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中庸

     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的意思就是:“君子是符合中庸的,小人是违背中庸的。”
    几千年来,为“中庸”之说,历朝历代,不同阶层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中庸”之道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操守。
    “中庸“即中和,古代文人分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偏不倚即是“中”,不可更改即是“庸”,中庸就是所持中处,无过也无不及,即适度。说白了,用现代的思维定式理解,“中庸”就是人的作为要适度。
    中庸就是所持中处。《中庸》中也有对中和的解释:“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没有喜怒哀乐的情绪时可称为“中”,有喜怒哀乐时,能够节制自己,可称为“和”,君子做事是能够遵照中庸的,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达到一种平和、安静的状态,而小人不能节制,会受情绪的左右,做出不合时宜的事情。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说,中庸是一种道德,而且是最为高尚的道德,但是人们缺少这个很久了。在孔子眼中,中庸已经上升为道德,那么,君子就是有志于高尚德行的人,小人就是无德行的人。
    君子信守中庸,所以君子而时中。但是,小人也讲中庸,但由于小人无德,以致不能真正的信守中和,所以行为便肆无忌惮了。
    还有一句话:君子之所以能够中庸,是因为他符合中庸,随时能够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他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不是过就是不及。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惟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依照孔子的德行说,君子就是能够做到中庸的人。
    “君子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无所忌惮也。”意思是说:君子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因为他能够时时刻刻以“中”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事情能够沉稳平和,喜不越礼,悲不胜常。
    “中庸”之说作为儒家要典,是下对规范人们的行为依然有深刻和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做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必须坚持做到在其位谋其职,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行为坚持做到持之以恒,这不仅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处事“尺度”,结果自然是事业有成。如果做事没有目标和原则,或是时常改变目标和原则,大喜大悲,偏执一端,时刻想着自己的利益,不受任何约束,肆无忌惮地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则尽管“忙碌”,则很难成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事有度:《中庸》对君子和小人的解法
做事有度:《中庸》是这样区分君子和小人的 | 原创
解析孔子的中庸之道
儒家精髓,中庸之道的内涵:99%的人都只理解到第一层
君子的意义与德行
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