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类人的必备资粮
在佛陀所提及人的四种类别当中,敏锐的智者与广说的智者,只要听到佛法开示,就可以证得预流道智,成为初果圣者,以及其他较高阶的道果。

例如佛陀时期的毗合佉与给孤独长者等。对于这种类别的人而言,修习‘法’并不需要依照戒清净、心清净等的修行次第。

请谨记在心,当天人与梵天神从世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也是相同的情形。因此,我们必须指出及了解,

像戒清净、心清净等记录在三藏经典当中的修行次第,主要是针对证入预流道果之前的未了行者与文句行者所提出的。

这些修行次第,对于人的前三种类别而言,远比证得更高层的道果,还来得重要。

即使阿罗汉圣人已经走过这些修行次第,在证得阿罗汉道果之后的阶段,这些修行次第是用于‘现法乐住’的目的。

佛教的第一个千年,是所谓的无碍解智型的阿罗汉圣人时代,之后,也就是现阶段的佛教,只包括未了的行者与文句的行者这两种类别的人。

现代社会,只存在着这两种的修行人而已。关于这两种修行人,未了的行者,如果实实在在地修习‘三十七道品’,

其中包括了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七觉支等等,那么,他可以在今生证得预流道智,成为初果圣人。

不过,如果他在修行上松懈了,则只有当他转生到天界之后,才有可能成为预流道的圣者。

当他离开法(三十七道品),例如四念处、四正勤等,而不幸死亡了;就佛法来说,他是整个迷失了。

不过,要是他能够遇见未来佛,还是可以从世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对于文句的行者,如果在今生能够实实在在地修习佛法,来世转生天界之后,就可以在现阶段的佛法时期证入解脱。

现阶段的佛陀正法时期长达五千年,是一个充满圣人的时代。奉行巴利三藏经典于人间多久,圣者的时代就会持续下去。

文句的行者,会运用与佛法相遇的机缘,尽其一生,累积波罗蜜的种子(资粮),累积戒律、禅定、智慧的种子与资粮。

谈到戒律、禅定、智慧资粮的累积,戒律的种子与资粮是指:在家男女的五戒,活命戒(正命)、八关斋戒、十戒,以及诸比丘的比丘戒。

禅定的种子与资粮,是指经由修习四十种禅修对象之一,例如十遍处、十随念等,来证得‘遍作定’;

或者,如果再进一步的努力,就可以证得‘近行定’;如果又激起进一步的努力,就可以证入‘安止定’。

智慧的种子与资粮,是指有能力分析色法(物质现象)、名法(精神现象);蕴(存在的构成因素)、处(基础)、界(因素);

四圣谛(真理)以及缘起法(相互依赖的根源),而且有能力以观智,直观到一切存在的无常、苦、无我这三项特质。

谈到道智与果智的三种资粮或种子,戒律与禅定就像装饰品一样,总是在庄严这个世界。而且,即使是没有佛陀出现的世界中,

戒律与禅定还是存在着。因为戒律与禅定的资粮种子,可以在任何时期随意地获得。

但是,智慧的种子与资粮,因为涉及到色法、名法、蕴、处、界、谛与缘起,只有当一位修行人遇见佛法时才能证入。

一位佛法的门外汉,纵使无数的时期与世界过去了,可是连听到与智慧有关字句的机会都没有。

因此,现在有机会遇见佛法的修行人,如果想累积道智与果智的智慧种子,以确保未来世能在佛法之内,从世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那么,他就应该对于最终真理(胜义谛、究竟法)的知识,寄以特别的关照。对于修行人而言,这远比累积戒律、禅定的资粮还难以克服。

至少,他们应该尝试去观察四大界——地、水、火、风,是如何构成一个人的身体,他们应尝试去修行观禅

如果他们想要好好观察四大及其他的名色法,圆满证得一系列的智慧种子,虽然这是最困难证入的,但至少已不需要阿毗达磨论藏了。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现阶段的佛陀教化期内,虽然修习观禅很困难,但是却非常值得去做。

明与行:戒律与禅定的种子或资粮,就是‘行’。智慧的种子与资粮,就是‘明’,因而合称为明行。

世尊就是具足明与行的大智大悲的人,所以佛陀拥有的九种德号,其中之一就称为‘明行足’。

‘明’就像人的眼睛,‘行’就像人的手足;‘明’就像鸟的眼睛,‘行’就像鸟的双翼。拥有戒律与禅定,可是欠缺智慧的修行人,

就像拥有健全的双手双足,却瞎了双眼的人。拥有‘明’,可是欠缺‘行’的修行人,就像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视力,却四肢残缺不全。

‘明’、‘行’具足的修行人,就像一个人拥有良好的视力与健全的四肢;明与行同时欠缺的修行人,就像双眼、双手、双足都残废的人,

甚至于,他们不够资格称为活生生的人类。在此,活跃于现阶段佛法时期的修行人当中,有些人圆满地具足戒律与禅定,

可是却欠缺‘明’的种子,也就是欠缺对于物的性质、心的性质,以及存在的构成因素的直观。

因为他们在‘行’上力量强盛,大概可以与未来的佛教相遇。然而,因为欠缺‘明’的种子,即使亲自听到未来佛的开示,他们还是不可能开悟。

这些人,像是佛陀住世期间的迦留陀夷长老(见《法句经注》)、优波难陀、六群比丘(见《律藏》),以及拘萨罗国王。

因为他们以前累积了‘行’,例如布施与戒律,所以有缘与至尊的佛陀相逢;

可是,由于以前没有累积‘明’,他们纵使经常倾听佛陀的开示,还是像耳聋一样,不知所云。

有些人拥有‘明’,例如对物、心的性质,以及存在的构成因素(五蕴)的直观,可是却欠缺善‘行’,  

例如:布施、五戒、八戒(斋戒日的戒律)。因为拥有‘明’,这些修行人若有缘与未来佛相遇,并且听闻开示,能够开悟解脱。

但是,他们既然欠缺‘行’,可能就很难有机缘与未来佛相遇;这是因为,在现阶段佛法时期与未来佛之间,有所谓的‘间劫’阶段。

在间劫的阶段,这些众生在感官的世界里流荡,也就是指一连串无止尽的存在与再生,并且只有当这些再生的众生停留在快乐的天界,他们与未来佛相逢的机缘才可能确保下来。

如果在间劫的过渡阶段,这些众生堕入到地狱、畜生、阿修罗、饿鬼的四恶道当中,那么他们与未来佛相逢的机缘,便不可挽回地失去了。

因为众生一旦堕入低层的四恶道当中,便会在四恶道中无止尽地轮回转世;想要再投生至人间、天界二善道,是非常困难的。
摘自雷迪禅师《佛教手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戒、定、慧三学上勤奋精进
谦逊、知足、感恩、闻法、忍辱、受教、善友、克欲、修舍
第十四章 最后的行化
革新我们的知见
关于这颗心 作者阿姜查.
素食辨析之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