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闸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之“寒露”的中医养生


寒露: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每年阳历10月8日前后。这一时节气候从凉爽逐渐转寒,白露后晨起时已可看到露水,到寒露时露水更多,且早晚温差更为显著,秋高气爽。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又该有选择地摄取哪些食品来保养自己呢?

从中医角度上说,寒露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盐水蜂蜜防秋燥

寒露表示气温下降,地面的露水更冷,而这个时候人体也会感觉到有些干燥,尤其是寒露前后开始,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减少,空气趋于干燥,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但是,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来的负面效应。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蜂蜜是大自然赠给人类的礼物,它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使人健康长寿。

调摄情志防感冒

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不要继续穿凉鞋了。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此时很多疾病的发生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还要科学调理饮食、注意药物防治,改善居室环境,避免烟尘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由于气候逐渐变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易在一些人中引起情绪不稳定,凄凉或忧郁之感。因此要注意培养乐观豁达的情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也是养生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调整起居防秋乏

进入秋季后,人们身体出汗明显减少,人的机体也进入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功能开始恢复平衡,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然而此时人们的身体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疲惫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秋乏”。克服“秋乏”应该从调节人体节律入手,在日常起居作息上作针对性的合理调整,其中,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宜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达。睡眠时头朝向西,应秋季气旺于西方。

保养阴精勤锻炼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故秋季时节应该注意保养体内之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此时阳光的热量也不再像春夏那么充足,寒露养生要遵照大自然的规律。

此时节我国北方已呈现深秋景象,南方则秋意渐浓。由于阴天较少、晴天较多,素有秋高气爽之称。可增加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同时应注意保暖、及时添衣、预防感冒。寒露之后降温幅度会增加,昼夜温差也会加大,这个时候对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已经不适合进行所谓“秋冻锻炼”,否则很容易着凉患病。散步登山望远可以缓解抑郁心情,但要注意安全,控制运动量,不应勉强。健身活动可按自身情况选择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等。

滋阴润燥忌辛辣

四时养生强调“秋冬养阴”,气候变冷,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应以保持阴精为主。肺在五行中属金,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此时燥邪易侵犯人体,耗伤肺阴,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故饮食调养应滋阴润燥,宜用甘润平和之品“平补”,可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平时可多食粳米、糯米、芝麻、蜂蜜、牛奶、梨、石榴、桑葚、香蕉、花菜、小白菜、茭白、南瓜、萝卜、扁豆、百合、冬瓜、藕、银耳、山药等柔润食物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适当增加牛肉、鸡鸭、鱼虾等的摄入,以增强体质。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

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否则易伤人体阴精。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看来,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视,这是很有道理的。

应季食谱推荐:

苡仁炖猪蹄

【原料】苡仁200克,猪蹄两对,料酒、姜、葱、盐等适量。

【做法】将猪蹄洗净开边,与苡仁同放入锅内,加入少量水、料酒、姜、盐等,先用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慢煮两个小时左右,猪蹄烂熟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去湿消肿。

白果南杏生鱼汤

【原料】白果60克、南杏仁60克、腐竹90克、马蹄8个、生鱼1条、生姜2-3片。

【做法】白果去壳,开水稍煮去衣膜;南杏仁亦用开水烫去衣膜;腐竹浸软切段;马蹄去皮,洗净,切为两半;生鱼钡净,去鳞、腮、肠脏、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一起放在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腾后,改用文火煲2个半小时至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少量花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白果、生鱼可捞起伴花生油和酱油佐餐用。

【功效】润肺化痰,敛肺止咳。

大枣莲子银杏粥

【原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功效】养阴润肺,健脾和胃。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亲爱的朋友们,顺应时令,道法自然,修养身心,人生的旅途,必将满载收获与喜悦!关注闸北区中医医院公众微信号,关注健康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天养生先养肺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夏养生
二十四节气养生,古法粥方,小满节气,四时粥全
『中华四季养生食疗宝典』秋季养生篇五、寒露添衣裳,滋阴养肺腑
二十四节气话养生:雨水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寒露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