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课分享】一节完全符合“建构主义”、发展“高阶思维”的好课!

【发表说明】

本文是河北科工大 胡老师《学习科学》课程作业。

在作业中,胡老师提供了关于“如何写简历”(属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设计。

王珏老师觉得课程设计非常符合学习科学原理,特此转发,并附上我的点评,供大家参考。

以下是胡老师的作业内容:

————————————————

 1您是如何动员、组织、实施的?

上课时,先放了一部分简历素材,让学生当企业的面试官,对简历素材第一印象进行打分

评分后,分高的简历让学生讨论好在哪里,分低的简历让学生讨论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改。

从这引出简历制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在学生改的基础上给出反馈。

2学生反馈如何?您是如何进一步处理的?
学生每个人都提交了自己的简历,并进行了同伴互评。

在下一次课上,从中选出优秀的以及不合格的简历,对学生的个人信息打码以后,全班一起来纠错不合格的简历。

表扬合格的同学,并让他们担任小老师,去帮助其他同学修改简历。

3此次输出式学习效果如何?您有何感受?
个人认为此次输出式学习效果还不错。因为简历制作关系到学生找工作,大家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简历制作需要的是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需要的是对自己全面的认识和规划。学生能在制作简历中能去梳理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去找不足。现阶段来说就是成功的。

————————————————

【王珏老师点评】

类似“如何写简历”这些知识,很容易落入理论讲授、空洞无物的俗套,似乎讲了很多,其实很少能“走心入脑”的。

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收获不大,还可能产生厌烦的负面情绪。

对此,以上教学设计有很多做法非常高明,符合学习原理。现简要分析如下:

1、“经验”或“体验”,是学习的基石!

学生开展学习的基础,是他的原有经验

当学生没有相关经验时,采用何种方式创设情境、让他能建立起尽可能深刻的“体验”,就直接决定后续教学效果。

简历、如何写简历、好的简历与不好的简历,显然是学生没有相关经验的。因此,如何为学生制造“体验”,就会直接决定学生对此理解的深度、以及学习的热情!

而如果只是泛泛地就几份简历,由老师进行分析、讲解,那么学生对什么是好简历、坏简历的体验与感受是比较淡薄的,后续就更难“走心入脑”了。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为了创造一个能让学生有“代入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很多简历,让学生先“扮演面试官”,看这些简历、打分,这会帮学生建立起对什么是好简历、坏简历的深刻的、直接的“具身体验”。

——这种体验,当然并非“真实”,但它以较小的/可接受的代价,“模拟”了真实,带给学生较强的“具身体验”。

知识所给学生带来的“感受”,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具体作用可参见:《所谓“真实情境”,有两种“真实”,你说的是哪一种?》)

2、基于情境的思维加工

学生在建立“体验”后,老师并没有直接开展讲授。这又是一个高明的做法!

因为,学生在第一个环节,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感想”。

当然,大多数时候,这种感受是不清晰的、不深刻的,但它们却是通往“知识”的钥匙!

如何将“感受”上升到知识呢?

——这就必然需要学生对“情境”或“感受”,开展“思维加工”!

正如下图所表述的原理

  • 情境,是思维加工的对象知识,是思维加工的结果。

而人的思维,在从具象走向抽象时,所使用的通用抽象工具,就是“语言”

(维果茨基语:语言的核心,即是思维)

因此,此时教师最好的做法,就是让学生自己,把这些想法“挖”出来——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

而且,上述教学设计采用了“样例”的方式,让学生基于好的简历、不好的简历,分别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也是非常好的做法!

——样例可以给思维以具体边界,不至于抽象得没边,落不到实地(学生能力也不逮)。

——而语言则可以把对样例的感受,进一步明晰化,让思维不断地深化开展,最终导致知识的自我创生(至少是对知识的理解)!

鉴于学生有思想、但并不清晰,且思考的方向、个人结论也未尽合理,因此,“表达”和“讨论”是不可或缺的

(有些情况下——比如知识抽象度或难度超出学生能力时,学生的讨论可能徒具形式,不具备对思维的促进作用)

顺便说一句,在建构主义中,把以上做法称为“主动加工原理”。但是,在专家阐释和教学实践中,往往会把这个词误解为“主动学习”——往往是让学生“自学”的意思。

显然,这是对“主动加工原理”的误解。因为,基于咱们国内的教材质量、以及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动力,很多知识很难通过自学搞定。此时的“自学”、“主动学习”仍然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而要想让学生能够开展有效的“主动加工”,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情境创设、任务布置、讨论组织、情绪调动!

当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确实应具备“尽量让学生主动加工”的意识,而不是自己讲自己的,不管学生的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

3、启发式教学

当学生有充分的表达、并借由表达开展充分的思维后,离最终的知识就比较接近了——但并非全然就已经是“知识”了!

一般而言,学生经由自己的思考而得出的结论,在严谨性、全面性、体系化方面都不够。所以,老师还需要基于学生已得出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形成一套知识体系。

当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直接体验、有了自己充分的思维加工后,再理解“知识体系”,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4、高阶输出:创作式输出

当学生有了体验、并理解了知识后,就需要开展知识的应用活动。胡老师让学生自己写简历,是一种“创作式输出”。

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中,“创造”是最为高阶的表现性目标。

高阶思维的价值在于:只有让思维”升阶“,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因为高阶思维,意味着知识的颗粒度更细、知识变形更大、联接距离更远,学生应用知识时,就必须要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换言之,在此种情况下,是对学生的思维的最好锻炼。

创造/创作的好处不仅如此。我在课程中说过:”创造/创作也是人类最为喜爱的活动“,学习动机水平自然非常高!

可以想见,经历了前期体验、讨论、并上升到知识后,”创作简历“的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是充满激情、期待的,他们也有不少体验、不少知识可用。

因而此时布置这个任务恰如其份。正如我在课程中所说:知识只有在被应用时,才能被深度理解而高阶的应用,意味着学生的理解也得以加深!

5、高阶输出:同伴互评

学生的简历创作完成后,胡老师并没有对学生的简历进行点评,而是组织学生开展”同伴互评“。

评价,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中,也是一种”高阶思维“!

要恰如其份地评价他人的作品,意味着不仅自己要会应用知识,还必须要掌握知识的每一个细节、在理论上有深度理解(为什么好为什么坏)、还要能说得清楚,以及结合自己的情感判断。

同伴互评,还是学生互相学习、借鉴的好机会不同的人,有自己不同的经验、认知水平、与能力特点,以及”局限性“。因此,能够看到其他同学的作品,了解到看待一件事物还有其它角度、有不同的风景,甚至有时会发现更加精彩的风景、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得和特别的学习机会。

同时,”同伴互评“任务也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因为学生掌握了”评价权“——就像老师给他改作业一样,现在轮到他自己了!学生的自主性、责任感、甚至荣誉感得以彰显。

这正是我在课程中所讲的:情感,是认知的动机

——同伴互评既是“高阶思维”、同时又能激发“动机”,因而是王珏老师非常推崇的做法。

6、同伴互教——小老师

对于作业不太好、甚至不合格的学生,该怎么办呢?如果是老师批发作业、老师点评作业的话,那作业不合格的学生多半就只能自己回去默默修改作业了吧?

既然前面学生的作业都是同伴互评的,当然就很容易想到”学生互教“的方法。让作业优秀的学生教作业较差的学生,让作业合格的学生教作业不合格的学生。

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

1、”个性化'水平较高,使得每个表现较差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帮助与指导——当然学生的指导水平和老师肯定是有差距的,但好歹有人指导和交流一下不是?

2、动机水平比较高。这和前面“同伴互评”的机制是相似的。一来学之间平时的感情交流肯定比师生多,二来人具有强烈的“社交属性”,生教生时,其动机水平往往要比师教生要高得多(当然师教生可能也很好)。

3、再一次高阶输出。对于”小老师“来说,帮别人改作业,是再一次开展高阶输出。而且,这回更具挑战性:要理解别人的情况、别人的想法和立场,这就意味着知识应用必须要更加灵活。当然还意味着,在交流中还能培养交流协作能力。

4、学生之间有共同语言,可能更容易帮助领悟。教师是专业工作者,理论水平高,但毕竟和学生有“代沟”,沟通起来话语体系、价值观、思维能力往往不匹配。而学生之间由于成长于同一年代,往往更有”共同语言“,因此说出的话可能更容易被同伴get到。

综上所述,胡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非常符合学习原理,完全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三性“:”情境性“、”主动性“、”协作性“

特别是安排了多环节、一环扣一环的输出式协作式学习活动,而且特别注重思维与输出的”高阶性“,用高阶思维吸引学生的情感参与、思维参与、促进知识的深度内化。

【写在最后】

受限于学科教学中知识的难度、教学时间的约束们也许不能每节课都按照如上想方案”作设计,但解和掌握学习科学原理,应该会有助我们的教学计更为恰当、科学

    本文出自于王珏老师的《基于学习科学的高效教与学方法》培训课程。如您欲将本培训课程引入本单位,请到本公众号首页,输入“学习科学培训”,了解联系方式。

    ————————————————————

    本公众号提供全面、深度的学习科学研究、微课与PPT研究、以及其它实用技术研究文章!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查看更多研究:

    • wk:微课超级大全,设计制作应用一网打尽

    • ppt:PPT技巧集

    • xxkx:学习科学研究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
章新其︱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作业设计
2022年第20篇:读文有思∣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学理与实践
好文精选|武凤霞:深度思维,让学习真正发生
大单元情境与任务设计
老师与教师的32个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