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围歼战----我认识的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即周赧王五十三年,正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周室早已是风雨飘摇,支离破碎。更无力控制其诸侯国。

秦孝公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决定任用商鞅实行变法。自变法以来国力如日中天;远交近攻,连横破纵,秦军有“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经济雄厚。赵国地处冀州,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经过“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经过多年发展军力大增,且有廉颇、李牧等一批良将,赵国有“带甲之士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军事实力不容小觑。

此时秦要统一六国,首先就要打通东进的道路。秦赵之间一场决定命运的恶战早已注定。秦昭王先后攻占了魏国的怀、邢丘之地,此时秦国于公元前261年攻克韩国的野王。韩国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决定向秦求和并献上党郡之地。然而,上党太守冯亭不甘心献地入秦,于是背着韩国把上党之地献赵。以促赵、韩联合御秦。赵国接受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接受上党。赵国彻底激化了秦、赵之间的矛盾,也给秦国攻赵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秦王于公元前262年命秦军攻韩国缑氏,威慑韩国,同时命令王龁攻打上党。

上党守军不敌秦师。赵国派遣廉颇率赵军主力开往长平。公元前262年,廉颇不敌王龁部队,赵军便坚守不出,秦赵隔河对峙。王龁却一筹莫展但不能跨越丹河一步。廉颇用这种战术以拖垮希望速战速决的秦军。战争进入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的胶着状态。

三年的对峙致使秦赵两国经济将近崩溃。赵国国力不及秦国,急需要速战,因为赵国的国力已经不允许在拖下去了。这正中秦军下怀,秦国用离间计使赵王任命主战派赵括为赵军主帅。他上任后改变军中制度以及战略方针,积极筹划战略进攻。秦国立刻调整了自己的军事部署,征调名将武安君白起代替王龁。白起采取了诱敌入伏、分割包围作战方针。

公元前260年8月,赵括统率赵军主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出击。秦军的诱敌深入,赵括不知虚实,即率军追击。进到秦军的预设阵地后即遭到了秦军主力的坚强抵抗,被阻于坚壁之下。赵括欲退不能,欲攻不成。埋伏于两翼的秦师数万奇兵迅速出击,另外切断赵军的所有粮道。

赵军数战不利,军情十分危急。秦国举全国之力增援长平战场。赵军被围困46天,草粮断绝,内部互相残杀以食,军心动摇,死亡的笼罩着整支部队。赵括不能坐以待毙,共组织了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秦军阵地,赵括亲率赵军精锐部队强行突围,但死于秦军箭镞之下。赵军失去主将,加之断绝粮草已久,遂不复再作抵抗,40余万饥疲之师向秦军解甲投降。白起担心赵卒无信,加之秦军无力担负降卒军粮。于是将降卒悉数坑之,只放走240名幼小归赵报信。这次战争,秦军前后斩杀赵国士卒达45万。

刀光剑影的270年战国历史没有比秦、赵长平之战更为惊心动魄的了。赵国虽然损失了大量的精锐,但也是当时第二军事强国。况且赵国还有一支北防匈奴的军队,统帅正是赵国一代名将----李牧。白起打算一鼓作气攻破赵国,但由于秦昭襄王听从丞相范睢意见没有同意白起,其时当时即使秦昭襄王不召回白起,秦国也不可能灭掉赵国。因为其他五国为自保不会坐视不但管。以下几场战争也能看出赵国国力尚存。

长平之战后,赵国邯郸遭到了秦国围困。廉颇又被起用,参战邯郸。史书记载,在未调动李牧的北方精锐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赵军同仇敌忾屡败秦军。邯郸之战后,燕国趁机进攻赵国。廉颇接连败退两路燕军,李牧更是率军来援。直入燕都,迫使燕王割让5城。

长平之战后白起居功自傲常常和秦王发生争执,秦王本来对白起擅自坑杀赵军不满,这次战役后白起的兵权被解除赋闲。邯郸之战秦军久攻不下,秦昭襄王欲启用白起,但被白起拒绝。于是秦昭襄王令其自裁。白起自杀前沉思良久:'我固当死,长平之战,我使诈坑卒四十万,是足以死'人屠白起竟落得如此下场。

长平之战如果赵王迁换成“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主帅换成李牧,才有机会跟白起和秦国一较高下,两个主帅都是军事天才,都是平身无一败绩,真的很可惜没有交锋。历史就是这样,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洒一腔热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平一战, 秦军已经消灭了赵军主力, 为什么40年后才灭赵
40万赵军被秦军围困46天,赵国名将廉颇和李牧,为何不前去救援?
赵国灭亡的三大原因
本来长平一战,秦军已经消灭了赵军主力,为何40年后才灭赵国?
虎狼之心:秦始皇征服六国后的南征北战(4)
春秋战国历史之著名战役【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