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巾帼”不让“须眉”的渊源


纵观古今,历来有许多女子被评论为是“俯视巾帼”、“压倒须眉”,意思是女子多才多艺高出一般妇女,甚至一些男子也比不上。那么,“巾帼”代指女子、“须眉”代指男子有什么渊源呢?

原来,巾和帼是指古代女子的头巾和发饰。在古汉语词典里“帼”解释为“妇女盖发的头巾”。唐代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中有“椎髻抛巾帼”,意思是说,南方女子头上只是梳个发髻,不戴头巾和首饰。诗里的“巾帼”就是指女子的头巾和首饰。

巾帼是女子佩戴的东西,在古代如果一个男子汉没有英雄气概,人们便送他女子的头巾或首饰来羞辱他。《三国志》载:“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意思是说,诸葛亮多次派遣使者下交战信,又送妇女佩戴的头巾和首饰,以此来激怒司马懿。诸葛亮送巾帼给不肯出战的司马懿,是想用这个办法来羞辱他,意思是司马懿像个女子,毫无大丈夫气概。

当然,以上的事情都与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观念有关。在男女平等的社会里,“巾帼”早已没有羞辱男子的意思。恰恰相反,今天我们提到“巾帼”,常与英雄豪杰联系在一起,如称某一女劳模为“巾帼英雄”。

古人常以须眉代指男子。胡须当然是男子特有,眉毛是男女共有的,为什么以“须眉”代指男子呢?因为古代的妇女都要剃去眉毛,画上黛色以代眉毛,所以眉毛可以作为男子的特有。古代男子很注重须眉的保护和修饰,以表现男子气度。一般认为男子眉毛以疏朗为美,如《汉书·霍光传》记载:霍光“疏眉目,美须髯”。意思是霍光眉清目秀,一嘴胡子很漂亮。《三国志·崔琰传》:“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由于男子崇尚眉宽,古人还产生了眉间一尺(古代尺寸比现在的短小),贤人之相的说法。

在古代,长眉还被认作男子长寿的标志,所以有了“眉寿”一词。如周代金文鼎铭上往往刻有“万年眉寿”、“眉寿无疆”、“眉寿永命”等祝颂语。所以古人认为,老人的长眉是不能剪拔的。

眉目是面部传达感情的主要部分,人的气质往往表现在眉目上。《新唐书·元德秀传》:“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意思是说,房琯每次见到元德秀,总要叹息说:“见到德秀(紫芝是元德秀的字)眉目开朗,叫人把一切名利心都丢弃开了。”可见眉毛对表现男子风度人品的重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请问,“花木兰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战功卓著,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呀!”的意思是什么,急
浅说须眉
第45节 巾帼也可以有须眉吗
曾国藩识人宝典《冰鉴》第五须眉
漫话“巾帼”与“巾帼须眉”
曾国藩:命运看须眉 看看你身边的贵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