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汪永泉老师谈技击的练法

                

   首先,要把技击的姿势学会。技击的某种姿势体现的某种劲。例如:掤的姿势要用掤劲。捋的姿势要用捋劲。利用各种姿势按照八字诀的要求,把八种学会,然后在练拳当中,通过肩、肘、腕、手任何部分都能随机应变,灵活使用这八种劲。所谓八八六十四手是对八种劲的灵活使用。在运动拳架时必须使这八种劲通过身形输出手外。在变换姿势时,再把输出之劲接回来,以免伤气。
   技击拳架对身形的要求。练习技击拳架,要做到沉肩坠肘,气沉丹田;两膝微曲,松腰松胯,全身肌肉放松,两足平踏实地,下盘要稳固,但不许蹲桩,便于脚步移动的轻灵,还要含胸拔背,胸口对着膝盖,在移动重心时,胸口也要找准膝盖,立三关,顺项贯顶,开档,垂尾闾。移动重心时,裆劲要随时调整。在发劲时,裆要往上吊,要手足相合,肘膝相合,肩胯相合,变换姿势要小换腰,平送腰胯,实腿能抬。走架时如脚踩荷叶。技击拳架对手式的要求,双手在前,形如螳螂,以保护自己中心,手指尖与头顶相平,肘与肋平。要求手能护头,肘能护助,肋能护腰。这就必须开肩窝,松膀根。练拳时,两手不得用力,否则就达不到轻灵。要明确手是手,腰是腰,要截然分开,不能合在一起,每一个姿式的开手虽然小,但意要大,出手的方向要开展,开始时,距离身体要近,但不能贴在身上,要从中心出手。然后以肘送手向前开手,眼神随手走,出肘要与肋平,以使腰劲蓄足。开手的身形手势,开手时要有开手的身形,除符合上述对身形的要求外,还要节节贯串。发劲时,全身手、足、肩、肘、胯、膝、腰、神、意、气,全部集中在一个点上,全力向外发劲。同样,开手时要有开手的手式,除符合上述对手式的要求外,并要从侧面向外开展。合手的身形手势。合手要有合手的身形,除符合上述对身形的要求外,还要全身放松,向四周转圈。合手要有合手的手式,除符合上述对手式的要求外,还要先错手再合手,以防把对手的劲引到自己身上。

   技击的身形手法歌诀。1)手式如刀锯,身形似猿猴,进退无定形,全在当中求。2)手无定向身无形,动中求静是万能。动开静合随机用,混元一气是大成。3)手如刀锯身如猴,辗转跳跃不停留,千着变化中心在,全在一接点中求。4)手无定向身无形,身手配合自然灵,手无定向非乱动,身无定形是不停。5)拆手分劲是真传,拆手并非用招揽,分劲原为求配合,听懂彼劲是根源。6)拆手分劲是神奇,身形手式似若非,若在招中求下去,难得术中化为空。

   懂劲。要能掌握知彼之劲的要求,就要学会“懂劲”。懂劲是练技击的一个主要阶段,是知彼之劲的起始。懂劲指的是在与对方接手时,通过与对方的接触点,听出对方发劲的劲端,也就能同接听到劲源。这是学习懂劲的入门之道。接触点可分为为:力点、滞点、停点、滑点、倾点。接手时,对方有计划、有目的、主动地、有方向地向我发劲,不论对方发来的劲是有形或无形的;是带着功夫或只是手式;身力大或是力小;是突然的或是渐进的;是乱动不停的或忽隐忽现的等等,以上各种发劲的方式,大部分是在对方身体中都有一定的劲源。这种发劲用招的多,用术的少,其接触点均可谓之点。接此力点时,必全身松开,不要受对方力点的影响而使本身僵滞,必须轻灵变化,徒眼要活,接劲要果断。要从接点把对方劲源听准,由侧面击之,若一击不中,可接连两、三击、一击要比一击紧。若在出劲中有不适处,及时松开,另换姿势接,如新接。对方在处于被动不得已情况下,就会反映出各种点,如滞点、停点、滑点、倾点。这些点在人的身体中是没有劲源的。揉手时,若遍到以上各点。因其没有反应力,很难借用,因此,发劲时要严防产生对手的重力和自然倾斜力。

   手、腰、肘、腕的用途
   手:
   手为腰的前导,如同蟋蟀的两条须,负责听劲。要求轻灵松软,听从腕肘指挥。一旦得机得势,便为腰劲指出方向,两手和对方接触时,永远是螺旋劲前进。
   腰:
腿是手的后援。在任何情况下,腰劲都要蓄足。一旦前手指出方向,腰就能及时发劲,同时,腰还要能提膝提胯。
   腕、肘:
   腕肘是腰的护卫,负责封门,保护中心不受对方侵袭,应付对方强力。如对方强力特大超过腕部应付能力,则腕一动即可甩开不要,对方必然因此失。如遇对方实劲(真硬功)反应后,迅速听清对方重心,并随其反应使对方失中,如对方反应为局部(假硬功),则要继续引放,防止对方趁机入侵。注意切不可用腕肘去侵袭对方,否则自身必被对方顶起失中。

   静中求松法则先梢后根一般讲放松,指的是全身放松。但是全身如何放松?放松到哪里?所谓放松,不是为放松而放松,是要把腰劲放松出去,送到对方身上去。腰把腰劲送出去,腰必须放松。松腰,前胯先要放松:松肩胯,腰膝先要放松;松膝肘,手腕、脚脖先要放松。由此可知,要全身放松,就要先从梢部放松;先手腕脚脖,再膝肘,后肩胯,做到了这些,腰劲自然能通过接触点松沉到对方身上去。动中求松法则,练拳时侧面向外开手,揉手时以侧接侧。在运行拳架时如何保持全身放松,就是要做到在开手时没有平面,每一开手都是侧面向外,这样梢部永远是松的。要揉手时,不用平面去和对方接触,而要用自己的侧面去接对方的侧面,自然周身放松,轻灵圆活。

   招与术技击原为应敌致胜之用,用时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招,一种是术,合起来称为“招术”。招:凡是招都属有形,是在后天强力的基础上,用种种不同的招法应敌致胜,近似长拳技击之法。一般是用某个招法控制住对方某种身形手式,或是某种强力。这都有形可见,是以自己的外形制敌外形,谓之招法。术:凡术属于无形,是一种内功,是本身神意气的化合。凡是用神意气胜人者皆属内功,属于术法。本身经过锻炼,充实神意气,再用意、气侵袭对方的内气,进入对方体内,达到侵袭目的。因此,技击拳架练到一定程度,必须要拆架子,也就是要把“招与术”内功与外形拆开来讲,以便能使学者明确求的是什么功夫,在练拳时求的是招还是术,是内功还是外形。当然应敌时招与术,内功与外形是密不可分的。术是招的后援,招中必须有术;招为术开门找方向,术中必须有招。外形若没有内功指挥,必然无法取胜;内功若没有外形运转指路,也无法发挥威力。总之,要明确,拳架是将前人的应敌之招编制而成,这些招都是前人用过,证明能胜过某招的招式。但是,这些招,只是外形的应用,是定型的单纯的招,不一定能完全适合应敌之用。因此,必须招中有术。术是内外相合的功夫,内气与外形结合起来,贯串到招中去,这就是招中有术。由于术是本身神意气的化合归一,用到知彼之功中,这个术,就是灵活的、变化无穷的、随机应变的,能应敌变而变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在练习拳架时,既然明确了用的是招,就应在招中求术,且不可在招中再求招。

   技与击老师祖为了适应学者需要,把太极拳养生和技击的拳架以及身形手式予以区别分开,其中养生之道普遍传下来,而技击之道只传给子孙和少数徒弟。所以后辈真正得到技击之道真传者,除杨氏子孙外,确实不多了。技与击必须分开来学,对这两个字的意义,功能和用途,要有准确理解和相当功夫,还要通过长时间的实战,久而久之,经历越多,越能体味出其中奥妙,增加功力。技击者,技巧也,技巧是“懂劲彼阶级神明”的一种表现,必须在懂劲基础上通过不断研究熟练使用才能求得。技巧是功夫和实战的结晶。技巧的运用是无止境的,其主要功能是要解决与对方一接手时所产生的问题,接点不接面。在与对方接手时,要接点不接面。面就是对方出劲的面积,点就是对方出劲的集中点。不论对方所出劲的面积有多大,它必然有一个集中点,该点就是对方的中心。重心集中点,是对方的实点,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点。我们要用自己的虚点去接对方实点的侧面,并及时把本身功夫渗到对方的劲源处,或引或擎,均在于此。所谓引,就是顺对方来劲的方向,引向自己的空点,使对方出劲落空,陷于失中状态。所谓擎,就是在当对方所发出的劲落空一半时,向其实点的侧方击之。此时应注意,不要让他完全落空,(因)为完全落空就无法借力了。此即拳谱所说“引起彼身借彼力”。总之,一接手,先应使对方不合适,继而失中,如果在接手时,对方不给我们所要的点,或是变化非常快,可任其自由自在的去变换,不要追随,等他再向外出劲时,重新按上述点接点的方式接手,用自己的虚点去接对方的实点,这样做有以下好处。一、对方既不容易听出我方发劲的点,即劲源,又不容易听出我方劲的方向。二、不容易引起我方自身的失中。三、不受对方来劲的欺压。四、对方向我方进击时,找不到发劲的方向。可见接点不接面优点多,但是难度大,须有名师指教,自己也要下苦功夫。如果只根据个人所好去用,势必偏差丛生。接手的问题,乃是练拳一生的结晶,既要求具备知己之功,也要求具备知彼之功。接点是在懂劲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接点必须渗入。渗入的深浅,渗入的时机,是否能渗入到劲源处,是否能影响到对方的失中,这些都要很好的解决。起码要能引起对方感到身体不合适,此时对方找到的合适就是就是对方的中心,因为对方从不合适中找合适,自然会把他的中心送到我们手中。这时正是出击的时候。但要由接点渗入到对方劲源处,是要具备劲渗透劲功夫的,功夫纯熟后,还要把渗入的功夫由向劲源渗入而进一步向劲端渗入。也就是说接梢也能渗入,这样才能达到轻灵变化的境界。

   接点不接面。汪永泉老师曰:注意在与对方接手时一定要点不要面。就是说接触点的面积要小不要大。如果接触面积大,很容易把拙力使出来,就变成了力与力争,给发劲造成不便。如果接触点小,对方不易听出自己的劲源,而自己却要在这很小的接触点用自己的手势听懂对方的劲源,问通自己去劲的路线,再把输出之劲渗入到对方的体内,加以控制,对方必然不适。这是准备发劲的第一点,叫做影响对方。当对方感到不适,必然要用力作出反应,这是可利用对方所反应之动向,顺其来势,加以牵引使之延长,控制对方,使它失中,这是准备发劲的第二点,以上两点在发劲前必须做到,然后才能发劲。一接点中求与对方一接手,要接点不接面。接触的面积越小越好,在这非常小的点上,要听出对方的劲源,也就是自己要击发的落点。由接点到落点这段距离中,要把自己的巧直接贯通,并要通出方向。这时要注意对方的发劲,若感觉到自己贯通出的劲在对方身体中遇到障碍时,就是对方的劲正在运作。有几种情况:一、在接触点上,听出对方要发出的劲尚未发出时,则应当用自己的侧近击对方的劲源。二、若听出对方要发出的劲力已发出一半时,则应当把对方的劲端引向自己的虚点,使对方失中。三、若听出对方要发出的劲已完全发出时,但并不影响自己的中心,则应当错开对方的劲头,由实中找出对方虚点,把自己的劲贯通到对方的落点而击之。为此,必须做到:灵机于手、灵活于腕、劲发于肘。这样才能懂劲,才初步具备和对方接手的条件。灵机于手于对方一接手,在这很小的接触点上,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听出对方的劲源。若接的点不合适,要及时变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点,也就是能贯通的点,谓之懂劲。灵活于腕腕要与手协调一致,听出手接的劲合适与否,判断要或不要。如果不要,腕一动,把对方的来劲引向其它方向,使对方失中。谓之化。劲发于肘要用肘给腕、手做后援。手若问通路线,肘就要及时把劲输到手:腕若把对方击来的劲头化开,肘就能及时出劲还拳:若腕一活把对方的来劲引向虚点时,肘就应及时配合去路,引出方向。一接点中求歌诀上下含于内,往返在其中,漂浮求奥妙,混元易理通。接点不接面,接面两不便,偶遇面碰面,及时松开变。

   点劲原理。点劲原理最易解,如同竹竿点圆球,点得球皮混元转,难得球心莫追求。欲得球心不非难,刺破球皮球难转,球停自有重心在,再等球动刺位还。点到重心要漂浮,听出彼劲是要求,点劲原来为懂劲,一切全在下手求。下手得点如新接,变何方向要识别,要何点法须慎重,变换虚实要灵活。点劲虚点不过腕,实点一贯串,点到重心时,换点位不变。点劲如针刺,刺皮不刺骨,皮骨本相连,刺骨皮自堵。点劲若遍千斤重,点位不移待敌动,敌动虚实必自露,扭转方向返回刺,再次仍过重心时,屈指引起加弹刺。点位面中寻点点有面,面中点,点中面,面中得点待敌变,点中遇面即时断。点劲一发如闪电,断劲严防面碰面,若能一接就是点,屈指引起再点断。面中点,点中面,面中有点点有面。面即点,点即面,点面混合不须换。点变面,面变点,悟透点面理难辨。由面变点是神奇,变得对方无所依,纵让你能千着变,此时也难在转换。点是螺旋的结晶,面是意气的边垣,若在外形求下去,枉费功夫莫猜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
汪永泉传杨氏太极拳功札记(一)
太极拳与养生
侧重修养内功的太极拳 ——(汪脉)健侯中架(拳架篇贰)
陈氏太极拳要领——张志俊
八卦掌拳学篇(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