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校长职级制来了,校长、专家、教师、家长怎么看?
“校长职级制”这项备受关注的改革,对校长的职业化成长和中小学的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影响?面对这一改革,与改革息息相关的群体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就开始试点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随后,北京市、广州市、山东省等迅速跟进。
2010年,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教育部选定上海市、广东省中山市作为试点,上升为国家层面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试点地区。
2013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等重要文件,明确定位“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工作人员”。
这也是对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一直按行政人员定位校长角色的改革,发出了中小学校长应由行政官员转变为专业人员的强烈信号,引导中小学校长崇尚“专业”,走教育家办学之路。
而今,校长职级制的改革浪潮已经登陆北京。校长、专家、教师、家长怎么看待这一轮变革呢?
校长怎么看
1.职级制引领校长专业化发展
推行校长职级制是校长队伍建设的一个抓手。从个人价值、待遇提升等角度,都能够调动校长积极性,并培养一批懂教育、善管理的校长。
同时,校长职级制是对校长业务能力水平真正意义上的评定,它打破了终身制,体现了校长由职务向职业的实质性转变,提高了校长的社会地位。
校长职级制的目标指向,是要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校长能尝试,能引领,能管理,调动资源把学校办好,为学生服务。要真正从顶层设计上,在人财物、在校长最需要的管理上、在文化的发展上,放权于学校,让校长发挥作用。
2.校长评价体系应科学严谨
在评价系统上,“谁来评定校长”很重要。要研究怎么落地、怎么执行,比如实行管、评、聘三者分开,和学校的整体评价分开。另外,应加强校长的主体地位,使校长成为校长职级制的认定与考核等一系列政策制订和运行过程中的主体,体现“我在里面,影响整体向前发展”。
由于今后会有一个矛盾现象,对校长的评定会出现三套体系:行政级别、校长级别、教师级别,因此政府应该从高位的设计,来推进职级制的开展。
3.校长流动为学校带来活力
流动才能产生增值。校长需要专业更精,学术更深厚,做好跨校流动的准备。校长的流动能够给学校带来活力,弹活整体机制,把学校领向一个新的发展点,让校长有更深刻的思考,增强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责任感和务实作风,激发校长的开拓创新精神。
同时,校长从行政管理者变成专业领导者,要求校长树立新的价值取向,把办好学校、提升自身素质作为追求目标,通过梯次发展轨道,努力攀升,实现人生价值。
此外,作为校长,在学校里面要服务老师、服务学生,引领教育、引领学校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管理学校,调动人才,公平公正,深明法律,做好协调。还要懂教育学、懂教育心理学、懂教育管理科学,包括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等,能跟人打交道、大度、包容,这都是校长需要做好的准备。
专家怎么看
1.从政治可行性层面,要提高相关领域对校长职级制的认同
由于校长职级制属于教育公共政策的范畴,它是否能在教育领域得到实现,取决于教育领域与其相关的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领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达成社会共识。
2.从行政可行性的层面,要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
校长职级制的改革涉及多个部门,是一项复杂工程,在行政上的可操作性有赖于各部门形成合力的组织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依靠权威推动。
3.从经济可行性层面,要加大财政投入
校长职级制政策所需要的经济资源,主要是对校长职级工资的财政投入。调研发现,大部分地区的职级制改革都采取了资金增量改革的形式。所以,校长职级制所需的财政经费应纳入区县政府的财政预算。
4.从技术可行性层面,要制订专业的职级制标准
校长职级制改革政策的制定可通过三种技术手段衡量其专业度:一是对校长职级评定是否有标准;二是对校长办学绩效评价是否有标准;三是校长职级是否有对应的专业发展标准、培训规划与课程。
教师怎么看
1. 办学理念的延续性可能受影响。
如果一位校长在一所学校的任期只能是五年或十年,并要求作出成绩,会不会导致校长急功近利,学校发展不稳?由于校长的理念、办学思路不一样,从办学延续性上恐怕存在一定问题。
2.校长职级制打破以往的人才选拔机制,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作为职业,校长职级制能吸纳更多社会上的高端人才,引领教育改革迈出坚实的一步。随着校长职业化,有可能带动大学设定相关专业,利于年轻人走向管理岗位。但是职级制有一项重要要求,就是校长要指导教学,因此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人不太可能胜任。
家长怎么看
1. 校长的专业化程度会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发展。
家长深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希望校长是“专业化的校长”。专业化的校长必须因校制宜做好学校顶层设计、带好教师队伍,做好课程设置,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让孩子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2. 教育需要长时间付出才能看到效果。
校长对学校的发展规划实施还没完成,学校整体效益还没显现,新校长又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学校的持续发展就会受影响。如果时间过短,可能造成校长大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
以上,就是校长、专家、教师、家长们对校长职级制的不同看法,您认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城7位校长共探:校长职级制还有多远?
收藏788 取消校长级别也要公开遴选
学校行政级别取消之后——来自山东省潍坊市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报告
潍坊校长职级制有了3.0版
校长职级制改革到底如何改?三位亲历校长为您详解
潍坊校长职级制改革的20年历程与基本经验|关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