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贪欲
帕奥禅林某西方比库:有人要求我给予有关贪、嗔、痴的开示。在此,让我们根据佛陀在《中部.大苦蕴经》里对贪欲的分析,来开始讨论这项课题。

从居士五戒的第三戒里,你们已经明白什么是「欲」。「邪欲行」,是指「不正当的欲乐行为」。「欲」这一字,通常译为「贪欲」、「欲乐」或「欲欲」。

贪欲,是人界、畜生界、地狱及天界的特征,因为它们拥有欲乐或欲欲,这是为何称为欲界。但是,梵天界并不属于欲界。

我们将要探讨的,是佛陀对人界之贪欲的分析。他解释贪欲如何获得满足、贪欲的危险、解脱贪欲。

我们将逐一地讨论它们,以及举出例子等,来看佛陀的分析在今时、今日还是实用的,并不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改——佛法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首先,佛陀解释贪欲如何获得满足。明白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不明白它,就不能够明白其它的。佛陀说:

「诸比库,何谓贪欲之满足?贪欲有五种。是哪五种?眼睛识知的颜色……耳朵识知的声音……鼻子识知的气味……舌头识知的味道……身体识知的触觉。」

佛陀说它们都是:所希求、所欲求、所喜、所爱、与欲乐相关及导致贪欲的。在此,佛陀解释贪欲如何运作。

我们都是人,是由于「渴爱」才投生到欲界来。我们渴爱的业报,就是我们拥有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的投生。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是我们的渴爱的孩子,而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满足我们的贪欲:看颜色、听声音、嗅气味、尝味道及感受触觉。

我们渴望自己愚痴想法所认为美丽的事物。换言之,我们的贪欲显现为,不断想要享受观看美丽的东西之欲念:

我们追求与享受观看拥有美丽的眼睛、皮肤、牙齿、手足、笑容等的男人、女人、男孩与女孩。我们喜欢看自己身上的这些特征,因此人们会穿衣服来展示自己美妙的身材,

以及穿上等质料、色彩美丽的衣服。这是为何人们赚取许多钱,来花用于购买化妆品等等。我们认为自己与他人的身体美丽的想法,是贪欲的重要部份。

然而,我们也想要观看其它美丽的东西:美丽的天空、美丽的山、美丽的道路、美丽的建筑物、美丽的房间、美丽的家具、美丽的车、美丽的巴士、

美丽的飞机、美丽的花,美丽的风景、动物、图画、雕像等等。总之,说之不尽。你们看,所供养的食物也被排得很美观,以便激起对它的贪欲。

如果我们随便地把食物丢进盘里,它看起来不会可口,激起的不是贪欲,而是嗔恨——嗔恨那个把我们预期为美丽的食物,弄得乱七八糟的人。
  
我们的贪欲,也能够显现为不断想要享受听美妙的声音之欲念。这是为何唱片公司做得那么大。在现今的社会,拥有播音机、录音机、音箱、光驱、音响设备是很正常的事。

在家里我们有,在车里也有,在办公室里也有,甚至把它们放在口袋里,耳朵戴着耳机四处走。只要携带小型放音机,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能够只听取美妙的声音,我们也认为这样会令我们感到快乐。
  
至于香味,我们则往花儿、香水等里找。你们看,每个人的车里都有一瓶香水,以便车内充满香气。现在要找一块不含香水的肥皂,都是很难的。

在日本,甚至有许多女人吃特制的药丸,以便她们的粪,不会有臭味——她们甚至要自己身体所排出来的废物不会有臭味。
  
我们对美味的贪欲,显现于我们对食物的态度。我们不单只用食物来维持色身,也用来享受欲乐。

食物这项欲乐的来源是无量的,其中一个结果是,在某些所谓的先进国家里,有许多人都超重,以及死于因为饮食不节制而产生的疾病。对于模仿这些先进国的国家,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展。
  
至于我们对美妙的触觉之贪欲,从以下的例子中就可显现出来,那就是:许多在我们头上旋转的风扇;汽车、家、办公室、店、体育室、戏院等等里面的冷气机与空调。

在气候寒冷的国家,其人民需要的则是暖炉。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好。佛陀说,贪欲之满足是快乐的其中一个来源。

但是,美丽的颜色、悦耳的声音、扑鼻的香味、美妙的味道、美好的触觉,是否能够随意地出现?在欲界天里是如此,但在人间并非如此。

在人类这里,要获得那些欲乐之物必须付出许多努力,遭受许多苦难。这是就佛陀接下来所讨论的「贪欲之险」。

当我们听佛陀说贪欲的危险时,就可看到他所讨论的,是有关我们在四周所看到之物,也有关我们每天在报刊上所读到的新闻、在电视上所看到的节目。

佛法是不受时间所限制的;无论在何时何地,它都是如此。请细心聆听。佛陀说道:「诸比库,何谓贪欲之险?

在此,诸比库,由于某人的生活技能,无论是查帐、会计、算数、耕种、经商、箭术、皇家服务或其它技能,该人必须面对寒冷与炽热;

遭受牛蝇、蚊子及爬虫哼咬伤;遭受风吹日晒;面对饥饿致死的风险。这就是贪欲之险,是当下可见的一团苦,以贪欲为原因,以贪欲为来源,以贪欲为根基,其因就只是贪欲而已。」

在此,佛陀讨论潜藏于我们工作环境里的危险。农夫、渔夫、猎人、园丘工人、板厂工人等在户外工作的人,每天都可能遭受这些危险。

虽然工业化已经减少了自然界的危险,但是却带来了非自然界的新危险,那就是潜藏于工业过程中的危险。在工厂、油田、矿场的工人们,遭受许多危险与痛苦。

在办公室里做工的人,也必须面对危险,因此采用非自然的方法来改善环境,但这又带来新的问题。例如,在水泥建筑屋里装置冷气机、空调,再加上从计算机发射出来的强光及辐射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工业化、科技化、现代化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提高欲乐量,也因此制造了许多的垃圾。看那些每天驾驶垃圾车,穿梭于每一座城镇与工业区的工人;

他们每天必须去处理,那些臭气冲天、充满苍蝇、蚂蚁、蟑螂以及玻璃与金属等尖锐品的垃圾,而他们的工作,就是把它们藏起来,以便我们的环境再次看来美丽——直到隔天早晨。

排水系统工人也必须面对危险。排水道里黑暗、生满老鼠、充满有毒之物、充满我们所排出来的粪便、尿液及其它废物。

即使在佛陀时代,排水道已经存在,而它的作用,就是把不好看的东西及臭味藏起来。因此,为了享受美丽的颜色、悦耳的声音、美妙的味道等等,我们必须做危险且不愉快的工作。

试看一看在你们盘中的虾,再想一想牠到你们盘上之前所经历的过程,从渔夫到超级市场柜台的收银员,甚至包括你们,因为你们必须做工赚钱来买那只可怜的小虾。

我们吹嘘现代社会科技的奇妙,但是,难道佛陀的话如今不再管用了吗?现在要获得欲乐,是否很容易?

对于你们这些正在做工或曾经做过工的人,对于你们这些能够知见其答案、能够了解佛陀的话之人,你们不需要依时代的不同而调整。

佛陀时代的世界和我们现在的世界,是一样的。在古印度时代,国王拥有战象,现在的总统则拥有轰炸机;

在佛陀时代,比库不准接受金、银与钱币。现在的比库,则不准接受金、银、钱币、钞票、支票、银行支票等等:质料与名称可能不一样,但是其贪欲的动机及危险,还是一样的。
  
在讨论为了获取欲乐,而必须经历的工作危险之后,佛陀说:「若该族人如此工作、奋斗时毫无所获,他忧愁悲泣,搥胸痛哭流泪道:我的工作都白费了,我的努力没有结果!

这也是贪欲之险,是当下可见的一团苦,以贪欲为原因,以贪欲为来源,以贪欲为根基,其因就只是贪欲而已。」

在此,佛陀讨论努力工作却不能达到愿望的危险。在没有获得所付出的足够代价时,我们会感到愤怒。领薪人士时常感到所获得的薪金不够多,因此感到不快。

对于拥有自己的生意或农场的人,当他们认为顾客不够多,或价钱下跌,或昆虫、老鼠及欲界中的其它众生,不付钱地用他们的产业、农作物、货物等时,他们就会担心与生气。

佛陀接着说:「若该族人如此工作、奋斗时获得了产业,他会为了保护它而遭受痛苦与忧愁:怎样才能不让国王或盗贼,夺去我的产业、不让火烧掉它、不让水冲掉它、也不让可恨的继承人夺去它?

当他正在保护自己的产业时,国王或盗贼夺去了它、或火烧掉了它、或水冲掉了它、或可恨的继承人夺去了它。他因此忧愁悲泣,搥胸痛哭流泪道:我曾经拥有的已经没有了!

诸比库!这也是贪欲之险,是当下可见的一团苦,以贪欲为原因,以贪欲为来源,以贪欲为根基,其因就只是贪欲而已。」
  
在此,佛陀讨论潜藏于生命之中的危险,即使我们已经成功地获取了产业、金钱、财富,以供我们享受欲乐,但是,都有可能失去辛辛苦苦获取的产业与财富。

我们担心政府,会向我们抽取许多的税。我们花费许多金钱,来保护自己的产业,以防止别人的贪欲:我们建立上端有或没有尖锐玻璃的高墙、篱笆、有倒钩的铁丝、篱笆门;

我们在篱笆门上加锁,在门、窗、车、手提衣箱、旅行袋及计算机上加锁;我们装置铁条、保护屏及防盗系统;

我们养狼狗;我们雇请守卫员,甚至雇请整群的警察;我们置放「闲人免进」、「私人产业」、「擅入者将被告」等告示牌。

在贪欲获得高度满足的国家里,人民就更为担心:在每个地方都有暴力的征象,甚至在某些国家里,人们在家中拥有枪械已经是普通的事。

作家、歌星、出版社、电脑公司、网络公司及唱片公司发明了版权法令,以便不会损失他们所要的任何利益。许多类似的法令也被制定了,而且还设立了法令执行人。
  
在国家的层次,国家花费非常多的钱,来维持海、陆、空三军,来发展生化武器、核武器,扩展太空计划,即使在和平的时代也是如此,以便防止有人来剥夺他们所要满足的贪欲。
  
这些保护步骤是否都有效?若是有效,律师与保险公司就没有生意做了。而且,多数的公仆或政府官员,包括军人都是多余的。

但是,国家与政府还是需要它;还是有盗贼会夺走我们的财产。即使在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财产,还是会被火灾或水灾毁坏。

战争还不能平息。古代的战争,发生于战场上。然而,如今战争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生,炸弹四处投下,导致人们遭受财产损失。

当这一切发生时,我们遭受极大的困扰,以及如佛陀所说的那样去想:「我曾经拥有的,已经没有了!」——而保险公司的作用,就是减轻财产的伤痛。
  
如果有人想,这种危险只有在我们有做工时才会发生;那就请他看一看,小女孩如何担心手上的冰淇淋在还没有吃完时就掉在地上,看一看小男孩因为自己的红色气球松开飞上天空而哭泣。

佛陀接着解释,由于贪欲,国王与国王争吵,贵族与贵族争吵,婆罗门与婆罗门争吵,居士与居士争吵,母亲与孩子争吵,孩子与母亲争吵,父亲与孩子争吵,

孩子与父亲争吵,兄弟争吵,兄弟与姐妹争吵,姐妹与兄弟争吵,朋友与朋友争吵。如此吵闹、争论时,他们以拳头、石块、木棍或刀互相击打,因此他们遭遇死亡或极端的痛苦。

在此,佛陀讨论的是,当人们无法随意满足自己的贪欲时,会发生什么事情。佛陀的智慧,不单只令他能够知见贪欲如何导致冲突,也令他能够知见同样的冲突发生于一切的层次:

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政府及其成员之间;在政党及其成员之间;在家庭及其成员之间;在朋友之间。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国际、国家、地区与亲友的层次。
  
冲突,永远都是由于贪欲而产生:一方认为这个美丽,另一方则认为那个才美丽。政治,只是贪欲的另一个名词。

对于政治中的争论,我们认为是很重要的;我们认为争论是好的,认为它代表自由与快乐。我们观看电视报导的政治争论,阅读报章报导的政治争论,

与家人及朋友争论政治,甚至走上街头,举着布条游行,高声大骂血腥的屠杀。有时候,我们决定唯一能够令到世界美丽的途径,是杀死那些导致世界不美丽的人。

家庭成员原本应当相敬相爱,但很少有家庭是没有冲突的,不论是大或小的。父母认为子女这么做好,他们的子女则认为那么做才好;

父母认为自己应该这么做好,他们的子女则认为父母应该那么做才好,于是每个人都在争论。在分配遗产时,家人真的开始斗争了,亲人们闹得不可开交。

还有,家庭暴力也非常普遍:父母打子女、有些子女甚至打父母;丈夫打妻子、妻子向丈夫不停地唠叨要这样要那样。

我们认为阅读报刊、观看电视电影里的争论与斗争是很好的,甚至为了看这些而肯付钱买小说、看戏剧、看影视、看体育竞赛、看世界杯大赛。

佛陀接着解释,由于贪欲,男人们拿着剑盾、背着弓箭,走上两军混战、满天飞箭飞枪、刀剑闪烁的战场,他们受到箭枪所伤,他们的头被剑砍断,他们因此遭遇死亡或极端的痛苦;

以及,男人们拿着剑盾、背着弓箭,攻击棘手的城堡,满天飞箭飞枪、刀剑闪烁,他们受到箭枪所伤,被滚烫伤,被重物压毙,他们的头被剑砍断,他们因此遭遇死亡或极端的痛苦。

在此,佛陀形容贪欲如何导致人们战争。试读一读编年史中有关成立帝国的部份,那永远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产及欲乐,现今也是如此。

现代社会的战争,也是由于贪欲而发生,由于我们的贪欲所依靠的科技。科技的唯一目的,就是减少我们享受欲乐必需付出的努力及面对的危险,以及提高欲乐的质量。

这需要石油,因为必须用石油来启动发电厂,以供科技能够运作。没有石油就没有飞机、没有汽车、没有电等等。没有了电,我们所依赖以获得欲乐的一切电器就不能操作。

在以前,能源是动物、奴隶、囚犯、农奴等,在佛陀时代也是如此。由于工业改革,它被煤与铁取代了。在第一世界大战之后,法国夺取了德国的煤矿与铁矿。

这导致德国人在欲乐上遭受压迫,因此,他们乐于民主地选举希特勒当权,以便能够夺回煤矿与铁矿,以及获得更多的欲乐。

后来,希特勒认为犹太人享受太多的欲乐,因此想要杀绝他们。到今天,这样的事情还在继续发生。

总是有一群人,会感到他们应该比别人获得更多的饼,或感到另一群人享用了所有的饼,或感到另一群人,不应该获得任何饼——欲乐之饼。

如今,石油是一个大问题,而较近代才发现的能源,也一样地带来冲突。即使是佛陀也曾经有一次牵涉在这类事件:他阻止两国的人民为了一条河之水而发动战争。 

概括地解释贪欲的危险之后,佛陀解释贪欲如何导致罪恶与惩罚。他说,由于贪欲,男人们破户偷窃,在路上打劫,勾引别人的妻子,被捉到时,国王就会以各种刑罚加诸其身。

国王命人鞭打他们,用藤条打他们,用木棍打他们,砍掉他们双手,砍掉他们双脚,砍掉他们双手双脚,切掉他们双耳,切掉他们的鼻子。

佛陀接着形容了好几种折磨,最后一种惩罚,是讲国王命人用剑砍断他们的头,他们因此遭遇死亡或极端的痛苦。

这需要稍微加以解释。我们都明白,贪欲是罪恶存在的原因。当社会讲究欲乐、发展欲乐及更加堕落时,罪恶就会增加。更甚的是,追求欲乐并不大受到谴责。

在受到贪欲控制的社会里,道德、戒行、美德已不再是一种美德。人民不会基于候选人的美德而选他们为总统,而是因为他们承诺,会为人民带来更多的欲乐。

这是为何当国民生产总值高、股市好的时候,总统被视为伟大的政治人物,应当被重选,即使他个人的行为无道德。

到目前为止,佛陀对贪欲之险的分析,是当下可见的一团苦,意思是在今生就会遭受的危险。但在最后第二段的分析里,佛陀解释,贪欲如何成为未来世的一团苦的原因。

那是当他解释,由于贪欲,人们沉迷于邪恶的身、语、意行为。由于这么做,在他身体分解而死之后,即会堕入恶道、苦趣,甚至是堕入地狱。

关于邪恶的身、语、意行为,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但是,佛陀在此解释其危险远至未来世。由于身、语、意的恶业,我们投生到恶趣,投生为饿鬼、动物,甚至投生到地狱里。

贪欲的未来世之险,是佛陀对贪欲之险的分析的结尾。最后,他以解释解脱贪欲、解脱一切潜藏于贪欲之中的苦,来结束他对贪欲之险的分析。

佛陀说:「诸比库,何谓解脱贪欲?它即是去除欲与贪,根除对欲乐的欲与贪。这就是解脱贪欲。」

当然,解脱贪欲、解脱一切潜藏于贪欲之中的苦,就是证悟涅盘。要解脱贪欲,就是要跟欲乐世界走相反的方向。

佛陀开示《中部.大苦蕴经》是要解释,若人要了解贪欲,他就必须了解贪欲如何获得满足、贪欲的危险、解脱贪欲。

然而,就如佛陀所说的,世人并不了解这三项,而只懂得满足贪欲。由于这项对真实法错误的了解,世人不明白解脱贪欲的好处。

由于同样的原因,即使在佛陀时代,父母们也不了解,为什么儿子要出家成为比库,也不让儿子去这么做。

过去与现在的许多父母们,都认为儿子出家为比库是不好的。他们要看到儿子满足自已的贪欲,如此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

他们要看到儿子发达、富裕、出名、娶个美貌的妻子,如此,他们就会感到快乐。他们尤其想要有许多可爱的孙子——孙子永远是可爱的。

也由于贪欲,许多人不了解佛法,甚至不喜欢听闻佛法,因为佛法与贪欲之流相反,与贪、嗔、痴之流相反。

从前面对贪欲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贪欲是欲界必有的特征。透过无量的智慧,佛陀在此为我们指明,无论对于大或小的事物,贪欲都是危险的。

不管我们是多么地善良与诚实,贪欲,依旧是危险与痛苦的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贪!贪!贪!贪了也白贪!贪到最后成毒蛇!
佛陀与魔王波旬之间的对话
快乐哪里找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五百罗汉及讲解——6
阿含经选集-因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