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植知识树,打造硬品牌
    美国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1993年所著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写道:“我们正进入一个知识社会,在这个社会当中,基本的经济资源将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或劳力,而将是知识;知识员工将成为其中的主角。”
    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知识员工”概念,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德鲁克曾经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论文和书籍中多次谈到“知识员工”,他主要说的是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然而在当下,知识员工不仅仅包括企业经理,而且也包括所有白领阶层。所谓白领,通常包括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政府公职人员等等。这类人从事的主要是脑力劳动,都是“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每天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出现了大量的信息,信息的增长速度绝对是一件近乎恐怖的事情——人们称之为“信息爆炸”。信息爆炸表现在五个方面:1、新闻信息飞速增加。2、娱乐信息急剧攀升。3、广告信息铺天盖地。4、科技信息飞速递增。5、个人接受的信息严重“超载”。对于人类漫长的历史,信息从未像今天这样呈指数级的增长,一个成年人一天获取的信息数量可能超过20年前一个人一年可以获取的信息。面对过量的信息,我们每天到底应该看什么,怎么看?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如果塞满人们的大脑,肯定会给大脑带来沉重负担。大型信息技术公司越来越多地利用人工智能来收集、计算,分析、利用大数据,专门研究受众对什么感兴趣,然后有选择性地向受众的客户端发送大量信息,让受众对互联网信息上瘾,形成手机不离手,上网不顾天昏地黑的不良习惯,造成感觉器官极度疲惫,大脑由于多巴胺分泌过多而感到疲
倦,睡眠不足,最终给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不良后果。因此,对信息接受渠道、时间、内容的有效的信息管理,对碎片式的过量知识信息进行以“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积沙成塔”为目标的接受、加工、储存、调度、使用、共享和创新的知识管理,已经成为每一个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社会大众尤其是“知识员工”的迫切需要。
    信息,指音信、消息和通讯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对象,是人类对事物存在方式以及运动状态的图式或陈述。知识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人们进行信息加工的产物。如果把信息比作黏土,那知识就是成型的砖块。在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网络上也流传着一句据说是德鲁克的名言:“没有人为你负责,除了你自己,而你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网络上还流传着一个据说是比尔·盖茨的名言:“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你的输赢。”总之,对每一个在职人员尤其知识员工来说,对个人知识的管理能力,就是一种社会竞争力。
    所谓个人知识管理,一般是指个人通过知识工具进行知识的收集、筛选、整理提炼、存储、共享、使用和创新的过程,是知识员工建立自己独特且实用的知识体系并使之不断完善的过程。如果从个人知识管理涉及到的技能来谈,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一般应该包括知识工具应用能力,收集、分类整理资料的能力,根据问题快速检索资料的能力,分析与整合信息的能力,结构化思维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含倾听、阅读、写作、演讲)合作能力等等。
    知识体系是跟碎片知识相对应的概念,指高度有序的知识集合。也就是说,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量的知识点,二是有序的结构。如果说碎片知识是树叶,那知识体系就是一棵完整的知识树。知识是有层级和关系的。根脉可以探伸到树枝所代表的知识分支,树叶代表不同知识分支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反过来,由树叶所在的树枝又可以追溯到树根所代表的主体信息。每一根树枝包含着相应层级的知识模块。杂乱无序的知识点不方便查找和记忆,结构化的知识则既有利于知识的检索、存储和提取,也有利于知识的长时记忆。
    依靠个人知识体系赖以生存的知识员工,必须种植好自己的知识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种植好适合自己生涯发展的知识树,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快速、便捷地取摘自己需要的树叶。否则,我们就会面对一大堆类似绿叶、枯叶;杉树叶、松树叶、槐树叶、榆树叶等等混杂在一起的知识点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一个人的生命、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用于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必须重视对网络和舆论等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认为,有效的信息筛选应当坚持这样五个原则:“第一,首先看名家的东西。名家的东西,可能是垃圾;无名之辈的文字,也可能是精品。但是,从概率上讲。看名家的东西更容易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第二,看专家的东西。有些人虽然名气很大,但常常对自己缺乏深入研究的问题发表意见。这种缺乏研究基础的信口开河,可以基本不看。没有充分的文献调研,没有具备总体代表性的调查研究,也没有实证研究的泛泛之谈基本可以不看。第三,看受到许多人推荐的文章。如果一篇文章只有一、两个人转,我通常不会看。如果一篇文章许多人都在转,在我的朋友圈中有5个人甚至更多的人都在转,我可能会打开看一眼。第四,首先看与自己的关注焦点有关的内容,重点看与某一“问题”有关的内容。其他内容则可以往后排,后看或者不看。第五,坚决不看那些故意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的东西。”备

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必须有明确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例如律师必须拥有一套解决法律问题的知识体系,为了婚姻而构建解决婚姻问题的法律知识体系,为了解决劳动关系而构建的劳资关系法律知识体系;医生也必须有一套诊断和治疗人体身心疾病的知识体系,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构成根基,在共同的树干上又生长着儿科、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肿瘤科等不同的分枝。拥有完善知识体系的人,能够系统地解决问题,他们的经济收益往往比没有知识体系的人更高。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有一句被广为引用的话: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建立个人品牌。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不论在什么样的组织里面,要让人们认识你、接受你,首先你要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倘若你只会埋头工作却不被人认知,即使你有再出色的表现,也会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所淹没,因此,个体的价值被认知比什么都重要。要想推动个人成功,每个人都需要像那些明星一样,建立起自己鲜明个性的“个人品牌”,让上司、同事以及其他利益攸关者都能真正理解并完全认可你。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建立个人品牌必须强调个人的学习能力。建立个人品牌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即使已经形成了个人品牌,也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补充新内容。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不要追时尚,随大流,而应该钻研那些对自己职业真正有用的东西。做个人品牌,不是只有某个领域的专家才有资格,只要在你熟悉的知识领域里,打造一套独特的知识体系,能够解决某些群体或者某些个人所关心的某一方面的问题,你就有机会成就自己的个人品牌。普通人打造个人品牌,可以从最小的知识体系做起。
    要打造个人品牌,必须首先给自己做好价值定位——你要为哪个群体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有了品牌价值定位,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才会有方向和目标。
    要打造个人品牌,还必须学会包装、推销自己。包装就是要成功地展现品牌的个性特色,让他人充分地认识到你的价值,但同时也要注意包装适度,过度的包装会对个人品牌产生负面影响。
    一个过硬的个人品牌,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社交圈,提高知名度,可以给我们的职业生涯带来多样性和新机遇。一个过硬的个人品牌,可以帮助品牌持有人通过写作、演讲、商业广告、商品代言等多种途径获得可观的知识经济效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荐] 英语语法知识(体系)树(一)【英语学习】
从0到打造个人品牌
这是一套【从0到1打造个人品牌】,全部的...
学习的三重境界:信息、知识和体系
从0到1教你打造个人品牌「知识地图」
知识管理的八种实施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