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会揽雀尾——蔡汉珍

                         体会揽雀尾       

揽雀尾左棚

1. 屈膝棚手,两手先微左转,右手上棚手腕挂中。屈膝不单单是两腿屈蹲,应当随着膝和胯的屈沉,尾骨下坠,同时注意顶头悬,身体不能趴下去使上身无力,两膝也不要向前跪,蹋下去了使身体后仰,应尾骨下坠,以胯收为主动带动全身下沉,两膝不要超过脚尖,胯根应轻轻向后拉,两手同时先向左,再右手向上,左手始终随体平转,而右手以腕领劲挂中臂外旋,也就是大拇指朝掌背向旋转,使掌心朝里,肩、 肘、腕要圆满。此时要注意沉肩坠肘,要下意去。

2、摆脚转体:左脚尖外摆60度,小于90度,重心右移,同时逐渐领起左腿,左胯关节开始松落,腰和胯要有脱开之感,这样腿才能放松,然后起膝领腿接着上步。

手臂内旋,就是大拇指朝手心方向旋转,这时劲点从腕部碾转移到小手指外侧,中间劲不能空,同时手脚相对,脚走手走。右手向右磨转一个圆圈,磨转时要注意肩始终要沉,肘始终要坠略低于腕,使右手保持一个圆的运动。

3、上步抱球:上左步脚朝前方,两手相合,扣脚转体,弓步棚手。起腿上步要经过右内踝再向前伸,这个动作要特别注意虚实之分,虚实转换,前进后退需要灵活,要想达到灵活,必须是虚实分清。提膝上步时要坐实右腿,左腿提膝时,膝不能内扣,不能使脚的分缘翻起来,要保持裆的虚圆,提膝后小腿放松自然下垂再往前伸,伸左脚时腰胯要随之脱开,同时胯要向前催动,膝要展开,脚跟下落有擦地之感,像飞机降落一样,要避免直出直落。还要特别留意腰胯间的动作,当左腿往上领时,重心要全部落在右腿上,同时要卷尾骨,收胯根,对左腿产生一个拉力,通过落胯顶腰这样一个续展动作,带动了左腿领起,这是腰部的动作。再说手的抱球,要顺时针圆满的画一个小圈,而左手与腹齐臂外旋向肘的位置相互靠拢,当脚落地两手抱好之后,要体味一下手的形状,腋下要圆、肘要圆、腕要圆、手要圆,这里含着合中寓开的关系,整个劲都是顺圆的。转体扣脚时,左脚内扣30度,左臂轻轻向前伸,重心稍微前移再向左侧移,然后弓步棚手,劲点在左臂腕肘之间,要注意在扣左脚时,不能单单只扣脚,而是由胯作为主体带动肩膝脚齐动,而且随着两胯左转使左脚自然落地,当左脚内扣的同时裆位轻轻向左移,不要马上移过来,转胯扣脚的同时,左手要向前微入进去,接住棚劲,随着弓步平移。定势:左手与肩同高,肘略低于腕,右手采胯平掌心朝下,侧弓步的裆位向左偏七成为佳,右脚要全脚掌踏地,裆要圆开,两脚有根。此时的感觉就像一座桥跨在两岸上,支撑两岸的土地要入地三分,上面能载物过去,就是说整个动作都要通过肩开肘圆腿蹬的整体开合来完成,而且要圆顺,要劲势不散,势要整,势整是劲整的前体,所以要劲势相合。眼向前看略偏左也抱括身形朝前偏左

揽雀尾上步右棚:接左棚势,分两势完成。

1、提膝抱球,重心左移,提左腿两手在左胸前抱球。先讲腿法:重心左移时,首先要收往胯根,裆劲平移,重心随至微左转。提右腿时,要做到提膝圆裆,小腿放松。手法是左手要臂内旋,撒肘微落左胸前,此时左肩、肋部都要松落,而右手要领住右腿提膝前进,臂要外旋抄过去,此势不能停。

2、接前势向前伸出一步,弓步棚手。上步右棚时,右胯与腰有脱开之感,要注意圆裆,再上前一步,代脚落地后,右手右腿同时前进,两手抱球时腋下一定要松空,注意前进棚手时,要肩肘腕同时向前圆开。

定势;右手略低于锁骨,肘低于腕,沉肩同时肩窝、肘窝、手都要棚圆满,左手与右手相距约一拳。棚势的手臂不能小于90度。

上步讲解。例如上步右棚:右脚离地到提膝抱球是脚提最高点,往前伸时要展腿,前脚跟落地要放松脚腕使前掌贴住地,上步时要侧身上步,不要扭身上步,侧身上步后,当脚跟一着地就要松腰胯,微向右松转,然后收住尾骨,再后腿绷起(纵之于膝)前腿膝盖前顶胯根下沉,使劲势圆满脚下有力,相互稳固。

 

 

揽雀尾捋势:捋势劲点在腕肘之间,后手在掌指或掌背之间,用两手捋位对方的腕和肘部从前向后引进落空。其劲法特点要轻随,要使对方的来力没有实点,使其落空。要求做到动短意长,就是说捋势的动作幅度,在棚捋挤按四势中不易过大,在退的过程要包含前进的意识。演练此动作时第一动沉胯展手:腰裆沉住劲,两手向前展,翻转时是小臂里句外碾翻,同时要沉腰胯,后脚跟不能浮起,身体不能前扑,裆劲要沉、胯微落、腰椎向前微拨劲延伸到手上,右手内旋、左手外旋向右脚尖前方展出去,形成一个腰以下部位是沉稳的,腰以上部位是舒展的,这样形成一个前后对拉的姿势。此时还要保持肩往下沉、顶悬、精神贯注。捋时前进后退都不离腰顶,要走腰,就是尾骨和腰椎这一段首先主动地后顶、后撒、后移,然后在腰顶的前提下,两胯向左转,同时重心往后移,后移时裆要圆开,这个步法叫座步,所谓座步是前脚不能浮起,要全脚着地,重心不能全后,是裆落在后七成的位置就可以了,随着重心后移,后腿要屈沉,前腿要微屈,要保持一种随时可以前进的姿势机能。还要强调一下手在腰和胯同时后移转动的过程,要将力带到手上去、肘上去,使手的力量与腰的力量形成一个整劲。两手不能僵直,保持一种随捋随屈的状态,肘要随屈随旋、滚动,肘屈的同时还要圆开,如果顶直豁开,这个捋就僵了。

  

揽雀尾挤势:随捋就挤,捋中含挤。挤的劲点在小臂一侧。挤的特点要快要惊。

具体做法旋胯前挤:右手臂外旋,掌心朝里。左掌心朝前,附住右腕部似合非合、似离非离。用长劲也可、用寸劲也可,要产生一个惊、抖、弹的感觉在里面。要使对方不能逃脱,就必须沾住对方。比如:尺骨一侧贴住对方的肘部,桡骨外翻。这个劲不能丢、不能浮,要使劲沉在小臂一侧。这里要强调旋胯,就是说不要单单的侧身挤,要旋胯前进,使身法中正。两手往前挤时要沉肩松胯,背部一定要往下落,在落背的情况下要收尾闾,注意不要掀起定势:肩沉、身形拨开、下颌回收、尾闾和下颌劲势暗合,产生一个整体向前的劲。挤与棚的区别,棚势手背高于锁骨齐,手臂平圆开,肘略低于腕。挤势要斜一些、肘要下坠、是斜力。不要混为一势,挤向前时还要注意腹部放松,越进越松而且要松得有弹性

    揽雀尾按势:按势的劲法特点是腰攻,也是腰与手与肘和你的着力点要串起来的意思,比如两手向前推时,要腰看着肘、肘看着手,腿手同时舒展向前推。分小节完成 1、沉胯平手:两手前展,前胯微沉收住劲使下盘稳固。2、后坐按收:前进后退要注意一个要点就是收放的关系、进和退的关系,这个关系的转换是用腰腿来完成。重心后移时,动意先从腰脊走,这是一个蓄、退、收的过程,同时要收尾闾卷腰,要活泼于腰,拳家们一般指腰的部位在肋骨以下到胯根,一般说腰胯相连,是相互协调运动的一种关系。比如说肩身的转动也是先在腰与胯的转动下相随转动,不能脱节。重心后移的过程中,左胯向左微抽,快到位时,右胯内收正、卷腰,这就是收、蓄了,手要边收边棚边按,先沉肘沉肩、再屈肘回撒,两大拇指向肩窝处走,两手臂外旋,掌心微合,劲力外棚,撤肘收回后变按要掌根下沉,坠肘往下滑,是劲往下引,使对方的来力往下走、往前裁,不要往下压。按时腰和脊要形成一个合的关系,待你释放的时候,你的机能己经存在你身上了,己经放松了、蓄足了,这个时候出击,只需身形展开,把掌推出,推掌时要沉住掌根,要腰顶肘、肘顶手腕。定势:腰胯松骨,沉肩坠住肘、身形舒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85式太极拳 08 肘底看捶(第十六势)
习练传统杨氏太极拳运动中注意事项
祁家通背拳三十六手筑基八手之捋手
天龙二十式太极拳口令
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丁水德传统拳,剑,刀教学
杨式太极拳85势动作要领(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