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所追求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有着深刻的见解,其中“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于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的一种描述。

一、行有所止

“行有所止”这个概念出自孔子的名言:“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它强调人的行为应该有底线和原则,不能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孔子《论语·里仁》曾经说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意味着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快。这也是在强调行为上要有度,不要说过头话,做过头事。

唐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娄师德的宰相,他以“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为座右铭。

他为人处世谨慎,行事有度,深得皇帝信任。娄师德在朝中担任宰相期间,始终以“行有所止”为原则,为唐朝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说《家》中,主角觉慧是一个激进的人,但他在一些事情上也有所节制,不会过度激进。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同时他也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二、言有所界

“言有所界”是指言语应该有边界和约束。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措辞,不说过分的话,不讲伤人的话,而应该以真诚、善意和尊重为基础。

韩愈在《师说》中曾经写到:“言之不尽声能尽也。”

这句话意味着说话要有根据,不要说多余的无根据的话。

《论语·卫灵公》中说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这是在强调说话要有信用的同时,也要注意言语的恰当和适度。

典故“班门弄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技能。同样地,我们也不应该在说话时越界去干涉别人的事情。

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在写作时始终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以真实的言语反映社会现实。他的言语不仅有力而且深刻,每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这体现了鲁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三、凡事有度

“凡事有度”是指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应该有一个适当的度量和限度。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懂得把握分寸,既不过分热情也不冷淡,既不过分依赖他人也不过分独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孔子曾说:“过犹不及。”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该保持适度,不要做过头的事情。

《尚书·虞书》中有一句话:“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这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轻信无根据的话,不要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盲目决策。

唐朝时期有一个名叫狄仁杰的官员,他以“事不过三”的原则来处事。即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经过反复考虑和分析,不要轻易做出决定;在做任何决策时都要经过充分协商和讨论,不要独断专行。狄仁杰的这种处事方式也为唐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马云在创业过程中就始终坚持“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的理念。他知道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保持灵活性;在追求目标的同时注重过程;在拼搏的同时注重身心健康。马云的这种理念体现了他在实践中注重“凡事有度”的精神。

总之,“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的一种描述,也是每个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遵循的原则。通过学习这些原则和典故,我们不仅可以在与他人相处时更加融洽、和谐;也可以在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略论孔子的交友之道(石连同)
儒家的中庸来源于远古的尚中思想,它主要包括四点含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建立人脉,从绘制一张人际关系图谱开始。
“和而不同”辨析
《中庸之道》要点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