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与实施模式
姜洁从1976年孟加拉经济学教授默罕默德·尤努斯创办新型农村银行开始,社会创业便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最近30年来,社会创业日益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全球变革现象。这场变革,正在影响着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创造就业岗位、提供公共服 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创业教育事业方兴未艾的当下,突破“创业即创造经济价值”狭隘概念的桎梏,更多地鼓励大学生站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出发点,接受社会创业教育,锤炼社会创业能力,这不仅是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对价值观念多元的创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机构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应然选择。
一、什么是社会创业教育
姜洁高校社会创业教育肇始于1997年格雷格·迪斯(Greg Dees)在哈佛大学开设第一门社会创业课程,随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高校相继开设课程,欧洲国家也迅速加入到社会创业教育的进程中。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几乎所有商学院都已经启动社会创业课程与竞赛项目,并且呈现出蓬勃之势。然而,目前学术界对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内涵的探讨十分有限,对社会创业教育的基本特性把握不足,回答“什么是社会创业教育”显得十分有必要。
1.社会创业教育的基本概念。
姜洁社会创业是创业的一个分支,并且与商业创业相对应。社会性与创业性是社会创业的本质属性,创业性是其区别于一般公益行为的标志,社会性是其区别于商业创业的表征。奥斯丁(Austion,J.)等学者认为社会创业是一种能够发生在非营利性组织、商业组织和公共部门之内或者之间的,具有创新性,并且能够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约翰逊(Johnson,s.)将社会创业视为一种满足复杂社会需求的创新方式,它采用盈利与非盈利的混合模式,强调问题解决与社会创新。不同的学者从社会创业的过程、创业者特质、环境因素等不同视角对社会创业进行了定义,虽然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对社会创业“不排斥经济价值而是突出社会责任”的特征基本达成共识。
姜洁培养社会创业者是社会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社会创业者在社会创业中扮演推动者的重要角色,具有五个重要特征:① 带着使命,不断地创造社会价值(不仅仅是个人价值);② 识别机会,不屈不挠地追求有利于使命完成的机会;③持续创新,适应与学习的过程;④ 冒险挺进,不受手中具备资源的限制;⑤ 创造结果,并表现出对支持者高度责任心。尽管姓“社”还是姓“创”的问题在社会创业课程刚出现时就困扰着社会创业教育者,“社会创业教育之父”格雷格·迪斯教授认为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应遵循传统创业教育的路径,同样要求学生对创业机会保持敏感性,同时将创业目的锁定在解决社会问题层面。
姜洁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是学校给学生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变革性方法,以及创造社会与经济价值所需要的观念和技能的过程。
2.社会创业教育辨析。
姜洁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往往被狭隘地等同于商业创业教育,社会创业教育的彰显力度不高。实际上,社会创业教育与商业创业教育共同作为创业教育的下位概念,在培养目标、教学对象、师资要求、课程模块设置与常用教学法等方面体现出诸多差异(如表1)。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差异正是社会创业的社会性本质对教育教学提出的要求。社会创业教育旨在发展学生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创业型思维与技能,因而对师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需要具备创业知识,更需要熟悉社会公共事务发展;相比较于商业创业教育,社会创业教育更加注重扩大创业项目的社会影响力(scaling social impact),还需要创业者具备获得政府资助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社会调研、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等教学法往往更加有助于学生学习社会创业。
二、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
1.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全球实践。
姜洁据全球性公益组织阿育王(Ashoka)2008年的统计显示,遍布35个国家的350多名教授正在积极开展社会创业教学与研究,30多个国家与国际社会创业竞赛,800多篇文章与200多个案例被用于高校社会创业教育教学中。截至2011年,美国已有超过148所院校提供社会创业教学,与此同时,罗伯兹基金会(Robret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Fund)、考夫曼基金会(Ewing Marion Kauffman Foundation)等众多社会创业基金的纷纷设立,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社会创业者提供了资金支持。哈佛大学“来自校长的挑战”自2012年以来,每年均设置教育革新、个人健康、可持续就业、环境保护、政府有效治理等若干全球性社会问题为竞赛主题,吸引全校学生参与。被誉为“社会创业硅谷”的社会创业实验室由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联合组建,学生可在该实验室中学习社会创业理论,锤炼社会创业技能以及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创建社会创业组织。
姜洁欧洲国家著名的商学院都开设有关社会企业家的课程。英国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率先在英国提供社会创业的MBA 教育,并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修读三门以上关于社会创业的课程。牛津大学SKOLL社会创业中心通过支持研究、举办学术年会等方式一直追踪社会创业领域发展前沿。2003年施瓦布基金会的马丁教授(M.Martin)与哈提纲教授(P.Hartigan)首次在瑞士日内瓦大学授课,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的若干大学相继启动了社会创业教育这项工程。
姜洁从全球范围来看,社会创业教育在过去十余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出现了新的趋势:社会创业辅修学位与主修学位相继出现;除商学院以外的其他院系也相继提供社会创业课程,社会创业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初现;全校性的社会创业教育体验成为一种追求;面临社会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日益重视高校社会创业教育。
2.社会创业教育的实施模式。
姜洁(1)统筹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负责创业、就业事务的部门拓展原有工作范围,将社会创业教育纳入到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中。参与社会创业教育的学生可来自各个学院,可享用全校的社会创业教育资源,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指导,学生社会创业率并不高。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强调学生参与社会创业,以大学创业中心(University of Sheffield Enterprise)为统筹部门,向对公共事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非正式的课程(研讨、讲座等形式),以此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的校园氛围。从开办至今,该中心陆续为学生提供“社会创业的广度与深度”、“社会创新实验室系列课程”等多门非正式课程。香港中文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作为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主要承担部门,提供诸如“社会创业家:改变世界的社会创新”等通识课程,并承办香港社会创业竞赛活动,致力于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并参与社会创业活动。
姜洁(2)聚焦模式。依托于商学院开展社会创业教育项目是许多高校采取的模式,尤其是具有雄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实力的院校。牛津大学斯克尔社会创业中心(Skoll Centre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隶属于赛德商学院,目前有9位专业教师承担MBA中有关社会创业的课程讲授,7位社会创业领域的专家与杰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社会创业咨询。杜克大学社会创业发展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CASE)隶属福库商学院,拥有7位专业教师承担MBA社会创业课程,9名咨询委员会成员均为大学教授、基金会主席或知名社会创业人士。杜克大学为研究生开设“社会创业”、“社会部门的创业管理”、“企业的社会影响管理”等课程,并举办福库董事会(Fuqua on Board)、杜克网络影响俱乐部(Duke MBA Net Impact Club)等实践活动,累计提供44万美元支持MBA学生的社会创业活动。印度塔塔社会科学院依托管理学科设立社会创业中心,提供社会创业硕士学位,具备6位社会创业专业师资,是印度首个提供社会创业学位的高校。
姜洁(3)融合模式。采取融合模式的高校将接受社会创业教育不单单视为商学院学生的专利,而是所有学生应该接受的一种教育,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因而在融合模式下,高校中非商科的学院各自开设社会创业相关课程,各自管理社会创业教育项目。与此同时,学校往往也会设立专门委员会进行协调,并组织全校性社会创业教育活动。哈佛大学体现出强烈的融合性特征,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开设“教育变革与社会创业”、“领导力、创业与学习”、“点燃社会变革”等课程,举办“桥”(BRIDGE)活动,为来自哈佛大学内外的学生、专家提供和培育教育创新的合作空间,并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比赛,追求学生的跨学科发展,解决国内外重要社会问题;法学院开设“社会创业导论”课程,开办贝克曼网络法律公益诊所、哈佛法律创业项目为法学院学生提供社会创业实战平台,并为进行社会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公共服务创业基金;肯尼迪学院为学生开设“私立与社会部门创业”、“社会创业、政策与制度改革”等课程,并提供创业领导力方面的培训项目;商学院同样开设相关课程,并承办新创企业大赛,分为商业创业与社会创业两轨,提供丰厚奖金。同时,哈佛大学学校层面设立社会创新联盟,研究全校社会创业教育开展,探索各学院协调、合作与开发新项目的可能性;设立哈佛创新实验室,发起“来自校长的挑战”活动。
姜洁由于实施方式、管理机构以及受众的不同,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形成了统筹、聚焦与融合三种不同的模式(见表2)。遵循不同模式的高校对社会创业持有不同的基本假设,因而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也都存在差异。同时,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不可避免的优劣之处(见表3)。
三、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若干关键问题
姜洁随着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人们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创业的地位也愈加凸显,推进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校应该首先明确社会创业教育的角色定位问题,其次在师资与课程的建设问题和外部支撑体系构建问题上作出行动。
1.明确社会创业教育的角色定位。
姜洁对社会创业教育价值的认识决定着社会创业教育应否进入高校教育体系。目前,许多高校并未意识到社会创业教育的价值,将商业创业教育视作实施创业教育的唯一途径,甚至将两者概念等同化;部分学生认为公共领域的创业是政府的责任,没有认识到社会创业对于实现自身价值的积极作用。要明确社会创业教育的角色定位,高校首先要充分认识社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增强大学生崇尚开拓创新与担负社会责任的意识。
姜洁对社会创业教育价值的认识还关系到社会创业的学科发展。从国外发展现状来看,关于社会创业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还是跨领域的学科,或尚不能构成学科,这一问题还有待定论。然而,覆盖全校学生、依托全校资源、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全校性创业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高校应该认识到,接受社会创业教育不是少数大学生的“专利”,而是所有大学生应享有的“权利”,因此,让更多的学生接受社会创业教育、实现与专业的融合是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2.多种途径促进社会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姜洁师资力量是培养新一代大学生社会创业者的关键。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师资紧缺,专注于社会创业教育的师资更是稀少,高校应通过不同渠道促进社会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姜洁首先,选拔一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高校教师。商学院、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是社会创业教育师资的理想来源,他们具备关于机会识别、战略规划、资源整合、财务预算等的理论基础,或多或少对社会创业有所了解,但仍需要补充诸如“社会价值评估”、“政府职能与融资”等社会创业特有的理论知识。
姜洁其次,打造多元结构的兼职教师队伍。社会创业的实践性要求大学生不能仅仅掌握一套有关社会创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操作实践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基金、政策等资源。成功的社会创业者通过多年的亲身实践,对社会创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一定的把握,基金代表和政策制定者能够给予大学生社会创业项目在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因而,通过聘任政府部门人员、法律人员、基金代表等作为兼职导师,可以增强社会创业教育师资团队的实践能力,从而共同助力大学生社会创业的成功。
姜洁再次,促进社会创业师资与专业的衔接。金融、教育、健康等是社会问题的集中领域,也是高校社会创业项目的定位集中领域。高校应出台相关政策,促使金融、教育、健康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师资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创业的认识,成为融合模式下社会创业教育师资的后备力量。
姜洁最后,构建社会创业研究生项目。构建系统化的学位体系是社会创业师资良性补给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社会创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高校社会创业教育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3.加快开发社会创业课程与实施。
姜洁目前,我国高校社会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几乎还是空白。采取不同社会创业教育实施模式在课程开发、设计和实施上应有不同的策略,但各高校不能忽视案例库的建设、做中学理念的渗透等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作用。
姜洁此外,高校可以在现有各类创业教育课程中融入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培育,或者嵌入社会创业模块,从而强化商业运作能力与社会使命感,启蒙大学生社会创业意识,提升社会创业技能,加快社会创业人才培养的步伐。
姜洁最后,我国高校应重视社会创业教材的开发。认识到国内在这方面的滞后,我国学者已经翻译或编著若干本教材,但对于多样的课程需求、复杂的社会创业过程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言,素材开发仍滞后于现实的社会创业机会。
4.着力构建高校社会创业教育的外部支撑体系。
姜洁社会创业需要解决的是具有复杂性和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这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创新性的想法、冒险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更需要充分的资金投入、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广泛的社会关注。从社会创业的资金、政策、舆论等方面构筑促进大学生社会创业的堡垒。政府需要为大学生社会创业创造更好的政策与融资环境,从宏观发展战略层面支持社会创业的开展,提供大学生社会创业相关业务支持和培训优惠,帮助吸引私人投资和风险投资进驻大学生社会创业项目,提供相关法律援助,主动与部分大学生社会创业项目进行合作,共同提供可持续的公共服务。公益投资、天使投资等应关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社会效益,对大学生社会创业项目进行支持,奠定大学生社会创业的物质基础。高校、社会媒体等应积极营造浓厚的社会创业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更多地融入社会创业教育活动。
本内容来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第62页至第66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大学生创业教育该如何打通实践环节图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动态汇总(2016年1月)
创业者不是教出来的 但一定是实训出来的
高校创业教育五大难题待破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