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行——为何?如何?有何结果?》(二)

《修行——为何?如何?有何结果?》(二)




《修行——为何?如何?有何结果?》

隆波帕默尊者开示

泰国国家电网

2013年5月8日

(二)

 

事实上,开发智慧并没有更多的事要做。

   仅仅是频繁反复的洞见身与心的真相——

   身是如何的,就只是感觉它。

心是如何的,也只是感觉它。

   心有快乐,知道现在它有快乐,心有苦,觉知当下它有苦,心有贪、嗔、痴,知道当下心有贪、嗔、痴。

   持续的如其本来的知道。

心好也行、坏也行,什么都行,不是必须得好,必须快乐,必须宁静。

   修行不是为了获得好、快乐与宁静。

   修行是为了看见:一切都无法永恒,一切即生即灭,一切都无法控制。

   我们需要洞见这一真相。

   如果能够照见真相,随之而来的则是——

   心将松开对名与色(身与心)的执取。

   当心看见身体的真相并非是殊胜的宝贝,心对于身体的爱惜与执取,就会销声匿迹。

   当身体变老,心会没有动摇,愿意接受事实。

因为身体不是“我”,并非奇珍异宝。

   身体生病是身体的事,生病的是身,而不是“我”;身体老了,老的是身体,不是“我”;身体消亡是身体的事,死去的是身体,而不是“我”。

   反复训练就会看见:身不是“我”。无论身体老、病、死,心都没有丝毫动摇,心会始终平静与快乐,即便身体极度痛苦。

   阿罗汉的身体与我们的身体一样,也会受苦,然而他的心没有动摇,因为他看见了真相,他不再执取身,也不再执取心。

    在我们还不会修行的时候,会怎么做?我们会希望心好、心有快乐和宁静。

   而如果按照佛陀教导的原则去正确地修行,就会照见——快乐是无常的,宁静是无常的,好也是无常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临时的。

   如果频繁的如此照见,达到足够的量,心就愿意接受实相——心不是“我”。

   此心无常,此心即苦,此心非“我”。如此一来,对于心的执取就消失殆尽。

   我们如此珍爱此心,含辛茹苦地寻找快乐想让它开心,即便打坐与经行,也都是希望它能够快乐,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心有快乐,且越久越好。比如,打坐进入禅定,会有持续的喜悦,如果死后投生成为梵天,快乐会持续宇宙生灭好几个周期的时间,快乐久得非同寻常,久到世界破碎了再破碎,快乐依然存在。而最终,这快乐依然是无常的,同样有变化的一天。

   如果我们看见实相:生命中发生的一切都是临时的, 一切都无法选择。

   若足够的照见这些真相,久而久之,心将不再执取心。

   心快乐,也不迷失于满意;心痛苦,也不迷失于不满意。心造作好,不会迷失于满意,

心造作不好,也不会迷失于不满意。种种的造作无法控制心,心会看见演绎与造作生起而后灭去。心会从所缘之中解脱出来,越来越自由。

   在起步阶段,心先从所缘之中解放出来,接下来,心会从身体脱身而出,最后,心会从心本身解脱出来。逐步地训练,心会有次第地获得释放与自由。

   在初级阶段,心会先放下所缘。比如大家跟隆波学习一段时间,就会看到心跳进去抓取所缘的境界。有谁偶尔可以看见心抓取所缘,而后又放下所缘的?谁看见过?举手让隆波看看,大胆一点。训练之后,仅仅看到心放下所缘,就会有快乐,非常多的快乐。

心执取所缘,就会有苦。即便是执取好的所缘,也依然是苦。

   如果能够放下所缘,就不会苦。只是抓起所缘而后放下它,就可以品尝到修行的益处了。能够放下所缘,心就已经非常快乐。若能放下对身体的执取,便是三果阿那含的境界,

心能放下身体,不再执取身体。这个禅堂之内尚无人抵达这样的境界,最多只是放下所缘。

放下所缘并非难事,凡夫也能做到。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的四圣谛 下
《 心的训练 | 上篇 》(全文版)
《从凡夫步入圣者》法谈部分完整版
修行——为何?如何?有何结果?(一)
《心的训练》|第二部分之1
一 心(下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