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阜阳老街巷

1[老街] 邱园巷:藏在深闺少人知


  
近日,阜城一位热心的市民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称在原西城小学门前有一条名叫邱园巷的老街巷。根据这位报料人的线索,记者于日前对此巷进行了走访。


  
在位于西城墙南段的东侧、三府街的西端,记者看到了一条南北走向的老巷。该巷东侧和南侧分别是三府街和光明街;北侧及西侧是碾盘街,这条不长的小巷处在其他街巷的包围之中。居住在此的一些老住户介绍,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巷子的东侧有一座建造秀丽的私人花园--邱家花园,因之这条巷也取名"邱园巷"。从明末至今,这一巷名沿用了三百多年。


  
现在的人们已说不清邱家花园内更多的故事了,但巷道西侧,原西城小学院内却遗留有当时居住在该巷、在阜城较有影响的一家族祠堂的部分建筑。居住在院内的刘大娘介绍,这家祠堂叫刘家祠堂,现在还有两处老房屋。顺着老人的指点,记者看到在院落的东部和南部各有一幢高大的古建筑,屋面飞檐挑角、屋内重梁起架,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未见老态龙钟的模样。刘家祠堂是明朝末年刘九光的后辈及宗族的祭祀场所。刘九光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二品),其孙刘体仁,清顺治年间进士,官为刑部主事员外郎。刘氏家族自清时,功名不绝。据了解,刘家祠堂过去是三层大院,从前街到后街与邱园巷平行。后来,阜阳县卫生院在刘家祠堂成立,也是阜阳城最早的一家公立医院。1952年改建为西城小学。


  
邱园巷附近的另一处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就是青莲庵。青莲庵又名铁莲庵,始建于北宋皇裕年间(公元1049),庵内曾有尼姑二十余人,另外还有二三十人分住在乡下小庙.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庙会,众多信徒齐集青莲庵,场面非常热闹。如今邱园巷西侧的青莲庵是1985年新建造的,红墙黄瓦,殿宇宏伟,颇为壮观。


   
过去的邱园巷偏僻人少,房屋低矮破烂,巷道狭窄。其住户多是城市贫民。改革开放以后,巷西侧纷纷盖起了三层以上的楼房,过往行人熙熙攘攘,老巷焕发了青春

 

 

帖子永久地址: 推荐给好友

 

2[老街] 赵瓦房巷,曾有一片闻名阜阳的大瓦房


沿着阜信商业大街南门口向北走20左右,在其东侧路口,一条小巷向东延伸大约有一百米的样子,这就是赵瓦房巷.据了解,这条小巷的得名,主要是因为一家姓赵的财主曾在这里建了一片闻名阜城的大瓦房。

在赵瓦房巷,记者看到,这是一条狭长的小巷,大约4来宽,其东面的出路被一户居民的房子所阻断.小巷两边多为一幢幢居民小楼,有的竟高达四层。在这条路中段的北侧,是一个居民区,经打听,是市水务局家属院。在小区门口,有几个人在打牌,对子这个巷子,他们除了知道曾有一家姓赵的财主住过,别的就说不清了。


几经打听,记者找到了这条小巷的老住户孟继萍。孟继萍今年80岁,也只能对这条小巷的来龙去脉说个大概:懈放前,这一片地方,西至阜信商业大街,东至东城墙,北到南城小学前那条路,南到阜临路,叫做孟家菜园而这条小巷子那时还没有名字,两边所住多为姓孟的,大约10多户。这些孟姓居民以种菜为生,每天起五更、爬半夜在地里劳作,天明后把菜拿到街上去卖,即使这样,也难以维持温饱。


后来,来了一家姓赵的财主,在现在水务局家属院的位置建了一片宅子,大约有两、三亩地的样子,清一色大瓦房,院套院、间连间,门前还有一对大石狮子,很是气派。那个时候,阜城人没有不知道赵家大瓦房的。与赵家大瓦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巷子里的其他居民所住房子却是一些茅草房。由此,这个巷子就因赵家大瓦房出名了。


解放后,赵家老宅曾经历劳教所、模具厂、茨淮医院等变迁,后来,就在原址上建起了水务局家属院。


辞别孟继萍,记者走进水务局家属院。这才发现,这个院子,在靠近路的一侧是一些居民楼,在里面却是一排排的平房,这些平房之间以月亮门相连,各家各户的院子里种上了各种各样的庭院植物,显得十分阴凉和幽静。与居民们聊上几句,得知赵家老宅子早已经荡然无存,现在的平房,是建水务局家属院时建起来的。


昔为财主家大宅院,今为普通居民安居乐业之所。记者走在这条小巷中,也不禁陶醉于这歌舞升平的盛世之中。

 

3[老街] 玉石街流传着一段节烈孝女的传说



沿解放北大街向北行大约400多米,就可看到路的东侧有一条东西向街道。这条街道大约300长,宽约5。在北关诸大街中是比较宽的一条老街。这条街道,叫做玉石街。据说,它的得名,与这条街上一位节烈孝女有关。

在这条街上,记者询问了一些老人,这些人均说不清街名的来历。终于,记者寻访到一位住在这条街道上的居民——汤立珍。现年已经八十五岁的她,为记者寻访这条老街名提供了一些蛛丝马迹。


大约在清朝的时候,小街上住了一家姓杨的,杨姓之子娶了本城一位女子(姓名已经无从查访),夫妻俩举案齐眉,感情很好,并生有一子。大约一年后,杨家这位儿子因病去世。在那个时候,平民百姓特别是女子碰到这种情况再婚再嫁也属寻常,杨家公婆为此也劝媳妇再走一步。这位媳妇看到孩子尚幼,而且公婆年纪又大,乏人照料,发誓不再改嫁。于是悉心拉址孩子,尽心照料公婆,使小孩长大成人,把公婆养老送终,自己也终老其家。杨家这位媳妇去世后,媳妇的娘家为褒扬她的节烈孝行,遂在这条街的西侧立了两块白玉石牌坊,上面记述其事。另外,在明朝的时候,在这条街上的北侧坐落了一所督察院(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门)。与阜城其它小街不同的是,在督察院的门前,其路面全部是由白石条铺成的。估计其寓意是督察院掌握着监察的功能,应清如水、洁如玉。路是白石,牌坊也是白玉的,这条街称之为玉石街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两块白石牌坊什么时候消失的呢?汤立珍说她小时候见过两块牌坊,但什么时侯扒掉的,她可说不准。依据她的年龄推算,应该是她十五岁时扒掉的。换句话说,是在七十年前,那时兵荒马乱,她逼住在阜阳城三里湾的姥姥家里,回到玉石街已经不见了两块玉石牌坊。两块牌坊虽然没有了,但玉石街的名声却留下了。


在这条街的中部原有一个连家祠堂,也历经老公安处、市二院分院等变迁。这条街之所以没有叫做连家祠堂街,记者想那个时候,应该是节烈孝女最为人称道,并且这段传说中也包含了如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玉石街应该是名至实归的。 记者:刘成 储继明

 

 

4[老街]太平岗巷:演绎出风水宝地的传说



在三棚塔附近、阜临路的北侧有一个小巷,南起阜临路,北至颍河西路,大约500多米长的样子。这个小巷在阜城可是大大有名:叫做末平岗巷。这个小巷因这一带过去叫做太平岗岗子而得名,并且,据说还有一个关阜阳风水的传说。

走入太平岗巷,你会发现运个巷子并不宽,仅容一辆出租车遍过。两边是一些林立的居民楼及商业店铺。这个巷子的路面还好,全部是水泥地。只不过,地势有些伏蜿蜒,像在山区公路上行走。这个巷子有何来历及传说?甚至一些六十多岁的老人都说不清了。终于,在这个小巷的中部,记者寻访到一位名叫闪德林的老人。老人今年已经将近八旬,在巷子里摆了一个小烟摊。


据闪德林介绍,这里是东关回族聚居区之一。对于回族人来说,一般要住在一个地方的上首,太平岗巷所在的位置就具备这个条件,一是地势较高,下雨不易淹到;二是这个地方靠近老阜城的东城墙,古有东为上一说,故而,他们选择这个地方聚居。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原来是个土岗,靠近阜城东侧。由于土岗叫太平岗,大平岗巷因此得名。


据闪德林老人说,这个小巷原地势并不起伏,这里面有一个关于阜城风水的传说。据老辈人说,原来送个巷子就是阜城的风水所在,看其地势、形状极像一条长龙。所以,老阜阳曾出过许多,阜阳有句老话!东关出宰相,西关出金条,北关出状元,南关出阁老。大约是在明朝的时候,阜阳来了一位姓毛的巡案,看出了这个秘密,就让手下把这个巷子从头至尾拦腰挖出三个大坑,所谓斩龙头、截龙腰、去龙尾,结果阜阳的风水地气就跑掉了。至此,东关的宰相变成了宰户(现在东关多出屠户),西关的金条变成丁豆芽(现西关多卖豆芽者),北关的状元变成了许多做小买卖的,南关的阁老也变成了许多做生意的。后来,这几个大坑被填上,但地势依旧低洼。


听老人说得活灵活现,跟真的似的,记者就向这个巷子的其他居民打听:难道阜阳真的不出了吗?一位居民笑道:传说而已,就是今年高考,在我们这个小巷里还考取了十几个大学生,大多是在北京、上海一带上学。


记者走出小巷,心中想到传说毕竟是传说,并不可信,但这无疑使这个小巷平添了许多神秘和魅力。

 

 

5[老街] 三府街:惊堂木响起的地方



提及惊堂木,人们会想起戏曲中古代官员审案时手持的一种器具。而如果说这能与小街巷联系起来,你肯定不相信。可在阜城却就有这么一条街巷。从古商城南门进去百十米左右,再往西走就到了一条名为三府街的老街巷。从街名来看,这条小街在过去可能有三所府衙,而实际上这条小街名字的由来,却是因为古代的一个官称。

阜阳师范学院的罗文博教授,不仅是一位老阜阳,而且多年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为此,记者就三府街街名的由来,请教了这位老者。罗教授谈到,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机关的设置上,有知府、同知、三府这几个官职。其中知府是一个地方政务的总管,而同知是辅助知府工作的,相当于副手;三府是审理案件的,在级别上,比七品知县高一级,但比知府要低一品或两品。因此三府实际上就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至于阜城的这座三府衙门建立于什么朝代,这位老人也难以讲清。解放初期,阜阳的公共体育场也坐落在三府街,位置就是现在的三中东院。当时经常利用这块空地召开群众大会,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老人回忆,过去这条街上还出过一位叫朱清华的人。此人在年轻时中过秀才,并且是阜城秀才中的榜首。青年时期曾赴日留学,在民国时期担任过民国大学(校址在北京)的校长、安徽省财政厅厅长等职务。是当时阜阳为数不多的几位同盟会的会员之一,可以讲朱清华是这条街昔日走出的一位名人。


据住在三府街上的几位老人回忆,过去这条街是阜城较偏僻的一条小巷,中间仅是条石路。在解放初期,只有到召开群众大会时,这条街上才热闹起来。当时街两侧的民房大多是土坯房,只有几户有钱人家的房屋才是小瓦青砖的。其中的宁家大宅在当时很显赫,不仅房高屋多,而且房屋的造型也很讲究,镂空木刻、雕花的门窗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宁家大院被改为了阜阳中学(三中的前身)的女生部。以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的生活渐渐富裕了,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这里昔日的茅草房也逐渐被楼房所代替。过去的三府所在地成了现在的重点中学三中的教学区。小街也逐渐从寂静中了出来,而小街惟一未变的只是还依然沿袭着它的老名。

 

 

6[老街] 解放中大街三位烈士从这里走出


解放中大街,坐落在现在的古商城南门至北门之间,曾经是老阜城的商业中心,经此可直通老阜城的东、西、南、北四关。在此大街的南端,是在阜城很有名的大隅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阜阳几大钱庄、大药店、大酒楼均集中在大隅首周围。东侧有文庙、老颍州的府署衙门宁氏宗祠;南侧有田氏宗祠和革命觉人程稚周创办的益智书局;北侧有德润浴池四牌楼大酒楼王同顺百货店。可谓商店林立,人口稠密。难怪上了一定年纪的老阜城时常以大偶首来代称这条老街。

这里不仅地灵,而且人杰。据一些老人回忆以前大隅首路西是裕隆茶庄和周家大院,周家大院为阜阳早期的共产党员为革命光荣献身的周传鼎、周传业兄弟二人诞生地。他们的父亲周彦臣为清末的拔贡,当过县财政局副局长,有良田上千亩,家里颇有钱财,生活富裕。但是兄弟俩不愿守着家财享用,而是奋发有为,力求上进。周氏兄弟和张子珍、张蕴华、乔锦卿等人创建了第一个中共阜阳党小组,参加过四九农民暴动,太和?一九农民暴动,后来为中国革命和解救劳苦大众,兄弟二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老阜阳人一提到大隅首,就会想起名人故居周家大院,就会想起英勇不屈的周传鼎、周传业烈士的英雄事迹。


和周家大院正对着的是张藏珍布店,这是又一位革命烈士张子珍的故居。张子珍192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比周氏兄弟入党的时间早一年。1924午上海美专毕业后受中共上海地下党的委托,与周氏兄弟一起回到阜阳,19258月建立了第一个中共阜阳小组,张子珍任组长。同年党组织决定由张子珍同志负责同周氏兄弟等人一同集股,以开书店的名义传播革命真理,发展党的组织,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张子珍腾出自家在大隅首北侧路东的三间门面房、套房木板楼两间办起丁淮颍书局。他们以开书局为掩护,暗中进行革命活动,另外还办了流动图书馆,建立了读书会。两间木板楼也成为丁阜阳最早党的活动中心。


住事如烟,曾经是阜城经贸中心的解放中大街,如今,这条老商业街昔日听凸现出的商业辐射功能已不复存在,每天行走在此的人们仍然能从一些老阜阳的追忆中,想象得到革命先烈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栉风沐雨、浴血奋斗的场景。这将激励现代人为开创更加美好的生话而努力。

 

 

7[老街] 八家坑巷:昔日偏僻地 今朝居民区



在阜阳三中校园的东侧,有一条七曲八折的狭长南北小巷。小巷南连三府街,北接贡院街,因过去小巷的中间有一处八家坑,小巷也因这坑而得名为八家坑巷。



谈到小巷的过去,不得不先讲讲八家坑的来历。据住在小巷的樊大爷介绍,八家坑的来历与解放前在阜阳很有名气的八大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过去在坑的四周是阜城八大家大院的后门,从坑东侧按逆时针方向来数的话,则依次是宁家、程家、吴家、潘家、苏家、郭家、徐家、王家宅院的后大门。由于这八家宅院的地基高出周围许多,每到下雨时,八家院内的雨水便顺势流进他们后门外这片大坑内。不仅如此,由于这八大家人口较多,每家的生活污水也是长年累月地流进这坑中,因此这处大坑成了这八家的共用坑,后来人们也就将这处大坑取名为八家坑。由于当时阜城的排水设施不畅,每到夏季暴雨来临,八家坑内便水满自溢,为这,八大家便推举王家来看管护理八家坑。王家的人很有头脑,他们在夏季除疏通坑中的水之外,还在坑中放养鱼,每到逢年过节,王家的人还将养得鲜肥的鱼分给其余七家人享用。




解放前,在八家坑的西边还有一处国民党的军事机关。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在轰炸阜城时,就选中了这处目标,用多枚炸弹,将这里炸成了一个比八家坑还大还深的坑。后来人们就将这处被炸出的大坑称为西坑。据八家坑居民组的吴组长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八家坑是一处很偏僻的地方,虽然它连接着贡院街和三府街,但很少有人从这里行走。后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一些外来的人便在此安家落户。当时一些沿坑居住的市民为了生计,还捞取坑中的污泥卖给乡下人,作为农家肥,用来种地。到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雨水的减少和阜城地下水过度开采,二亩多水面的八家坑和西坑也一天天干涸,后来这两处大坑被周围的群众逐渐填平盖上了民房。在不到十年间,曾经在阜城较有名气的八家坑便从此不复存在,但以坑而得名的八家坑巷却保留了下来。


如今,行走在这曲折的小巷中,已很难想像出其昔目的寂静和荒芜。

 

 

8[老街] “名不符实的连家胡同



在解放北路北端的路东侧,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在这条仅有三四百米长的老巷中,至今仍保留着三座老式门楼,从雕花的砖式门楼上,人们仍可捕捉到这里昔日的故事。这就是如今在解放北路东侧并排四条老胡同中最北侧的一条——连家胡同。



与其余三条胡同不同的是,胡同虽名为连家胡同,怛胡同内曾有的八家大院中,却无一家是连家大院。那么胡同又缘何以连姓而冠名呢?据胡同内的刘福老大爷回忆,原来连家大院坐落在连家胡同南侧的玉石街上,当时在阜城是一家书香门第,拥有大量的田产,常做些扶危济困的善事。连家的人还将祠堂(连家祠堂坐落于现在的玉石街东端)周围的40顷地奉献出来,作为救济穷苦人家的连家义田。除此之外,当时连家人还在现在的连家胡同的东西两端各设置一处赠钱处,即凡是途经这里上私塾的学生,均可获取连家赠送的一枚方孔钱,在发钱时,连家的佣人就告诉每位学生,以后要称这条街叫连家胡同。这样一来二去,连家胡同也就叫开啦,但胡同内却无连家的踪影,至于连家人缘何要这么做,现在已无从考究。据胡同周围的一些老者介绍,过去这条胡同南北两侧,自东往西排北侧为杨家大院、宁家大院、苏家大院(现三家大院仍保存)、黄家大院;南侧则依次为汪家大院、夏家大院、齐家大院和李家大院,却未育一衰是连家大院,可见连家胡同的来历是很有趣味的。一些老人介绍,在封建社会,富庶的人家有沽各钓誉的,也有卖官的,估计当时连家想用钱个胡同名来显示一下自家的显赫吧。


据老人们介绍,当时连家胡同内的八家大院全是深宅大院.每家大门前是青石台阶;门两旁还各有上、下马石;两扇厚重的木制大门上是狮头门环.大门内均是白色影壁;院内岛屋飞檐挑角,镂空的木窗,迂回曲折的走廊加上假山鱼池和扑鼻的花香,可以看得出这八家大院主人的富有。后来随着这些家庭的没落,大部分大院也逐渐消失,其中胡同南侧的四家大院早被拆除,现为银行的家属院,而路北侧四家大院,除最西侧的黄家大院被拆盖上民房外,其余三家院落为单应的家属院。如今当人们行走在这条小巷内时,仍可看到胡同北侧依次排列的三处老式门楼.透过它那门前的青石和宽大的门檐,人们仍不难想到当时这里的风光。

 

 

 

9[老街] 贡院街:见证阜阳百年教育发展


从三中门口的文德街向北而行,你可以看到上条东西街,这条街的人口有一个小月亮门,上书贡院街三个大字。到里面走走,你会发现这是一条并不是很宽的街道,在其南侧是居民区,临街开满了商业铺面;其北侧的中部是阜阳卫校,高大的门楼,甚是抢眼。

这条街是因曾经有一个考秀才的贡院而得名。在贡院街上做生意、现年 88 岁的李素英告诉记者。她记得她开始记事时,贡院已经不再开科取士了,只记得先后有过几个学校由于她不识字,也说不清楚。现在,贡院惟一留在她脑海中的印象是,挺高的门楼,门前有石狮子,另外门前辽有一条弧形通道,据说是供考生们注进出的。从哪端进,从哪端出,规定相当严格,现在这条弧形通道已经被居民住宅占了。她只知道,卫校及以东的大片区域,就是贡院原址。现在,如果不是这条街西侧的月亮门上贡院街三个大字,谁也想不到这里曾是开科取士的地方。


据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罗文博介绍,除了李大妈介绍的情况,在当时贡院的西侧是二程祠供奉的是理学家程颐和程灏;在东侧是几家卖笔的,为当时著名的吴天承笔店,街南街北都有,阜阳制笔者多出于这个店。谈及清代开科取士的情况,罗文博说,那时开科取士有这么一个规定:三代之内无下九流之人,即报名参考者其直系亲属三代内没有干剃头、唱戏等营生的,否则将视为有辱斯文。到了光绪 31 年,也就是 1905 年朝廷上谕立停科举,广设学堂,贡院开科取士由此停止。此后在原址上有过几个学堂。抗战前,曾办过学校,家底殷实些的孩子可望上学。抗战后,又在此办省立阜阳女中。解放后,在此创办省立高一中,也就士现在阜阳一中, 1955 年阜阳一中迁至现址。一中搬走后,在此地建地区卫校。


罗文博说,解放前,读书人不知道多少想在这通过开科取士平步青云。但从阜阳历史上来看能真正考取功名的少之又少。到了解放后,不拘一格育人才,才有越来越多的学子从这条街腾飞,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10[老街] 建设路:延续着对民族英雄的崇敬


老阜城北关偏西,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老街道,名字叫做建设路。走在这条路上,你会发现它一点也不古老,因为路面是一条五、六米宽的水泥路,路两边是新开发的云亭小区。座座高楼在此耸立。除此之外,还有育才幼儿园,上下学时都十分热闹。

其实,这条街的名字本不叫建设路,那是解放以后改的,取建设祖国之意。在此之前,叫做精忠街:因为这条老街的北侧城墙上有一座岳飞庙(现已毁),岳飞庙的大殿里高悬着一块金字大匾,上书精忠报国,这条街因此得名。


问起岳飞庙的模样,在这条街上居住的人大多说不准。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对记者叙说了她残留的记忆:岳飞庙有三重大殿,庙顶上全是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光芒闪烁,非常壮观.她小的时候,还见有人在里面吃斋念佛。每年的 农历二月初九 是岳飞庙的庙会,来此焚香的信徒很多,每人都很虔诚。平常人最多的,是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


据对阜阳历史比较有研究的北城小学老师周世忠介绍,精忠街已有 800 多年的历史了。南宋绍兴 12 年(公元 ll62 年) 7 月,宋孝宗为抗金名将岳飞昭雪,传说从这时起,阜阳人就为岳飞立了庙。此后几经变迁,到 1939 年秋,阜阳城墙被拆除,岳飞庙也随之拆掉。


虽然如此,阜阳人民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不减。一位在云亭小区居住的老住户说,他知道这条街曾叫精忠街,所以给孩子说得最多的也就是岳飞的故事。还有一位住户介绍说岳飞庙虽然没有了,但在云亭小区的西侧是刘锜庙,为了纪念这位抗金名将,每逢初一、十五刘锜庙也热闹得很哩!每当这时候,人们会自然而然想起当时的另一位抗金名将——岳飞。

 

 

11[老街] 刘上台巷:旧中国阜城的十里洋场

位于阜城曼哈顿东侧的刘上台巷,是一处名副其实的上台,如果从北端入巷,必须走过一段坡度大约为 40 度左右的上坡。对于每天前往巷内的市直幼儿园接送小朋友的大篷车师傅来讲,不费点劲还真上不去。

为探询这段小巷的过去,记者见到了自幼就生长在这条小巷中的两位七旬老人鲁广友和杨庆德。据两位老人回忆,这条长不过
300 的小巷,一是因为地势高,二是过去这里刘姓居民居多,所以称为刘上台巷。但原来刘上台巷曾一分为二,以现在的市直幼儿园为界,南部为刘上台,北部为刘下台,两部分高差大约 50 厘米左右。后来为了称呼的方便,人们便合二为一将小巷通称做刘上台巷.由于小巷地势较高,过去每到阜城发大水时,这里却很少会涨水。

老人们回忆道,解放前,这条小巷非常狭窄,路面是由三块并排的石条铺成的。当时,住户大都集中在小巷东侧,巷西侧零星分布着几户人家。小巷内的住家不多,大多是做小生意的,尤其是小巷内的儿家小吃,在当时的阜城非常有名。像王老五的油旋子馍(音名);胡大毛的腊菜烧肉;朱荫堂的小笼包干等,令人吃后回味无穷。可惜的是这些传统的手工小吃却没有人继承下来,今人已无此口福。

老人讲,由于刘上台巷地处鼓褛附近,因此当时其周围非常热闹,仅演戏的剧场就有四五家。当时国民政府的财政局和救济院就位于现在的市直幼儿园。每到夏收和秋收一结束,前来缴纳公粮的农民,便排满了整条小巷。另外巷口处还有一家很有名气的卢家菜馆,每日早晚,菜馆内外会汇集很多人,一些卖油条、卖萝卜花生仁、卖面蚕豆的轮流来到菜馆,富有阜阳地方韵味的叫卖声,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在刘上上巷对面,还有一处叫着牛梭子坑的地方,一些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也聚集于此,可以说当时的刘上台巷一带,就是旧时阜城的十里洋场


走出小巷,回头望去,昔日狭窄的刘上台巷早已宽阔了不少,两侧的砖瓦或草房早已被幢幢楼房所替代如今的刘上台巷已变成书画大市场

 

 

12[老街] 炮铺街:外乡人艰难维生的印记


鼓楼广场北侧妇幼保健院门前原有条不足 300 的路叫做炮铺街.如今的这条街道,南临鼓楼广场,北面是妇幼保健院、烈士馆,还有大大小小林立的商业铺面,加上白天的车水马龙,晚上的人流如织,显得异常繁华.你再出看不出老炮埔的影子.

炮铺街因以前整装街上都是鞭炮铺子而得名。在幼保健院门前记者找到了鞭炮老铺创办者的后代 ---- 鲁汉,了解了炮铺街的来龙去脉。

鲁汉今年 68 岁,已经退休了,在妇幼保健院门前看自行车。据鲁汉介绍,他祖籍在湖北黄陂县。大约是民国初年,家乡因天旱绝收,他的爷爷那一辈举家逃难一路上要着饭,来到阜阳。在阜城炮铺街这个位置,鲁汉的爷爷一家人就住下来了。安顿好,生计问题就来了。好在鲁汉祖上有做鞭炮手艺,就借印子钱开起了鞭炮铺。由于鲁家手艺好,鞭炮响,又加上信誉也好,在阜城渐渐出了名,就连山东、河南的客商都到他们这里来买鞭炮。那时,一提到鲁万順鞭炮铺,没有不知道的。慢慢地,鲁家把所借住的房子买了下来,前面是临街铺子,后面是堂屋,外加一个小院。附近邻居看着鲁家生意挺好,也开始做起鞭炮生意。这条街上,先后出现赵家、徐家、王家等四、五家鞭炮铺。到了父亲那一辈,鲁汉的父亲与大伯又分成了两家。由于这条街全是买鞭炮的,炮铺街就由此得名。


干鞭炮既危险又辛苦。俗语说:点火、放炮七十二道,也就是说做得成一挂鞭炮得七十二道工序.比如切纸、擀炮、捆成盘切割、装药、放捻等。一挂一万响的鞭炮,至少得三、四个人四天才能干出来,每天还得把整个炮铺者检查一遍才敢睡觉 ---- 万一留下火种怎么办?鲁汉至今清楚地记得,每天晚上父亲提着豆油灯在铺子里巡视的身影。


鲁汉为什么没有继承祖业?鲁汉说,他小时候也干过,但从没想过接着再干。那真是太辛苦了。他上过私学,也进过洋学堂,该养家糊口时正赶上解放,再后来进了北关公社干了会计。


说起鞭炮街的鞭炮铺子的萎缩与消亡,鲁汉说那是 1958 年的事。那时正赶上大办工业。当时,公社里有任务,几家鞭炮铺子就组成一个制炮厂,当时是鲁汉的父亲总负责。可是,几年时间里,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几乎没有什么生意,所以发不上工资,这个厂在 1960 年就解散了。解散后,下一辈重操旧业者很少。因为在新社会,很容易就找到一个工作,政府也安排。


鲁汉说,他几年前就从颍州区鼓楼办事处退下来,吃穿不愁,就在妇幼保健院看自行车也有个安享晚年,老有所为的意思。

 

 

13[老街]状元巷:传承着对知识的尊重


至今人们仍对在某个行业中成绩最好的人称之为状元。在阜城北部,就有一处以状元命名的小巷——状元巷。曾经风光的状元巷在走过几百年的历史后,如今人们仅能从一辈又一辈人的传说中了解它的丰姿和辉煌。

日前,记者来到这条深藏在其他街巷之中的状元巷。记者看到,状元巷长不过百米,巷的两侧平房和楼房交错而立。站在巷中,人们已很难想象到当初状元回家鸣啰开道的场面了,惟一能触摸它过去历史的是残留的一段古砖墙和贴在小巷入口的地名牌。


谈起状元巷的来历,如今在这条小巷中已鲜有人知了。而居住在此的 76 岁的冯承五老大爷却是不多的几个知情者之一。抚摸着残留的一段古墙壁,冯大爷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相传,明朝时期,这条小巷北埔居住着一户李姓人家,这家有一个叫李黻的儿子,幼时聪颖过人酷爱读书,深受私塾先生和父母的喜爱。后来,李黻在考试中果然不负众望,中了状元,不久家就搬走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条小巷改名为状元街啦。


冯大爷讲,状元巷在解放前叫状元街,当时是一条不到 1 宽的小窄巷,仅有一条石板路。小巷南北端各有一座小土地庙,每逢节日,人们便到庙里烧香祈祷。那个时候,居住在小巷里的人家不过十户,房子大分是低矮的土坯房。最好的沈家大院也不过是半截砖墙半截土坯墙,在当时已算是很豪华的了。冯大爷回忆道,那时人们可吃水是从砖井里提的,照明点的是豆油灯。一到天黑,住在这里的人们早早地便关门睡觉了。


状元巷这个名字曾几经更迭,先后叫过庄严街、人民巷等名称。上世纪 80 年代初,随着古地名的恢复,它又改称为了状元街。


冯承五老人讲,状元巷也好,状元街也罢,它留给人们的不过是一段美好的故事。虽然状元已离我们远去,但它传承下来的却是一种尊重知识、发奋学习的精神。恢复高考以来,从这条小巷中走出的大学生至少也有一二十位。冯大爷讲,仅他家的儿孙辈中就出了两位大学生啦。今年大孙女刚刚参加过高考。说到这里,这位久居此巷的老人露出了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14[老街] 大观街:张三丰云游到此歇脚



在阜阳八中的西侧,有一条在阜城颇有知名度的街道,它就是大观街。如今住在这条街上的居民对小街的来历已知之甚少。个别上了年纪的人也只是知道,这条街上以前有过一座道观,至于更多的往事已无从谈起。

为能尽量了解小街昔日更多的往事,日前,记者拜访了两位对阜阳的历史和文化均有研究的韩自强和刘奕云两位专家,并由此得知了大观街曾有的一些故事。原来,明朝时期,道教十分盛行。当时大观街上有一座在皖北规模较大的道观名为三清观,在当时很有名气。街道也因这座名观而有了大观【音灌】的称谓。据清朝道光年间编写的《阜阳县志》记载,四处云游的明代知名道士张三丰曾云游至此,并在观中住了很长一股时间。临走时,观中的道士们与张三丰依依不舍,再三挽留这位道教的领袖,想请他留下并能长住于此。盛情难却之下,张三丰在临走时留下了一件混元衣于观中,以示留念。从此以后,这座三请观更是名声大振,香火旺盛。后来,随着岁月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座三清观逐渐从旺盛转入衰落。抗日战争时期,曾经辉煌的道观,也未能幸免日本飞机的狂轰乱炸,但道观中的大殿及殿中的塑像一直被保存到文革前期,却在文革中后期被全部毁坏。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曾经作为党校、财政局、人事局、物资局的办公和宿合所在地,阜阳博物馆也曾在这里办公。现在这里为市老干部家属区。


往事如烟,昔日的三清观早已荡然无存,现在人们走在这条因这座名观而得名的街道中,再也不会看到道士那虔诚的打坐,取而代之是八中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15[老街]搬倒井:一段历史的传说


早就听说阜阳有一口歪着的搬倒井,下直想一睹其庐山真面目。经多方打听,日前,记者终于找到了刘秀当年搬倒的井。它位于城西刘锜公园附近一个村的桥口处,如今的村子也称作搬倒井村。记者看到所谓的搬倒井如今已变直了,井里的水浑浊不堪,有许多脏物在水面上漂浮着。这口井既无人看管,也没有任何标志,井周围用水泥砌了一圈,已全部裂开了。

在搬倒井村居住,今年62的董文才告诉记者,这口井有10多米深,倾斜度大约有45度。解放前,附近的居民都到这口井里提水吃,因水甘甜,到解放后还有不少村民前来提水。


那时水清澈见底,井壁的弯曲都能看见。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水受到污染,曾对这口井进行过一次清淤。当时他在场,听下去的涛井人说,整个井壁是向西南歪的,因井越朝下越窄加之是弯的,一直没有挖到头。


董文才指着这口井说,现在的井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重新建的,用一个粗的下水道管子做井口。当年这口井却是四方形的,井沿周围全部是用石板垫的,旁边还立有一块石碑,刻着千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后来,这块石碑不知去向。


据史学家刘奕云先生介绍,搬倒井是一个万史传说,截至目前,并未发现有关文献记载阜阳搬倒井的故事。对于搬倒井为什么是斜的,他猜测可能由几种因素造成的:地下水的因素、土壤的因素;还有一种可能是当初挖井时,工程中间出现脱节,回填土形成压力造成的。最后,他一说,不止阜阳一个地方有斜井,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对于搬倒井已被取直的现状,刘奕云深感遗憾。他说,对历史上的东西进行修缮时,最好还原其本来面貌。

 

 

16[老街] 桅杆巷:昔日这里有座将军府



凡看过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观众,一定会对剧中那高高而威严的大门楼记忆深刻,而在阜城胜利北路的最北端,阜阳机床厂对面的一条小巷中,昔日也曾有过一座白家老宅,规模有过之而无不及,且在这座大宅院的门口还高高地竖立起两根长及过丈的大桅杆。正是有了象征着这家大宅院主人身份和地位的桅杆,宅门前的小巷也就叫做了桅杆巷.且这一巷名历经二百余年,至今仍被沿用。

在小巷内已居住了三四辈人,现已 90 高龄的徐锦芝老大爷告诉记者,清朝时期,小巷中居住着一户赵姓人家,其儿子因在军中战功卓著,职务不断升迁,直至当了总兵。为光宗耀祖,这位总乓大人便投巨资在小巷内置建一处豪宅'大门上方悬挂了一块写有将军府第的巨型匾额,大门两侧各蹲着一只一人多高的青石狮子。更为奇特的是门口还竖起两根直径 1 尺有余长及过丈的桅杆,以此来彰显家族的显要和尊贵。桅杆成为将军宅院的象征,人们也顺理成章地将小巷命名为桅杆巷.随着时代的变迁,加之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赵家大院也日益衰落,尤其是在战争年代,这座将军府第屡遭大火,到后来剩下的仅有颓垣断壁和荒凉的院落了。新中国成立后,赵家大院遗址被当地群众陆续盖上了房子,后来成为老柴油机厂的家属院。


谈到此处,徐锦芝老人惋惜地说,要是遇上现在这个好年景,赵家大院肯定会保护下来,并可能成为一处文物。据这位老人介绍,桅杆巷地处北关附近,背靠泉河码头,是一处交通要道,因此当时的桅杆巷十分热闹,住在巷中的人们纷纷利用起自家的宅院开办粮行、药草行等生意。每天天不亮,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便汇聚于此,洽谈生意,讨价还价声不绝耳。


沧海桑田。如今的桅杆巷既难觅将军府第的踪影,也听不到生意人纷杂的叫卖声,昔日的喧嚣已归于宁静。眼下这条走过几百年的小巷正积极实施发展规划,桅杆巷将迎来令人憧憬的明天。

 

 

 

 

17[老街] 鹿祠街:今日市民的生命通道


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前这条路,就叫鹿祠街。目前,这条街宽十多米,街两侧是一些超市、医药经营部,人来人往,显得很是热闹。不时可见救护车从街的南端或北端疾驰而来,进入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条街目前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生命通道

说起鹿祠街的来历,这条街上的许多人说这是由于这条街上原来有个鹿家祠堂,至于更细的情况,就没人说得清了。几经打听,记者找到了对阜阳历史颇有研究的一中老师史为民。据史老师介绍,市医院门诊部南侧便是鹿家祠堂遗址。清朝时,家住阜城的鹿佑(字有上,号兰皋)于康熙二十一年进士及第,先后做过浙江西安县县令、江南道监察御史、兵部侍郎等职。他是一位为民请命、为民做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又清正廉洁的监察官员,后其族人为其修建了这座祠堂,鹿祠街因此而得名。


鹿祠街原来没有这么宽。一位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的老先生这样告诉记者。他是 1980 年调来市医院,那时这条街只有 四米 多宽,两边都是做生意的,路中仅余一条小路。来了病人,车进不来,情况不太严重的用自行车带来,严重些的用架子车拉来,当行人和三轮车较多的时候,连架子车也进不来,往往有些病人的病情因此而耽误。


这位老医生告诉记者,鹿词街现在的这条路是在 2000 年修成的。当时,市医院对面的居民区要开发,经有关部门协调,这条街也随之进行了改造。改造后,这条街成为四车道,并在街的北端增设了红绿灯,医院的保安负责对大路两旁做生意的进行清理,交警则对路上的行人、车辆进行管理,整条路显得井井有条,畅通无阻。


由于种种原因,鹿家祠堂已经无迹可寻。不过这位老医生说,无论是谁,做了对老百姓有益的事,老百姓总会记住他——因为老百姓在心里已经为他修好了祠堂

 

 

 

18[老街] 杨上台巷:巨变见证百年水患


杨上台巷是原颍泉区委附近的一条南北巷子,据了解,它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兴衰,倒是与阜城遭受的几次洪水有关。

眼下,走入这条小巷,可看到巷道狭长,居民住户众多,烟酒店、理发店、维修站、餐饮业、小卖店一个接一个,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生意兴旺,是人民路北侧最热闹的一条巷道。


在杨上台巷,一位老年人告诉记者,因为这里的地势高,而且在这里居住的市民以杨姓为主,所以称杨上台。至于其发展演变,就没有几个人说得清了。为此,记者请教了对阜阳历史较为了解的原阜阳市民盟会员周世中先生。据周世中介绍,杨上台的形成,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光绪 13 年( 1887 年)黄河由郑州决口,阜阳县成为泽国; 1931 年准河流域又发生一次大水灾; 1938 年春,国民党为阻止日军西进,炸开黄河花园口,阜阳再次陷于水患之中。由于杨上台紧靠颖河,连年河堤溃决,泥沙沉积,加上人为的加宽加厚,杨上台这一带越垫越高,渐渐形成高出周围 4 5 尺的台子地。涨大水时,四周汪洋泽国,可以行船,只有杨上台地势高,像大海中的孤岛,居民们在风雨飘摇中休息停留。


解放前,杨上台所住的大都是农民,世世代代以耕种大地主王鹤鸣的土地为生。王家收租高,农民负担重,加上 3 次水灾,特别是 1938 年的黄河决口,房倒屋塌,农民纷纷向外逃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只剩下杨姓、范姓、刘姓等五大户,百余口人,零零散散地居住在台子上,含辛茹苦,忍饥受饿。


解放后,颍河大提得到加高、加固,城建部门又不断对老城改造,建下水道,杨上台这一带与阜城其他地方一样,不再遭受水患。特别是 1958 年以后,机关、公司、工厂、仓库陆续建在这里,昔日有些荒凉的杨上台,经几十年发展,已经变成了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的文明小区,而杨上台巷,也由过去的一条小道变成了如今的热闹、兴旺的景象

 

 

19[老街] 一人巷:传递着一段谦让佳话


在阜城住久了的人,对老城南部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人巷,应该讲是耳熟能详。了解的人都知道,它不仅仅是一条巷子,它的背后传递了邻里相互谦让的一段佳话。

相传清朝时期,这条巷内居住着两户人家,一家姓鹿,一家姓林。在一次修建房屋中,两家因房屋的间距发生了纠纷,互不相让,于是姓鹿的家人便捎信给在京城做官的子女。在京城做官的子女看到此信后,便在回信中写了一句让他一尺又何妨。鹿家接到回信后,便主动退让了一墙宽的地方.林家看到这种情况后,也往后留出了同样宽的距离。这样一来,两家不仅握手言和,消除了误会,而且也留下了一段仅供一人行走的小巷道。后来,人们为了记住这段邻里之间相互谅解的佳话,便将此巷叫做一人巷。


斗转星移,如今的一人巷已不再是往日的那条狭窄胡同了,而是变成了一条可并排过下两辆轿车的大街巷啦,但一人巷的名字却没有改变。


今年已 85 岁的韩金友老大爷,从 11 岁就来到一人巷。 74 年的岁月,一人巷留给韩大爷太多的回忆的留恋。韩大爷讲,过去这条小巷窄得很,只有 1 多宽,中间是石条铺成的小路。小巷北端是一座小福音堂,南端是两口大塘。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水塘被逐渐垫成了平地,人们在上面盖上了房屋。小巷里的住家户也逐渐多了起来。


韩大爷回忆道,解放前,这里的人大多以在阜城几大浴池内提篮叫卖为生。有卖萝卜牙的,有卖烤白果的。解放后,这些做小生意的人,有的仍沿袭着过去的生意,有的成了浴池里的服务员。老人讲,现在阜城内一些浴池里的服务人员还住在这里。


远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记忆。如今的一人巷正在开发之中。根据规划,将来的一人巷将是一处集商贸、居住为一体的新型小区,小区内设有绿地、停车场、广场等配套设施。人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新世纪阜城又一条繁华的商业步行街。

 

 

 

20[老街] 黉学院


古商城东侧有两条老街巷,一条南北走向,叫做黉学巷,一条东西走向,叫明伦巷。它们的得名,来源于这附近曾有一座黉学院。如今黉学院已经不复存在,而这两条老街巷,可说是见证了阜城百年采的风风雨雨。

在黉学巷走走,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个很狭窄的巷子,仅容两人并排通行。在小巷的西侧,是原来黉学院的墙头,东侧则已经完全被三层小褛占据;明伦巷给人的感觉则宽敞些,大约五到六米的宽度,南靠黉学院的墙头,北侧是东城小学。如今这两个巷子都是水泥路,特别是明伦古,平时人来车往,到了东城小学上学、放学时,更显得十分热闹。


谈起这两条小巷,不能不说说黉学院。记者从阜阳一中史为民老师处得知黉学院又称颍州儒学,建于北宋仁宗景佑四年(公元 1037 年),距今已近千载。到明洪武十年,建于颍州西湖境上的儒学始为河水冲浸,迁至颖州南城街之北。明代以后的颍州儒学,几经修葺与扩建后,逐渐形成了一座结构繁复、层次众多、设计精湛、形体壮观的建筑群。家住文德街的一位王姓老先生,至今还保存了着一幅古颍州图,在图上,记者找到了黉学院,看到了大成殿、月牙池、状元桥的具体位置。 黉学院门前有下马碑,碑上写文官武官至此下马,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由此,可想见当初儒学之盛。


那么黉学院和两条因此而得名的小巷是如何变迁的?记者在附近访问了许多人 ,没有人说得太清楚了。在东城小学,一位老教师告诉记者,东城小学是 1915 年建校的,其原来的位置是黉学院的后殿,称为明伦堂,是供参观者休息用的。其大小不过一千多个平方米。如今,东城小学已几经扩建,成为一所占地三千多平方米、拥有阶梯教室和电化教学室、电脑教室、在校生 1900 余人的学校,每年升入重点中学的学生在阜城名列前茅。


解放后,政府部门曾经对黉学院进行修整,但不久又逢文革黉学院未能幸兔于难。说到这里,家住黉学巷今年已 82 岁的年大妈颇有惋惜之色。不过,从年大妈妈神色里,记者还是感到年大妈对已居住几十年的黉学巷很满意:三层小楼,一个幽静的皖子,每天上午与一些街坊邻居们东扯葫芦西扯瓢,下午还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一觉,而不必担心被别人打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选征文.散文】张凡玉||跟我逛逛古颍州
阜阳人唠叨阜阳城街名
北京胡同大全
东智义胡同
史上最全!宣武、西城胡同名大盘点,您家那条胡同叫什么?
(8)[转载]北京胡同名称的迁变--小糖葫芦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