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代墓葬形制的分析与研究

辽朝,中国历史上一个为数不多的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从辽国太祖耶律阿保机登基为帝开始到与西夏合作抗金而被大金所灭为终,它在这个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上仅存在了200多年

相对于唐朝,明朝这些经历过数百年风雨的朝代来说它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它存在的时期大体与五代和北宋相当,并在此期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有一次南北对峙的局面。

近些年一些有关辽代的考古新发现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考古学家的注意,同时这些发现也大多数来自于辽代的墓葬。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左右早期的考古学家们都对辽代的墓葬开始了研究,如今一百多年年过去已经有上千座辽代墓葬重见天日。

这些墓葬大多分布在内蒙古、北京、河北以及黑龙江天津等北方地区,原因自然不用多说,当初的“大辽”建国在北方地区,他们族人的坟墓必然不会出现在浙江一类的南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历史资料的积累,考古学家对于辽代墓葬的综合研究也是越来越深入。其中有关墓葬形制、遗物的分类以及大辽建朝前后二百年墓葬各个时期的特征研究更为透彻。然即便如此辽代墓葬对于非考古学者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名次,为了给读者答疑解惑,接下来本文将会就上述三个方面为大家科普辽代墓葬

一、墓葬形制

辽虽是由契丹人建立而成的,但已经发掘的辽代墓葬和汉代墓葬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不像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一般,人去世之后不管是王孙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会简单的埋入土内并让马踏飞土不留一丝痕迹

不仅如此辽代的墓葬制度也显得十分规范,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墓道、墓门,以及极为相似的建造风格。但为了更好的区分墓葬形制,辽代的墓葬一般情况下被分为如下四类

1、类屋式墓

顾名思义,这一类墓葬是由砖块或者砖石混合的材料打造而成,因其与活人居住的房屋类似而被称作类屋式墓。砖筑的此类墓葬在体制上较为规范,一般情况下由钩纹砖,绳纹砖,素面砖三种材料综合搭建。该类墓葬的中轴线上有一墓室被称为正室,正室之中还有一主室,通常以面积大小和有无尸床来辨别。同时该类墓葬根据其主室平面形状的不同又被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墓,因其主室形状为圆形而得其名。同时又根据其正室的多少和耳室的有无被分为三正室、二正室、单正室、二正室无耳室、单正室无耳室五类。第二种是方形墓,根据正室的数量和耳室的存在与否也被分为上述五种类别。第三种则是多角形墓,因其主室通常为六角形、八角形甚至十角形而有了这样一个称谓,该种墓葬也被分为五类。然使用最多的是二正室类墓葬,辽代皇族的墓葬就是此种结构。

2、类椁式墓

这类墓葬大多数是由砖或者由石头筑造而成的,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此类墓葬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但仍然能得出一个此类墓葬规模较小的结论。辽代有一刘姓贵族,其家族墓葬在今北京朝阳地区,于上个世纪80年代被考古挖掘。刘氏家族墓葬无一例外全是类椁式墓,最大的一墓室长1.9米,款1.3米,深度则不及一米,这足以证明类椁式墓的规模较小。

3、竖穴土坑墓及土洞墓

竖穴土坑墓是古人常见的一种墓葬方式,因其需要在地面上挖掘一个土坑后将棺椁放入其中再用土填埋而得了这样一个名字。因其建造工艺简单且不需要过多人手而收到寻常百姓的喜爱,在目前已经出土的辽代墓葬中竖穴土坑墓的数量仅次于类屋式墓。土洞墓则是墓穴东高西低、东宽西窄类似一个土洞,根据其墓道和墓室的结构也能被分为竖道式和斜坡式两种。

二、遗物分类

契丹一族和汉人生活在南北两个地区,气候差异导致生活习惯也有所不同。即使墓葬形式大多相似,但在随葬品组合上面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汉人的墓葬中随葬品大多为陶器,契丹人墓葬随葬品则以铜器、瓷器为主,主要的有鸡冠壶、提梁壶等。

鸡冠壶又被称作仿皮囊壶,多由瓷制,也有金属和木制的,但数量较少。根据其提手部位手孔的数量可分为单孔、多孔两种。提梁壶因其形状和鸡冠壶相像早期被称为仿皮囊壶,而后根据专家的进一步研究将其与鸡冠壶分开来。其根据流的形式特征和流、梁之间的差异也可被分为粗短流和细长流两种。

三、墓葬分期

辽代墓葬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为太祖,太宗阶段,大概在公元907年到947年之间。这一时期的墓葬已发掘的较少,但根据已然发掘的墓葬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秉承着当地流行的唐代风格和特点。第二期则为世宗、穆宗、景宗阶段,这一时期当地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墓葬形制,流行者圆形和方形的类屋式墓

第三期为圣宗、兴宗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的墓葬还是以圆形和方形为主,但已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壁画风格,和晚唐时期的壁画有了鲜明的对比。第四期则是道宗和天炸帝统治阶段,这一时期的墓葬以六角形和八角形的类屋式居多,墓室内的壁画在上一时期的基础上又与汉族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融合。

四、结语

大辽国虽是契丹民族建立并引导的,但在其统治时期汉族也是居于重要地位的,可以说在那一时期大辽国是一个多民族统治的国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契丹一族总被称作游牧民族,一直以来也都占据着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区,辽人也将这一片广袤的土地分为上京道、中京道和东京道三大区域,由此辽代墓葬的分布也可以分为上、中、东三大部分,但无论怎么分,这个区域都是契丹人的发祥地,是他们生存与最后长眠的地方。

辽代的墓葬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唐末的风格,比较重视等级。比如皇室的墓葬多为类屋式墓中的二正室或者三正式将军贵族等则多为单式墓葬

由此可见他们比较重视等级分配,会根据墓主人的级别高低来制定墓葬规格,同时这也为现代人了解辽代的社会制度提供了比较严谨的历史资料。再者就是辽代墓葬中的陪葬品大多奢华而量大,这也符合当时富贵奢华的历史特点,同时也符合契丹一族的民族特色,也表明了他们不像汉人一样拥有节约的民族传统。

参考文献:

[1]乌力吉,《辽代墓葬艺术中的捺钵文化研究》,2013年

[2]刘末,《辽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2016

[3]辽宁省文学考古研究所,《关山辽墓》,20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新林:新世纪辽金时期墓葬考古研究述论
[康平老故事]何须马革裹尸还(第151期)
墓葬
中国的墓葬制度(三)
第七批国保--古墓葬(2)
由大同墓葬探析辽墓壁画服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