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理法的智慧;兼论当今的太极操


太极拳理法的智慧兼论当今的太极操  

  

原作者: 薛蔚昌

 

      太极拳理法的智慧,也可以说是逆向思维的智慧,它的理法,一反常理、常情、常态,精深玄妙,超越了人们的理解程度和习惯用力。这正是太极拳传至当今变成太极操的原由。
   拳的主体是人。人,是实体,人的动作,是实势。一般拳术都是通过“力”、即“实势”练出“实能”;“太极操”,亦如此:而太极拳,却要通过“意”、即“虚势”练出“虚能”。
   打法不同,途径不同,目的也不同。太极,是阴阳及其相互转化的学术。有“实”,就有“虚”。“实”与“虚”,是对
立的两个极,它们是相关的,能够彼此转化的。太极拳,作为“极”拳,研究的就是这种”极”的运作和转化。基于此,可
以说,太极是人体的辩证法。太极祖师对人体机理,有着透彻的了解;因而,太极理法体现得越正确、越充分,人体感受
的境界就越玄奇、越美妙。
   太极拳的“意”,绝非太极操讲的“意念”之谓,而是一一“腰脊”(“胸背开势”“顶沉对拔”)机理,与“意、气、神”融为一体的一种劲道。就是这种劲道,来带动“四肢”运作。“四肢”,不可自动、直动,要完全处于被“意”带动的状态。这种运作状态,就叫“虚势”,其感觉,妙极、美极一一大松大软,大舒大展,柔和缠绵,抽丝挂线,周身轻灵,意气遍体,分合顺遂,神情飘逸。而“实势”,压根儿谈不上这些。
   可见,“太极操”是打着太极拳的名号而绝非太极拳!它采用了太极拳的拳架子和慢动作,却背离了太极拳的打法和内涵。因此,在2004年,先后有邓开枝、彭国相两先生,通过《武林》杂志第3期和第10期,提出了需要解决和纠偏的呼吁。或许会涉及一些裁判、名家、教授,还会涉及国家武术单位,甚至涉及“太极拳争进奥运”,可见,解决和纠偏难度之大。
   前面提到过,太极是高智慧产物,精深玄妙,很难理解,到今天走偏、异化,变成太极操,在客观上形成了鱼目混珠的事实,涉面广泛、中国普遍,也传国外。引用<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假做真时真亦假。”对于”太极操“,尽管太极界有人质疑和提出异议,但对真太极讲不清楚,因而,也成不了气侯。笔者习练和钻研太极57年,在后20年里,才有了点儿意思,摸到了太极的门,愿如实地提出来,希能引起大家的正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和太极操简单区别
如何区别太极拳与太极操?
什么是太极拳,太极操,太极舞 什么是太极,怎么评判
太极拳与太极操在练法上有哪些区别?
太极拳解疑
真传一句话,少走点弯路,杨氏太极拳架的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