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打油诗”

说说“打油诗”

      到底什么是诗,什么是打油诗,好像没有严格的规定。我想打油诗先得占个“通俗”二字。其次还要大致押韵,光这两条还不够,还要有一定的“意境”,要耐人寻味。这样就和顺口溜,韵文以及传统的诗歌分开了。

        比如有一段家喻户晓的顺口溜:“出北门,往南走,迎面碰上人咬狗,拣起狗来砍砖头,反被砖头咬一口。”除去合辙押韵外,就是说了点反话,谈不到意境。如今在社会上流行的“流口”如:“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到大学找.。。。”之类的韵文,竟也被冠上“打油诗”的称号,实在叫人哭笑不得。

       打油诗,是诗。是浅显易懂的诗。既然是诗就必须有“诗味儿”。就拿最早的张打油那首祖宗打油诗“咏雪”来说:“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看似直白,但作者仅用了二十个通俗的字眼,就把一幅雪景展现在你面前。远景,近景,动物的特写都有了,而且通篇没有一个“雪”字!这种诗,初读让人失笑,疑是一不识字的村夫瞎哼哼,竟用俚俗之极的口语写诗。再一捉摸,确实有含义,有层次,有味道。等你体会到这点,定会菀尔一笑,于是“打油”的效果就出来了。

       有人谦虚,写成诗,送给友人,自谦道:“这是鄙人瞎涂的打油诗”无形中就把打油诗给贬低了。依我看来,能写诗,写好诗的人很多,但能写打油诗,写好的打油诗的人却不多。因为一般诗人不一定具有那种特殊的幽默感,那种善于把这种灵感锤炼到文字上的功夫。我这里强调“锤炼”就是因为你如果写过分了,就会变成变像骂人一样的东西,如果欠火候,又会变成顺口溜之类的韵文。

       比如宋代苏东坡被贬到海南时,见一送饭老妇,很脏,文人口无遮拦,张口就来了一句:“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自以为得意,正想往下续时,不料那老妇立时答道;“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一下子把个大名鼎鼎的诗人顶得傻了眼。我想如果老妇回答“我看你像臭流氓,一准将来没前途。”还有什么意思!

      传说李白给杜甫写过一首诗:“饭客山头逢杜甫,头戴汗笠日当午,惜问别来太瘦生?只为从前诗作苦!”一句话,叫人对杜甫立时又崇敬,又同情。

        纪晓岚也常用打油诗来嘲弄别人,有一段记载:“相传纪晓岚为某官母亲写寿联时,提笔即写:“太老夫人不是人。”某官脸上不觉青筋暴露,面色铁青。纪不慌不忙续道:“九天仙女下凡尘。”该官员转怒为喜,连叹精妙。不料纪大笔一挥,却是:“养儿偏惯去为贼。”该官员当即昏蹶在地。手下来弄醒他时,纪又续上一句:“偷来幡桃敬母亲。”再回头看那官员时,面色灰白,大汗淋漓,狼狈不堪,恰似去鬼门关走了一遭。”这类“前言不搭后语,悬念迭生的打油诗未必是这些名人所作,但留传下来,也说明了它的生命力。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段乾隆写打油诗的故事。说有一位翰林,在写文书时把“翁仲”【陵墓的神道两旁的文武石像】写成了“仲翁”,乾隆一见很生气,就提笔写了下面的打油诗,因这翰林把词搞反了,他也有意地把每句的最后两个字都写颠倒了:“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欠夫工,从此不许为林翰,贬到江南做判通”这算是一种调侃吧。此官因错写一词,引出了一段很有意趣的打油诗,同时,被连降数级。可谓倒霉之至。无独有偶,近日看报,见四川某城一领导,在下达中秋休假文件时,竟把“中秋”写成了“端午”,为此也丢了官。不过,不知有人为他写没写首打油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顺口溜被称为 “打油诗”
抛砖引骂:浅谈诗歌格式和内容间的关系
不可不知的冷知识——打油诗的由来
一位不正经的文人,写的不正经的诗,却被奉为此类诗歌的开山鼻祖
我喜欢打油诗(一)
趣话打油诗—李白和杜甫的幽默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