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州老奶奶感人事件有感而写:中国西南汉族“屯堡人”的前世今生

大鹰按:大鹰昨天微博爆料的希望找到在外面打工多年儿子的老奶奶,该老奶奶值得尊敬,她体现了我中华儿女再苦再难,也不抱怨,自力更生,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个优秀品质在老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网友爆料可能西南汉族“屯堡人”的后代。为此今天特刊发历史文章。原作者委托大鹰,若今天有打赏,将全部捐给老人。


视频如下,这个视频,带给大家的是深深的感动和震撼,大鹰是包含泪水看完这个视频的。


原文如下:

洪武十四年,天兵下川南云贵,太祖高皇帝,明断自天启,大略驭雄才,调北征南,颍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安侯俞通源、长兴侯耿炳文、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宣德侯金朝兴、武定侯郭英、汝南侯梅思祖、东川侯胡海、普定侯陈恒率大军三十万入川南云贵,遍立卫所军屯。《明史·沐英传》载:“(沐英)在滇,百务具举,简守令,课农桑,岁较屯田增损以为赏罚,垦田至百万余亩。滇池隘,浚而广之,无复水患。通盐井之利以来商旅,辨方物以定贡税……(沐)春在镇七年,大修屯政,辟田三十余万亩,凿铁池河,灌宜良涸田数万亩,民复业者五千余户,为立祠祀之。”在这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屯垦戍边的明初卫所军人和他们的后裔就被称之为“屯堡人”,他们是明代职业的世袭军人。

上图为四川南部西昌、攀枝花地区屯堡人服饰

洪武十四年,是第一批屯堡人进入川南云贵。据《滇粹》所辑《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传附后嗣十四世事略》中记载:“洪武二十二年 (沐)英还滇,携江西、江南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给予种子、资金,区别地亩,分别于临安、曲靖、云南、姚安、大理、鹤庆、永昌、腾冲各郡县”,洪武二十三年,“又奏请湖广、江南居民八十万实滇,并请发库帑三百万两,帝允之。”正德《云南志》称当时“诸卫遍于州县,千屯抡列于原野”。这是屯堡人的祖先第二批大规模的进入云南。贵州的屯堡人,也是明初洪武年间在贵州屯垦戍边的卫所军人后裔,此后永乐年间,又继续从江南抽调卫所军人和他们的眷属进入贵州,总人口在二百万以上。

上图为贵州屯堡人服饰

川南的西昌和攀枝花等地区的汉族屯堡人是在明朝初年分两批进入该地区的。第一次也是在洪武十四年,是明朝平定云南后留守在西昌和攀枝花地区的一部分驻军和家属,当时这两个地区是属于云南管辖,被称之为“小云南”,明太祖视西昌为必守之地。洪武二十五年,建昌卫(今西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么些洞蛮贾哈喇与凉山各少数民族土官叛乱,杀官军男妇,掠屯牛,烧营屋,劫军粮,毁民居府治。明太祖命凉国公蓝玉、越嶲侯俞通渊、四川都指挥使瞿能、都督徐凯、聂纬率大军讨之。事后,于川南设立六卫八所,命越嶲侯俞通渊于邛部州筑越嶲侯卫城(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城),领京卫及陕西兵世守川南,这是屯堡人第二次大规模的进入川南地区。明万历年间建昌兵备道邓贵在《善后条议》里说:“昔太祖统一海内,旋定西蜀,改建南为五卫,添设续裁前卫(指建昌前卫),共六卫。原指挥八十五员,千户、镇抚七百六十八员,此官额也。卫所城操并拨守屯堡共官兵五万八千馀名,此军额也……以国家勘定之馀威,先年本边全胜之物力,故五卫八所之长皆足以敌蛮势而制其死命……自大渡河起至金沙江止,计修旧营五十六处,増新营七十七处,共一百三十三营堡。”明初在西昌和攀枝花地区驻军多达五万八千人,将领和军官共八百多人,加上他们的眷属子女,明朝初年川南地区的屯堡人总人口已经在三十万以上。

今天川南和云贵民族地区的土著汉族多为明代屯垦戍边的屯堡人后裔,他们的祖籍多在安徽、江苏、江西,少部分祖籍在陕西和河南。按照祖籍地,不同来源的屯堡人有自己不同的会馆。江南人有炳灵宫,祭祀炳灵太子,相传是东岳大帝之子;江西人之会馆为万寿宫;陕西人之会馆为北圣宫,祭祀关帝;福建人之会馆为天上宫,又叫天后宫,祭祀妈祖;湖南、湖北人之会馆为禹王宫。屯堡人之驻地,多卫、所、营、屯、堡、哨关、卡、旗等命名。在明清两代,屯堡人多自称为“军家子”,婚姻也多是在屯堡人内部互相联姻,不大与外界开亲,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边疆民族地区汉族亚文化群体。解放以前,各地屯堡人经常举行赛神活动和演出傩戏。据清代《续修安顺府志》记载:“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上图为云南屯堡人服饰

上图为云南屯堡人儿童

明清两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战事频仍,甲马不休,屯堡人都是世袭的职业军人,有戍守边疆的职责,在战争紧张期间,即使屯堡人的妇女也得持弓矢而斗,为了骑马射箭的方便,她们的服装与内陆汉族妇女有很大不同,具有鲜明的边疆民族地区的特色。屯堡人作为明代戍守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汉族卫所军人后裔,对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所作贡献最大,但长期以来他们的历史文化和生存状态却被主流社会所忽视,在某些特殊时期还往往成为国家政治利益交换的牺牲品。实际上,历朝历代统治边疆民族地区,其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社会稳定的基石都是这些屯垦戍边的汉族人。如果故意忽略边疆民族地区汉族人民的生存状态,乃至故意削弱和打压边疆民族地区的汉族人民,那么中央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离瓦解和崩溃也就不远了。

鹰赤子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


坚持不易,我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若坚持不下去,请各位见谅。原作者儒家公羊委托大鹰,若今天有打赏,打赏将全部捐给老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组图)
补南诏大理史
隋唐时期,云南地区诸族出现乌蛮与白蛮,乌白二蛮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川南彝族为什么大多居住于高山的问题--木铎警声
五彩缤纷的云南人
地理备考复习知识点速记(03)人口与民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