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感悟]:(20)人?到?老?年

54.复制开始  

                  

 

       (20)人到老年

    

    我今年七十岁了,步入老年时代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老年人生活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我都亲身体验过,深感人到老年的诸多不变,深知人到老年的生活困难。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腿脚不灵,行动不便。耳聋眼花,听不清看不明。记忆力减退,忘性大。慢性病缠身等。除此之外,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还有许多悶在心里的苦衷。在和老年朋友交谈中,得知“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一家不知一家难”。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和年轻人相处难。不少老人家中,儿孙满堂,房屋宽敞。但他们不愿在家和孩子们一块住,找个地方另住。为什么有福不想享?老人说出了自己的苦衷。现在的年轻人,她哪知道公公婆婆是长辈,说话像吃了冲葯,有时还带脏话,跟吆喝小孩子一样。老人想,儿子娶个媳妇不容易,咱只有忍气吞声。但这总不是办法,过日子比树叶还稠,这样常此下去,可受不了这气。还想多活几年,干脆搬出来住,眼不见心不烦,图个清闲。搬是搬出来了,可心里还是放不下那个家,一天还要回去看看猪呀、鳮呀。这一搬可让村里人议论开了,说儿子不孝,媳妇不贤。儿子听到叹气,媳妇听到不满意。弄得关系更加紧张,相处越来越难。

    吃饭吃不到一块。你想吃面,他们天天做米饭。你想吃软的,他们想吃硬的。炒菜你想吃烂一点,他们想吃脆一点的。根本就吃不到一块。你强忍着少吃点,可这不是常法。干脆分开伙自己做,管他们别人怎么说。你看老人难不难。

    父子反目成仇。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干部,一个是农民。按调解约定,当干部的儿子每月应给老人拿一百元生活费。可他一直不给,无奈老人将儿子告上法庭。法院调解无效,判儿子败诉。这下父子可成了仇人。儿子不但不给钱,还要断绝父子关系。老人都快气死了,你说养活儿子干啥哩!还不如生下来就把他捺到尿盆里溺死!<这是气话>

    弟兄互相推诿,老人有病无人管。老人身患重病,需要住院治疗。家中的孩子说没钱,在外工作的儿子说::“我利不请害不担。”硬是把老人的病给耽误了。安葬时,外边的儿子也没回来。乌鸦尚知返哺情,羔羊尚有跪乳恩。难道人还不如它们!到将来自己老了,自己的儿子也会“利不请害不担”。这真是败坏人伦,天理难容。

    难过的星期天。在城市里,老人和孩子一般都不在一块住。一到星期天,儿子、姑娘携儿带女都来老人这里探望。老人头一天就买肉买菜作准备,第二天包饺子、炒盘子。快中午时分,全体人马都来了,一吃一喝,一拨拉嘴走人。老俩口吃点残茶剩饭,又刷锅又洗碗,忙得腰酸腿疼,头懵眼黑。就这女婿还说菜太咸,女儿说饺子皮太厚,儿子说不如去饭店吃。把老俩口气得不得了。老人心想,人老了,正是用着孩子们的时候,想讨好他们,没想到出力不讨好。你看老人难不难。

    一碗水端平难。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儿子父母不心疼。可遇到事就不好办了。两个儿子家的小孩都需要照看,如果去给大儿子看孩子,不去给小儿子看,每月得给小儿子拿三百元钱。无奈老俩口只该兵分两路,去照看两家的小孩。一次大儿媳去弟弟家串门,见婆母给弟弟家小孩买了坦克玩具,公爹没给他孩子买,闹得不得了。说什么“人家的孩子是金豆,俺家的孩子是土疙瘩。”弄得老人下不了台,只该又去给大儿子家孩子买了坦克玩具。你看,当这老的干啥!还不如当孙子。<又是气话>

    有病让人侍候难。老人得了瘫痪病,卧床不起。老人只有儿子和儿媳,没有女儿。擦屎刮尿儿媳不干,儿子在外地工作。被褥脏了没人洗,得等到星期天儿子回来再洗。屋内臭气熏天,还不如猪圈。老人啊!千万别得卧床不起的病,千万别得不能自立的病,愿老天保佑老人,让人侍候的滋味真不好受。

    照看孩子难。现在的老年人普通话说得都不太标准,方言随口都说出来,儿媳干涉道: “要教孩子普通话,不要说方言.” 天热了,孩子闹着要吃冰糕.就给买了一根 .儿媳看到后就说:“怎么能让孩子吃生冷呢?”老人心想:不就吃根冰糕吗!你小时候没有吃过冰糕?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老人在电视上看到,小孩晒太阳能补钙。当时,正是春暖花开时节,老人带着小孩在太阳底下玩。让儿媳看见了,她大声嚷道:“紫外线会伤皮肤的!”老人里也不是,外也不是。一气之下,真想回老家。可是,看到可怜的孩子,心又软了。没想到带个孩子这样难。

    单身老人独居令人担心。单身老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和儿女们住在一起。万一有个闪失,没人知道,其后果不堪设想。我有一个朋友,年近七旬,早年与老伴离婚,一个人单独住在洛阳东车站,儿子一家住在涧西。平常好和老人打麻将,身体很健康。牌友们发现几天没见他,门朝内上着,叫着没人答应。几个人起了疑心,赶紧把门撞开。大事不好!他上吊了!立马给他儿子打电话,让来处理后事。他因为啥上吊?什么时候上吊?没有人知道。且不说上吊,就是得个急病怎么办?耽误了可不得了!当然,这只是偶然,万一,但不可不防,务必格外小心。

    以上说的虽只是少数,但也有一定代表性。当然,大多数老人过得还是可以的。正像大多数老人说的“麻麻糊糊”,是“骑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奉劝老人们要面对现实,遇事想开点,不要生气。自己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愿老年人越活越年轻。

    在这里我也要劝年轻人几句,俗话说:“花开能有几日红,为人哪能净少年。”“黑布衫轮着穿,你也有老的那一天。”等你老了,还不一定胜他们呢!要多为老人想一想,说话和气点,遇事商量点,炒菜烂一点,生活体贴点等等。老人健康是你们的幸福,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老人都六七十岁了,还为你们操心容易吗!可能我说话重了些,那也是为你们好。  

 

附:打油诗一首:                                    清晨照镜吃一惊,镜中竟有一老翁。                  两鬓斑白老态臃,穿戴与我却相同。                  叫来老伴仔细看,老伴说我痴呆症。                  自己照镜照自己,难道还能出妖精。                  仔细想想才清醒,过去如今大不同。                  过去头发黑又长,如今头发大歇顶。                  过去脸皮紧又润,如今脸皮臃且松。                  过去眼睛明又亮,如今眼花看不清。                  过去腿脚很灵便,如今腰酸腿又疼。                  过去上坡呈英雄,如今走路慢腾腾。                  过去记忆非常好,如今丢西又忘东。                  过去能扛二百斤,如今五十拿不动。                  光阴似箭催人老,心不服老也不行。                  自知自明悠着点,量力而行别呈能。                  顺其自然心放宽,身体健康乐无穷。

 

                   (魏连川/文)

        

         

复制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龙民间文艺】孙老汉的美梦/胡军生
老人进城看孙儿,儿子不让他进家门,他从儿子手机录像中发现真相
【转载】不孝的轮回
孙女的“杀手锏”。除夕下午,在儿子、儿媳...
老人时常偷偷摸摸进儿媳房门,得知儿媳秘密,牵出儿子死亡实情
写给全国青年人的一封信,你的父母是“奴隶”,还是保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