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大多数自学者不但练不出功夫,还练出一身毛病?/典传国术大讲堂
太极拳动作比较全面,上下相随,周身“一动无有不动”,全身各大肌肉群和关节都参与运动,长期练习可使关节灵活,肌肉结实有力。所以现在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但有些自学者练功不得法,不但没能练出功夫,反而还练出了一些毛病。


太极操并非太极拳


重要阶段缺一不可


练功方法是关键

1
大多自学者练出来的是太极操
自学太极拳的拳友充其量是在做太极操。这类群体学历较高,有较好的自学能力。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太极拳像一般的人文社会学科,可以自学。这些自学者的精神可嘉。充其量他们是在太极拳圈外徘徊,由于没有明师的指导、纠正错误、陪练和对练,他们很难走出太极操的困境。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很难理解什么是虚领顶劲、涵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垂臀、裹裆含腚、尾闾中正、气沉丹田等基本拳理。这些人打出来的拳架就是做操,更谈不上健身和技击作用。
2
重要阶段缺一不可
拳架、推手、散手,传统的大极拳都体现了它固有的武术本质。拳法中的每一个招式都充满了技击含义。从拳架上看,它是太极拳全部功夫的基础,它是太极拳功夫的入手点,同时又是太极拳综合功能的落脚点。主要锻炼的是知己功夫。从推手上看,则是一种锻炼知彼功夫的方法,是锻炼听劲、懂劲、化劲的基本功,也是检验拳架各种劲力的试金石;从散手上看,它是太极拳功夫的最高表现形式。散手功夫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拳架和推手锻炼的基础之上。而要提高散手技能,就必须苦练拳架、单式、推手,以及进行内功和力量、速度等方面的训练。所以说拳架、推手、散手是三位一体的太极系列功夫,三者缺一不可。
由此可知,基本功是拳架的基础,而推手是对拳架正确的检验和运用,散手则是太极拳的最高阶段,是对拳架和基本功的全面运用。

传统上,太极拳属于一种武术,必须通过师承关系,言传身教来完成。也就是说,太极拳是在老师的示范、纠错、陪练、对练的前提下,经过拳架、推手和散手学习,挨师父的“打”,才能学会的一项运动。只有老师的言传身教,才能在旁边校正你的错误动作。从推手喂劲到接手喂招、散手拆招,都必须和老师对练完成。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一旦形成错误动作,就没法使功夫上身,而且错误动作还可能会对身体有害。古拳谱中说:“只可神会不可言传”。说明对于太极拳的动作细节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需要身教口授。李雅轩说过,“盖练太极者虽多,但未经真的太极拳教师指教,以为有其他拳的功夫底子,再弄本书看看就算会了,这是妄作聪明,闭门造车,所以难成。”
3
关键在于掌握练功方法
想学好太极拳必须要找一位有功夫、有师承脉络的嫡传弟子学习。只有有功夫的嫡传的弟子才掌握了太极拳的练功方法,才知道如何教你练习要领,也才能教你学到正宗的太极拳。
错误的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导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功夫练不出来。一味地坚持自学,没有明师的指导并纠正错误动作,弄得不好,容易伤膝关节、内气受阻,导致身体不适。即使有名师的指导,不认真体悟练功方法,也难以练出功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推手的学习
太极拳经要
谈太极的练习方法/王培生
一位隐于世的大师太极心得
太极拳的松沉劲怎样才能练出来
陈雄老师对太极拳的真言实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