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女人从未见过梵高,却为他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Hello,我是mickey。

最爱梵高的女人是?


1888年,9月。

阿尔勒的一家咖啡馆,夜色深沉,黄色煤油灯照射下,人们仿佛都化成了模模糊糊的影子,昏黄,温暖,让人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安稳与宁静。

画上最后一笔,孤独的画家看着头顶上深蓝色的星空,轻轻地笑了。

夜间的露天咖啡座/梵高/1888年

然而他不会知道,在20多年以后,会有一个女人,将这张画作小心拿起,仔细收藏,历尽千辛万苦,只为给它一个“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梵高“背后”的女人——海琳.米勒的故事。

 好学的少女 
 

海琳1869年出生于德国,父亲是个成功的实业家,殷实的家境让海琳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少女时期的海琳/1886年

1888年,海琳和荷兰人Anton Kröller成婚,夫妇两人定居荷兰鹿特丹。1905年,海琳结识了艺术教育家布雷默,布雷默将现代艺术介绍给海琳,带着她打开了一扇充满感情色彩的艺术世界的大门。

布雷默对海琳指出,艺术要表达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体验,这种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她

从布雷默这里,海琳开始了解梵高,并很快被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画家内心深处迸发的热情所感染。1909年她买下《瓶子、柠檬和橘子的静物》,“当我看到梵高画的柠檬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她说。

 

瓶子、柠檬和橘子的静物/梵高/1888年

1910年,海琳游历了米兰、罗马和佛罗伦萨,教堂抽象而平坦的外观和线条,气势磅礴的维琪奥宫,都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不禁想象,如果自己的藏品,也有一座这样的宫殿,那该有多好?

恢弘壮阔的维琪奥宫

而1911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打断了所有的规划。海琳即将面临一场生死难料的手术,在病床她暗自下了决心:如果这次能挺过来,自己一定要建一座博物馆,百年以后那就会成为一个文化的标志…幸运之神眷顾了她,手术成功了。

 

 寻找梵高  
 

大病初愈以后,海琳决定将自己的收藏再扩大一些,收藏一些能够“禁得起时代考验”的画作。1912年,她前往巴黎,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她拿下了15张梵高的画作,以及点彩派画家西涅克的海港图。

橄榄树丛/1889年/梵高

马赛的海港/西涅克/1898年/克勒勒·米勒博物馆馆藏

 

在寻找梵高之旅后不久,海琳又在阿姆斯特丹的拍卖场上拍下了包括柯罗、象征主义派的奥蒂诺·雷东以及另外4张梵高的画作。其中梵高的《阿尔勒的朗洛瓦桥》最得海琳喜爱:“那是一张最美丽最有力量、如水晶般清澈的画。”海琳这样形容它。

阿尔勒的朗洛瓦桥,看见这张画,仿佛还能想起梵高信里面描述过的场景“河水是蓝色的,橙色的河岸上长满绿草......”/梵高/1888年

从亨利先生的工厂看苏瓦松/柯罗/1833年

也是在这一年里,海琳在丈夫新买下的大楼里,将自己的艺术收藏,首次向公众展出,于海琳而言,这已然是自己梦中博物馆的起点。


当时的展览图

展厅中最大的一个房间是属于海琳最爱的梵高,图为《初升月亮下的麦垛》/梵高/1889年

极度现代化的蒙德里安和范德莱克则被安置在一楼,图为灯下静物/胡安.格里斯/1912年

 

 贷款方和借款方 
 

每一个大手笔收藏艺术的太太,背后总是有一个默默买单的丈夫。海伦自然也少不了安东的支持,1913年,在结婚25周年纪念日,安东送给海琳两张画作为礼物,一下子就将两人的关系展现出来。

海琳与丈夫安东

这两张画作拼在一起看的话,令人忍俊不禁:美好的太太,以及因为太太的“买买买”而陷入绝望的男人。安东对自己“金主”的定位很是了然,每当陪着海琳的朋友们去她办公室的时候,他总会说“哦,我们现在将要从贷款方,向借款方走过去了。”


安东送出的两张画:右面一张是来自梵高的《永恒之门》又名《悲伤的老人》/1890年,左边的则是亨利·方丹·拉图尔的《 Eva Callimachi-Catargi的肖像》/1881年,两人都是海琳非常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也是安东偷偷买下的,只为给妻子一个惊喜。

调侃归调侃,在艺术收藏上,安东深谙“男人要想幸福,就必须听太太的话”这个真理,面对海琳对现代艺术的热爱,他总是毫无怨言地支持她。

这张梵高的《峡谷》是海琳在1912年前往巴黎时候斩获的,那时候安东告诉她,只收藏最好的梵高,钱不是问题

 梦中的博物馆 
 

1918年,修建一座博物馆的想法在内心越来越强烈。海琳终于决定将自己的想法落到实处:从1918年到1920年,她先后找了两个设计师,画了数千张设计图,最终才画出来自己心中博物馆的样子。

博物馆请了两个设计师,第一个是H.P.Berlage,图为他为博物馆设计的草稿,但是后来他和海琳的合作中止了

1921年,就在荷兰Franse Berg,博物馆终于开始动工。一砖一瓦都构建着海琳心中的乐园,梦想的大楼似乎就要拔地而起。然而就在此时,丈夫安东的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


“我有时候还是不敢相信,这一切就这样发生了。我还在等待,等待奇迹的到来”,海琳写道。图为海琳在博物馆旧址前/1922年

1922年,博物馆的建设被迫中止了。

 远方的你 
 

博物馆建设的搁浅,让海琳心中生出一种力量来,既然暂时不能建造博物馆,那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收藏!于是,就在原来那间小小的展厅中,海琳热情地举办演讲活动,为大家讲述现代艺术的前世今生。

海琳的演讲很是成功,她索性最终出了书,图为海琳的书《现代绘画发展中的问题思考研究》/1925年

而另一方面,海琳也将自己的收藏出借给各大艺术机构。于是,她心爱的梵高便从小小的展厅,去到了瑞士、比利时,海琳的祖国德国柏林与汉堡,后来又远渡重洋到了美国。

在大洋彼岸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梵高的展出/1935年至1936年

越来越多的人惊叹于梵高热烈灿烂的色彩,连带着梵高背后那个“默默无闻”的女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于是,在博物馆计划搁浅了10多年以后,海琳终于走到市政厅。

她要将自己失去的东西,重新拿回来。

 狂喜与忧虑 
 

最终,荷兰政府决定为海琳的博物馆提供经济支持,而条件是海伦捐献大量收藏作为交换。海琳拖着羸弱的身躯规划和监督一切,最终在1938年7月13日,一间名为“Rijksmuseum Kröller-Müller”的博物馆正式地向公众开放。

1938年7月博物馆开幕的第一天

梦想的实现让海琳内心充满了狂喜,可快乐很快被随之而来的忧虑所打断:那时整个欧洲已然被一触即发的战争阴霾所笼罩,一旦战争打响,那么这些收藏的命运会如何?

Rijksmuseum Kröller-Müller博物馆的内部/1938年

可是这一次,海琳再也不能勇敢地站起来,保护她心爱的收藏了。在博物馆开放的第二年,海琳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在心爱的梵高的陪伴中离去,墓碑上也只是简单的一行字:我相信所有事物皆是完美的。

梵高的《没有籽的四个向日葵》陪着海琳到最后/1887年

也就是在海琳离去的这一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正式地爆发了。

 阿尔勒的太阳 
 

或许是海琳的坚持和勇敢冥冥中保护了她的收藏,它们幸运地逃过了二战的硝烟炮火,在几代人不断的努力之下,博物馆成功地购藏了梵高的《吃土豆的人》,增加了雕塑花园,几经波折,直到现在。

经过战争的洗礼之后,博物馆重新对外展出

经过多次谈判,博物馆最终收藏了梵高的一版《吃土豆的人》/1885年

当你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走进海琳的博物馆的时候,你就会被一个女人的坚定信念所感染: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雷诺阿、修拉、塞尚、蒙德里安和毕加索...从过去到将来,仿佛将那个时候欧洲的绘画历史呈现在眼前。

穿过公园,克勒勒·米勒博物馆(Kröller-Müller Museum)就在林荫深处

喧嚣舞/修拉/1889-1890年

绝望的皮埃罗/詹姆斯·恩索尔/约1910年

而博物馆也成为了继梵高美术馆以后,最大的梵高作品收藏之处。“阿尔勒的太阳在这里,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你能看到熟悉的梵高自画像、露天咖啡馆,站在《普罗旺斯夜晚的乡间小路》前,仿佛还能看到在那深蓝的夜色中,画家孤独的背影。 

《普罗旺斯夜晚的乡间小路》/1890年,这是梵高在法国的普罗旺斯圣雷米所绘的最后一幅画

自画像/梵高/1887年

除了这些以外,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些梵高画作,或许又能在某一个瞬间,让你窥到这位天才画家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一面。他曾经走过怎样的风景,遇见怎样的人,又如何饱含深情地画上最后一笔麦田和星光?

播种者/梵高/1888年

普罗旺斯甘草垛/梵高/1888年

在那个时候的荷兰,没有任何一家博物馆是收藏现代艺术的,海琳走在了整个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前面,凭借着一腔孤勇,她将现代艺术的光芒,投向了整个世界。她那种不为时代所禁锢的勇气,为自己的收藏奋力一搏的精神,更是激励了无数后来人对于现代艺术的热情。

在20世纪初期,买毕加索和塞尚的人少得可怜,更别说蒙德里安了,图为博物馆收藏的塞尚的《通往湖边的路》/约1880年

如今你可以在这间“林子”里的博物馆静静地欣赏梵高和现代艺术

1939年,欧洲大陆即将硝烟四起。病床上的海琳看见了深蓝色的星空,如翻涌的巨浪,却又出奇的安稳宁静。她伸出手,似乎触摸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那孤独的身影。

这一刻我就要睡去,因为天色已晚。

祝你晚安,好运。

小编 | mickey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一生从未见过梵高,却是他的头号粉丝,散尽家财建起一座博物馆
梵高、莫奈、毕加索等名家画作真不少!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梵高《丝柏树》(Cypresses,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一座位于森林深处的博物馆
绘画 | 梵高《吃土豆的人》
梵高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