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掌握 | 膝关节周围截骨术前设计的Maniaci法

良好的术前设计是膝关节周围截骨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条件。要想做好术前设计,首先要取得位置良好的下肢全长片。Miniaci法是目前手工测量最为准确的方法,建议大家使用。

Miniaci法的适应范围包括①畸形有且只有一个,仅位于股骨或者胫骨;②畸形顶点位于膝关节周围的干骺端;③潜在的冠状位韧带松弛应在应用Miniaci法前给予判别。本期内容为大家分享Miniaci法的具体步骤。

01

以胫骨近端内侧开放楔为例的Miniaci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确定目标力线:

图1 目标力线应从股骨头中心起,通过膝关节中心

本例病人仅存在胫骨近端的内翻畸形,股骨侧为正常骨,不存在韧带松弛,不存在软骨磨损。因此目标力线应从股骨头中心起,通过膝关节中心(图1)。

2. 确定合页位置:

图2 确定合页的位置

本例病人要采用胫骨近端内侧开放楔。合页位于胫骨近端外侧,腓骨头的中上1/3(the hat of head),大约在外侧平台下15mm(图2)。

3. 连接合页与踝关节中心

图3 连接合页与踝关节中心

将确定好的合页位置与踝关节中心连线(图3)。

4. 旋转合页-踝关节连线

图4 截骨需要开放的角度

以合页为旋转中心,以合页到踝关节中心的距离为半径进行旋转,直到踝关节中心与目标力线相重合。得到的旋转角度就是截骨需要开放的角度(图4)。

具体步骤:

①画髋关节中心;②设定目标力线;③画出合页;④画踝关节中心;⑤连接踝关节中心与合页形成线段;⑥以合页为中心,以线段为半径旋转,将踝关节中心与目标力线重合;⑦得到旋转力线

5. 计算截骨开放距离

图5 在撑开处画出大小相等的角度

画出截骨线的方向,根据截骨线的长度,通过Hernigou表格(图6)换算出截骨开放的距离(图5)。

图6 Hernigou表格

由于可将截骨线以远部分的胫腓骨看作是一个刚性整体,则图中黄色线段转过的角度,应等于截骨处红色线段转过的角度。根据截骨处所画的角度可测量预计撑开的皮质骨处长度,这一长度可在术中测量以便作为撑开程度的参考

02

以股骨远端内侧闭合楔为例的Miniaci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确定目标力线

图7 找到踝关节中心,画出目标力线

找到踝关节中心,画出目标力线:本例病人仅存在股骨远端外翻畸形,胫骨侧为正常骨,不存在韧带松弛,不存在软骨磨损。因此目标力线应从踝关节中心起,通过膝关节中心(图7)。

2. 确定合页的位置

图8 确定合页的位置

本例病人要采用股骨远端闭合楔形截骨。合页位于股骨远端外侧,股骨外侧髁硬化线上方(图8)。

3. 连接合页与髋关节中心

图9 连接合页与髋关节中心

画出髋关节中心,连接合页与髋关节中心(图9)。

4.旋转合页-髋关节连线

图10 闭合楔形截骨的角度

以合页为旋转中心,以合页到髋关节中心的距离为半径,进行旋转,直到髋关节中心与目标力线相重合。所得到的旋转角度就是闭合楔形截骨的角度(图10)。

具体步骤:

①画踝关节中心;②设定目标力线;③画出合页;④画髋关节中心;⑤连接股骨头中心与合页形成线段;⑥以合页为中心,以线段为半径旋转,将股骨头中心与目标力线重合;⑦得到旋转角度

5. 计算闭合的距离

图11 计算出需要闭合的距离

以合页为起点向股骨内侧皮质做垂线段,以此垂线段为闭合楔的角平分线,画出截骨线的方向。根据截骨线的长度,以及Hernigou表格,计算出需要闭合的距离。

03

Miniaci法的特点

1. 优势:

①测量精确:Miniaci法是目前最准确的截骨手工测量方法,也是计算机进行术前测量的理论基础。②测量考虑的因素全面:考虑了目标力线,截骨合页的位置,截骨线的设定,截骨的种类(开放楔还是闭合楔)。

2. 不足:

①该方法要求必须有一侧骨是正常骨(无论是胫骨还是股骨);②畸形顶点需要位于膝关节周围;③如果存在冠状位韧带松弛,则需要调整目标力线。

04

小结

膝关节周围截骨术术前设计是手术实施的蓝图,还需要术者在术中实践时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术前设计的结果可能会存在很多误差,但是术前设计的过程是锻炼术者思维,提高术者术中变通能力的法宝。

参考资料:《部分膝关节置换术》

主编:周一新,郭万首

副主编:黄野,张启栋

本节作者:柳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膝关节周围截骨-Minaci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股骨远端内侧和胫骨近端内侧闭合楔的术前计划
骨科医生的基础——下肢力线及相关角度测量
HTO术前设计与最佳力线转移
如何根据X线测量下肢力线
肌肉起止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