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文地址:“乌纱帽”和“戴高帽”两个常用词的由来作者:杏坛归客

原文地址:“乌纱帽”和“戴高帽”两个常用词的由来作者:杏坛归客

(2012-08-27 13:02:51)

            “乌纱帽”和“戴高帽”两个常用词的由来

 


  “乌纱帽”一词的由来

    “乌纱帽则起源自南朝刘宋年间(另有说东晋时宫中就开始流行),是在朱元璋手上最后定型”,成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   

   乌纱帽一词最早并不代表是官帽,而是上至天子、百官,下至一般士庶都可通用的纱制帽。乌纱帽起源于南朝刘宋时代,当时既用乌纱,也有用白纱甚至杂色纱制作的,其形制各异,有的卷成荷叶形,有的像高高的屋宇,有的还伸出两个黑纱耳朵。至隋朝,“乌纱帽作为常服的帽子,也是皇帝、贵臣、百官士庶等贵贱通用。唐初,“乌纱帽曾一度是皇帝及皇太子专用的帽子。李世民即位后诏令乌纱帽为天子及百官士庶皆可戴用。因而,在唐代乌纱帽不过是一种日常便帽。杜甫曾有诗云:“不眠瞻白兔,百过落乌纱。说他晚上睡不着望着月亮,月光不知道多少次映照在他的乌纱帽上。但当时的杜甫并无官位。宋元时期,也并无将乌纱帽作为官帽的记载。

    真正将乌纱帽定为法定官帽的是朱元璋。朱元璋于洪武三年下诏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理政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便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只有当官的才能戴乌纱帽”,平民百姓就不能再染指乌纱帽了。因而,“乌纱帽作为官帽,距今也不过600多年的历史。但到了清代,“乌纱帽又被换成红缨帽”,乌纱帽便不再作为官员的标志。但时至今日,人们仍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

 



     “戴高帽”一词的由来

    唐代李延寿所著的《北史·熊安生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北齐有一位名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头戴一顶很高的帽子,脚上穿一双很大的木屐。每当有州将等级官员到来,他都要以这身打扮去谒见。见到官员时,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从这以后人们便把吹捧、恭维别人的行为叫做“给人戴高帽”,把喜欢别人当面阿谀的人称为“喜欢戴高帽”。

    《笑林新雅》里就有这样一个关于“戴高帽”的笑话:有个门生出京去做地方官,去和他的老师告别。老师说:“出外做官,很不容易,千万要谨慎小心!”门生回道:“请老师放心,门生已经预备好高帽子一百顶,每人各送一顶,管叫地方上人人高兴!”老师发怒道:“我们应以忠直之道对待别人,何须如此呢?”门生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说:“天下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个呢!”老师听了很高兴地点头说:“你讲的也不错!”门生出来对朋友说:“我的一百顶高帽子,已经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1

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绿帽子”与“乌纱帽”来龙去脉(2)
乌纱帽的典故
宋代的官帽为啥长两个长长翅膀?历代官帽有何不同?
大学生【你真的知道什么是“乌纱帽”吗?】
古代官场的“精神贿赂”
天底下不喜欢戴高帽有几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