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桑榆晚景话对联
                                                                                   达生
          老年人都想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品味以下几则对联,就能深切感受到许多有益於老年人健康长寿和生活美满的道理。
  郑板桥,清朝名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均有很高造诣,称为三绝。郑板桥有《六十自寿联》留传於世: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心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亦多。」
  读书、教书、卖画、交友,从而浪迹天涯;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乃至出仕为官,郑板桥人到六十,经历不凡,功成名就。然而面对官场沉浮,人生无常,郑板桥萌生了摆脱世间烦扰,安度余生的愿望。上面这副对联正是他当时心境的真实流露。
  《六十自寿联》开头两句「常如作客,何问康宁」,暗含归隐之意。后面句子中言辞洒脱,是郑板桥看透世事后的感悟:人老了,不要再自寻烦恼(「定欲成仙,空生烦恼」),身体好比什麼都强(「五官灵动胜千官」),并以末了两句「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亦多」,乐观地看待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整幅对联表达了作者随兴所至的生活情趣、知足长乐的豁达胸怀,以及修身养性的养老哲学。
  梁章钜,另一位清代名人,著述颇丰的文豪。他同样做过官,且和郑板桥一样,政绩不俗。梁不仅写对联,而且还有研究对联的专著《楹联丛话》等书传世。
  五十八岁那年,梁章钜作对联,描述了他因病归隐后,在福州的生活以及自我评价:「有客醉,无客睡,福简简,吁可愧;长歌粗,短歌疏,诗平平,聊自娱。」十年后,他对此联稍作修改,变成「有客醉,无客睡,老无所事,吁可愧;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从两副对联中可以看出,梁章钜对自己的晚年生活相当知足,并且也和郑板桥一样,喜欢随兴所至的生活。但这副对联有它自己的特点。梁的一生颇有成就,他的朋友曾赞扬他「千秋大业擅名山」,然而在上述两联中,梁章钜对自己的评价却显得相当谦虚,反映了其性情恬淡的一面。
  有一些老年人退休后,还念念不忘自己过去的「辉煌」,从而无法适应新的生活。自谦则是一种洒脱,让人晚年能够保持有益健康的平静心态。
  如今做官的人,在退下来之后,是否也能像郑梁二人那样洒脱呢?
  日前见一位中国大陆退休干部写的一副对联:「门前冷落心自静;手中有书不知闲。」
  做官的人手中有权,自然就有人找上门来,找你谈工作,求你办事;也有溜须拍马之徒,心术不正之人为私利而来。不管何种情况,人在位置上,家里经常会门庭若市,一旦离职退休,门前就冷落了。
  上面这副对联中的上联,描写的就是这样的境况。退下来之后,如何保持心态平衡,作者在下联中给出了回答,那就是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静下心来,找一点自己喜爱的事做,从而摆脱失落的感觉,是一种很好的安度晚年的方法。
  曾当过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毛致用退休以后,携带与自己结婚数十年的老伴,回到自己老家的乡下,盖起三间房,种菜种果、养鸡养猪,过起农民的生活。
  毛致用的朋友画家黄永玉看他活得挺自在,就送他一幅画,上面画著一个老头,躺在竹椅上摇扇子,不远处一个老婆婆,正在洒谷餵鸡。
  画上还配上一副对联:「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贵刊「上下古今」,曾有文章提到,上面这副对联是清乾隆时期的探花刘风诰所书,并说刘以此联表明自己的清廉,和对当时一些拥有高房大屋、三妻四妾的宦官豪吏的不满。
  其实此联还有出处,作者是明末清初名士凌以恭。凌曾写过一副对联:「破茅屋三间,坐也由我,卧也由我;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名联名句为后人所用并非鲜见,然而黄永玉画中之联表述的是一种不同於前人的感受,即想表述老人退休后所需要的亲情和快乐,这副对联字数不多,通篇用的还都是大「白话」,但对仗相当工整,充满生活情趣,非常具有感染力。
  摆脱对老的恐惧,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调整,它可以让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登峦未觉老,泛水已忘忧。」意思是说,让自己沈浸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中,从而忘却年老和忧愁。
  所以说,老年人退休以后,经常出去旅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不仅仅是锻炼身体,也可以让自己觉得年轻和充满活力。
  怕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为人老了就不中用了,或者说年老了生活就没了光彩。清代大诗人袁枚在其《八十自寿联》中,以「桑榆晚景休嫌少;日落红霞尚满天。」否定了这一看法。
  从这副对联中可以看出,袁枚对自己晚年的生活,充满了自信和激情,而这样的心态也是老年人所需要的。这和李商隐略显伤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相比,袁枚此联更能够激励老年人,珍惜自己晚年的美好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联故事(古代文人类)
《千古才情万古对》之郑板桥妙对成佳话
【国学】最有趣的祝寿对联
3副经典永流传的祝寿对联,对仗工整才华高,让人刮目相看
爱看
对联趣闻(326)郑板桥妙书寿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