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芾书法造诣如何? 为什么说其作品中透漏着'沉着痛快'的书风

书风中的'沉着'与'痛快'是相互矛盾的两个词,不仅仅是米芾的风格包含着一对矛盾,包括书法在内的任何艺术作品中都包含'矛盾':在绘画中,画家们需要考虑构图中的远近、虚实、疏密,色彩中的冷暖;在音乐中,音乐家们需要考虑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在书法中,书家们需要考虑笔画中的方圆、字与字之间的大小、用墨的浓淡,但不论是何种矛盾艺术家都能使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和谐统一。那么,米芾又是如何让自己既'沉着'又'痛快'呢'沉着痛快'一词的出处是什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书风,米芾这种书风的形成本人的经历和性格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点击加载图片

'沉着痛快'的出处与涵义

'沉着痛快'一词出自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后被苏轼引用,苏轼评价米芾书法一一'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这句评语就作于黄州雪堂。后人对米芾的评价也与苏轼不谋而合,在米芾《蜀素帖》的题跋中董其昌将米芾《蜀素帖》评为'如狮子捉象';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九有《跋米元章书》云'余尝评米元章书如快剑研阵……';宋陈鹄《耆旧绩闻》云:'以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笔端,故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须鞭勒,无不当人意。'

点击加载图片

'沉着痛快'在书法中指的是写字人的心情,书写的时候内心既镇定又爽快。为什么可以用心情来描述米芾的书风呢,这正因为书法是书法家的艺术,书法线条是书法家的情感与个性的载体,书法风格也是书法家精神风貌的体现,'沉着痛快'这种心情才被用来描述米芾的书法风格。因此对于书法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献的理解,而应该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内涵。因为任何一个书法家书风的形成往往不是刻意为之,而是通过大量临习形成的习惯与自身的个性特征相互结合的结果,米芾也是如此。

点击加载图片

邱振中说:'我们可以由一件作品的分析进入到对一位艺术家全部作品的分析,从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一位艺术家进行研究,……并由此重新讨论与书法艺术性质有关的问题。'观察临摹米芾的作品,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作品中的细节以及作者创作的情感或心情,而在书法艺术中'沉着痛快'正是指书写者的心情:以'沉着'的心境书写出的作品可以给观者蕴藉之感,而以'痛快'的心情创作出的作品则更容易给人振讯之感,这一静一动、两者兼有才能被称得上'沉着痛快'。苏轼以'沉着痛快'评价米芾,可见米芾做到了将有力、厚重、质拙与流畅、灵动相结合,于是'沉着痛快'被视为是米芾书法的整体风格。

点击加载图片

米帝'沉着痛快'书风的成因

书法是书法家的艺术,因此对于书风的研究要基于对书法家本人的研究。一个书家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就米芾而言,除了他通过大量临习继承前人的书法传统之外,他风格的形成不仅源于平时的勤学苦练,受到北宋'尚意'书风的影响,还与他的个人修养、生活的时代环境和成长经历有关。

点击加载图片

作为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有着特殊的成长经历,他因母亲曾为英宗高皇后接生哺乳,年少时就在京城长大,这培养了他对书画的欣赏、审美能力。米芾虽仕途比较顺利,但其'冗浊'的出身另他备受歧视,他做官并不是为了理想抱负,而是为了养家糊口。可能是因其出身特殊,备受歧视,使得米芾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他因'冠异服、好洁、石癖',又被称为'米颠',这是米芾的成长经历。

点击加载图片

米芾出生时的北宋在建立之前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乱,宋朝建立之后虽有《淳化阁帖》的刻成,但五代时期丢失的书笺字帖甚多,宋人所能见到的真迹已经不如唐朝时期丰富了。再者,唐朝'唐以身言书判设科',于是人人习书,与之相比,宋朝书法相对而言衰弱得多了,总之北宋的书法学习环境方方面面都逊色于唐朝。然而苏轼、黄庭坚、米芾的出现,以及'尚意'书风的形成,到底还是为宋朝书法开辟了一番天地,这一书风还有北宋书风旗帜一般的人物——苏轼都对米芾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米芾不仅仅是一个书法家,他还懂收藏会画画,文采虽然逊色于唐宋八大家,但他也有不少诗作流传于世,这些都与他能称为一个书法家密切相关,我们在学习米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修养,这是米芾生活的时代背景。

点击加载图片

米芾学书是非常刻苦,他的取法对象也非常的对,可谓集百家之长。对于米芾的学书经历他自己是有自序的,其《自叙帖》云:'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慕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其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

点击加载图片

通过刻苦的书法学习,以及年少京城生活的熏陶,米芾渐渐的有了自己的书学思想,他创立了'集古字',从《海岳名言》可以看出米芾的书学思想以'卑唐'为主,他对于唐楷的批判大致分为以下两点:其一,对于'起笔收笔'的批判:'今在,石本,得视之,乃是横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唐楷讲究'起笔收笔',无往不复,米芾认为这种写法刻意做作,他提倡笔法的多变。其二,对于章法的批判'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米芾认为唐楷大小趋于齐整,古法尽失。从米芾'卑唐'的思想可看出,他主张笔画之间要连贯,笔画与笔画之间要有联系才不致刻意做作,且作品中大小要有分,要有对比才能做到体势自然,这一点对于理解米芾书风背后的技法尤为重要。

点击加载图片

米芾还主张'意在笔前',这对于当代人掌握良好的书法学习方法非常有帮助,《海岳名言》第二条: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历史上主张意在笔前的书家有很多,例如孙过庭《书谱》云'心昏拟效之方',米芾所说'心既贮之'大意是指平时应该重在积累,在临摹时积累书写的知识与技巧,故曰'贮之',这样创作的时候才可以做到放松自然、信手拈来。米芾论书主张的'意在笔前',并不是指在创作之前的刻意编排,而是指平时要有意揣摩前人的经验,在创作时才能达到'随意落笔'的境界,而他最反对的是刻意做作的书法作品。可见米芾认为创作以自然为佳,仅仅是分析米芾'沉着痛快'书风的技法,对于书法实践来说是不够的,学习米芾'沉着痛快'书风也要有'心既贮之'的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仿三种行书,仿王羲之、仿苏轼、仿米芾
这书法家厉害了,苏轼米芾都学他!
从《苕溪诗帖》看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
苏东坡对书法有什么贡献
只看作品,你能猜出他是哪位书法家吗?
赵孟頫点评: 宋十一家书法! 各位书友怎么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