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检测

  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检测
  (范围:第七课、第八课)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
  A、未成年人与法律没有什么密切联系 B、只要不违法犯罪,就不用与法律打交道
  C、只要自己奉公守法,就与法律没有关系 D、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
  2、海南中院以受贿罪判处海南文昌原市委书记谢明中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对财产予以追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中附加刑有………………………………………………………………………………………………( )
  A、死刑 B、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3、在学校饭堂用餐时,我们发现有少数同学有插队的现象。这是一种………………………( )
  A、学习成绩不好的表现 B、爱出风头的表现 C、不守法的表现 D、不守规则的表现
  4、七年级学生小王,一天在街闲逛,听说拨打119电话不要钱,于是就在一个公共电话随意拨打了119电话,谎称某地着火。小王同学的这种行为…………………………………………( )
  A、是违法行为 B、是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C、是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 D、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右面漫画反映了………………………………………………( )
  A、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只有靠法律才能解决
  B、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违法犯罪行为
  C、有时违法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
  D、我国法律具有强制性特征
  6、2011年3月,四川广元一位网民因在网络上发帖散布"食盐商将停止生产食盐,盐将全部涨价"等不实谣言,被公安机关查获并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该网民的行为属于………( )
  A、一般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7、下列四组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
  8、李某酒后驾车在某大学生活区制造了一起伤亡事故。事发后,他不但没有停车,还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2011年1月30日,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6年。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来看,李某的行为………………………………………………………………( )
  A、触犯了刑法 B、扰乱了社会秩序 C、具 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应受刑罚处罚
  9、2011年5月9日,国内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在京醉酒驾车被警方带走。此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网开一面,我很喜欢他创作的音乐。"
  B、"醉酒驾车是犯罪行为,必须依法处理。"
  C、"如果是第一次并且态度好,那就算了。毕竟他是位名人。"
  D、"强制醒酒,然后让他开车走人。他还要做达人秀的评委呢!"
  10、一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读初中的独生子各科成绩必须在全班前五名,并严禁儿子看电视、看其它书籍和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儿子因达不到家长的这一要求,经常受到家长的体罚。这位家长的行为………………………………………………………………………………………( )
  A、正确履行了家庭保护的义务 B、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C、只受道德的谴责 D、受法律保护
  1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 )
  A、人们行为的最高境界 B、人们行为的底线 C、人们行为的一般境界 D、人们行为的中线
  12、出租车司机张某捡到乘客李某遗失下的皮包拒不归还,这一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13、某犯罪嫌疑人为了报复社会,在公共汽车上放置炸药,爆炸后造成16人死亡,30人受伤的惨剧。这说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B、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C、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D、犯罪是一种违法行为
  14、根据刑法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
  A、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B、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C、有期徒刑和死刑 D、主刑和附加刑
  15、小刚经常不完成作业、旷课,还抽烟。爸爸告诫他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对爸爸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
  A、小错不断,大错不犯 B、不良行为不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C、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

罪 D、有不良行为的人一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6、中学生私自到网吧玩游戏、浏览不健康的网络信息等现象时有发生。下列对策正确的是( )
  A、必须严禁中学生接触社会
  B、中学生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C、应完全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保护中学生
  D、必须关闭营业性网吧
  17、《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活动场所是………………………………( )
  A、宾馆、餐厅 B、影院、剧院 C、博物馆、文化馆 D、营业性舞厅、酒吧
  18、人民法院对于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19、我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 )
  A、法律 B、道德 C、新闻媒体 D、风俗习惯
  20、2011年4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决定接回所有在其他省(区、市)的新疆籍流浪儿童,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教育条件,让他们在家乡健康成长。该决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 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
  21、所谓"民告官"指的是………………………………………………………………………( )
  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刑事诉讼 D、非诉讼手段
  22、2011年3月28日,主题为"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的第十六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启动。部分中小学生体验了火灾现场逃生演练、地震灾害应急避险等安全教育项目。这 一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②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甲借给乙5000元钱,乙没有按时归还。甲在多次索要未果的情况下,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行为属于…………………………………………………………………………………( )
  A、行政诉讼 B、民事诉讼 C、刑事自诉 D、刑事公诉
  24、初中生小林晚上独自在家,突然,一窃贼翻窗人屋,小林愣了一下,大喊:"爸爸,你回来了。"窃贼闻声转身而逃。这说明…………………………………………………………………( )
  A、遭遇突发侵害,要靠智慧保护自己 B、青少年没有与不法行为作斗争的义务
  C、家长 有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D、不法窃贼缺乏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
  25、当你遭遇到歹徒的抢劫时,我们应该………………………………………………………( )
  ①沉着冷静,巧妙周旋 ②不顾一切,以死相拼 ③拨打"110",求助警方 ④运用智慧,避免受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漫画"孩子怎么没回来"并回答问题:
  (1)家长整天打麻将,不管孩子的行为对吗?为什么?(4分)
  (2)学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主要应该以哪些法律为根据?(3 分)
  (3)如果家长对我们尽了抚养、监护、教育的责任,我们应当如何
  回报家长呢?(6分)
  27、材料一:根据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得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材料二:2011年5月17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高晓松因醉酒驾车,造成四车追尾、三人受伤的交通事故。
  (1)醉酒驾车属于犯罪行为,它和一般违法行为有何区别?(4分)
  (2)高晓松因醉驾处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4分)(答两条即可,若超过,以前两条为 准)
  (3)请你设计两条禁止酒驾的公益广告。(4分)
  28、15岁的小朱平时就爱和社会上的一些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经常旷课,甚至夜不归宿。家长和老师多次找他谈心,耐心教育他,可他总认为那都是是小事。一次因为和斥责自己的父母争吵几句,小朱一气之下便冲出家门,整晚没有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说小朱夜不归宿的那天晚上受几个社会不良少年的唆使,持刀抢劫了两名学生,并致使两名学生重伤。
  (1)小朱有哪些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有哪些危害?(5分)
  (2)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5分)
  (3)请你为有不良行为的同学说一句忠告的话。(3分)
  29、七年级某班学完了思想品德课本第四单元的内容,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同学们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在校内开展调查活动,请你设计一个调查计划。
  (1)调查主题(2分)
  (2)调查对象(2分)
  (4)调查方式(

至少写出两个,2分)
  (5)为纠正同学们不良行为习惯,请你分别给学校、家庭、学生提一个建议(6分)
  2012年春季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
  第四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DDDADADCBBBACDCBDCADAABAD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家长整天打麻将,不管孩子的行为是不对的,这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4分)
  (2)我们学生可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以及《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分)
  (3)家长对我们尽了抚养、监护、教育的责任,我们未成年人现在应当好好读书,努力学习,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将来长大了,我们要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6分)
  27、(1)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一般违法行为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尚未触犯刑法,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而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4分)
  (2)说明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分)
  (3)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请不要酒后驾车!酒后驾驶害人害己!酒驾猛如虎等(4分,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得满分。)
  28、(1)旷课、夜不归宿。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改正,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给家庭、社会和自己造成极大的危害,也使青少年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人格上的缺陷。(5分)
  (2)远离犯罪,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远离犯罪,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多考虑可能引起的后果。(5分)
  (3)例如:"勿以恶小而为之"、"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3分)
  29、(1)调查主题:关于本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情况调查。(2分)
  (2)调查对象:本校初中生(2分)
  (3)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座谈会分类调查、随机调查、网上调查、电话抽查等。(只答2个即可,每个1分)
  (4)①学校:在学校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如请专家到校谈谈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也可以出一期关于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黑板报。)
  ②家庭:家长应监督、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品行。如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也可以经常向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行为表现,并及时指正。)
  ③学生:应提高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如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改正不良行为习惯。(每点2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年级思想品德重点知识
初三学法用法测试
2023年中考道法专题汇编---10 遵守社会规则
青少年法制教育材料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教科版】
法制讲座发言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