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岁龚老太超级爱睡觉 每天至少睡13个小时

百岁龚老太超级爱睡觉 每天至少睡13个小时

核心提示:龚正媛,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洞上村委洞上村人。在400多人聚居的小村庄里,龚正媛最年长。这位百岁老人虽然耳朵有点聋,但是眼睛不花,行动自如。一生喜欢清静的她,连兴安县城都没有去过。而今,她住在山脚下的小平房内,与儿子儿媳过着恬静悠然的田园生活。

 

  ◆姓名:龚正媛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15年6月8日

  ◆身高:1.30米

  ◆体重:86斤

  ◆血压:高压149 低压80

  ◆心率:每分钟93次

  ◆既往病史:无

  ◆长寿之道:儿孙孝顺,家庭和睦,生活规律,爱睡懒觉,每天只吃两顿饭,一生爱清静、爱干净。

  龚正媛,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洞上村委洞上村人。在400多人聚居的小村庄里,龚正媛最年长。这位百岁老人虽然耳朵有点聋,但是眼睛不花,行动自如。一生喜欢清静的她,连兴安县城都没有去过。而今,她住在山脚下的小平房内,与儿子儿媳过着恬静悠然的田园生活。


龚正媛老人。

  ●在大山脚下住了一辈子

  华江瑶族乡距兴安县城有三四十分钟车程,从华江乡政府再到洞上村委洞上自然村,还得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近日,记者驱车前往洞上自然村,看望了百岁老人龚正媛。

  随着山路起伏,秋日美丽的山野风光尽收眼底。山竹叠翠,溪流潺潺,茅草摇曳,美得自然又生动,而刚刚收割完毕的稻田,给山野间潮湿的空气里增添了一股淡淡的稻草香味。

  记者来到洞上自然村之后,穿过大半个村庄,拐上一条山边的小土路,前行约5分钟,远远就看到位于山脚下、水田边的一座小平房。这座小平房,就是龚正媛老人的住处。

  当天秋阳高照,碧空如洗,记者看见一位老太太靠在房屋大门口的墙壁上,惬意地晒着太阳。老人一会儿眯缝着眼睛看看头顶的太阳,一会儿专注地望着眼前的一片稻田,表情淡然祥和。

  记者和老人打招呼,并说明了来意。老人一听就明白了,连忙招呼儿媳妇石知寒倒茶。

  若不是事先知道老人已满100岁,记者真的以为她只有80岁左右。因为嘴巴里只剩下一颗牙齿了,所以老人笑起来时嘴巴周围有些瘪了下去。不过,老人说话时口齿清晰,很有条理。

  站在老人家的屋前放眼望去,是一大片刚收割完毕的稻田,稻田周围的山上有大片大片的翠竹,屋后是一座草木葳蕤的大青山。几只土鸡在山脚下的草丛里悠闲地觅食,时而“咯咯咯”地叫几声,更显出田园生活的恬静。小平房的右侧,是一间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木头房子。老人的儿子周群说,母亲就在大山脚下的这两间房里住了一辈子。


龚正媛很喜欢鸡,家里养的鸡她经常会喂。

  ●小个子曾挑起大重担

  龚正媛生过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不幸夭折。而今,老人跟着儿子周群和儿媳石知寒生活在一起。

  采访当天,周群正在家里削竹片。虽然已年过八旬,但是周群看起来像50多岁的人,削竹片时手脚麻利,说话中气十足。

  谈起往事,龚正媛娓娓道来。龚正媛的父母是华江乡东村的普通农民,有3个女儿。龚正媛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种用来染布的蓝靛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龚正媛和姐妹们跟着父母干农活、种蓝靛、砍竹子,日子过得很艰难。有时候没米下锅,龚正媛还得跟着父母清早上山砍柴,把柴卖掉换了粮食才有饭吃。

  16岁时,龚正媛嫁到了距离家乡20多里的洞上村。那时候,家公凭着勤俭能干购买了几十亩田地,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算殷实。龚正媛每天操持家务照顾孩子,日子简单安稳。

  十几年后,因为家公被划为地主成分,一家人的日子变得艰难。大炼钢铁那个年代,龚正媛被抽调到几十里外的地方挖煤、扛树。沉重的劳动让龚正媛脚底起泡,肩膀磨破皮,她都默默地承受了下来。

  谈起吃过的苦,龚正媛有些轻描淡写,但是从她儿子周群的讲述中,我们才得知,这个如今个头只有1米3,年轻时身高也不过1米4的女人,身上曾迸发出让人刮目相看的强大力量。

  周群说,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和老婆得出去干活挣工分,家里一切事情,包括4个年幼的孩子都得托付给母亲龚正媛照顾。母亲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带着孩子们下地劳动。不管插秧种田,还是挖地种红薯,母亲样样不输给别人。正因为母亲的巨大付出,周群两口子才得以安心在外面劳动。

龚正媛把自己洗的衣服晾起来。

  ●一生喜清静性格平和

  在周群的眼中,母亲是一个喜欢清静的人,从来不喜欢外出,一生连兴安县城都未去过。

  记者问老人,腿脚还好为什么不喜欢出去走走。老人微笑着说:“呆在家里舒服、自在。”老人说,她一向不善言辞,更不喜欢和村里人谈天说地,她更愿意呆在家里,要么安静地坐着,要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与记者交谈时,老人拿起一筐豆子剥了起来。剥了豆子,老人又趁着天气晴好洗起了衣服。她熟练地使用搓衣板搓衣服,看起来力气不小。

  临近中午,老人拿起一个塑料勺子装了些米,起身走到屋外的空旷处喂鸡。儿媳妇一声吆喝,原本散在四周的土鸡都聚拢过来。老人抓起米粒,均匀地撒在地上,与儿媳妇配合默契。

  山里人喜欢穿草鞋,周群说,母亲年轻时,一旦空闲下来,就给家人打草鞋。母亲编织的草鞋样式好看还耐穿,让村里人赞不绝口。

  周群还说,农村人永远有干不完的家务活,母亲总能给自己找到一些事情来做,而这些琐碎的家务活,也帮母亲打发了很多时光。

  喜欢清静,性格平和,一生没与人红过脸,这样的龚正媛受到村里老老小小的尊敬。据儿媳石知寒说,今年农历六月老人办百岁大寿,全村人都来道贺。大家说,老人家和和气气一辈子,所以才这么长寿,他们来祝寿就是为了沾沾老人的福气。那天全家人办了40桌酒席宴请大家,好不热闹。为了表达对前来祝寿的人的谢意,龚正媛老人特意给每一个人发了一个小红包。

  “我家婆说,有福大家同享,这样她最高兴。”石知寒说,老人的做法,让她开心又自豪。


龚正媛剥豆子。

  ●每天只吃两顿饭不吃零食

  龚正媛老人目前的胃口很好,不挑食,也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吃的东西。但是老人有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吃煮鸡蛋时不吃蛋黄,因为她觉得蛋黄不好下咽,二是每天只吃两顿饭,她觉得饭只要吃了就行,不必吃太多太饱。

  周群说,家里人煮什么,母亲就吃什么,她从来不主动提要求。就算饭菜有时咸淡不合适,老人也从不挑剔,照样吃一样的分量。

  如今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孙子孙女经常买一些牛奶、葡萄干等孝敬老人,但老人从来不吃。为了不浪费,老人把这些营养品和零食分给家里其他人吃。

  山里人经常有些山货,比如板栗、柑橘等,老人也不喜欢吃。周群说,在他的印象中,母亲对水果零食不感兴趣,糖果饼干等食品,老人更是连尝都不尝。


儿子和媳妇经常陪龚正媛聊天。

  ●每天至少睡13个小时

  除了饮食方面坚持自己的习惯,龚正媛老人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睡懒觉。

  石知寒说,老人每天晚上8点半到9点之间一定上床睡觉,这一觉起码要睡到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有时候甚至11点多才起床。另外,老人在家里闲坐久了,也会上床小睡,有时一天会这样睡几次,算起来,老人每天的睡眠时间至少达13个小时。

  记者到老人的卧室参观了一下。老人的卧室在房屋右侧的前厢房,房内家具摆放整齐,通风良好,山外清风徐徐吹来,让人感觉很舒服。

  据石知寒介绍,老人非常爱干净,自己洗衣服,连床上用品都是自己洗。有时候晚辈们也会帮老人清洗床单被褥,但是老人闲不住,更愿意自己动手做这些事。

  另外,石知寒还说,夏天时老人基本上每天都坚持洗澡,秋冬则改为两天一次。

  周群说,如果要问母亲的长寿之道是什么,他认为,母亲一生平淡,性格平和,不挑食,爱睡觉,爱干净,综合这些因素,或许就是母亲长寿的原因。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长寿秘密,他觉得母亲这么长寿,本身就是一个秘密,也是上天的馈赠。记者秦丽云/文 滕嘉/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情好,才是长寿之道
庄子六字长寿经
一层小平房11X12.8米,简单舒适又省钱
张帝现场演绎-周群嫁人
老人“清静”别过度
所谓渣男,就是没有教养的无才缺德之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