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深度有涵养的古文

涵养的古文

1.修养的古文

《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⑴,其待人也轻以约⑵。

重以周,故不怠⑶;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⑷。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⑸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⑹。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

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

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⑺。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⑻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常试之矣。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

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⑼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⑽而理欤![1] ⑴重:严格。

周:周密、全面。 ⑵轻:宽容。

约:简少。以上二句出自《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⑶不怠:指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 ⑷舜: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君王。

仁义人:符合儒家仁义道德规范的人。句出《孟子·离娄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⑸句出《孟子·滕文公上》:“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⑹周公:周文王子,周武王弟。

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继位,由周公摄政。多才与艺人:多才多艺的人。

句出《尚书·金縢》:周公有言:“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事神。” ⑺廉:少。

⑻已:太、甚。 ⑼说:同“悦”。

⑽几:庶几、差不多。[2] 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

严格而周密,所以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仁义的人;寻求舜所以成为舜的道理,君子对自己要求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仿效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

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他的为人,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寻求周公所以为周公的道理,对自己要求:“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够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早晨晚上都在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仿效那些像周公的地方。 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的。

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没有人能赶上他的;这人就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 他对别人呢,就说:“那个人,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得上一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艺的人了。”

肯定他一个方面,而不苛求他别的方面;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得不到做好事的益处。一件好事容易做到,一种技艺容易学会,(但)他对别人,却说:“能有这些,这就够了。”

(又)说:“能擅长这些,这就够了。”(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宽而少吗? 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

(对人要求)全面了,所以人们很难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却)说:“我有这点优点,这也就够了。”

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却)说:“我有这点技能,这也就够了。”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他对别人,(就)说:“他虽然才能这样,(但)他的为人不值得称赞。

他虽然擅长这些,(但)他的本领不值得称赞。”举出他的一点(进行批评),不考虑他其余的十点(怎样),追究他过去(的错误),不考虑他的现在表现,提心吊胆地只怕他人有了名望,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全面了吗? 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那样高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

2.在文言文中表示有修养或者修养及高的词有哪些

文言文提升修养的经典句子1、大仪斡运。

天回地游。四气鳞次。

寒暑环周。星火既夕。

忽焉素秋。凉风振落。

熠耀宵流。2、吉士思秋。

实感物化。日与月与。

荏苒代谢。逝者如斯。

曾无日夜。嗟尔庶士。

胡宁自舍。3、仁道不遐。

德輶如羽。求焉斯至。

众鲜克举。大猷玄漠。

将抽厥绪。先民有作。

贻我高矩。4、虽有淑姿。

放心纵逸。出般于游。

居多暇日。如彼梓材。

弗勤丹漆。虽劳朴斵。

终负素质。5、养由矫矢。

兽与于林。蒲芦萦缴。

神感飞禽。末伎之妙。

动物应心。研精躭道。

安有幽深。6、安心恬荡。

栖志浮云。体之以质。

彪之以文。如彼南亩。

力耒既勤。藨蓘致功。

必有丰殷。7、水积成川。

载澜载清。土积成山。

歊蒸郁冥。山不让尘。

川不辞盈。勉尔含弘。

以隆德声。8、高以下基。

洪由纤起。川广自源。

成人在始。累微以着。

乃物之理。纆牵之长。

实累千里。9、复礼终朝。

天下归仁。若金受砺。

若泥在钧。进德修业。

辉光日新。隰朋仰慕。

予亦何人。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公冶长)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语述而)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49、运筹帷幄之中,决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感悟人生)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3.修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四义:

1.指道家的修炼养性。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柳公权 书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2.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或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近思录·为学》引 宋 程颐 :“修养之所以引年……皆工夫到这里,则有此应。”

3.学习,仿效。《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权利篇》:“胥一国之人,皆以忍耐谦让为美德,争相模效修养之,日无暇刻,岂不痛哉!”

4.休息调养。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除去浮花,修养残躯,安排暮景。”

4.品德素养古诗词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形容人修养好诗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源文化网 » 有深度有涵养的古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恰当运用148句诗词,可以让你的文章更出彩
国学经典句子摘抄
读古文 学名句----解读千古经典500句
经典励志诗句80首
古典文学名句
《背下这148句古诗词,你可提高一个层次,不止在文学方面(含翻译)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