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教授的科研论文发表:一年不到一篇
userphoto

2022.08.12 河北

关注

“必记本”按:嗯,so,我也是教书匠,你说我能不能发会儿呆?


白谦慎(1955年—),1997年至今任 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中国艺术史教授, 2004年获终身教席

拜读白谦慎先生(“必记本”注:曾任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中国艺术史教授,  佛大学艺术史系客座教授的文章《美国教授的出版量》

(http://www.infzm.com/content/38792),说他所在的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有10个终身教授,一位终身教授平均每年能发表一篇论文就算不错了,超过这个量,大概就能算是多产的了。若以中国大陆的标准而论,美国的艺术史教授们的出版量不大。

读罢这篇文章感触颇多。因为我所在的学校,刚出台了对博士和教授的科研考核标准。大致是20分算合格,60分算优秀。而且学年科研考核不合格,其它考核项目均在良好或以上的,综合考核只能评为合格。

这个标准不能说不残酷。因为,如果把分数折合成文章的话,合格的标准就是一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文章,或在普通省级刊物发表4篇文章。如果要达到优秀,就得每年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文章(“必记本”注:版面费就得3万多哟),或在普通刊物上发表12篇文章。这个标准让我看傻了眼:想要得个优秀,不拼出高血压来肯定是办不到的。

白谦慎先生的文章引发了我的好奇,很想探究一下美国的教授们的科研能力到底有多强。一搜一查,还真查到些数据。

一份以227位科研人员为样本的研究显示,在美国,获得终身教授职位的年龄平均为39.8岁。教授们出成果的高峰期有两个,一个是39岁左右;还有一个在69岁左右。男教授们在其职业生涯中发表25.05篇文章,女教授们则发表9.97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弃美国终身教授,这位世界顶级科学家正式归来,刚刚他干了一件大事!
美国: 陷入贫困的大学教授
他是天才科学家,29岁成为博导,曾获得美国名校的终身教席!
美国各大学公布返校计划,留学生:我不敢动...
大学“青椒”,困在KPI里
没发一篇论文却评上教授:让教书育人体现应有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