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时代高校“思政”与“双创”协同育人路径探赜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这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在双创背景下,高校要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自觉肩负起思政育人的职责,以双创教育为载体,全面推进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协同性和融合性,打造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格局,为大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培养更多优质的时代新人。

  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双创”为切入点,从形势、任务、法律、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创业精神和正确价值观。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本”理念,将“双创”与“思政”相结合,更有利于实现预期中的理想化思政教育目标。大学生是特殊的创业群体,其社会经验和经历相对较少。因而,在创业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并容易出现负面情绪。随着“思政” “创业”教育不断深入,可以培养学生不肤浅、不盲目、不犹豫、不放弃的创业精神,消除其心理上的顾虑,使其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能从容应对各种难题,为日后创业和发展夯实基础。

  为培养高质量的“双创”人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新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充分利用多渠道多样化地进行教育实践。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创新创业将无形中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思政” “创业”教育理念引导下,大学生创业素质得以提高,思维辩证能力得以增强,思政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创业者而言,获取和筛选信息、分析形势、判断风险,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双创背景下的思政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进行专业细致的分析,使其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最终提高其创业成功概率。

  在构建“思政” “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时,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突出行业特色。具体来讲,先从专业特点、优势出发,围绕专业素质,挖掘专业课程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勇于担当、实干兴邦的职业道德,做到德智技并重。首先,深入挖掘课程所涉及的专业、行业或职业中的人文思想和行业精神,这样既能增加专业的人文意蕴、可读性,又能提高学生对专业或行业的认识与兴趣,强化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同时,将具有正能量的创业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及研讨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创业的魅力,不断为学生未来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进行导航。总之,高校在实施思政教育时,不能对职业教育问题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见,要直面其特点,融入其精髓,阐明其道理,擘画其路径,这是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许多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常常存在一种“人的思维可以激发出绝对的力量”的片面理解,这明显违背科学哲学的观点,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思政知识。若要有效地预防这一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结合学生熟知的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典型事件,引导学生从事件发生背景、起因、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阐明事件在彰显及丰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也在客观上符合并证明着科学的辩证认知论,用这种方法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更具宏观指导效力的唯物主义哲学有机统一,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和认识上的误区。例如,教师可以把“新冠”疫情在欧美地区肆虐以及在我国已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作为一个典型案例,一方面说明了当前良好防疫形势固然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对防疫、控疫工作所起到的积极指导作用的因素,另一方面应该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在我国得以切实贯彻和充实,归根结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表现出来的先进生产力,是“物质决定意识”与“意识对物质的反应”的根本辩证关系。

  若要提高思政教师教育意识,则必须从自身的道德建设入手。立人之本在于立德,育人之道在于育德。因此,如何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方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对教师的关怀,并对其进行恰当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三是要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例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爱与被爱,升华“仁爱”情感,注重“以德施教”。四是教师要关心学生,通过对学生的关怀,把教师的优良思想道德品质升华到班级教育和教学中去,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爱的温暖与力量,为立德作表率。

  坚决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首先,守正创新。在高校进行“思政” “创业”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方法的支撑,只有“得法”才能收获预期的教学效果,只有先“守正”,才能进行创新。因而,高校思政教师要结合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内容性质、专业特色、学生特点和实际学情,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在思政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依然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依然是主阵地,且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采取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和“手把手”的实训方法,可使学生在“面对面”教学中感受到温度,强化学习情感,提升学习效果。

  其次,综合运用好现代化教学方法。因时而进,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富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当下,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以及虚拟现实这一类教学方式能跨越时空“鸿沟”,使思政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艰苦创业的教学中,“老物件”是极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均为“00后”,其很难理解传统年代人们如何用这些“老物件”来谋生,更不了解改革开放以前,特别是在物资贫瘠的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然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使学生“穿越”,通过虚拟现实的教学,使其能亲身体会到艰苦创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运用现代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可以使思政教育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同时,现代技术自身也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教育作用,能让学生在运用和亲身体验先进技术过程中不断启迪思想、塑造价值和传播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结,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使得学生将良好精神面貌和精神品质体现在日后创业发展进程中。

  再次,创新开展好体验式教学。因势而新,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改革永远是进行式。体验式教学,包括角色扮演、演讲、朗诵等,都是新时代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通过角色扮演,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涵与特点。通过朗诵,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精神和价值。通过演讲,能使学生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质、思想境界、追求抱负得以展现和升华。在创新教学方法时,应注意掌握“度”,创新教学方式并非“越新”就越好,而要有“度”,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师应尽量采取能够使学生沉浸式、互动式、反思式的教学方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你说我听”或哗众取宠,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强化学生学习效果,保障高校思政教育质量。

  学校中所有的教育都不是孤立开展的,“双创”与“思政”并不是机械的掺和,而是盐与水的关系,需要有机的融合。首先,学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考虑学生个人特质,不断改进思政与双创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接触时代发展最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战能力,真正实现思政与双创的双轮驱动。其次,高校要顺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健全创新管理体制,促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网上教学案例库,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不断加强学校、企业、社会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实时了解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实际状况。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调整教学管理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在企业实习中对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当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促使学生拥有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意识。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学校的创新创业文化对于学生的教育熏陶十分重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加以融合,与其他校园文化相得益彰,进而为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首先,要进行更全面的宣传。利用校园内网、公众号和校报校刊等多元渠道进行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加深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其次,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相关活动,如组织创业项目竞赛和“我是未来企业家”等讲座活动,通过类似活动,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创业、为什么要创业以及如何创业。再次,搭建创业平台,让大学生在此平台上了解创业相关知识,与志同道合的学生进行创业交流,或者建立创业联盟等社团,邀请成功企业家到校内演讲,以此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只有使得学生生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以及创新创业精神,才能增强其在日常学习和专业发展时的内生动力,自主探索创新创业内容,积累更多创新创业经验,为后期顺利创业和就业奠定基础,真正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新时代,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可以有效实现协同育人和立德树人。在两者同源共进、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化的指导作用,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使命自觉,树立浓厚的创新创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文化,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创造未来。

  (作者:左殿升,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孙晓琳)

  齐鲁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辅导员。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9CSZJ46):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

来源:光明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该从哪里着手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
创业教育模式应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
职教 | 产教专创双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013年山东省高校教师转岗培训《大学教学论基础》测试真题㈤
陈亚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