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感高发儿科医生教你3招 孩子看病不遭罪

就在推送前,小维刚刚收到中国疾控中心发出的《全国流感监测最新数据》,看来这次流感真的是来势汹汹!

流感持续肆虐,上呼吸道疾病频发,儿科急诊日日爆满!

昨天,育学园的儿科医生孔令凯和大家分享了“如何预防护理流感的好方法”,这是小维看到有关流感最实用的文章(没有之一),建议大家收藏。

如果孩子已经有流感或者其他疾病的症状,需要去医院,那么我们怎么带孩子看病最高效,让孩子不受罪呢?

今天,小维想和大家聊聊,带孩子看病的事儿。

“纹丝不动的燥热空气里,孩子哭声此起彼伏,间或被扩音器里护士疲惫而不容置疑的声音压倒。”

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

排队4小时,看病3分钟;

排队5小时,看病3分钟;

排队N小时,看病,还是只有3分钟……

比春运售票大厅还拥挤的医院,哭闹不止的孩子,宝贵的问诊时间,到底有没“套路”,不仅能让医生把病情诊断清楚,还能让孩子不遭罪,父母少受累呢?

真的有!

下面这几点,你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哦!

高效利用宝贵的“看病3分钟”

医生问诊就好比快问快答,身边还有一圈人在旁边等着催着,不少妈妈一着急,话都说不利索,“可能也许”、“我不知道”、“哎呀,我忘了”……这样的语言,医生最怕听了。

所以,我们要在看病前就把医生要问的问题总结好,高效利用问诊时间,才能让医生最快了解孩子的病情,及时准确的对症下药。

那医生到底会问啥呢?

来自育学园的儿科医生孔令凯根据他的老师赵淑玉医生的亲传,给大家整理出了一份儿科就诊“有问必答”。

医生如何诊断疾病,包括因、症、伴、治疗、变、饮食、睡眠、大小便。如果能非常清楚的告诉医师这些情况,对诊断帮助非常大!

因:也就是病因。

举一把栗子,如果孩子发烧,我们可以先想一下最近是否接触感冒的人;如果是腹泻,就要想一下是不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症:就是症状。

孩子发热、咳嗽、流鼻涕、呕吐、腹泻、身上有皮疹,这些就是症状。除了这些还要想一下:这种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每天这种症状有多少次;在什么时间发生得多?

例如,孩子咳嗽,我们要知道一天大概咳几次,什么时候咳得比较频繁。

伴:就是伴随症状。

意思是除了主要症状外,是否还有别的问题。

例如,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孩子,要知道是否伴有发热,这对诊断是感染性腹泻还是食饵性腹泻非常重要。

治疗:就是来医院前,给孩子进行过的所有治疗。

包括用药,剂量,频率。

例如,孩子发烧,吃了美林还是泰诺林,吃了多少毫升,吃了几次。需要提醒父母的是,治疗的情况对于疾病的诊断很重要。

有的家长因为给孩子用了“小偏方”或者“土办法”,不好意思和医生说。治疗情况千万不要隐瞒,更不要不好意思。

变:就是疾病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的变化。

例如,发热的最高温度有没有下降?发热的间隔是否拉长?

饮食、睡眠、大小便。

比如,孩子这几天吃饭比之前少了多少,有没有之前健康时候的一半?大便一天几次,有没有稀便?小便几个小时没有啦,一天有几次?

除了要说明现在的病情,我们最好也能和医生说明下面这两点:

既往史: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疫苗接种史和过敏史,因为这两个关系到诊断和治疗的选择。

有些孩子的不舒服,例如,发热、起疹子等,很有可能是疫苗反应。

另外,父母一定要和医生说明宝宝是否对某些药物过敏。这点一定要记住!关系到抗生素的使用问题,不是小问题!

除了这两个,剩下就是手术和输血史,这个问题大多孩子都没有。然后还有和本次发病无关的疾病,如有慢性病的孩子需要提供孩子疾病名称、目前有无用药治疗等。

家族史:最起码要提供和本次疾病相关的家族史,就是家里面有没有其他人患有类似疾病。

例如,孩子喘息,那一定要告知医生,孩子父母有没有哮喘病史。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上面提及过的问题记录下来,看病的时候和医生沟通起来才能更有效率。

怎么记录?用手机就行。

育学园APP的记录功能可以清楚简单地记录体温、排便、饮食、用药、孩子不舒服时的症状……不仅有文字,还能保存照片。

小维给大家举个栗子:

除了文字和图片,对于一些特殊症状,录视频也是一种很好的记录方式:

前阵子女儿咳嗽,小维把女儿咳嗽的样子录了一段视频,看病的时候直接拿给医生看,医生看了之后说,孩子咳嗽的声音像小狗的叫声,也就是犬吠样咳嗽,应该就是急性喉炎。

医生说视频这种方式很好,当面赞了小维。

不管用那种记录方式,原则其实就只有一条:一定要在看病前,把孩子的情况摸清楚,总结好,医生问什么都能清晰快速地回答。

上医院,怎么让孩子更舒适

拥挤闷热的候诊大厅,永远坐不上的椅子……本来就被生病折磨的宝宝在这种环境下更加难受。

小维总结了一些让孩子少遭罪,父母少受累的就医小tips,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给孩子穿上下分身的衣服

去了医院,难免会有一些检查,所以一定要穿方便穿脱的,上下分身的衣服。

比如孩子咳嗽,医生就需要用听诊器听肺,如果孩子穿了连体衣,那就只有脱光光才行。

着急忙慌地脱衣服,孩子不舒服容易哭不说,万一先是热得出了点汗,一脱一穿再吹风,更容易着凉。

带上轻便型的婴儿推车

候诊大厅人多的像下饺子,根本没地儿坐;

冬天的衣服厚重,抱孩子不方便,万一孩子睡着了,抱得时间长,大人也受不了。

要是家里有轻便型的婴儿推车,最好让宝宝坐到车里,即使睡着了也不会不舒服。大人和孩子脱下来的衣服,沉重的妈咪包还能放到婴儿车下面。

候诊大厅人太多,可以看看楼梯间这些地方,不仅人少还比较凉快。

家人做好分工

排队、挂号、取药、照顾孩子……一个人带孩子看病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带孩子去医院家人要做好分工:

爸爸当司机,排队挂号取药;妈妈陪伴照顾孩子;如果还有人手,家里留一个人做饭,负责后勤。

宝宝生病,平时里再坚强的妈妈也会感到无力。妈妈为了宝宝也一定要向家人寻求帮助,该让爸爸承担的就不要自己逞强。

发烧了,别急着去医院!

全国儿科爆满,和流感爆发有关,但是也有不少家长因为爱子心切,只要一看到孩子发烧了,就慌了神,先带孩子上医院再说。

我们通常建议,孩子有点发热、留流涕,但是精神状态良好,不影响吃饭睡觉,可以先在家护理,适时使用退烧药,不用急着去医院。

但是,小维又要说“但是”了,在家观察病情也是有前提的。

孔医生提醒大家,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需要看医生:

  • 孩子精神状态明显不好

  • 尿量明显减少

  • 发热同时伴有皮疹出现

  • 有气喘、呼吸急促等症状

有其他让你不放心的表现。

小编说

孩子的一点点疼,就能放大成全家人的痛;看到孩子难受的样子,我们恨不得生病的那个人是自己。

为了能让孩子少遭罪,我们要先做到不慌神、不埋怨、不紧张,全家人做好分工,去医院前做好准备,把医生问得问题都回答清楚了,这样才能让看病的过程顺利。

小维祝所有宝宝健健康康,身体棒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大医院儿科被挤爆!病原已找到!是这种流感病毒~
危险程度不输流感: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感染的“荷包病毒”
儿科医生不会告诉你的8件事,知道这些宝宝少受罪!
福州儿科医生提醒,带孩子看病要记住这些【转】
【海燕医生】孩子老生病,家长得吃药
疫情之下儿科“遇冷”?这是好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