不可越法投巧。攻者为阳,守者为阴,阴阳变化自然法度,一法未精,二法不研,此一曲也。

  二、固守渐进之道,要有坚定的信心与高度的毅力,乃能累岁月以成深功,并须以至诚之心请师点窍,自练自悟多加揣摩。任何一手均须实练至纯熟流畅,毫无呆滞,万不可一手未熟又练他手,贪多求速舍本逐末。太极拳艺之功夫,全在定步推手中奠定基础,学者切勿本末倒置,此二曲也。

  三、讲求虚实,圆转灵通,能补能泻,自然反应,拙力净化内劲滋生,日渐茁壮,艺高功深。但此须慎求良师,待之以诚。古人云:「诚者成也,不诚则无。」此为三曲也,望多加吟咏。 

干啸洲大师有关杨氏罕传左右双边精简功架参考要言

  太极拳渊源于易理、取法于中庸,融会刚柔阴阳变化之理,今门派与功架长短虽多,但其原理完全无异,故无须有门派之观念,而应注重师授之精粗深浅,恩师曼公为传授普及起见,经将原来108式之拳架削繁就简为37式,今海内外练习郑子37式者以数十万计,欲学本套精简双架,必先练好37式,奠定体用良好基础。斯套拳架体用兼顾,俗云:稀为贵,所以每式必须口授心传并须点窍,加以自己揣摩,深入悟彻,勤练不辍,于体用始可收其宏效。

  啸洲有不能自己之言,愿与诸同好一吐焉,打手歌云:「入门引路须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修」。足见自古武术不能无师自通,凡享誉于一时一方者,无有不出自名师之门。师授之余,再凭坚恒与毅力,从一定之方针锲而不舍,始终如一,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虽云莫测高深太极拳,只需按步就班,于精简原则下努力,绝无不成也,愿我同道审慎焉。

  今另恭录恩师曼公「体用歌」,俾使学者,有途可循,以匡正轨,而收事半功倍之效。体用歌云:「太极拳,十三势,妙在二气分阴阳,化生千亿归抱一,归抱一,太极拳,兩仪四象浑无边,御风何似顶头悬,我有一转语,今为知者吐,涌泉无根腰无主,力学垂死终无补,体用相兼豈有他,浩然气能行乎手,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不化自化走自走,足欲向前先挫后,身似行云打手焉用手,浑身是手手非手,但须方寸随时守所守」。并希同道深入参研自有得。

干啸洲大师书赠推手要窍心法文本文件

  推手基本要窍〈师于1990、3、7〉

  一、掤手为首务,即地天泰,所谓先阴后阳,则可应变矣。

  二、敌按劲,我必须以舍己从人,不即不离、丝丝入扣,趁势接发之。

  三、无论前进后退,或左或右,均要从敌不从己。敌有力,我力在先;敌无力,我也无力;但我以黏随之方,而意仍然在先。

  四、敌欲攻、欲防或走化,我要随敌势,处处机先,使敌每发落空。形成「出无形」、「入无间」,则太极拳上乘之道技也,宜省之。

  推手敏捷接敌要窍

  一、化即打,但要随敌劲,分秒不差,随势发劲,敌无有不跌也。可是要内劲为基础,黏劲为方法,乃能收宏效。

  二、一触即发,敌向我用快劲按来,于将到未到一剎那,我随势接上,所谓丝丝入扣,稍沈一点,并须向前带劲发之。但要突破其中心点,促使其无法脱化,自然得之为上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值得体悟回味太极拳修炼的真话
太级拳技击误区辨
太极拳技击十要
太极拳经典论著大全
解析“太极拳浑身是手”
沾、粘、连、随练太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