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含胸拔背原创:意中人龚东
关于站桩,王老在《大成拳拳谱》中说“中式平胸,含胸拔背”,在《站桩功》文章中又说“上体保持正直,臂半圆,腋半虚,肩稍后张,使心胸开阔,呈虚灵挺拔之势”。“肩稍后张”不影响“含胸”吗?怎么去理解王老的两个说法。




关于含胸拔背的说法,拳界由来已久,所谓的内家三拳形意、八卦、太极都有这样的讲究。其实,这几乎也是所有武术拳种流派的基本要领,即使是在传统中医里也有这样的原则,以此作为调理身心之法,只不过大家在强调这个要领的时候,各有侧重,各有不同的理解和体认而已。



我曾经习练过很长时间的形意拳,下过一些功夫,虽然不练形意拳已经快三十年了,所学的那些拳械套路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是,直到今天,我还清楚的记得老师在教我站三体式站桩时所念的四句要诀,如诀所曰:



沉肩坠肘意向前,



扣裆裹胯稳如山,



提顶竖尾精灵气,



含胸拔背归丹田。



尽管那时的我年纪还小,毕竟初学,对于“含胸拔背归丹田”这样的要领,并没有什么比较深入的领悟,但实际的体认多少还是有一点的,最起码在掌握含胸拔背要领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要气归丹田的道理,也让我懂得了含胸拔背在拳术训练当中的重要性。



要知道,人之内外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而对立统一,我们身体之各部位同样也是如此。



对于胸背而言,前则为胸,后则为背,有人称之为一阴一阳,非常的形象,含胸与拔背本就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所谓阴阳不离,故而对于含胸拔背这个要领,切不可分而论之。



既然讲到了阴阳平衡,那么,无论是含胸,还是拔背,都不宜做得太过,含胸太过易成驼背,拔背太过便是挺胸,这都是要命的弊端,既有违生理之卫生,也不利于劲力之生发。



我个人的体会,理解含胸拔背的意思似乎不算太难,然而,要想真正掌握含胸拔背的动作要领,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虽然意拳现在已经很少提及含胸拔背一语,但这并不等于意拳里没有含胸拔背这样的讲究,相反意拳把诸如含胸拔背这些相对比较抽象且不好掌握的动作要领,用更现代的词汇加以阐述,使之更容易让人理解,也更容易让人练习入门和掌握。



意拳是怎样解释含胸拔背的要领呢?



在《站桩功》一稿里,祖师讲“上体保持正直,臂半圆,腋半虚,肩稍后张,使心胸开阔,呈虚灵挺拔之势”。



在《拳学新编》里又言“闾骨要正直,平肩正臀,收颏挺颈,心窝微收,使胸宽而腹圆松,自无扬头、折腰、努胸、挤背之病”。



在《意拳》一书里,师爷也强调说“背骨自然竖直,两肩松垂,向左右稍稍扩张,腋下如能容球,心窝微收,胸虚背圆,即前人所谓肩如担担”。



由此可知,意拳关于含胸拔背的要领,主要强调了这样两个要点,一是肩稍后张,心窝微收;二是腋下虚涵,背骨竖直。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心窝的问题。



心窝在哪里?



心窝就是我们胸骨以下、腹部以上的正中凹陷处,大家自己伸手一摸便知。当年师父在昌平乡下随师爷练拳时,对身体既要提拔、胸部又要微含的要领,一时做不到位,也就是对含胸拔背的要领掌握不好,师父回忆说,师爷站在那里,对师父说“摸摸我这儿”。师爷说的“这儿”,指的就是心窝,所以,师父一摸立刻明白了,那个阶段在站桩里面的东西一下就找着了。



其次,我们要搞清楚背骨的问题。



这里的背骨,包括说到的闾骨,指的都是我们常说的脊柱这个位置,人的脊柱有一定的生理弯曲,侧面呈双S形,有弹性,能够为我们人类直立行走提供很好的支撑。具体而言,颈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弯曲称之为脊柱前凸,相对的胸部和尾部向后突出称之为脊柱后凸,而我们练功时的状态,脊柱既不是前凸,也不是后凸,而是要基本保持一个上下自然竖直的状态,前面的所谓“平肩正臀,收颏挺颈”,也都是为了进一步的强调这一点。



很多人在讲含胸拔背的时候,说到含胸,总是强调“两肩向前微扣,胸部微向内含”,强调“胸部微向内含”当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讲得过于的笼统,究竟是胸部的哪一个部位微向内含,没有讲清楚,远不如“心窝微收”一语来得具体和确切。



至于“两肩向前微扣”的说法,我向来不敢苟同,既然胸部已经能够做到内含,两肩自然就会有向前微扣的动作,如果再强调两肩向前微扣,其结果很容易造成含胸过度。



要知道,挺胸固然不可取,但含胸过度的后果更让人可怕。



虽然两肩向前微扣确实有助于我们含胸,但含胸肯定不是因为两肩向前微扣就能做到位的,所以说含胸很容易,做到位很难,这也是为什么意拳要讲两肩“向左右稍稍扩张”,甚至有的时候要求“肩稍后张”的道理所在,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含胸过度的情形出现。



这里我们讲到的含胸拔背,其实是通过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动作同时作用来完成一个要领,细节上讲,含胸是通过两肩向后微张与胸窝微收两个动作完成,拔背则更要复杂一些,如《拳学新编》所讲“闾骨要正直,平肩正臀,收颏挺颈”等,这也可以说是“力生有两,两则能一”道理的具体体现。



站桩里的很多动作要领都是这样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比如我们已经讲到的或以后将要讲到的其他动作要领,诸如头顶项竖,肩撑肘横,收臀坐胯,双膝撑拔等,都是在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的基本原则下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含胸拔背的要领
八段锦动作要领
八极 | 技击核心八大招
传统武术练劲奇门武功
形意拳学前班功法--下势桩
卢氏结构基本桩功实修训练入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