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在为双创竞赛项目发愁?不如好好抓起创业教育

2018年第四届“互联网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筹备工作已经启动,本届大赛预计将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大赛,参赛院校和参赛人数都将突破新高。然而随着参赛人数的增加,项目突围进入省赛乃至国赛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

1

高校无法发掘真正有价值的项目

由于高校负责“互联网 ”创业大赛项目的往往是高校相关专业的老师,本身很少有创业经历或者创业大赛评审经历,缺乏相关的创业经验和评审眼光。所以选择的项目往往很难跳脱出高校校园的范围,导致很多本身优秀的创业项目在最开始就没有得到应该有的重视,从源头上已经走上了失败的道路。

2

辅导教师本身能力不足

很多辅导项目的高校教师本身并没有进行过创业,完全没有创业经验,对创业这件事本身了解不足,无法辅导学生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麻烦,也没有办法对团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自身的渠道也无法帮助学生创业团体更好的进步。

3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无法很好地融合

高校生在校接触的基本都是本专业的专业教育,然而创业这件事本身需要的不仅仅是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比如企业管理、金融信息,同时创业学生也需要接触成功的企业家和风投家来了解真实的创业经历,但并非每个学校都有合适的资源来安排这些。

4

普通高校缺乏国际视野和合作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双创教育都非常重视,同时今年在第三届“互联网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也已经开设了国际赛道,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必须要有国际视野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走的更远,然而不管是创业团队还是高校都很缺乏全球化的思维和创意,也缺乏相关的渠道。

5

缺乏大赛的相关经验

优秀的创意可以帮助团队通过初赛,但一旦进入到市赛、省赛乃至国赛,光有创意远远不够,BP、答辩乃至着装谈吐,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评委眼中的加分项。但很多团队完全没有接触过有相关经验的评委和老师,难免力不从心。

“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了中国大学生展示自己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愈发成为高校展示学校创业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窗口,如何在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已经成为了很多学校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们有如下建议:

拉长备赛周期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大赛全过程

不再“临阵抱佛脚”,而是拉长战线、徐缓平稳前进,从教师和学生创业团队双方面入手,同时学习,共同进步,在复赛阶段“双剑合璧”、合力突围,这样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ETC中国大学生创业培训网推出了“2018双创教育合作方案”,通过全年的不断努力,一站式解决双创教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创业项目需要专业辅导

根据项目行业匹配专业导师

很多在校老师并没有创业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所以无法对学生创业团队进行真正有效的指导,导致学生创业团队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创业路上的问题,对项目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同时高校老师没有长远的商业眼光,无法对学生团队未来的发展做出正确的规划。

“2018双创教育合作方案”中参与的指导老师皆是有着多年创业指导经验的优秀教师,更有成功的企业家、富有远见的天使投资人和参与过大赛的专家评委参与其中,让学校不再为教师问题而烦恼。

双管齐下

让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更好地融合

创业无疑是极其复杂的,这要求学生团队不仅仅要有过硬的领域内知识,还要通晓百家,对法律、金融、管理、科技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了解,这些在学校环境内都可能难以学习到。

“创想训练营”和“双创实践营”将从各个方面向学生传授创业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更有人工智能机器人、VR虚拟现实系统和H5制作工具等相关使用传授,让学生团队在创业起跑线上领先一步。

一个优秀的项目能否在“互联网 ”创业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优秀的团队,明晰的方向之外,扎实的后期辅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能够成为每一个优秀团队腾飞的翅膀,远行的风帆。

创业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封面报道】你若许我一个创新,我便许你一个未来
360doc网文摘手
未来已来,未来我来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试点创业班“孵化”新人才引关注
科学网—2011北京大学生文化创意“未来领袖”创业大赛落幕
高校创业教育五大难题待破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