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定力、超度、究竟法、心路

问:尊敬的禅师,弟子在修观照名色法的坏灭时,名色法的坏灭总是停止,请问禅师如何突破此情况。
   
帕奥禅师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通常会建议他,再次地培育起深厚的定力,一而再地培育定力。如果定力还是不足,那就教他修习十四种御心法。

 

这十四种心自在的修法,是从白遍修到风遍,乃至修各种遍,进入各种禅那,训练到能收放自如的掌握各种禅定。用十四种御心法来修习止禅,让定力变得很强,而智慧之光也会变得很强。

 

那个时候,他就转修观禅,向前去观照那些究竟名色法,观到未来,一直到接近死亡的时候,再去观到未来世。有些人,可能有观到这一世,就会成为阿拉汉圣者。

 

有些人,则是在未来世里能够成就阿拉汉果。这种情形,不一定是固定的。比如说未生怨王,他如果没有杀害自己的父亲宾比萨拉王的话,只要听了佛陀开示的《沙门果经》,他就会成为入流圣者。

 

但是,由于他在遇到佛陀之前,就已经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杀父之业阻止他,他即使有机会听佛陀开示《沙门果经》,也已经无法证悟圣道、圣果。

 

所以看到未来能证悟圣道,并不一定会真实发生。只要他还没有成为入流圣者,那他就还是有可能被业障所阻碍。

 

因此同样的,当禅修者修行观禅,观照到未来能证悟二果、三果或四果,这些成就不是那么绝对不变,也是可能会被业障阻碍的。

 

无论如何,他可以修观去观照未来世,如果是证悟成阿拉汉,他能够看到未来世,真的是烦恼灭尽、五蕴也灭尽,死后一切都灭了,不再会生起新的五蕴。

 

然后,他要观回来,观到他还没有死亡以前的任何时刻,以及证悟阿拉汉道果的经验。因为,他要看到他在证悟阿拉汉的时候,所有的烦恼无余地息灭。这是需要禅修者,必须看到的因和缘。

 

当他证悟阿拉汉圣道,断除了无明、贪爱、执取。因为无明、爱、取的彻底息灭,所以他证悟阿拉汉以前的任何善恶业,都没力量导致未来世的投生。

 

也因为如此,无明、爱、取、行、业,这五因就息灭了。因为五因的息灭,五蕴也就再也不会生起了。也就是说,阿拉汉在那一世入灭之后,五蕴就再也不会生起了。

 

要观到因的息灭,以及由于因的息灭,而导致果也息灭。所以,禅修者应如此反复地修行观禅,去观察与检查。

 

问:汉传和藏传佛教都有亡灵超度,但南传佛教在经典中佛祖不讲超度,而是说自己的因果自己承担。另外,南传佛教经典中又有一说:父母去世后,家人应当布施财物,并将布施功德回向给去世父母。这是不是说去世父母可以接收到功德?那么是不是超度的功德也能接收到?
   
帕奥禅师答:这个问题婆罗门嘉努索尼也曾经问过,他是宾比萨拉王的老师。有一天,他遇到佛陀,就问这个超度和回向的问题。
佛陀回答:一个人只要还不是阿拉汉,他有五个可能会投生的地方:

 

1、天界和梵天界。2、人界。3、畜生界。4、地狱。5、饿鬼道。他们都可能投生到这五个地方。禅师后注:在经藏里,六道轮回有时也归纳成五道,阿修罗被纳入鬼道类,属于一种很受苦的鬼。

 

如果一个人投生到天界——欲界天或者是梵天界,他在忙着,享受他善业成熟的果报,享受自己的欲乐或是享受梵天的快乐,所以他几乎不易接收到你的功德分享。
    
如果是投生做人,他已经在母胎里了。那时候,如果做孩子的做回向功德,给自己已经离世的父母,他们也不会收到。因为在母胎里,不是处在一个能收到别人回向的适当地方。
   
如果是投生在畜生界,他也在某个畜生的胎里,你给他回向善业,他也不能接收到。因为,这同样不是得到别人的善业回向的适当地方。
   
如果死后投生到地狱里面去,他正在受到种种的苦,你给他分享功德,他也无法感知,也没有处在一个适当的接收状态。
   
天界、人界、畜生界、地狱这四种生存地,都不能够得到别人回向的善功德。因此,你分享善业给死去的亲人、父母,但如果他不是处在适当的地方,是不能接收到你回向的功德的。
   
只有饿鬼道的某一类鬼道众生,能够得到别人分享的功德,这种饿鬼叫做‘受他施饿鬼’。只要有人继续分享功德给他们,他们就会得到好的结果,其他的饿鬼是没有办法得到这个好处的。
   
所以,要看自己的父母死后到底投生到哪里,如果是投生到能够分享功德的那些‘受他施饿鬼’,你给他回向,是会带给他利益的。

 

然而,如果是投生作梵天神、天神、人类、畜生、地狱或其他的鬼道众生,那就不能够受益。你把你的善业回向给死去的亲人,那个回向本身,只是你自己的善业。(问题中关于外道的、其他汉传的、藏传的课题,禅师没有评论。)

 

问:怎么用究竟法分析科学规律?比如半空中的小球总会下落。
   
帕奥禅师答:从究竟法来说,是没有球的。那球是什么呢?球,其实不外是许多比原子还要小的单位——色聚所组合而成。如果你去辨析,就会看到色聚都是由许多的色法组合而成,例如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等。

 

这些究竟色法一生起,马上就息灭了,它没有时间掉下来。它其实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生灭,一个生起、灭去,另一个又生起、灭去,接着,又生起、又灭去,它们是不断地生灭,持续地生灭。

 

所以,如果要根据究竟法(胜义谛)来说,是没有必要去解释球的掉落。但是,根据世间法、概念法(世俗谛),你看到的是,这个球掉落了下来。

 

问:禅师您好!在眼门的心路过程中,颜色是如何通过眼睛撞击到心脏处有分心的?
   
帕奥禅师答:如果你想要知道,建议你通过直接的洞察智慧去体验,首先你要能够辨析究竟色法。在眼门有63种色法,有7个种类的色聚;在有分意门,也是有63种色法,你辨析这63种色法之后,你就可以辨析到究竟名法。
   
其实,大家都有眼门心路过程。当你在辨析究竟法的时候,你不会看到身体,你只会看到究竟色法而已。眼睛、眼门里有眼净色。有分意门也是清澈的,就像镜子一样。如果实修观禅,你自己就能够了解了。
   
通常,我们会指导禅修者,应该要依靠第四禅的定力,去观照那些究竟名色法。入出息念的第四禅定力,能够产生很强的智慧之光。你可以依靠这种光,去观照究竟色法,然后再观照究竟名法。

 

这个智慧之光必须很强烈,才能够照见到颜色撞击到我们的眼门和有分意门。它并不是从一个区域跑到另一个地区,色法并不会从一个地方变到另一个地方,名法也不会从一个地方变到另一个地方。

 

比如说,在一个大热天的时候,有一只鸟儿在树的枝丫上栖息,当那个枝丫摆动的时候,它在地面的影子也跟着摇动。

 

同样的,颜色并不是从一个地方跑到别一个地方,它是同时撞击眼门和有分意门,同时撞击了这两个门,这样就生起了眼门心路过程。

 

问:我从去年开始辞去工作,专心修行。但在修行中发现,过去的恶业经常涌现,乃至于在座上或梦中都有出现童年很多受过伤害的场景。

 

日常生活中经常地陷入极度压抑的状态,认识到了世俗生活的无意义,但是仍然未能鼓足勇气彻底出家,难以走出过去的阴影,所以在修行上也难以增进。请问我该如何做?
   
帕奥禅师答:你应当以指鬘(盎古里玛拉)尊者为榜样,他过去杀了很多人。但是,他却能够排除这些阴影、排除这些记忆,他能够不去注意、不去想过去这些恶业,而专心致志地投入禅修,最后他也成为了阿拉汉。

 

再者,每个人都曾经造过恶业,累积过不善业的。佛陀曾说,没有任何众生,在过去世未曾造过恶业。因此,你不要去理它,不要去注意它,不要去思维过去的不善业。你应当只专注在你的禅修业处上,不要有过多的忧虑。

 

问:尊者您好!记得您开示过:我佛当菩萨时与迭瓦达答做收购商时为收购一只金碗产生矛盾。我的疑问是:菩萨是否将金碗给迭瓦达答收购,就不再有怨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类似的事情,不知如何处理,请尊者开示,谢谢!
   
帕奥禅师答:在那个时候,我们的菩萨,他并不知道迭瓦达答曾经要得到那个碗,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在船上了,他的船已经到了河中央。迭瓦达答很不高兴、瞋恨,但是我们的菩萨是没有瞋恨、没有怨恨的。如果我们的菩萨,知道迭瓦达答要那个碗,他可能会舍去那个碗给他。

 

问:大学生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禅修?
   
帕奥禅师答:佛陀教导禅修,是给每一个人修学的,修行都是一样的。每一个比库也要修学止禅、观禅、要修学八圣道,以便证悟涅槃。

 

在家居士也要修学止禅、观禅,要修学八圣道,以便证悟涅槃。大学生也是一样,要修学止禅、观禅,要修学八圣道,以便证悟涅槃,修行都是一样的。
   
做为一个大学生,如果你要修学止禅的话,可以选择修入出息念,这是比较好的,因为比较容易。虽然入出息念比较容易修,但如果条件有限,就比较不容易证得禅定。

 

问:礼敬禅师,请问:菩萨在有一次,为了不当国王,从婴儿起就装聋装哑,那么这种行为是否破坏真实语的戒行?
   
帕奥禅师答:这是菩萨《本生》里的故事。根据这个故事,菩萨在过去世曾经当过20年的国王。因为当国王的一些业,他死后堕落到地狱60000年。从地狱出来后,他投生到天界,然后又再投生到人间的王宫里。

 

当从天界又投生回人间的时候,因为他有那种自然回忆过去世的智慧,让他能够忆起自己的过去世,知道自己在地狱里面曾经受过60000年的苦。

 

他想,如果再当国王的话,肯定因为当国王所造的一些业,会让他再次投生到地狱里,所以他拒绝当国王,他不要这个王位。
   
因为不愿做国王,所以他就坚持装聋作哑,以免被立为国王。这不是破坏真实语的戒行,他只是因为看到生命的真相,才这么去做。

 

问:尊敬的禅师您好:弟子结婚30年了,与老公摩擦不断,现在想做一个永远的解决:离婚,是否可以?
   
帕奥禅师答:这不是我们的任务。我们的任务,是鼓励人们出家做比库,女众则鼓励她们做西亚蕾(十戒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实修手册第二章
《金刚经素解》第二十八卷 不受不贪分
五百金身罗汉图【带注释】(下卷)_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烦恼也没用!
修习入出息念有着极大功德!
五百罗汉及讲解——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