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善恶的彼岸》

  导演: 莉莉安娜-卡瓦尼

  主演: 多米尼克-桑达、厄兰-约瑟夫森、罗伯特-鲍威尔

  年份:1977

  情色关键词:名人的性趣味

  情色指数:★★★

  组稿/卡卡东 

《善恶的彼岸》海报

《善恶的彼岸》

        所谓“三位一体”小组,其实源于莎乐美的突发奇想:能和两个男人住在一起,每天讨论哲学跟艺术,大家志同道合亲如兄弟,就像乌托邦,或者完美的思想共同体。尼采和保尔积极响应“三位一体”计划,但心理预期却和莎乐美背道而驰。

         不用活到多少岁数,大多数人都会悲哀地发现,自己十有八九会碌碌无为地走完一生。虽然不得不淡定地接受现实,但人们逃离碌碌无为的美好渴望不会消失,于是把由此派生出的所有期待都投注到对公众人物上。我们总是忍不住留意他们的细枝末节——找到他们与我们的不同(怎么会找不到?),也就为自己的平庸找到了合理解释。如此一来,好多了!后现代精神还没深入人心的时候,人们坚信所有名人都是德艺双馨、永垂不朽的,而且他们的爱情都摧枯拉朽。比如100多年前的尼采跟莎乐美,他俩的爱情故事往根上说只是一次失败的相亲,可人民需要段子,因此这场短暂的爱情被无数次演绎、夸大、泛唯美化,变成坊间经典。

保尔李:偶像的黄昏

        如果我们没搞错的话,故事发生在1882年春天的罗马。主人公有三个人,除了尼采与莎乐美,还有个男人叫保尔-李。以下是关于保尔-李的几件事。电影中,保尔与莎乐美相识在罗马某个著名的沙龙上。当时一大群学者就“社会人权”、“共产主义”等词汇争论不休的时候,保尔却懒洋洋地坐在外面沙发上。

        更早的时候,他去见了尼采。他透过门缝偷窥多年的好友。对方刚抽完鸦片,正与一位少妇亲热——那裸体女人跪在地上,把头埋在尼采的两腿中间。多年后这个画面在他的脑海里再次闪现,可跪在尼采面前的女人幻化成了他自己。下跪的动作于保尔来说有着双重意义,它既代表了他们的攻受关系,也寓意他对尼采的态度。那时尼采正处在人生巅峰期,保尔无时无刻不把他的名字挂在嘴边。镜头第二次闪现后,保尔以近乎惨烈的方式告别了尼采跟莎乐美。不过那是19年后的事了,现在她才刚刚爱上莎乐美。保尔是个敏感忧郁的人,随身带着毒药,时刻准备着为爱情、理想或其他的什么而殉道。没有什么会比殉道更让文艺青年迷恋了,保尔要做的,只是找到与自己巨大热情相匹配的,完美的落脚点,而放眼欧洲文艺圈,没人比莎乐美更合适。

         接下来你们将看到,保尔以迅雷不及电驴的速度向莎乐美求婚,被拒绝后,他无条件地接受了对方“三位一体”的设想(三人群居),并主动推荐了好友尼采。不过爱情不是公款吃喝,早晚得要有人为这荒唐的盛宴买单,时刻准备殉道的保尔,自然首当其冲。

        电影中保尔夹在尼采和莎乐美中间就像瓶酱油,可实际上学识广博且宽宏大度的保尔获得了莎乐美更多青睐。“三位一体”瓦解后,莎乐美和保尔-李定居柏林,一直生活到1887年春才分手。也就是说,仅仅和莎乐美维持了7个月关系的尼采,才是真正的酱油,或者陈醋。甚至有观点认为,保尔-李对尼采产生了不小影响,使他脱离了早期著作中的悲观写作风格。因为没尼采著名,保尔在任何一个版本的3P里都配角,所以你看,爱情本身并不重要,谁的爱情才重要。
      

《善恶的彼岸》剧照

 

       “三位一体”小组有张极为著名的相片在坊间流传。尼采和保尔共同擎起一辆推车,缠在胳膊上的绳子象征他俩是拉车的马,莎乐美坐在车上,一手捧着着鲜花,一手执着鞭子。这个诡异的造型,正是尼采设计的。

莎乐美:善恶的彼岸

        关于我们的女主角莎乐美,尼采后来说,“去女人那里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这证明哲学家和怨妇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尼采大概忘了,和莎乐美如胶似漆那会儿,他对她的评价是,“一瞬间就能征服一个人的灵魂!”这证明哲学家跟朝秦暮楚者,也没隔多远。当然电影中,尼采依旧是睿智而风度翩翩的大贤,只是性方面有点猴急。比较有趣的是,从莎乐美身边走过的所有男人,包括尼采、保尔和后来的里尔克、弗洛伊德,都有点轻视(甚至憎恨)女性的意思,但他们无一例外地,拜倒在了这位“永远忠于回忆,但不忠于男人”的女人脚下。这个或许只有莎乐美能做到。

        看电影的时候我总在想,到底尼采与保尔谁会先攻破莎乐美的防线呢,结果俩人全都死在了抢滩登陆的沙滩上。用主角的话说——老娘不在乎性,但老娘不能让性毁了咱们伟大的友谊啊。显然导演的潜台词是,莎乐美只在精神层面需要男人。表面看来这是种美化,实际却是缺乏勇气的的歪曲。就像尼采文集里说的,出于爱所作的事情,总是发生在善恶的彼岸。这是本片片名的由来,可惜,导演没有足够的魄力游到超越道德的彼岸。

         就像前面说的,文艺圈的人都是朝秦暮楚者——莎乐美最后选择了一个语言学家。因为保尔、尼采不可能像语言学家那样,一刀刀地刺穿身体,直到莎乐美答应他的求婚。现实中,莎乐美结婚那会儿“三位一体”小组早已不复存在;电影里,那成了他们关系瓦解的导火索。

         之后的40多年里莎乐美与语言学家一直过着无性的婚姻生活。她让女佣扮演了妻子的角色,自己则在外面走马灯似的变换着情人。她最后一次恋爱时60岁。不过据说他们的关系很好,甚至越来越好。

 

《善恶的彼岸》剧照

尼采:悲剧的诞生

        尼采五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和弟弟,在一个纯女性的世界里长大,从小到大,他都被这些女人包围着。莎乐美则完全相反,她的父亲是战功显赫的贵族,她是他六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儿,在她的意识里,男人对女人的顺从、关爱与赞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尼采与莎乐美的情感需求,永远是针尖对麦芒。按照最不讲理的弗洛伊德理论,他们的黯淡分手是必然。当然那时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还没完全建立,他俩看问题大概没我们透彻。要等到几十年后,莎乐美成了弗洛伊德最得力的助手才行。那是在1911,保尔跟尼采都死去十年后。这就是电影之外的故事了,莎乐美与弗洛伊德同样有不少传闻。

        关于尼采的崩溃,电影里的描述跟坊间传闻是一样的。他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虐待的马,大喊道: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啊。然后就栽倒在路上,疯了。大多数人都承认,莎乐美是最了解尼采的人,而影片亦结束于莎乐美的视角。在一次神乎其神的通灵游戏上,莎乐美看到了死去的保尔。他坐在幽暗的角落里,对莎乐美说,“我终于明白了,我其实想成为女人”。

        然后莎乐美去看望住在精神病院的尼采。她俯身吻他的脸颊。尼采混浊的眼睛有了点光彩,好像在回忆什么,但很快又混浊下去了。接着莎乐美被尼采的姐姐赶出了门。她坐上马车,像很多电影那样回忆着以前的点滴。比如他们在一个浴缸里洗澡,比如在尼采老家的丛林里,抱着对方滚一身泥浆。然后她笑了起来。电影的三位主角都是笑着退场的。

        在莎乐美的身边,坐着位相貌俊美的年轻人。如果我们没搞错的话,他应该就是里尔克了。若干年后,他成了欧洲最牛逼的诗人。不过和尼采、保尔相似,莎乐美离开后他深受刺激,导致精神失常。临死前他想见一眼莎乐美,可惜没能如愿。本片之外,新的爱情故事正在上演。这时里尔克21岁,莎乐美36岁,而电影刚开始那会,莎乐美也是21岁,尼采38岁。来源:凤凰网娱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善恶的彼岸》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关于控制情绪,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是这样说的
尼采哲学语录精选20句,每一句都令人怦然心动!
她征服了最智慧的男人们, 却从来不属于任何人
莎乐美
一枚收割男性天才的女文青 | 莎乐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